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花怒放的六七十年代西方樂壇――流行音樂爆發期

2020-12-27 格格巫的格格屋

好像很少寫音樂吧,但樂迷的自帶屬性從未變過啊,今天先說一說西方音樂吧,從一個非常業餘的角度。專業角度推薦郝舫寫的《傷花怒放》。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約相當於流行音樂界的文藝復興時期,誕生了許多偉大的樂隊。簡單枚舉下:英國的披頭四beatles,瑞典的abba阿巴樂隊,美國的桑塔納santana, 美國的西蒙與加芬克爾(Simon and Garfunkel),英國的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英國的誰人樂隊the who,英國的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美國的大門樂隊the doors,殭屍樂隊the zombies,雛鳥樂隊the yardbirds,愛爾蘭的bee gees比吉斯樂隊,英國的冰淇淋樂隊cream,英國的the cure治療樂隊,美國的卡朋特樂隊(Carpenters)鮑勃迪倫bob dylan……

不勝枚舉啊!

披頭四不消說了,樂迷都懂。Heyjude,黃色潛水艇,let it be,yesterday,現在的手機鈴聲就用的披頭四的歌啦。Yellow submarine還被拍成了音樂動畫奇幻電影,又有趣又好玩,曾經買過這張DVD,軼失在茫茫歲月中……

西蒙和加芬克爾,史上最美和聲。斯卡布羅集市,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都是耳熟能詳,被翻唱過無數次的歌啦。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哇哦,這支樂隊真是太偉大了!他們的專輯迷牆the wall是一部史詩巨著,每首曲子都像是小說的一個片段,串起來是一個男孩子的人生經歷,堪稱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同名動畫音樂電影也非常地傲嬌,是由大導演艾倫·帕克執導,講述了一個在母親的過分呵護下長大的男孩陷入瘋狂狀態的故事,整部電影沒有出現一句對白,也毫無任何貫穿全面的情節線索可言。影片只是不斷的切換畫面,在一個一個鏡頭中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作者意圖傳輸的精神意識。

誰人樂隊the who,他們的專輯tommy同樣是史詩級搖滾音樂劇,1975年,編導肯.拉塞爾把它拍成電影,講述湯米在小時候因窺見母親與情夫通姦而變成盲啞白痴,長大後偶然發現他具有打彈子機天才,因而成為青年偶像。後來突然復原,被尊為神人。專輯很奇幻,很哀傷,很荒誕。

還有太多太多的偉大樂隊和經典專輯了,說個一天一夜也說不完。後來到了八十年代,搖滾樂還有一個小高潮,包括槍花gun and roses,涅槃nirvana,金屬樂隊Metallica,瑪麗蓮·曼森MarilynManson。涅槃的柯特科本,在樂迷心中已經封神,你不會懂他有多帥多迷人……

西方流行音樂到這裡,也基本上可以劃個休止符了。個人覺得,往後也沒有太多可聽的東西了。

相關焦點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流行音樂和香港流行音樂哪個更強?
    提起流行音樂,許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港臺流行音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流行音樂方興未艾,流行樂壇人才輩出,經典歌曲頻頻湧現,以至那個時代成了流行音樂再難逾越的一個高峰,也是無數歌迷永遠難忘、無限懷念的一個時代。
  • 流行樂壇又颳起了80年代的disco風-復古迪斯科舞
    作者:Sylvia 來源微信公眾號: QQ音樂 (ID:qqmusic) 潮流是個圈,近年,流行樂壇又颳起了80年代的disco風。
  • 香港粵語流行樂壇已然衰落,你現在還會聽粵語歌曲嗎?
    香港粵語流行樂壇黃金時期已經過去,現在的90後,00後,沒有幾人聽過粵語流行歌曲了。花無百日紅,港樂曾經的輝煌,香港娛樂圈的恩恩怨怨,也成為了過眼雲煙。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香港人的生存都成了問題,又有誰會繼續享受音樂,而其時盜版唱片猖狂,香港唱片業每年因此而損失數以億計的版權稅,缺少資金的投入後,流行音樂作品的產量和質量急劇下降,香港粵語流行樂壇下跌態勢初現。音樂文化蓬勃發展背後的重要支撐力是穩定的社會和不斷的經濟投入,沒有高額資金的投入和買單的大眾,音樂就成了無根之萍。
  • 他是香港流行音樂教父,粵語歌開山鼻祖,香港樂壇五傑之首
    1.他是香港的流行音樂教父,廣東歌也就是粵語歌的開山祖師爺,粵語流行歌壇的開創人,建立起粵語流行歌壇新潮流,他也是香港八十年代樂壇五傑之首,香港樂壇五傑: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鄧麗君,香港歌神金字招牌的代表人物,他就是香港樂壇綜合實力第一的歌神:許冠傑。
  • 周杰倫音樂系列,流行樂壇最重要的音樂人
    新世紀華語歌壇領軍人物,中國風歌曲始祖,被時代周刊譽為"亞洲貓王",是2000年後亞洲流行樂壇最具革命性與指標性的創作歌手,亞洲銷量超過3100萬張,有"亞洲流行天王"之稱,開啟華語樂壇"R&B時代"與"流行樂中國風"的先河,周杰倫的出現打破了亞洲流行樂壇長年停滯不前的局面,為亞洲流行樂壇翻開了新的一頁,是華語樂壇真正把R&B提升到主流高度的人物,引領華語樂壇革命整十年,改寫了華語樂壇的流行方向
  • 他是香港第一代歌神,流行音樂祖師爺,還揭開了粵語歌的序幕
    這個名字今天聽來,可能許多90後會感覺十分陌生,但許冠傑卻是那個年代華語流行樂壇的一面旗幟,一直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粵語歌鼻祖」。許冠傑以唱出小市民的心聲見稱,他的音樂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香港社會的人文精神。
  • 為何電影或老照片中,三四十年代的人普遍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時尚?
    翻開歷史的相冊,或打開電視,我們會發現,在電影或老照片中,三四十年代的人們,大多穿著時髦,髮型很筆直,而六七十年代的人們,大多穿著灰布麻衣。清楚地說,歷史已經前進了30年,為什麼它還不如過去呢?這樣想必許多人都能理解,為什麼三四十年代的人要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時髦。到了1930年,人們照相就像現在拍結婚照、寫真一樣,自然都要穿著時髦、整潔。就算是沒錢買好衣服,也要去租一套照相。而那時攝像機大多只拍權貴,出入豪門大宴之間,裡面的人自然就是西裝革履,時尚大氣。
  • 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本文將就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二者的關係,以及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因素的分析,希望有助於發展在民族音樂教學中的新的方式方法。   一、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因素   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了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元素相結合的例子。
  • 周杰倫新歌「不過如此」,華語流行音樂已死?
    但周杰倫這首新歌的「不過如此」,實際上反映出的是「華語流行音樂已死」。如果把廣東歌也算進來,華語音樂其實並不是一直處在一個低迷的狀態,從許冠傑、林子祥一代,到張國榮、譚詠麟爭霸,再到四大天王,香港樂壇一直是整個華人流行音樂的領頭羊。
  • 【娛樂分享】玉置浩二:日本流行音樂教父,香港樂壇奶娘
    作者:寶寶知道 劇星神載入他是日本流行音樂教父也是香港樂壇的奶娘獨樹一幟的「玉置式」唱腔假音氣音轉換如玉般溫潤,如絲般柔順他是國人最熟悉的日本流行歌手之一他是玉置浩二他是香港樂壇的奶娘也深愛著香港2013年8月31日,玉置浩二攜樂隊安全地帶在假會展舉行
  • 音樂|誰是華語樂壇黃金十年「執牛耳者」?
    其實這些「音樂鬼裁」不過是投機取巧地換種套路繼續攪渾水。、複讀機聽卡帶的年代又到後來用CD機聽唱片的年代再到後來有了更輕便、更快捷的MP3、MP4的流行現如今我們邁進了隨時隨地打開手機或電腦就能找歌、聽歌的網絡年代。
  • 一代大神左宏元,撐起了1992年華語流行樂壇原創金曲一半江山
    我們之所以說1992年是華語流行樂壇的巔峰時光,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傳世金曲誕生,雖然它們都是翻唱,但是在當時並沒有多少人在意。因為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確實沒有幾個人聽過原唱啊。其中《我不想說》可以稱得上大陸流行樂壇整個90年代最燦爛的歌曲,沒有之一。至於1992年的其它原創流行金曲,基本上都來自於臺灣音樂人了。1992年王菲出道,這一年同樣有個男明星出道,他的《十七歲的雨季》傳唱一時,他就是林志穎。這首歌奠定了林志穎後來亞洲小旋風的地位。
  • 那些年,美國人翻唱我們的流行音樂丨雜物科考隊
    他們甚至會演奏當時剛剛流行的爵士樂,這也讓日後的上海音樂帶有濃厚的爵士樂風情最早的中國流行音樂創作者是寫兒童歌曲的-+-民眾對流行音樂有了迫切需求,天才音樂人也就應運而生。好在黎錦暉的開拓工作已經在上海 播下了流行音樂的種子 ,在他的培養下, 白虹 、姚莉王人美黎莉莉周璇黎錦光聶耳等音樂青年才俊成長起來,開創屬於他們的音樂時代。《玫瑰玫瑰我愛你》被翻唱後紅遍了美國-+-在黎錦暉之後的上海流行樂壇,領軍人物是被稱為「一代歌仙」的陳歌辛。
  • 中國第一首流行音樂的作者原是兒童歌曲創作者
    最早的中國流行音樂創作者是寫兒童歌曲的民眾對流行音樂有了迫切需求,天才音樂人也就應運而生。中國第一批流行音樂製作者脫胎於知識分子階層,其代表人物就是開上海流行音樂之先的黎錦暉。●黎錦暉創辦的明月歌劇社合影這個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不過要說起他創作的音樂,你一定聽過,大家耳熟能詳的兒歌《小白兔乖乖》就是他的作品。
  • 華語流行樂壇後浪奔湧 能否終結「原創乏力」
    熱搜帶動節目熱度,從而讓這些華語樂壇年輕流行樂創作人們成功出圈。  實際上,近兩年不少熱播劇的主題曲和插曲,已經是由他們創作並演唱了。與前輩們相比,這一批新生代最突出的特點有二:一是創作與演唱俱佳,二是才華與顏值兼備。這一方面似乎預示著華語流行音樂正在走出此前原創乏力、「神曲」泛濫的窘境,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人們關於流行樂壇實力與偶像不可得兼的固有認知。
  • 淺談周杰倫音樂成就,兼評華語樂壇的偉大歌者
    周杰倫是新世紀華語樂壇最具革命性、指標性及影響力的唱作人,融合中西方曲風開創以「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為標準的中國風 ,並將R&B曲風提升為主流高度,開啟華語樂壇「R&B時代」與「流行中國風」的先聲。
  • 她的離世,代表中國流行音樂啟蒙時代成為記憶
    至此,活躍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老上海的「七大歌星」全部與世長辭,這批中國最早的流行音樂明星所留下的百年歌聲,也就此奏出了終響。姚莉。1927年,上海灘的娛樂產業仍被梅蘭芳、周信芳領銜的京劇藝人們統治著,而一家名為Pathe-Marconi的法國唱片公司,帶著冒險精神悄悄地進入了這個神秘的東方市場。
  • 那些曾經叱吒內地流行樂壇的女歌手
    毛阿敏--1985年出道,1986年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並獲得專業組通俗唱法比賽第三名,1987年在南斯拉夫國際音樂節上以一首《綠葉對根的情意》獲演唱表演三等獎,是首位在國際流行歌曲大賽中獲獎的中國流行歌手,1988年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演唱
  • 從鄭鈞直懟音樂排行榜到集體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我們經歷了什麼
    但你如果問我曾經流行的華語音樂有哪些歌,我會不假思索的蹦出一大串來。這,就是我潛意識裡對華語流行音樂的感觀和認知。這不,在第四期華少的《今晚九點見》節目中,又一位敢說敢評的名人火了,他就是歌手鄭鈞。那個百花齊放,才華橫溢的華語音樂時代。說起華語樂壇,我們通常簡單的劃分為內地華語和港臺華語。當然也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有華語文化的地區。在上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10年代,近30年間,是華語樂壇從崛起到巔峰再到衰落的時代。
  • 為什麼說日本流行音樂領先中國10年?我們的音樂學校只會考試
    日本人對西方音樂學得特別紮實,沒有瘸腿的地方,外面有什麼風格,日本就有人做什麼風格,不像中國人總是在每一次潮流興起的時候只偷工減料去琢磨其中最受歡迎(最主流)的風格,全是現學現賣臨陣磨槍的結果,底子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