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普法雲課堂⑨:外嫁女能不能分到徵地補償款?

2020-08-28 鄂州市婦聯

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學習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修課。

姐妹們,擁有法律智慧的理念,擁有法律的力量,你就擁有持久的美麗,擁有從容優雅的人生!

根據全國、省婦聯「婦女維權周周有聲音」和全省「七五」普法宣傳要求,鄂州市婦聯以「建設法治鄂州·巾幗在行動」為主題,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普法學法活動。

自今天起,我們將在鄂州婦女網、鄂州市婦女聯合會公眾號開設「巾幗普法雲課堂」欄目,每周推出一期婦女學法知識點,或你問我答,或以案說法,或熱點探討,或疑點分析,為女性保持法律的警醒,擁有維權的智慧提供幫助。

今天,敬請關注

「巾幗普法雲課堂」欄目第九期




所以

上門女婿和外嫁女

有權分配徵地補償款嗎?


上門女婿要分徵地補償款

男子入贅女方做上門女婿,並將戶口遷入女方所在的村民小組,集體土地被徵用後,村小組開會決定其及子女無權分配徵地補償款,王某及其子女遂將村小組訴至法院。


上饒市信州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某村小組支付原告王某(化名)及其子女徵地補償款40,083元


法院認為


原告王某與田某結婚後,戶口已遷入被告某村小組,且王某未被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故其享有被告某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王某的子女作為未成年人,不具備獨立生產、生活的能力,且其出生後戶籍隨父母登記在被告某村民小組處,依法享有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滿足2個條件

上門女婿有權分配徵地補償款

1、上門女婿的戶口已遷入配偶的村組織。


2、未被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


滿足1個條件

外嫁女有權分配徵地補償款

只要外嫁女外嫁後沒有遷戶籍,且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其在娘家的原有土地依然是她所承包,任何人不能收回。因此,其依然享有戶籍所在的徵地補償款的相應份額。


法條連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


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二條


婦女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土地徵收或者徵用補償費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第三十三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婦女未婚、結婚、離婚、喪偶等為由,侵害婦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各項權益。因結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戶的,男方和子女享有與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平等的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十條


承包期內,承包方可以自願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自願交回承包地的,可以獲得合理補償,但是應當提前半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發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內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內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徵地補償款的發放原則


補償款的發放原則


補償款按照家庭為單位發放,以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積確定補償款。家庭內部分配問題,由家庭內部自行解決。


原則上誰「有地」(有地,指初次分配土地時其作為家庭成員分配到了應有的一份土地)誰就有權利分到錢,但也存在例外情形。


出嫁女分配問題


一是在父母健在的情況下土地被徵用的,出嫁女在出嫁前在娘家有地的,出嫁后土地被徵用給予補償款的,出嫁女應當獲得其在初次分配土地時分配的土地面積的補償款,在家庭獲得土地補償款後應分給出嫁女一份。


二是父母去世后土地被徵用的,出嫁女沒有隨父母生活而由其他子女贍養父母的,出嫁女不能獲得土地補償款。


兄弟之間分配問題


一是共同贍養父母的情況下,父母的土地補償款兄弟之間平均分配。


二是籤訂「生不養死不葬」協議的情況下,由贍養父母的兒子負責贍養父母,父母的土地補償款由贍養者獲得,父母的土地按照誰贍養誰耕種的原則。


添丁減口分配問題


一是因結婚、生育增加人口的情況下,因土地沒有重新分配,增加的人口沒有增加土地,則按照誰有地誰有補償款的原則進行分配。


二是減口問題,如初次分配土地時有地,因到外地參加工作、轉戶口等原因不再耕種土地,但不否定其「有地」,在分配補償款時通常也考慮其份額,除非其自動放棄。

相關焦點

  • 外嫁女徵地補償民事權益之維護
    導讀:近年來,侵害「外嫁女」土地民事權益的行為屢屢發生,如何對其進行保護引起廣泛關注,律師認為:「外嫁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歧視,在村集體徵地補償中不能得到公平對待,並不是個別偶然現象,而是在全國範圍內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 外嫁女能否獲得徵地補償?
    外嫁女能否獲得徵地補償?一、案情簡介 近期,山東高院公布了一則判例。;(2)徵地補償方案確定時,外嫁女是否仍然在集體經濟組織實際生產和生活;(3)外嫁女是否仍然以原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4)外嫁女所在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的意見。
  • 外嫁女是否也享有徵地補償安置?
    外嫁女即指本家的成年女性,因嫁娶原因去到其他地方生活,該女性再回到娘家的時候,通俗就稱之為外嫁女。這並不是一個法律上的概念。目前,我國法律對於所謂的「外嫁女」能否享受與普通村民同等獲得安置補償待遇的問題,並未作出不同於普通村民的特殊規定。那麼,朱律師今天給大家說說針對外嫁女的徵地補償安置,實踐中主要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 答疑外嫁女戶籍未遷出子女能否分得徵地補償款
    外嫁女戶籍未遷出隨母落戶的子女能否分得徵地補償款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外嫁女及其子女是否享有徵地補償款的分配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如何確定近日湖南省衡陽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民事監督案件解答了這些問題。
  • 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獲得補償款嗎
    土地徵收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徵收土地時徵收部門要制定徵收方案,並且對被徵收人給予經濟補償。有些外嫁女也想獲得徵地補償,那么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不能獲得補償款?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娘家徵地了,嫁出去的女兒能獲得補償款嗎外嫁女是否能獲得徵地補償,要看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外嫁女是否具有被徵地農村經濟集體成員資格,有資格就有經濟補償。
  • 國企工作的外嫁女,能不能在徵地拆遷中得到補償?看看法院怎麼說
    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徵收方卻對外嫁女不進行補償,委託律師後,將對方起訴至法院,徵收方卻稱,因是中國建設銀行(國企)員工,雖然戶籍未遷出,但是有穩定的工作、收入、社會保險待遇,所以,不應列入安置人口範圍。那麼,戶口未遷出的外嫁女,在國企工作,在拆遷中,能否得到補償呢?
  • 村裡規定,外嫁女一律不予補償,是否合理?
    「外嫁女」一律不能享受土地徵收補償的說法,是不合理的,不具有法律的依據。按照法律的規定,「外嫁女」享有合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倘若「外嫁女」的戶籍仍在父母所在村集體的話,根據法律規定,其應該具有父母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因此是應該享受徵地補償的。一、村裡規定,外嫁女一律不能享受補償,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呢?
  • 村集體林地徵地補償款分男不分女?
    【網友提問】村集體林地徵地補償款分男不分女?【律師解答】這可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和守舊問題,而是違法行為!明確指出江西會昌白鵝鄉梓坑村某小組的村集體林地徵地補償款分男不分女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該行為無效!而男女平等的法律規定,也不僅規定在《婦女權益保護法》中,而是散落在各部法律中。
  • 外嫁女可以享受哪些土地權利?2020農村外嫁女最新政策規定解讀
    「外嫁女」也一直是我國土地徵收補償發放中的一大難題,村裡的老人們也常常會談論「自己家外嫁的女兒能不能拿到土地徵收補償」之類的問題。目前,我國對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界定,還沒有明確統一的法律規定,實踐中,特別是對外嫁女及其子女的身份認定爭議較大、較為複雜。那麼外嫁女可以享受哪些土地權利?下面小編就2020外嫁女最新政策規定作出解讀,我們一起來看看。
  • 哪些人享有徵地補償糾紛?
    1、外嫁女(上門女婿) 大多數因徵地拆遷引起的糾紛為外嫁女(上門女婿)而引起的糾紛,很多村集體會認定外嫁女或上門女婿不享有徵地拆遷補償,但外嫁女因在原村戶口並未遷走,也就表示在原村還有土地權益,自然外嫁女只要戶口並未遷出原村就還可以享受其徵地補償。
  • 外嫁女不能獲得徵地補償?判決村組履行給付義務!
    委託人(一審原告、上訴人):陳女士,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人一審被告、被上訴人:湘潭縣易俗河鎮某村H組代理律師:王金龍,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律師基本案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結婚,村組不予分配徵地補償款某村H組將委託人陳女士排除在分配名額外,於是陳女士在在明律師王金龍的指導下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確認其具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撤銷《分配方案》中侵害權益的條款;判令被告支付徵地補償款。
  • 「外嫁女」在承包土地徵收中能否獲得補償?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當外嫁女遇到農村土地徵收,真的享受不到徵地補償了嗎?No!!下面請看這則案例!自2013年起,因政府徵用土地,其他村民均獲得了補償的滲溢田和徵地補償款、安置費或與之相對應的土地換社保村民待遇,但其卻未享有上述權益,故對此提出異議並提起訴訟。被告村委會、四聯組主張原告李某某僅系戶籍登記形式上的成員,沒有按照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履行自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義務,村委會在制定方案時已經考慮到該種情形的補救措施,但原告李某某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辦理相關手續,視為放棄該權利。
  • 土地補償費歸誰外嫁女在娘家的土地被徵用是否可以到娘家建新房子
    純粹看,外嫁女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被拆遷的部分有她份沒,有的話就可以分到沒有的話就分不到女兒嫁出去了家裡這邊的地啥的就沒有他其實不然。本身外嫁女的權益是應該受到保護的主要就是分兩個方向:以前的老思想裡。如果嫁到地方沒有準備土地的話,一、農用土地。比如嫁出去後。
  • 外嫁女是否有徵收補償資格?緊抓一大核心,五大要素
    但在實際徵收過程中,很多地區通過認定所謂「已嫁外村未遷出戶籍人員」或「外嫁女」的身份來不合理地剝奪部分女性的徵收補償資格。那麼,外嫁女是否有權獲得補償呢?戶籍所在地是否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呢?本文,在明律師事務所的呂靜律師為大家解析這一問題。
  • 外嫁女是否可以獲得拆遷利益?
    【網友提問】 我是外嫁女,但是戶口沒有遷走,現在我們村裡拆遷了,我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律師解答】 外嫁女是否可以獲得拆遷補償這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農村外嫁女結婚之後,並未將戶口遷出的,如果娘家遇到拆遷,農村外嫁女依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利益。
  • 這三種徵地補償款,一項不能少,發給你的錢能對得上嗎?
    導語:這幾年,我國的立法準則對農民利益保障這塊是越來越重視,尤其是有關農村徵地補償的事。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規定:「對徵地制度進行改革,使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提高。」這是黨代會在報告中第一次納入了有關改革徵地制度對議題。雖然提高了補償標準,但是一談到土地徵收這個問題,仍有許多人感到不解和疑惑,自己拿到手的補償款為什麼數額少呢?
  • 會昌一村集體林地徵地補償款分男不分女?違法!男女平等!
    因建設和君小鎮,徵用了峽口小組的集體土地,2018年4月11日,峽口小組理事會代表林躍明與會昌縣國土資源局籤訂《徵地協議》,對該小組集體共有林地進行徵收,取得補償款共計190387.5元,協議籤訂後,會昌縣國土資源局已經向峽口小組支付該徵地補償款。另外,峽口小組歷年累積山價等收入共計37146.24元,總計金額為227553.74元。
  • 出嫁女能繼承娘家遺產嗎?
    臺海網11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陳捷通訊員司小宣/文陶小莫/漫畫)嫁出去的女兒,能繼承娘家遺產嗎?外嫁女,可以分徵地補償款嗎?嫁出去的女兒能繼承娘家遺產嗎?翔安區西濱社區居民周女士今年六十多歲了,嫁到丈夫家也已經幾十年了。不久前,周女士的老父親去世了。她諮詢說,自己還可以繼承娘家父親的遺產嗎?針對周女士的問題,村居法律顧問莊偉鵬律師說,嫁出去的女兒也可以繼承娘家遺產。父親去世後,周女士雖已經出嫁,但不影響她的繼承權利,她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 2019國家新規,外嫁女可享"4大合法權益"
    這裡要注意的是,不論是戶口外遷還是不進行外遷,對於娘家的土地依然會保留,而我國土地承包法也做了明確的規定,即便是外嫁女戶口遷出去了,那麼到了婆家之後,如果婆家沒有土地分給外嫁女,那麼原屬於自己娘家的那一份土地便會保留,且村集體不允許收回。
  • 結婚後戶口未遷出 拆遷時村委以外嫁女為由不給補償款
    幾年之後父母的房子被劃入拆遷範圍,村委以李女士出嫁為由不予補償。面對此說法,李女士有自己的觀點,她認為雖然當時本意不是為了拆遷款而把戶口留在父母戶下,但符合拆遷補償政策的前提下,自己是應當享有拆遷補償款的。於是,李女士聯繫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進行確認,那麼,外嫁女是否像李女士所說享有拆遷補償的權利呢?有沒有哪些情況下不能享有補償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