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武寧七彩產業撐起脫貧致富夢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推進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是關鍵。近兩年來,武寧把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打造「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產業格局,不僅有效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而且極大增強了扶貧「造血」功能,從而從根本上挖斷窮根,讓貧困戶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夢。

科學規劃七彩產業絢麗多姿

武寧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加之良好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種植。為此,武寧結合精準扶貧進行科學規劃,按照「一核四園」的發展思路,以「兩茶兩水三花」為重點,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為路徑,因地制宜優化特色農業產業布局。「一核」即宋溪現代農業示範核心區,「四園」包括楊洲、羅坪休閒養生農業示範園,巾口、官蓮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園,澧溪、甫田花卉苗木示範園,清江、石渡、新寧瓜果產業示範園;「兩茶」指油茶、茶葉,「兩水」指優質水果、水產品;「三花」指荷花、菊花、玫瑰花。目前,打造出了宋溪鎮、澧溪鎮2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以及巾口鄉、楊洲鄉2個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以「紅、橙、黃、綠、青、藍、紫」為特色的七彩產業更是顯得絢麗多姿。

「紅色」產業以紅辣椒、紅心獼猴桃、紅心火龍果等為代表。全縣紅辣椒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椒產量達6000噸,曬乾辣椒約1000噸。紅心獼猴桃面積達2500畝,產量750噸;紅心火龍果面積800畝,鮮果產量達1200噸。如魯溪鎮,全鎮不僅種植了3300畝紅辣椒,而且建有辣椒加工廠,生產辣椒醬、辣椒粉、辣椒乾等系列製品。因原材料充足且品質好、品牌響,投產以來,產銷兩旺。僅在今年8月31日辣椒節開幕當日,全鎮銷售辣椒3500公斤、辣椒醬1000瓶。

「橙色」產業以柑橘、臍橙為代表。全縣規模種植柑橘、臍橙面積73000畝,鮮果產量達85000噸。如石渡鄉的官田福橙基地,一期500畝種植了自己研發的福橙1號,畝產值達8萬元。明年全面進入掛果期後,預計產值超過2000萬元。

「黃色」產業以金絲皇菊、黃蜀葵、黃梔子、金果梨等為代表。全縣金絲黃菊面積300多畝,溼花產量達450噸,曬乾約37.5噸;黃蜀葵面積400畝,黃梔子面積2000畝,金果梨面積1500畝。武寧多個鄉鎮建有金絲皇菊種植基地,已經成規模的主要有船灘侖上、官蓮洪溪以及澧溪花盆裡等。清江鄉的車下水梔子基地為江西省最大規模連片水梔子生產基地。

「綠色」產業以油茶、茶葉、蓮藕、蔬菜、花卉苗木、生態旅遊為代表。目前,全縣發展油茶24.88萬畝,其中貧困戶種植油茶2萬多畝;茶葉3.7萬畝,年產量達1300噸。種植蓮藕面積5000畝,蔬菜面積2000畝,花卉苗木8000畝,發展休閒觀光採摘園24個,特色休閒觀光旅遊村36個,民宿養生自然村12個。如位於新寧鎮斜灘村的西海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08億元,建設標準化油茶基地4000畝,並建有加工廠房,註冊了「袁仕」商標。澧溪鎮以1200畝太空白蓮種植、加工為基礎,農旅結合打造「長樂蓮溪谷」,成為武寧鄉村旅遊熱地。

「青色」產業以清水養殖為代表,如稻蝦養殖全縣達2350畝,河蟹養殖達300畝。如官蓮鄉東山村,土地90%流轉為村集體經營,村民從事蝦稻共養等規模產業。特別是清水養魚,更是深受市場歡迎。如江西省箬溪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019年在縣工業園建成投產的現代化鱘魚加工廠,成為目前國內冷凍鱘魚、鱘魚子醬加工規模技術領先的企業,年加工魚肉產品1000噸,魚子醬20噸,銷售收入1.2億元。

「藍色」產業以藍莓為代表,面積達200畝,年產量150噸。如今清江鄉朱旭勤,種植藍莓30畝,另還生產了藍莓酒1000餘斤,今年預計純收入近30萬元。

「紫色」產業以楊梅、葡萄、樹葡萄為代表。全縣楊梅面積3000畝,年產量3000噸;葡萄面積2500畝,年產量3750噸;樹葡萄100畝,年產量1500噸。特別是楊梅產業,武寧連續五年舉辦楊梅節,形成了良好的輻射帶動效應。

多措並舉帶動效應日益顯現

武寧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可以吸納貧困戶就地就業,拓寬他們的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縣貧困戶在各類特色產業基地就近就業達3萬多人次。如石門樓鎮廒廈村的欣健生態休閒農業示範基地,種植面積2000餘畝,建有加工廠,可為當地解決100餘人就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更為重要的是,充分發揮特色產業的帶動效應,引導貧困戶發展種植。如官蓮鄉投資3億元的西海情甜柿種植開發加工基地,不僅帶動了洪溪村上宅組周邊的幾個小組種植,同時也帶動了泉溪、寶源等村,甚至是瑞昌市南義鎮也有農戶參與甜柿子種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累計超過300多農戶與該項目合作進行甜柿種植。其中,不少就是貧困戶。

為了充分發揮特色產業的帶動效應,武寧大力引導農戶成立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業產業協會,積極吸納貧困戶參加。至目前為止,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0餘個,創建國家級示範社4家,省級示範社16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5家。成立武寧縣蜂業協會、武寧縣鄉村大學生創新創業協會、武寧縣現代農業聯合會等17家各類農業專業技術協會。如魯溪鎮雙新高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辣椒、藥材、油茶等特色產業種植及加工,註冊了「高山辣椒」商標,走出一條適合高山氣候的「科技+基地+合作社」農業發展模式,不但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它的特色農產品也成了武寧對外推介的一大品牌。

為了實現農產品提質增效,大力創建農產品品牌。2016年以來,全縣新增「三品一標」58個。江西太平山茶業有限公司2018年在第二屆中國(南昌)國際茶業博覽會中獲得手工紅茶特等獎,江西太陽紅茶業有限公司2019年在第三屆中國(南昌)國際茶業博覽會中獲得金獎,江西新光山水開發有限公司的枳殼種植基地獲得國家林業局頒發的「中國森林食品示範品牌」。

同時,大力推動「網際網路++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新模式,引導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加強與電商企業合作,推進鄉鎮電商服務站建設,不斷拓展銷售渠道。2016年以來,武寧縣農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全縣建立了33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武寧縣益農社農產品運營網點遍布城鄉。電商運用越來越廣泛。如今年楊梅節期間,清江鄉村民利用網絡,將楊梅論個賣到了北上廣等大城市。

武寧依託色彩斑斕的特色產業,為脫貧致富提供了強有力的增長引擎。2018年退出貧困村8個,實現貧困村全部出列;脫貧貧困人口1038戶3714人。2019年脫貧1699戶4622人,完全達到了預期目標,為武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章來源:九江日報)

相關焦點

  • 康養武寧:江南山水窟 江西風月窩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因為山水優美,環境安寧,自古以來,很多名士顯宦卜居武寧,他們的後代繁衍昌盛,成了當地名門望族。在武寧縣委政府的統一引領規劃下,武寧康養旅遊特色鮮明,各種業態豐富多彩。民宿康養風生水起。武寧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優勢、美麗的山水風光、渾厚的文化積澱以及已有的產業基礎,致力打造打造民宿康養,湧現出了悅山居、橡子樹野宿、桐林山宿、林雲山居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
  • 武寧 靜好歲月 大美華章
    武寧找準路子,精準發力,以民宿經濟、文化旅遊、田園綜合體等作為生態品牌價值轉化主平臺,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湧現出了羅坪鎮悅山居、上湯溫泉旅遊小鎮、泉口香榧小鎮等一批美麗經濟示範,建成了西海荷灣、王埠花海,澧溪鎮北灣半島、七彩長樂等特色田園綜合體,打造了悅山居山宿、橡子樹野宿、林雲山居林宿、逍遙島水宿、情緣谷原宿等一批富有特色的主題民宿。
  • 江南山水窟 江西風月窩——「六條風景線」之「康養武寧」篇(組圖)
    武寧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優勢、美麗的山水風光、渾厚的文化積澱以及已有的產業基礎,致力打造打造民宿康養,湧現出了悅山居、橡子樹野宿、桐林山宿、林雲山居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樸素的農家小院,小巧的精緻木屋,原汁原味的土菜,不加修飾的生活,漫步青山間,垂釣碧水之濱,一篇篇鮮活優美的田園詩章,一幅幅多彩多彩的山水畫卷,給遊客帶來獨特的康養體驗。  溫泉養生不斷發展。
  • 山水武寧精彩亮相九江市文化旅遊產業鏈(廈門)招商推介會
    12月12日,冬景入勝時節,山水武寧走進美麗的鷺島—廈門。參加由九江市政府主辦、九江市文廣新旅局承辦的「悠然廬山 自在九江」2020九江市文化旅遊產業鏈(廈門)招商推介會。九江市有關部門相關負責人,廈門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部分優秀企業家,廈門市江西商會、廈門市九江商會、當地客商代表等120餘人參加了本次推介會。推介會上,山水武寧精彩亮相,讓與會人員紛紛了解、熟悉、愛上武寧,共謀合作發展。
  • 鄉村武寧:詩意田園水墨畫 桃源勝境此中來(組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謝飛鵬報導:近年來,武寧推進全域旅遊獨闢蹊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優勢、美麗的山水風光、渾厚的文化積澱以及已有的產業基礎,不斷豐富旅遊業態,致力打造「鄉村武寧」風景線,湧現出一批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點,如羅坪鎮長水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太平山「春賞浩瀚花海」旅遊線路入選全國60條美麗鄉村精品景點線路
  • 9999元,山水武寧•上峰上水飲用天然水廣告語創作大獎等你拿
    9999元,山水武寧•上峰上水飲用天然水廣告語創作大獎等你拿!有獎徵集山水武寧•上峰上水飲用天然水廣告語活動上峰上水源自武寧的山水生態系統,這裡孕育著億萬年的珍稀生命物種。主辦單位:武寧城投集團協辦單位:九江•山水武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縫紉機織就脫貧致富夢
    11月24日,工人們在縫製滑雪服。山東省東營市廣饒街道的村民李永海,在進行腎移植手術後家庭陷入了困境。11月24日,李永海(前)在縫製滑雪服。11月24日,李永海在灌水準備燒暖氣給工人取暖。11月24日,李永海在縫製滑雪服。山東省東營市廣饒街道的村民李永海,在進行腎移植手術後家庭陷入了困境。
  • 醉美武寧 如煙西海
    客氣武寧嚴平山水武寧好客氣,廬山西海真好戲。西海之所以如此之美,更在它與武寧這座小城的完美結合。武寧將朝陽湖、沙田河溼地公園、八音公園、豫寧公園等小景區與西海連成一片,構建出了國家4A級景區西海灣景區。一座城市就是一個景區,放眼全國也不多見。它集山水景觀、湖泊景觀、溼地景觀、林木景觀於一體,打造出四季分明、色彩繽紛、動靜相容、和諧共生的景觀視覺空間。
  • 武寧被命名為第三批省級「兩山基地」
    武寧「點綠成金」的探索實踐抬頭見山、出門遇水,如何在保護好的前提下使生態優勢充分轉化為發展優勢,武寧縣圍繞 「山」和「水」,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山:有管有放作為江西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縣,武寧首創的「明晰產權,減輕稅費,放活經營,規範流轉」模式被當年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專題報導,「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的林改經驗為羅坪鎮長水村掙得「中國林改第一村」美名。
  • 黎隆武眼中的武寧美:江南山水窟,江西風月窩
    就是這樣一個中國道教界鼎鼎有名的超級腕兒,在八百多年前的一次遊歷中途徑武寧,驚嘆於武寧絕美的山水風物,寫下了這篇《湧翠亭記》。  作為道教南宗第五祖,白玉蟾遊歷天下名山大川不計其數,點評各地山川風物甚多,留下了很多遊記。在這篇《湧翠亭記》裡,白玉蟾登臨武寧柳山腳下、修江河畔的湧翠亭,被絕美風物所醉,禁不住再一次「品藻山水,平章風月」。
  • 江西武寧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創建 讓冬季旅遊「熱起來」
    曾經武寧旅遊處於一季獨秀的尷尬,夏季遊人如織,冬季門可羅雀。隨著全域旅遊創建的不斷深入,這一狀況正在改變,山水武寧冬季旅遊漸入佳境。 冬天是寒冷的季節,也是純白的季節。冬天的武寧山水也是別有一番景色。在甫田鄉太平山景區,隨著氣溫的下降,林間的灌木和枯草被冰雪覆蓋,宛若造型千姿百態的玉石。冰潔晶瑩的霧凇和玲瓏剔透的冰凌交相輝映,呈現難得一見的南國雪原魅力。
  • 奇幻漂流河、西海荷花灣、椽子樹民宿、王埠花海……武寧這個鎮...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家成 萬雨涵 武寧臺 李寧)近年來,宋溪鎮主動融入武寧創建全域旅遊縣大格局,依託當地山水資源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優質高效的生態旅遊項目落地見效,全力打響全域旅遊新品牌。這是一副由山水為背景,以稻田為畫布的藝術圖案。美麗中國,山水武寧,永遠跟黨走,讓人眼前一亮,依山傍水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彩色水稻是南皋現代農業示範園在打造西海荷花灣、水上樂園、網紅搖擺橋等娛樂體驗項目外,今年新開發的一個特色項目。【南皋現代農業示範園 負責人 葉明生】:7月20日開園以來,每天的遊客量都是2000多人,效果還是比較明顯。
  • 武寧五小舉行「親近自然,放飛心情」主題戶外野炊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熊秋琴)為豐富全體教師的課餘生活,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了解,增強大家的集體意識,營造和諧融洽的集體氛圍,12月1日,武寧五小工會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一次「親近自然,放飛心情」為主題的戶外野炊活動。
  • 江西武寧:橋中有橋 橋中有景 132幅手工壁畫打造「時空隧道」
    江西武寧:橋中有橋 橋中有景 132幅手工壁畫打造「時空隧道」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8年03月23日15:00 人民網武寧3月23日電 (時雨)23日,在江西武寧長水橋下的橋中橋走道上,人們被橋墩立面上一幅幅壁畫吸引住了,從橋頭到橋尾,不同主題、不同顏色的畫作展現在眼前,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時空隧道
  • 福建建陽:小菌菇託起脫貧致富夢
    福建建陽:小菌菇託起脫貧致富夢 2020-09-06 11:46:05   茶樹菇產業的發展壯大有力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脫貧。「我們一大早就來了,工作6個多小時,每天能掙100多元。」正在採摘茶樹菇的茶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瑞溪說,最近幾年,只要地裡不忙,他和妻子都會到合作社的種植基地打零工,每年能增收將近1萬元。  「這幾年茶樹菇的行情還可以,每公斤的收購價超過50元。」
  • 池州東至縣:養鵝圓了脫貧致富夢
    原標題:養鵝圓了脫貧致富夢他介紹,在幫扶幹部的盡心幫助下,他開始到村菸葉和食用菌產業基地做臨時工創收,一年可增收7000餘元,加上各項補貼,2016年就順利實現了脫貧。勤勞能夠脫貧,打拼可以致富。2019年他母親去世後,減輕他的一半家庭壓力,看到別的貧困戶一個個在創業致富,自己也想利用黃屋豐富的水草資源來養鵝,得到了幫扶幹部的大力支持,並獲得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