外嫁女徵地補償民事權益之維護

2020-11-22 王金龍律師團隊

導讀:近年來,侵害「外嫁女」土地民事權益的行為屢屢發生,如何對其進行保護引起廣泛關注,律師認為:「外嫁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歧視,在村集體徵地補償中不能得到公平對待,並不是個別偶然現象,而是在全國範圍內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原創實務文章,歡迎分享朋友圈!轉載請聯繫授權!

作者丨耿霞 王金龍律師事務所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受封建農耕思想影響,中國婦女家庭地位處於劣勢,在村集體中更是屬於被忽視對象,俗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明確表達出宗法社會進行身份界定的規則:婦女出嫁後與宗族不再發生關係,該婦女所生子女不登入族譜,這樣的身份認定規則使侵犯外嫁女民事權益成為理所當然。

但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現代文明在農村不斷滲透,婦女權益保護意識逐漸覺醒,外嫁女開始維護自己在村集體中的土地權益。村委會與外嫁女在土地權益上的對立與鬥爭,實質上是雙方對村民資格認定上的對立。


「外嫁女」徵地補償民事權益維護的對策

「外嫁女」並不是一種法律稱呼,其屬於民間俗稱,意指婦女達到法定婚齡後婚嫁到其他村或其他地方,相對於原來家庭組織而言成為「外嫁女」。

外嫁女對其村民資格身份的否定是其徵地補償權益被侵犯的實質原因,所以要想維護其權益,對其村民身份的認定極為重要。目前,沒有法律明確規定關於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規則,各地法院認定規則呈多元化格局。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總結多年審判經驗,作出《關於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費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規定了8種情形:

①婚後戶籍雖在原集體,但在嫁入地已分到承包地或未分配,但已獲得徵地補償的,不再享有原集體成員資格:

②嫁入城鎮,戶口未遷出,也未納入居民社保體系的,享有原集體成員資格:

③嫁入城鎮,取得非農且納入居民社保體系的,不再享有原集體成員資格:

④婚後戶籍在原集體,離婚、喪偶後回原集體居住的,享有原集體成員資格:

⑤離婚、喪偶後與外村集體成員再婚,在嫁入地未分到承包地也未分到土地補償的,享有原夫所在地集體成員資格:

⑥離婚、喪偶後與非農業戶口男性。戶口未遷出的,享有戶口所在地集體成員資格:

⑦離婚、喪偶後與非農業戶口男性再婚且戶口已轉為非農業戶口的,不再享有原夫所在地集體成員資格:

⑧嫁到港澳臺地區及國外的,不再享有嫁出地集體成員資格。

律師說法

律師認為:村民資格認定首先應看戶籍,戶籍不僅是一種身份的體現,而且是一種資源享有權的確認,具有某地戶口就意味著可享受某地各種資源分配的權利;其次看與被徵地集體組織是否存在土地承包合同關係,即看是否以該土地作為主要生活保障;最後以該村民是否承擔村民義務,作為村民資格認定的兜底性條件。

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農村大量土地被國家有償徵收,給農村帶來的本應是福音,但村集體在進行徵地補償款分配時,往往通過違法的村民會議決議將婚嫁婦女一視同仁的羅列在村集體成員之外,剝奪其參與分配的資格,將福音演變為災難。對農民而言,土地是其一生的依靠,也是其終老的歸宿,集一生的結晶,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此誠為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生活是終老返鄉「。「外嫁女」在鄉土社會之中生存,土地也是其基本前提,也必將生於斯,死於斯,補償「外嫁女」徵地補償也勢在必行。

團隊代表案例

1.因承租房屋徵收被斷水斷電,律師維權獲賠350萬

山東濟南袁先生承租的房屋被徵收,且因斷水斷電導致袁先生經營的酒店面臨各種損失,故委託王金龍律師團隊向法院起訴,最終順利籤訂協議獲得賠償(各項損失總額共計350萬左右)

2.縣政府徵收程序違法,堅持維權最終獲滿意補償

湖南湘潭蘇先生,不服縣政府作出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決定》,委託律師團隊堅持維權,甚至在被下達強制執行後依然不放棄,申請檢察建議、提出控告、申請質詢,最終獲得有力談判籌碼,順利籤訂協議取得滿意補償。

3.不服《違建處罰決定書》,律師介入起訴撤銷

湖南湘潭張先生,不服《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和《違法建設行政處罰決定書》,委託律師團隊起訴撤銷,將案件主動權掌握在手,兩個訴訟首次庭審後,徵拆辦立即找到委託人要求重新協商補償,最終順利籤訂協議。

4.收到《限期拆除》後被強拆,律師助力搜集證據起訴撤銷

四川成都唐女士租賃集體土地修建廠房,且有各項合法手續,卻收到《限期拆除違建決定書》,起訴撤銷後,依然遭遇強拆,律師助力指導,提前主動搜集證據,庭審後達成和解,委託人取得滿意補償。

5.國土局《責令書》被撤銷後上訴,據理力爭維持原判

四川樂山國土局派出國土資源所對聶女士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委託律師起訴後撤銷《責令書》,國土局不服判決,上訴,律師據理力爭,最終維持原判,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6.被強拆找律師起訴,獲賠強拆損失64萬餘元及安置房235㎡

河南駐馬店朱先生及其妹妹,委託王律師起訴區政府違法強拆,履行拆遷行政賠償義務,最終獲賠因違法強拆造成原告財產損失647048元,並賠償原告戶六人安置房235平方米。

相關焦點

  • 外嫁女能否獲得徵地補償?
    外嫁女能否獲得徵地補償?一、案情簡介 近期,山東高院公布了一則判例。其戶籍所在地發生了徵收,可是其因為涉案房屋所在地的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中規定:「出嫁外村(外地)在本村未銷戶的出嫁女及其子女,出嫁女離婚後已與非本村人結婚的,不論戶口是否遷出,其本人及法院判給本人的子女一律不分房,離婚後戶口遷入本村的視為空掛戶」。根據該規定,湯女士等人均沒有得到補償,於是湯女士等人以侵害婦女權益起訴濟寧市人民政府,最後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撤銷該規定。
  • 答疑外嫁女戶籍未遷出子女能否分得徵地補償款
    外嫁女戶籍未遷出隨母落戶的子女能否分得徵地補償款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外嫁女及其子女是否享有徵地補償款的分配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如何確定近日湖南省衡陽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民事監督案件解答了這些問題。
  • 外嫁女是否也享有徵地補償安置?
    外嫁女即指本家的成年女性,因嫁娶原因去到其他地方生活,該女性再回到娘家的時候,通俗就稱之為外嫁女。這並不是一個法律上的概念。目前,我國法律對於所謂的「外嫁女」能否享受與普通村民同等獲得安置補償待遇的問題,並未作出不同於普通村民的特殊規定。那麼,朱律師今天給大家說說針對外嫁女的徵地補償安置,實踐中主要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 巾幗普法雲課堂⑨:外嫁女能不能分到徵地補償款?
    學習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修課。姐妹們,擁有法律智慧的理念,擁有法律的力量,你就擁有持久的美麗,擁有從容優雅的人生!有權分配徵地補償款嗎?上門女婿要分徵地補償款男子入贅女方做上門女婿,並將戶口遷入女方所在的村民小組,集體土地被徵用後,村小組開會決定其及子女無權分配徵地補償款,王某及其子女遂將村小組訴至法院。
  • 村裡規定,外嫁女一律不予補償,是否合理?
    「外嫁女」一律不能享受土地徵收補償的說法,是不合理的,不具有法律的依據。按照法律的規定,「外嫁女」享有合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倘若「外嫁女」的戶籍仍在父母所在村集體的話,根據法律規定,其應該具有父母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因此是應該享受徵地補償的。一、村裡規定,外嫁女一律不能享受補償,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呢?
  • 國企工作的外嫁女,能不能在徵地拆遷中得到補償?看看法院怎麼說
    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徵收方卻對外嫁女不進行補償,委託律師後,將對方起訴至法院,徵收方卻稱,因是中國建設銀行(國企)員工,雖然戶籍未遷出,但是有穩定的工作、收入、社會保險待遇,所以,不應列入安置人口範圍。那麼,戶口未遷出的外嫁女,在國企工作,在拆遷中,能否得到補償呢?
  • 哪些人享有徵地補償糾紛?
    1、外嫁女(上門女婿) 大多數因徵地拆遷引起的糾紛為外嫁女(上門女婿)而引起的糾紛,很多村集體會認定外嫁女或上門女婿不享有徵地拆遷補償,但外嫁女因在原村戶口並未遷走,也就表示在原村還有土地權益,自然外嫁女只要戶口並未遷出原村就還可以享受其徵地補償。
  • 「外嫁女」在承包土地徵收中能否獲得補償?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當外嫁女遇到農村土地徵收,真的享受不到徵地補償了嗎?No!!下面請看這則案例!自2013年起,因政府徵用土地,其他村民均獲得了補償的滲溢田和徵地補償款、安置費或與之相對應的土地換社保村民待遇,但其卻未享有上述權益,故對此提出異議並提起訴訟。被告村委會、四聯組主張原告李某某僅系戶籍登記形式上的成員,沒有按照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履行自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義務,村委會在制定方案時已經考慮到該種情形的補救措施,但原告李某某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辦理相關手續,視為放棄該權利。
  • 外嫁女是否有徵收補償資格?緊抓一大核心,五大要素
    但在實際徵收過程中,很多地區通過認定所謂「已嫁外村未遷出戶籍人員」或「外嫁女」的身份來不合理地剝奪部分女性的徵收補償資格。那麼,外嫁女是否有權獲得補償呢?戶籍所在地是否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呢?本文,在明律師事務所的呂靜律師為大家解析這一問題。
  • 外嫁女可以享受哪些土地權利?2020農村外嫁女最新政策規定解讀
    「外嫁女」也一直是我國土地徵收補償發放中的一大難題,村裡的老人們也常常會談論「自己家外嫁的女兒能不能拿到土地徵收補償」之類的問題。目前,我國對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界定,還沒有明確統一的法律規定,實踐中,特別是對外嫁女及其子女的身份認定爭議較大、較為複雜。那麼外嫁女可以享受哪些土地權利?下面小編就2020外嫁女最新政策規定作出解讀,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外嫁女不能獲得徵地補償?判決村組履行給付義務!
    委託人(一審原告、上訴人):陳女士,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人一審被告、被上訴人:湘潭縣易俗河鎮某村H組代理律師:王金龍,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律師基本案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結婚,村組不予分配徵地補償款某村H組將委託人陳女士排除在分配名額外,於是陳女士在在明律師王金龍的指導下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確認其具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撤銷《分配方案》中侵害權益的條款;判令被告支付徵地補償款。
  • 外嫁女是否可以獲得拆遷利益?
    【網友提問】 我是外嫁女,但是戶口沒有遷走,現在我們村裡拆遷了,我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律師解答】 外嫁女是否可以獲得拆遷補償這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農村外嫁女結婚之後,並未將戶口遷出的,如果娘家遇到拆遷,農村外嫁女依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利益。
  • 實務研究:「外嫁女」糾紛:面對治理難題的司法避讓
    一方面是承載歷史傳統的村民自治,另一方面是保障男女平等的法治原則, 「外嫁女」糾紛在特定歷史時期激起了法律與傳統的碰撞。村規民約以「多數人暴政」的形式限制和剝奪著「外嫁女」的權益,「外嫁女」作為一類群體紛紛走上上訪維權之路,當地政府在上層和輿論的雙重壓力下強力維護「外嫁女」的權益,進而又引起村社的反擊。
  • 2019國家新規,外嫁女可享"4大合法權益"
    2019國家新規,外嫁女可享「4大合法權益」在農村經常就行一句古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甚至還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農民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對於女性朋友而言,一旦結婚出嫁了,一切對於女性的權益都得不到保障了,比如一些拆遷補償、土地分配、以及佔地面積的一些補貼等等。
  • 農村外嫁女戶口遷不遷出,對承包地有啥影響?能享受哪些權益?
    許多農村地區,受傳統觀念思想的影響,對外嫁女的合法權益沒能給予有效保障。認為「嫁出的女潑出去的水」,對於娘家這邊的權益享受,按照「外人」對待。但是,在法律法規層面,對於農村外嫁女的規定,無論是享受政策還是權益福利,都應該是平等的。例如,徵地拆遷補償、承包地經營權益、集體分紅等等。
  • 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獲得補償款嗎
    土地徵收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徵收土地時徵收部門要制定徵收方案,並且對被徵收人給予經濟補償。有些外嫁女也想獲得徵地補償,那么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不能獲得補償款?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獲得補償款嗎外嫁女是否能獲得徵地補償,要看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外嫁女是否具有被徵地農村經濟集體成員資格,有資格就有經濟補償。
  • 家中宅基地拆遷,外嫁女的權益歸屬在何方?
    「外嫁女」的問題,一直是我國土地徵收補償發放中的一大難題。目前,我國對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界定,還沒有明確統一的法律規定,實踐中,特別是對外嫁女及其子女的身份認定爭議較大、較為複雜。那麼外嫁女到底能否享受土地徵收所帶來的權益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律師幫幫忙》。許女士出生在農村,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意,於是,在結束這段失敗的婚姻後,許女士又回到娘家生活。
  • 村集體林地徵地補償款分男不分女?
    【網友提問】村集體林地徵地補償款分男不分女?【律師解答】這可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和守舊問題,而是違法行為!《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婦女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土地徵收或者徵用補償費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明確指出江西會昌白鵝鄉梓坑村某小組的村集體林地徵地補償款分男不分女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該行為無效!
  • 土地補償費歸誰外嫁女在娘家的土地被徵用是否可以到娘家建新房子
    有很多案例就是發生在出嫁姑娘沒有遷走戶口,就剝奪了出嫁姑娘責任田和自建房的權利,最後走法律的渠道,經過司法調解和判決,才維護了出嫁姑娘的權利和利益。有的就沒有。有的有。純粹看,外嫁女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
  • 虹口法院勝訴案件:外嫁女是否可以獲得徵收補償錢款?
    本案中,外嫁女作為涉案房屋曾經的承租人,故其居住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在公房徵收時可以獲得補償利益。其中,根據《上海高院關於房屋徵收補償利益分割民事糾紛研討會會議紀要》,他處房屋的性質,限於福利性質取得的房屋。外嫁女,來源於中國以男權為中心的封建思想。在男尊女卑的主流思想的影響下,古代女子不得享有繼承權。直到唐宋時期,出現了在室女繼承制度,即家中尚未出嫁的女子可以分得一定份額財產作為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