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文化的文明古國。在這個歷史歲月當中,我們的先人根據他們日常生活經驗總結,摸索出了很多具有啟示和引領後人學習的生活準則。而這樣的準則,大都是以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這些準則就有成語、習用語、諺語等等。
而成語是最有意思的文學體裁了,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或短句。它有著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著一定的意義,而且它在語句當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
而成語是根據古人的生活方式相承沿用下來的,而成語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故事或者典故。而成語本身富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並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根據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成語,就能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成語「上善若水」的意思。想必大家在生活中或多活少的聽說過這個成語了,而且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很喜歡這個成語。那麼這個成語到底是啥意思,為何會惹得大眾這麼喜愛呢?
其實很多人不大理解其中的真諦,小編今兒個就給大家淺析一下,好讓你有個基本的理解。「上善」就是「最高境界的善行」,「若」就是「像」,「上善若水」就是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樣。那麼自然界當中的水又有著怎樣的完美姿態呢?
「上善若水」這個成語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也就是說世間最高的品行就像是水一樣,恩澤萬物卻不爭什麼名利。而世人即便是得罪了水,水也不會與人爭長短。也不會與人一般見識,真正表達出它寬廣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
水本身可以變得十分柔弱,也可以變得十分強大;水可以細微到沒有聲音,也可以震撼到波濤洶湧。而水具有滋潤萬物的特性,使得萬物能得到它的恩澤。它卻不向萬物索取什麼,也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這樣的愛,才是博愛,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水永遠都是以一種避高趨下的謙遜姿態處世,最後它還不遠千裡地走向大海,達到了海納百川的局面。從這裡我們就能知道,水具有著謙虛的心態。而且它不爭名鬥利,總是默默無聞地選擇隱遁於繁華市井背後。而它不遠千裡來到大海,形成海納百川的局面。正是說明了水具有頑強的耐力和艱苦奮鬥的毅力,而且還有著堅持不懈的品格。
水可以達到剛柔並濟的能力,它柔的時候,碰到巨石就會繞道而行,它剛的時候,再硬的石頭都能被它滴穿。而且水具有默默奉獻的精神,它除了潤物細無聲之外。還能洗滌塵世間的一切汙濁,將汙濁帶來,卻沾染了自己。這就是水具有的奉獻,卻又不奢求回報的精神。
總之,水具有著不慕名利、謙虛謹慎、堅持不懈、剛柔並濟、無私奉獻等美好品格。所以它備受人們的喜愛,而人們也想著做到像水一樣的境界。可是又有幾人能夠達到這樣的,除了古之聖人以外,恐怕沒有別人了吧。
所以,我們不妨學習一下水的精神,讓我們活出完美的姿態。其實水還有其他諸多品格,如果你知道了,請不吝補充哦。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和本人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