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嫁女不能獲得徵地補償?判決村組履行給付義務!

2020-12-18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委託人(一審原告、上訴人):陳女士,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人

一審被告、被上訴人:湘潭縣易俗河鎮某村H組

代理律師:王金龍,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基本案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結婚,村組不予分配徵地補償款

委託人陳女士是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易俗河鎮某村H組的村民,戶口簿及身份證登記住址均為某村H組。陳女士於2009年與家住其他地區的丈夫結婚,但戶口並未遷移。陳女士作為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以家人陳XX為承包方代表承包了某村H組的田土,陳女士也在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家庭成員名單之中。

2013年7月4日,某村H組召開會議,議定了《H組徵收分配方案》。其中第3條為:凡出嫁的女兒及生育的小孩不可以參加分配。2013年10月9日,某村H組再次召開會議,對已經獲得的土地徵收款、青苗費、設施費共計352810元進行了分配。參加此次分配的108人、獨生子女13人(每個人分半個人的錢),人平均分配金額2800元,共分配320600元,剩餘32210元留存。

某村H組將委託人陳女士排除在分配名額外,於是陳女士在在明律師王金龍的指導下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確認其具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撤銷《分配方案》中侵害權益的條款;判令被告支付徵地補償款。

湘潭市中院: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應當獲得補償

湘潭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陳女士在土地徵收時並不以承包土地為主要生活來源,對其要求分配徵地補償款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對於村民資格問題,屬於村民委員會行使集體事務管理權的範疇,人民法院不應加以幹涉。案涉《分配方案》是組民議定,不屬於村民委員會或村委會成員作出的決定,該方案中的條款撤銷或變更應由組民會議作出,若有與法律、法規相牴觸的內容,應由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不屬於人民法院的受理範圍。故駁回了陳女士的訴訟請求。

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農村土地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所有,徵地補償款是國家徵收集體土地後對失地農民的補償費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土地補償費。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陳女士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參加當地農村合作醫療,雖已結婚但戶籍未變更,其承包某村H組土地的事實也未變化,故應當認定陳女士為H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與其他組民同等的權益。

最終,法院終審判決某村H組將徵地補償款支付給陳女士。

在明律師將繼續依法幫助廣大委託人堅決捍衛其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外嫁女能否獲得徵地補償?
    外嫁女能否獲得徵地補償?一、案情簡介 近期,山東高院公布了一則判例。 省高院的判決意見告訴我們確定一個人是否為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需要考慮如下因素:(1)外嫁女的戶籍在徵地補償方案確定時是否仍然在原集體經濟組織;(2)徵地補償方案確定時,外嫁女是否仍然在集體經濟組織實際生產和生活;(3)外嫁女是否仍然以原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4)外嫁女所在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的意見。
  • 「外嫁女」在承包土地徵收中能否獲得補償?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當外嫁女遇到農村土地徵收,真的享受不到徵地補償了嗎?No!!下面請看這則案例!自2013年起,因政府徵用土地,其他村民均獲得了補償的滲溢田和徵地補償款、安置費或與之相對應的土地換社保村民待遇,但其卻未享有上述權益,故對此提出異議並提起訴訟。被告村委會、四聯組主張原告李某某僅系戶籍登記形式上的成員,沒有按照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履行自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義務,村委會在制定方案時已經考慮到該種情形的補救措施,但原告李某某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辦理相關手續,視為放棄該權利。
  • 外嫁女徵地補償民事權益之維護
    導讀:近年來,侵害「外嫁女」土地民事權益的行為屢屢發生,如何對其進行保護引起廣泛關注,律師認為:「外嫁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歧視,在村集體徵地補償中不能得到公平對待,並不是個別偶然現象,而是在全國範圍內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 外嫁女是否也享有徵地補償安置?
    外嫁女即指本家的成年女性,因嫁娶原因去到其他地方生活,該女性再回到娘家的時候,通俗就稱之為外嫁女。這並不是一個法律上的概念。目前,我國法律對於所謂的「外嫁女」能否享受與普通村民同等獲得安置補償待遇的問題,並未作出不同於普通村民的特殊規定。那麼,朱律師今天給大家說說針對外嫁女的徵地補償安置,實踐中主要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 答疑外嫁女戶籍未遷出子女能否分得徵地補償款
    外嫁女戶籍未遷出隨母落戶的子女能否分得徵地補償款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外嫁女及其子女是否享有徵地補償款的分配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如何確定近日湖南省衡陽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民事監督案件解答了這些問題。
  • 最高法判例:不能以未達成補償協議為由遲遲拖延履行徵地補償安置義務
    現行規定雖未明確與被徵收人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負責徵收補償安置工作的市、縣人民政府應以自己的名義依法作出補償決定,但此種情形並不能成為市、縣人民政府怠於履行徵收補償安置義務的理由。徵收補償應當遵循及時補償原則,不能遲遲拖延,損害被徵收人獲得補償安置的合法權益。
  • 國企工作的外嫁女,能不能在徵地拆遷中得到補償?看看法院怎麼說
    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徵收方卻對外嫁女不進行補償,委託律師後,將對方起訴至法院,徵收方卻稱,因是中國建設銀行(國企)員工,雖然戶籍未遷出,但是有穩定的工作、收入、社會保險待遇,所以,不應列入安置人口範圍。那麼,戶口未遷出的外嫁女,在國企工作,在拆遷中,能否得到補償呢?
  • 巾幗普法雲課堂⑨:外嫁女能不能分到徵地補償款?
    有權分配徵地補償款嗎?上饒市信州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某村小組支付原告王某(化名)及其子女徵地補償款40,083元。滿足1個條件外嫁女有權分配徵地補償款只要外嫁女外嫁後沒有遷戶籍,且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其在娘家的原有土地依然是她所承包,任何人不能收回。因此,其依然享有戶籍所在的徵地補償款的相應份額。
  • 實務研究:「外嫁女」糾紛:面對治理難題的司法避讓
    只要出嫁女的戶籍未遷出,並繼續盡村民的義務,就應當享有與原村村民同等的權利。趙星系出嫁女,程雨嘉系出嫁女的孩子,兩人戶籍一直在被徵地村組,沒有充分證據否定兩人已經盡到村民義務的,徵收補償中應當認可其村民資格,給予其安置補償,充分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 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獲得補償款嗎
    土地徵收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徵收土地時徵收部門要制定徵收方案,並且對被徵收人給予經濟補償。有些外嫁女也想獲得徵地補償,那么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不能獲得補償款?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獲得補償款嗎外嫁女是否能獲得徵地補償,要看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外嫁女是否具有被徵地農村經濟集體成員資格,有資格就有經濟補償。
  • 外嫁女是否有徵收補償資格?緊抓一大核心,五大要素
    但在實際徵收過程中,很多地區通過認定所謂「已嫁外村未遷出戶籍人員」或「外嫁女」的身份來不合理地剝奪部分女性的徵收補償資格。那麼,外嫁女是否有權獲得補償呢?戶籍所在地是否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呢?本文,在明律師事務所的呂靜律師為大家解析這一問題。
  • 村裡規定,外嫁女一律不予補償,是否合理?
    「外嫁女」一律不能享受土地徵收補償的說法,是不合理的,不具有法律的依據。按照法律的規定,「外嫁女」享有合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倘若「外嫁女」的戶籍仍在父母所在村集體的話,根據法律規定,其應該具有父母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因此是應該享受徵地補償的。一、村裡規定,外嫁女一律不能享受補償,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呢?
  • 超生子女不能獲得徵地補償款嗎?
    導讀:計劃生育年代超生了一個兒子,如今土地被徵收,村裡卻規定超生子女因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不參加徵地補償款的分配;當年因超生已經繳納了罰款和社會撫養費,現如今又因為超生不能領補償款,這樣的規定合理嗎?
  • 外嫁女是否可以獲得拆遷利益?
    【網友提問】 我是外嫁女,但是戶口沒有遷走,現在我們村裡拆遷了,我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律師解答】 外嫁女是否可以獲得拆遷補償這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農村外嫁女結婚之後,並未將戶口遷出的,如果娘家遇到拆遷,農村外嫁女依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利益。
  • 最高法判例:採用由房地產公司與被徵收人直接籤訂補償安置協議方式代替徵收主體履行補償安置義務
    ☑ 裁判要點 在履行補償安置義務過程中,徵收補償機關採用由房地產公司與被徵收人直接籤訂補償安置協議方式代替徵收主體履行補償安置義務,可以予以支持。但在相關補償安置協議履行不能的情況下,其仍應採取補償決定方式對被徵收人進行公平補償。
  • 土地被徵用 村裡集體決定不分補償款給她 法院這樣判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在一些農村地區,存在這樣的民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並通過「村規民約」的形式,排除「外嫁女」依法享有的包括分配土地補償金在內的各種權利。但是,這種「村規民約」合法嗎?
  • 論行政訴訟一般給付判決的適用
    國家的給付儘管沒有相對的公民義務,但接受國家的給付已經成為公民的權利,在公民的此種權利受到侵害時,理應受到救濟。西方福利國家的給付行政非常發達,相應的行政給付之訴較為完善,行政訴訟給付判決適用的範圍、條件、審查規則等較為明確。儘管我國國力尚不能維持如此高的福利水平,但給付行政是大勢所趨,由給付行政產生的糾紛勢必會逐漸增多。
  • 歷經五場訴訟,從高院判例來看空掛戶外嫁女能否獲得補償
    之後,達女士攜帶戶口本在辦理安置房覆核程序時,徵地工作組卻告訴達女士其因外嫁不經常居住於戶口所在地,疑似屬於空掛戶,因空掛戶身份界定困難,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決定將村兩委出具的常住戶證明作為空掛戶身份界定的依據,因此達女士必須到村裡開一個常住戶口證明才給辦理審核登記。而在本次拆遷中,當地還有著「婚嫁後戶口未遷出的人員屬於易地居住、空掛戶口,應儘快辦理遷出手續,不享受任何優惠政策」的特殊規定。
  • 農村外嫁女戶口遷不遷出,對承包地有啥影響?能享受哪些權益?
    許多農村地區,受傳統觀念思想的影響,對外嫁女的合法權益沒能給予有效保障。認為「嫁出的女潑出去的水」,對於娘家這邊的權益享受,按照「外人」對待。但是,在法律法規層面,對於農村外嫁女的規定,無論是享受政策還是權益福利,都應該是平等的。例如,徵地拆遷補償、承包地經營權益、集體分紅等等。
  • 有錢買分紅險卻不履行給付義務 老賴拒不執行被拘役
    因拒絕登記被判返還彩禮2008年11月,經人介紹,廖某(女)認識了唐某。2009年1月1日,唐某和廖某訂婚。訂婚時,唐某給了廖某2萬元現金以及金手鐲、金項鍊、金戒指各一個(俗稱「三金」,價值10333元)等作為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