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2020-12-20 旅遊終點站

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在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流行音樂中民族音樂的因素來更好的弘揚民族音樂。流行音樂中有哪些民族因素,又如何運用這些因素,這些因素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目前社會上流行音樂大行其道,而民族音樂卻處在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學生在學校裡每天耳濡目染的全部都是各式各樣的流行音樂。但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背景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何讓遠離學生生活時代的民族音樂接近學生;如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欣賞民族音樂;如何將民族音樂更好的教授給學生,能否運用流行音樂的因素與民族音樂相結合,讓學生可以在一種索求而不是被求的情況下吸收民族音樂的知識。本文將就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二者的關係,以及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因素的分析,希望有助於發展在民族音樂教學中的新的方式方法。

  一、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因素

  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了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元素相結合的例子。鄧麗君演唱的大多是以民間小調為素材創作的歌曲,如《小城故事》、《原鄉人》、《路邊的野花不要採》等,臺灣高山族民歌《娜魯灣情歌》的流傳更是給了大陸音樂製作人很多啟示。隨著崔健的一首《一無所有》的流傳,整個中國都颳起一股強勁的西北風,《黃土高坡》、《高天上流雲》、《信天遊》等一大批以西北民族音樂為素材的流行歌曲到處傳唱、家喻戶曉。「北方歌王」騰格爾紮根在蒙古民族音樂基礎上的音樂創作使自己保持在中國流行樂壇擁有一席之地;上海著名二胡演奏家馬曉暉與電聲樂隊的完美合作;馮小泉、曾格格夫婦的流行民樂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朱哲琴的《阿姐鼓》方興未艾;「彝人製造」演唱組合迅速躥紅等等無不說明一點—中國民族音樂正在逐漸完成一次新的質變

     二、流行音樂中的民族因素特點      1.民族戲曲音樂的借鑑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已獨特的地方音樂(包括劇種),如廣東的粵劇,河北的評劇,陝西的秦腔等。而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最具實驗性大眾化的音樂,當然也要用戲劇曲藝的手法來謀求創新。劉歡的《情怨》,這首歌具有京劇的行腔特點,尤其是結尾的拖腔,京劇韻味更是濃烈,簡直分不清它是京劇唱段還是流行歌曲。王力宏的《在梅邊》,則借用了湯顯祖的《牡丹亭》的故事情節,並在音樂中直接加入該劇的幾句原唱句,並模仿該劇唱法有慢到快的特點,將崑曲的唱腔及該劇的特點與流行音樂完美結合。不僅展現了流行音樂的元素,更吸引人聽覺、讓人為之一震的是音樂中中國戲曲的加入,及對牡丹亭愛情故事的敘述。當然,流行音樂對戲劇曲藝的手法和風格的借鑑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但卻從一個側面經典地證明了流行音樂中民族音樂元素的活躍是全面而充分的。   2.地域民間歌曲的借鑑   西北風,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歌壇的一個輝煌記錄。是大陸原創歌曲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峰,也湧現了一批真正有代表性作品和實力歌手。由於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加之搖滾節奏的配樂,搖滾或流行歌手的現代唱法等處理演繹,使西北風歌曲成為家喻戶曉風靡海內外的流行風潮。其中以崔健的《一無所有》,杭天琪的《信天遊》,胡月的《黃土高坡》最為突出。這些歌曲採取了陝北民間音樂的音調,形成了城市創作民歌的回歸。「西北風歌曲,明顯地引進了歐美搖滾思維,挖掘並汲取了我國北方音樂的巨大能;內容具有批判意識,風格慷慨激昂,帶有強烈的宣洩色彩;是剛剛萌生的鄉土搖滾與傳統民歌的折中,在中國流行音樂發展進程中是個很大的突破。」此後,陸續出現了許多具有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及歌手,李娜的《青藏高原》,李瓊的《山路十八彎》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騰格爾,他一直堅持把自己的音樂創作紮根在蒙古民族音樂的基礎上,使自己能一直保持在中國流行樂壇擁有一席之地。這些創新歌曲,都是從傳統音樂中提取了最適合於歌詞內容歌曲形式的音樂元素,以現代創新意識和表現技巧進行再創造的作品,這些歌曲既保留了傳統音樂的神致意韻,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全新的音樂藝術形象以及生動感人的歌唱表達效果。3.民族樂器的借鑑從磬、壎、編鐘、古箏等遠古樂器到後來的琵琶、洞簫、笛子、二胡等,中國的民族樂器歷史悠久,種類眾多。這些樂器不僅有著獨特的音色,而且還有著豐富的表現力。曾在黑豹、唐朝等搖滾樂隊任鍵盤手的王勇,雖然是中國搖滾的先行者,但他始終沒離開民族樂器的運用。他以古箏、柳琴、笙等創作的《往生》既古典又流行,不僅體現了現代的音樂審美理念和創作手法,而且還體現了民族樂器所具有的豐富的表現力,堪稱傳統與流行的完美結合。馮小泉、曾格格夫婦作為流行歌手也作為民族器樂演奏家,他們更是把民族樂器與流行音樂結合得天衣無縫,簫、笛子等民族樂器幾乎成為他們既時尚又唯美的音樂的主要文化特徵。

    三、流行音樂在民族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1)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將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可以用實際的作品來闡述民族音樂的審美追求的內向回歸。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聲樂、器樂、音樂文本等多種表現形式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民族情結體現在音樂的形式與內容上以及中國流行音樂的審美內涵上。   (2)在流行音樂中,中國優秀的傳統民族器樂與西方現代樂器的融合,打造出具有中國現代美、古典美的兼容並包新式民族音樂,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元素。

  (3)通過流行音樂發現民族音樂的元素,既是對傳統音樂反叛與顛覆,又是對傳統音樂的反哺與重構,這個事實不僅印證了民族音樂的所具有的資源價值和文化價值,使民族音樂具有新的審美品質和藝術魅力,而且為民族音樂的傳播打開了更為寬闊的通道,使得人們——尤其是喜歡流行音樂的年輕的一代更多地接觸、更深地體驗民族音樂的魅力所在。流行音樂從根本上屬於中國文化系統而成為中國音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中國民族音樂的一種擴張與延伸,一種變形與創新,一個流派,一個分支。所以,與其說中國音樂受到西方流行音樂的衝擊而失去某些傳統因素,不如說它借鑑了西方流行音樂的形式而獲得了新的表現力更為準確,與其說中國民族音樂被中國的流行音樂壓抑,不如說它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即流行音樂的形式出現更為準確。

  總之,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發現、總結民族情結,體現著民族音樂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不斷開拓著自我的發展空間,通過植根於流行音樂文化,發展更加有特色的民族音樂,使民族音樂變得更加豐富,群眾基礎更加廣泛,流傳更為久遠!

相關焦點

  • 李健:流行音樂的中心詞是「音樂」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淺談:音樂創作中傳統戲曲
    一傳統戲曲中常見的一些語彙表達技巧中國民族戲曲藝術與民族文化的發展相伴相生,儒家、道家思想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橫貫古今、已觸及到文化生活領域的各個角落。這些影響在戲曲藝術中也是隨處可見的。二音樂創作中適當地植入戲曲元素的語彙表達技巧隨著音樂形式風格的不斷豐富,音樂創作也不再拘泥於單一的創作方式及題材,多數創作者以生活為範本,從生活中發現和挖掘新的創作資源,使音樂創作與時俱進。音樂作為一種以流行元素為主的文化,其創作創新上都有著特定的要求。
  • 民族音樂學教學中說唱音樂分類新議
    在音樂學教學和研究當中,同樣也佔據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分類方式往往標誌著研究者在學科發展不同階段的不同認識,而新的科學分類也往往會推動學科的發展。筆者在近些年的民族音樂學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在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相關教材及專著中,關於說唱音樂的分類問題,至今沒能取得共識。
  • 悅讀戰「疫」 | 淺談對中日傳統音樂相似性的認識 ——讀《從音樂看日本人》有感
    「品書知日本2019」徵文大獎賽上海財經大學校內選拔賽三等獎作品 >>>>淺談對中日傳統音樂相似性的認識  ——讀《從音樂看日本人》有感         蔡宇佳 張藝謀《印象麗江》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除了音樂題材和表達形式的相似性之外,中國與日本的傳統音樂,也正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和挑戰。通過新聞媒體﹑文章書籍等信息渠道,不難看出,中日乃至亞洲的傳統音樂都面臨著同樣的現狀——西方音樂的入侵。歐美流行音樂的傳播擠佔著本土的傳統民族音樂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的年輕人知道或者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音樂,取而代之的,是受到無數人追捧的西洋音樂。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歌舞音樂
    結合聲樂、器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歌舞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藝術中綜合性較強的藝術類型門類。歌舞音樂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和群眾性,生活化氣息濃鬱,節奏特點鮮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一般在表演過程中開始和結尾稱為大場,中間穿插的各種形式稱為小場。秧歌音樂來源於當地,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各地秧歌風格迥異。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樂器的發展
    按照表演形式民族樂器可以劃分為獨奏樂器和合奏樂器,最開始民族樂器主要是用來演奏我國各民族的特色音樂。民族樂器一共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獨奏樂器有吹奏、彈撥和拉弦三大類,民族樂器中打擊樂一般很少作為獨奏樂器,合奏樂器有清鑼鼓樂、吹打樂、弦索樂和絲竹樂等。
  • 民族音樂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
    music)又稱民族流行音樂(Ethno pop),可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它是民族音樂走向國際音樂市場後形成的一種音樂類型。從朱哲琴到薩頂頂再到如今的杭蓋、帕爾哈提和山人,他們在國外做大量演出、出唱片,而後通過電視、網絡等大眾媒介讓國內的觀眾接觸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民族音樂,並且更進一步刺激了國內流行音樂的多樣化。中國的民族音樂樂手在國內外獲取的成功中包含著如何面對本民族的音樂身份、如何適應國際市場中的角色等問題。
  • 流行音樂與中國古典詩詞
    作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 陳小奇  永遠跟著時代走,緊跟審美潮流  什麼是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古典音樂並列,成為三大音樂形態。
  • 「國風音樂」悄然流行
    經常上網聽音樂的人,對「國風音樂」這個詞都不會陌生。國風音樂的主體元素,是一種曾被稱為「古風歌曲」的小眾音樂形式,其特徵是混合了琵琶、古箏等傳統民樂的配樂以及半文半白、意境典雅的歌詞,受到部分年輕人的喜愛。這些年輕人自己寫詞、譜曲、放到網上傳播,形成了一個青年音樂群體。後來,古風歌曲吸收融合了帶有古典氣質的流行音樂、民謠、世界音樂等音樂類型的部分特徵,曲風更加多樣,外延更加寬泛。
  •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中的互動關係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中的互動關係 2011-09-15 18:30 來源:www.chinajiaoan.cn
  • 韓國流行音樂在我國的傳播現狀及影響的思考
    筆者將旨在通過對韓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與特點的梳理,闡述其在我國國內的流行原因與傳播現狀,並試圖分析其在我國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最後從中提取有益於我國流行音樂發展的借鑑意義。隨著大批美籍韓裔的回歸和國際音樂交流的擴大,韓國音樂人對歐美舞曲進行改造,吸收藍調、爵士等音樂元素,再結合韓國的民族音樂與語言特點,融合出一種獨特的韓國流行音樂,再搭載韓國偶像組合模式,開始漸漸地走出韓國;第四階段,2000年至今,發展階段。2000年以後,韓國流行音樂曲風趨於穩定,基本以舞曲、流行電音、嘻哈為主,同時,出現許多風靡亞洲的歌手與組合。
  • 閆永強和哈拉木吉選擇留下,《明日之子》是民族音樂走向流行的開端
    但當冷靜下來後,強哥發現自己是熱愛音樂、熱愛舞臺的。所以在張暘的走心遊說下,閆永強選擇了留下。 從發展的角度來講,民族音樂確實非常需要這樣的舞臺,同時也非常需要像閆永強和哈拉木吉這樣有朝氣的年輕民樂音樂人。
  • 音樂知識入門 流行音樂的不同類型簡介
    ,而是屬於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中的一個音樂流派。在我國,像我們經常聽的梁靜茹、蔡依林等等歌手的音樂都是屬於流行樂。典型推薦:Lady Gaga    Lady Gaga是當今歐美樂壇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流行音樂歌手,她在出道的四年中曾拿下了許多獎項並創下了多項記錄。
  • 「國風音樂」正悄然流行
    經常上網聽音樂的人,對「國風音樂」這個詞都不會陌生。國風音樂的主體元素,是一種曾被稱為「古風歌曲」的小眾音樂形式,其特徵是混合了琵琶、古箏等傳統民樂的配樂以及半文半白、意境典雅的歌詞,受到部分年輕人的喜愛。這些年輕人自己寫詞、譜曲、放到網上傳播,形成了一個青年音樂群體。後來,古風歌曲吸收融合了帶有古典氣質的流行音樂、民謠、世界音樂等音樂類型的部分特徵,曲風更加多樣,外延更加寬泛。
  • 流行音樂能否充滿「民族氣節」?葉振棠熱血迎敵,張明敏故土之心
    在多種多樣的音樂形式中,能彰顯愛國情結歌曲,則多以民族聲樂為主,鮮少與流行風格結合。那麼,流行歌曲是否能充滿「民族氣節」呢?或許,葉振棠的《萬裡長城永不倒》與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可以作出解答。《萬裡長城永不倒》,旋律鏗鏘豪邁,歌詞盡顯不屈。葉振棠的演唱剛勁有力,愛國情懷與昂揚鬥志都化作了擲地有聲的咬字與發音。
  • 李宏峰:民歌是民族音樂的基因
    李宏峰:民歌是民族音樂的基因 李宏峰在巴蜀文藝講堂開講。省文化館供圖 【實錄】生於「草根」,是非遺保護的重頭戲    按照音樂理論界較為通行的認知,一般從音樂體裁、演奏(唱)形式角度,將民族民間音樂劃分為傳統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傳統器樂等五大類別。
  • 流行音樂與時代同行?聽聽歌手李健怎麼說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在音樂教學中培育學生民族精神,激發學生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培養民族精神是音樂教育的責任。我們的民族音樂是56這種國籍世代相傳,體現了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藝術瑰寶。它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和生活中。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流行音樂和具有濃鬱西方文化的搖滾音樂在學生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毫無疑問,我們的傳統音樂文化正在逐漸被淘汰。
  • 瘋狂誘惑入坑藏族流行音樂
    對於藏族音樂小編接觸的時間不長,對藏族傳統音樂了解淺顯,所以這裡只就小編了解比較多的藏族流行音樂展開。藏族音樂非常獨特,聽起來有一種天高雲淡、不染纖塵、自由、純淨的神遊或虔誠感,音域寬廣、音色純淨、極具民族特色鮮明,非常吸引人。
  • 以《New Boy》為例,談一下卡農和弦在流行音樂中的使用
    什麼是卡農和弦卡農和弦其實就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在卡農(cannon)中所使用的和弦進行,旋律大家一定很熟悉。在流行音樂創作中被稱為「黃金八和弦」。黃金八和弦是哪八個和弦呢?我們先用級數表示吧。就是1級-5級-6級-3級-4級-1級-4級(或2級)-5級這樣的和弦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