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問「過年是什麼意思?」寓教於樂幫孩子了解,春節的風俗人情

2020-12-19 IF枕邊育兒

大寶:「媽媽,過年是什麼意思?」

媽媽:「過年,就是你又長大了一歲!」

大寶:「那不是我的生日嗎?」

媽媽:「過年是我們中國所有人的生日,意味著團圓!」

大寶:「那我一年兩個生日了嗎?」

媽媽:「這個生日,其實是神話故事演變的,只有我們中國有!」

大寶:「哦?那就是神話生日咯?」

媽媽:「可以這樣理解!」

跟孩子談論起過年,總有不同的方式,他也會提出各種問題,有些時候我會應接不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我們說「過新年」、「春節」、「過大年」等等,在孩子的意識裡,新年和其他節日差不多,但卻更加隆重。但他也許不明白,為什麼全家人,甚至他看到的所有人,都這麼重視春節?老師還給放假了呢!不知道你家孩子有這樣的疑問嗎?

「過年是什麼意思?」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我小時候,一年最大的期盼就是過年,過年有很多好吃的,爸爸媽媽還會給幾毛錢的紅包,爺爺奶奶也給。那時候可以買很多「二腳蹬」(一種鞭炮)玩,還有呲花。當然,現在這些都被禁止了,感覺年味兒淡了許多。

但過年對於我們傳統的中國人來說,仍然是一年中最大的文化節日,我們還是很有必要,教育孩子,讓他們了解春節的風俗習慣,並且繼承和傳播下去。

過年,是什麼意思呢?我看到過一個很有趣的解釋。2012年的《滿分閱讀.初中版》 中寫道:

這是一個恰當時刻的恰當休憩:一個恰當時刻的恰當親熱;一個恰當時刻的恰當享樂;一個恰當時刻的恰當狂歡。

書中還寫道,作者認為這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講的天大道理。我覺得用這種方式告訴孩子,會比講童話故事好很多。因為童話故事其實有很多版本,而且都是相對科幻,不容易被孩子理解的。我和大寶也講過「年獸」的故事,他說和老師講的版本不一樣,和書上看到的也不一樣。我認為,我們不如就告訴他,這是既定事實:冬去春來,辭舊迎新。

當然了,也可以講一些童話故事,尤其是年齡小一些的孩子,跟他們講「年獸」、「灶王爺」、「守歲」等等,也方便他們對新年產生更大的期盼。

讓孩子在幾件事中感受新年氛圍

新年是我們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對於了解新年的習俗,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帶孩子慢慢的學習和了解,讓他們更快融入這個節日氣氛中來。

首先,了解春節的風俗。我是北方人,我們這裡有些春節風俗,比如祭灶、掃塵、貼年紅、午夜飯、守歲、壓歲錢、拜年。這些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做個春節的計劃清單,加深印象,而且能大大提高孩子的過節興趣。

其次,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這其中包括,帶孩子做衛生大掃除、採辦年貨、貼春聯。這些事情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讓他也明白,春節習俗不是說說而已,我們是如何落實到行動中的?

而且,在置辦年貨的過程中,其實也能鍛鍊到孩子的理財、統籌、邏輯思維等能力,逐漸的培養財商能力。

最後,帶孩子拜年。我小時候最喜歡拜年了,因為這樣可以拿到很多壓歲錢啊!見人就說「過年好!」,見到長輩馬上作揖。出去一圈收不少紅包。但我們現在帶孩子去拜年,肯定不只是想要壓歲錢,還有教孩子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等內容,都是可以讓孩子學習的。中國是禮儀之邦,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當然了,還可以帶著孩子和親朋好友家的娃,一起玩耍,讓他懂得什麼是社交禮儀,鍛鍊他的交際能力。

春節的主旋律是團圓

提起春節,我能想到的就是團圓,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吃飯。沒有什麼比這,再美妙的了!其實,剛開始帶孩子熟悉新年的習俗,我就會跟他說「相隔千裡終團圓,共坐檀桌前。」雖然只是對聯上的句子,也能讓孩子知道,團圓才是春節的主旋律。

一年了,我們歸心似箭,想要跟家人團聚,這是我們過春節的意義。而對孩子來說,只是比較熱鬧,比較有趣,能吃很多零食,能有很多壓歲錢。可更深的意圖,是希望孩子明白,一家人的團聚,遠比這些更重要。

小時候覺得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坐在一起吃飯,好像是再尋常不過的了。直到姐姐出嫁,我遠嫁,爸爸去世,一件件事情過後,我才明白,這種小時候稀疏平常的春節,到底有多難得!而對於我的孩子來說,我希望他明白,不論什麼,都比不過一家人在一起吃餃子,更幸福,更值得慶祝。

枕邊育兒寄語:

春節馬上來了,不知道你們家準備的怎麼樣了?是否全家人都到齊了呢?孩子有沒有問你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我想,告訴孩子「一家人都在,就是最好的春節。」沒有比這個對春節的詮釋,更貼切了。你覺得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春節帶娃「八不要」,父母提前學學,不然傷感情還危害孩子健康

全國壓歲錢地圖出爐:浙江省最高,廣東墊底,你家排第幾?

春節的儀式感是什麼?帶娃過新年的四個指南,讓過年更有儀式感

相關焦點

  • 壓歲錢,該給家長管,還是由孩子管?你想清楚也得孩子點頭才算數
    春節臨近,又到了一年一度家長「發錢」,孩子「領錢」的時候了。後臺也收到了一位寶媽的私信。她說今年和孩子在商量壓歲錢時,母女倆出現了分歧。往年閨女的壓歲錢最終都是交由父母保管,而今年女兒卻申請自己來管理。這讓她有些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決定,她也不知道孩子是否能夠合理使用這筆金錢。
  • 春節為什麼又叫過年?你可能還不清楚,「年」字是什麼意思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我國自古以來最盛大的節日,在古代還有許多中叫法,比如說「元旦」、「元日」、「元辰」、「元正」等等,民間俗稱為「過年」。那麼民間為什麼要將「春節」稱呼為「過年」呢?我們首先來看看春節風俗是從何時發展而來的,據史料記載,春節風俗氣起源於遠古時期的「臘祭」,一說是神農氏,又一說是伊耆氏時代的歲終祭祀活動,後來由於宗教和風俗自身的保守性,再加上歷代統治階級的提倡,這種源自生產力低下時期的遠古風俗竟然被保留下來,後來逐漸演變,到20世紀40年代便成了過年的習俗。
  • 春節必備家庭活動,做一次,孩子就知道什麼叫過年了
    這是我對兒時過年的記憶。隨著我們長大,住進樓房,蒸饅頭放鞭炮貼對聯的樂趣已經隨之遠去……如今,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如何傳遞過年的傳統成為我們的責任——讓孩子們長大之後可以給他們的孩子也講講家族過年的傳統。春節是我們最傳統、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風俗,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在親密的家庭活動中歡快地體會「除舊迎新」的年味。
  • 過年禁忌:「不留」、「要剩」、「不空手」說的是什麼意思?
    《三農圖書館》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新鮮事,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過年禁忌:「不留」、「要剩」、「不空手」是啥意思?你知道嗎?過年是喜事,每年有且只有一次,為了過年,大家都會提前做好準備,為家裡置辦一些過年的東西,在拜年之際,同樣也流傳著一些說法,過年禁忌:「不留」、「要剩」、「不空手」是啥意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 學法律的她移民後成「孩子王」,教西人孩子寫漢字名過春節
    二、西人娃熱衷寫漢文名字,對窗花和鞭炮則不大感興趣後來看到學校二月份的慶祝中國新年的活動安排,我覺得這位西人同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與楓葉國強調多元文化,並從娃娃抓起有密切的關係。我家娃讀書的公立小學春節期間的公告欄貼紙從二月初開始,我工作的小學和娃上學的公立小學,陸陸續續開展了各種關於中國新年傳統的活動,包括製作各種有中國新年特色的手工(舞龍手工、做紅包等等);鼓勵所有孩子在大年初一穿紅色
  • 春節過年送什麼禮品好
    春節走親訪友,互贈禮品,已經成為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種習俗,每年過年我們都為送什麼禮品能得到親朋好友的喜歡而發愁,那麼小編今天就說說怎樣挑選過年禮品。長輩長輩一般都是年紀比較大,他們有和我們不一樣的閱歷和想法。我們挑選商品時最好從禮品的實用性和長輩身體健康兩方面考慮。
  • 自己一個孩子,春節親戚給了600紅包,寶媽:他家倆娃,該怎麼回
    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或許就是春節了,這個時候,他們不僅可以吃到很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還可以收紅包,對他們來說,就是雙倍的快樂!然而,父母對春節的態度比較複雜,可以說是既高興又糾結,這從何說起?自己一個孩子,春節親戚給了600紅包,寶媽:他家倆娃,該怎麼回何慧是一個寶媽,就一個5歲大的孩子。眼看就要過年了,她心裡的焦慮反而更甚。原來,問題出在紅包身上。
  • 春節焦慮症:為什麼我們越來越討厭過年了?
    春節臨近,在網上可以頻繁看到「春節焦慮」這幾個字。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群開始恐懼春節,甚至有人稱此為「春節恐懼症」。 據統計,每年大約有100000+的人患一種名為過年症候群的病,患者年齡多集中在18-30歲之間。
  • 春節焦慮症:為什麼我們越來越討厭過年了?
    患者表現為持續焦躁煩惱,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過年不回家的行為。而之所以會焦慮,主要是源於心理壓力。對於春節焦慮症,專家認為:其實心理壓力早已存在,只是到了年關,積累了長時間的壓力愈加凸顯出來。02 大家到底在焦慮什麼呢?對于越來越多的人來說,春節已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親戚之間的攀比,父母的面子問題,都是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 5本關於春節的繪本 給孩子講講過年習俗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當準備和孩子去講述春節的那些習俗時,才發現自己了解的太少了,除了「年獸」,其他的還真說不上來幾個。小編最近一直在找關於春節習俗的繪本,準備年前給孩子講一講。給大家推薦5本。第一本:《過年啦》
  • 不再放鞭炮、不再盼著穿新衣、不再盼著過年,如何讓孩子明白過年
    可兒子每次還會追問:「媽媽,什麼是過年啊?」我這才發現過了快三十個年了,至今還不明白過年的意思,在我的記憶裡,過年就是闔家團聚、穿新衣服、貼春聯、放鞭炮、走親戚、吃好吃的......我趕緊到網上查閱了很多關於過年的資料,惡補了一通,繪聲繪色的給兒子講關於灶王爺、門神、財神、以及關於過年傳說。
  • 春節期間對娃做這幾件事情,會讓他討厭過年,爸媽長點心
    文|好孕姐在大人的印象裡,春節應該是孩子比較喜歡的節日,因為家人都放假,聚在一起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而且還有壓歲錢拿,所以孩子肯定會認為:這個假期真的是太爽了。但是孩子也並不完全是沒心沒肺的,大人如果在過年時有以下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討厭過年,一點都不誇張,還希望家長點心:將孩子跟別的孩子比來比去一年當中,親戚聚得比較齊的時間大概也就是春節了,而在飯前或者是飯後大人聊來聊去就聊到了自家孩子身上,所以免不了的將孩子們比較來比較去,而對於那些成績差點的孩子來說
  • 過年拜年,6歲孩子見人就說吉利話,卻被罵成是討債鬼
    壓歲錢的傳統寓意正在被人們淡化,銅臭味變得越來越濃或許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們豐衣足食,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盼望著過春節,我們小時候一提到過春節想到的是新衣服、紅燒肉,還有幾塊錢壓歲錢,我們小時候期盼的東西現在的孩子都不缺了,唯有對壓歲錢還情有獨鍾吧。那天,我問大兒子喜歡過春節嗎?
  • 帶娃過年,孩子不願意喊人怎麼辦?
  • 春節教案《過年》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春節教案《過年》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時我國最重要的節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接物的禮儀。  3、願意參加活動,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 春節教案《過年了》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春節教案《過年了》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圖片、故事,了解我國過年的幾種傳統習俗,了解「年」的來歷。  ① 小朋友們能說說你們剛才聽到了什麼(放鞭炮、吹喇叭、敲鑼打鼓) ② 感受到了什麼 (熱鬧、歡快、開心)  ③ 你們在什麼時候聽到過這樣的音樂 (大概過年的時候)  二、感知音樂,自然過渡到談話說說幼兒過年的經歷 教師:剛才呀
  • 過年什麼事不能做?老祖宗留下的7件春節忌諱,我要統統告訴孩子
    過年有什麼忌諱嗎?你會把這些忌諱告訴自己的孩子嗎?過年了才知道有一些傳承沒有教會自己的孩子,甚至連我自己都有一些事情並不知道。就在除夕那天晚上,我老公在家裡貼春聯兒,孩子搖搖擺擺地走到老公的旁邊問他,這是什麼呀?老公就說這是春聯兒。孩子又接著問,春聯是什麼呀?
  • 過年回答「霸道親戚」必殺題 單身狗沒娃黨如何接招
    眼瞅著要過年,除了錢包變癟,還有一件更讓人擔心的事—答七大姑八大姨問:有對象了沒?啥時候結婚?升職加薪了嗎?啥時候要娃?總有一款適合你!小夥伴們你們準備好對付身邊那些咄咄逼人的「霸道親戚」了嗎?
  • 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不過,我們今天冬至節氣,天氣特別的晴朗,這兩天都有很大太陽,我聽我們當地老人說「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真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那樣過年豈不是很沒勁,走親戚都不方便了,我真心喜歡春節的時候是晴好天氣,這樣一家人可以有很多集體出遊的節目。
  •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過年》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中班春節語言教案《過年》適用於中班的春節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各種過年的習俗,仔細觀察畫面,講述各種擺脫年的方法,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過年》教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