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獅子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在獅群中,雄獅看似有著絕對的主導權,但實際上,守衛領地的重任在它們身上,而且在母獅眼中,它們也只是繁殖和守衛領地的「工具」而已,這一點從「獅王更替」時,母獅們選擇冷眼旁觀就能看出。那麼,在獅群中,母獅會殺雄獅嗎?雄獅會被自己的後代打敗從而取代嗎?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母獅會殺雄獅嗎?
在開始我們就說過,雄獅只是表面上的獅群主導者,實際上獅群中的真正主導者是母獅,換句話說,獅群過得有點像我們人類的「母系氏族社會」。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在獅群中,唯一不會變化的是母獅,因為雄獅會遭到其他雄獅的挑戰,這就是獅王更替,但是無論獅王如何更替,獅群中的母獅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其次,獅群的延續是以母獅為基礎的,換句話說,獅群中除了獅王外,其他的母獅都有或多或少的親緣關係。最後,母獅在獅群中負責狩獵,這就相當於我們人類社會的生產者和經濟的控制者。因此,獅群的主導者其實是母獅。
但是,與人類的「母系氏族社會」不同的是,母獅們並不是壓迫雄獅。換句話說就是母獅不會殺死雄獅。這是因為母獅與雄獅不是對立關係,而是合作關係,雄獅負責巡視和保護領地,而母獅負責狩獵。
雖然母獅不會殺死雄獅,但是它們也會表達自己的不滿,比如在哺乳期和妊娠期的母獅會拒絕雄獅靠近自己,一旦雄獅不聽警告,它們是會出手的,當然這種出手只是表達自己的不滿,而雄獅遇到這種情況,大都是灰溜溜的去找其他的母獅。其次,在獅王更替時,新獅王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殺死原獅王的幼崽,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母獅再次進入發情期,好讓自己能夠快速地留下後代。此時,母獅也是會反抗新獅王的「殺幼行為」,不過,這種反抗也是徒勞的,因為母獅絕不會團結起來對付雄獅,而且母獅們即使在新獅王殺死自己的幼崽後,也會很快與之交配,這是獅子的生存法則。
相反的,雄獅對母獅就沒有這麼「仁慈」了,它們不但會在上位時殺死母獅的幼崽,甚至還有殺死母獅的行為。非洲雄獅聯盟中的「壞男孩聯盟」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是一個由6頭雄獅組成的超級聯盟。在一個獅群通常只有1-2頭雄獅的前提下,壞男孩聯盟以極快的速度就滅掉了7個獅群的雄獅並且順利接管。就在它們擴張領地,接管獅群時,屠殺也在進行,據統計,壞男孩聯盟在接管7個獅群的過程中,殺死了大大小小上百頭獅子,其中有雄獅,有幼崽,也有母獅。而這些母獅被殺,大都是它們在幼崽被殺後拒絕與新的雄獅交配而被殺的。
因此,從目前一些數據來看,沒有過母獅殺死雄獅的記錄,但是卻有許多雄獅殺死母獅的記錄,這可能與雄獅數量比母獅少,而且雄獅個體戰鬥力要遠大於母獅有一定的關係。
雄獅會被自己的後代雄獅取代嗎?
任何的野生動物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法則,其中有一條是所有野生動物共同遵守的,那就是規避近親繁殖的發生。為此,獨居的動物大都是雌性一方在帶幼崽,而且到了成年後,它們就會與幼崽分道揚鑣,而群居動物也是一樣的,對於獅子來說,它們的幼崽3歲之前大都是在獅群中一起成長的,但是到了3歲之後,小雄獅就會被驅逐出獅群,小雌獅則會繼續留在獅群中。而驅逐小雄獅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近親繁殖的發生;二是雄獅作為未來獅群的希望,它們必須要經歷洗禮。
被獅群驅逐的小雄獅就會成為流浪雄獅,它們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就產生了上面我們說的「流浪雄獅聯盟」。不管儘管如此,從小在獅群呵護的環境下長大的雄獅們,只要有50%會在流浪的日子裡被優勝劣汰掉。
也就是說只要是能夠成長到有實力去挑戰其他獅群的獅王的雄獅,都是雄獅中的精英。
那麼,成長後的雄獅會不會去挑戰自己的「父親」接管獅群呢?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第一,獅王更替。
根據動物學家對非洲獅群的研究發現,獅王的更替通常在3-5年左右,也就是說,一頭雄獅當獅王的日子最多5年左右。我們來算一筆帳,獅王進入獅群後第一件事就是繁殖,之後第二年後代出生,幼崽用3年的時間到成年,然後被驅逐。此時的獅王已經坐了4年了,而被驅逐的雄獅需要足夠的歷練才有足夠的經驗與其他雄獅對抗,這個時間至少也在1年左右。此時,第一代獅王大都被其他的雄獅給替換掉了。而且按照一頭雄獅平均在5-8歲才能擁有自己的族群看,它們的後代經過歷練後,再回來,它們的父親也早已經老態龍鍾,早已經被其他雄獅替換掉了。
所以,成長起來的雄獅是很少有機會去挑戰自己的「父親」的。
第二,生存法則
任何的野生動物都在規避近親繁殖,對於雄獅來說也是如此,它們在原族群中生活了3年的時間,對所有母獅的氣味都非常的熟悉,同時它們對原獅群的領地也非常熟悉。根據生物學家的觀察發現,雄獅在被驅逐後幾乎不會再次出現在自己原獅群領地附近,這就是獅子的生存法則。既然很少出現在原獅群領地附近,也就避免了與自己「父親」的直接衝突。
從目前已有的記載看,雄獅離開獅群後重返原獅群只有一個案例,那就是在《獅子界十大傳奇檔案系列》中記載的三頭雄獅,它們被驅逐3年後再次殺會了原獅群,將獅王驅逐後,重新回歸了原獅群。不過,這個個例中的3頭雄獅中有一頭是原獅群的獅王,剩下的兩頭是它的孩子。至於發生獅王更替時,為了這兩頭雄獅沒有被新獅王殺死,是因為這兩頭雄獅當時已經3歲了,雖然戰鬥經驗不足,但是新獅王也沒有能力殺死它們。
總結
在獅群中,最狠的永遠是雄獅,因為即使在面對自己的幼崽被殺,母獅們也不會有過激的行為,更不會殺死雄獅。但是,雄獅除了對母獅幼崽痛下殺手外,有時候甚至連成年的母獅都不會放過。
其次,獅王的更替節奏較快,小雄獅的成長過程比較慢,所以經常是小雄獅剛剛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雄獅,它們的「父親」就早已經被驅離原始獅群了,況且為了規避近親繁殖,雄獅本就很少回到原始獅群。所以,雄獅的後代是不會挑戰自己的「父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