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

2020-12-19 雲豔說家常事

在貓科動物中,獅子是最大的一種,唯一能和老虎相匹敵。現在,世界範圍內的獅子不到萬頭,而且都集中在非洲大草原上,亞洲的野生獅子幾乎全部滅絕,獅子作為食物鏈中最重要的掠食者,自然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而貓科豹亞科豹屬五大物種中的獅子,已經在地球上發展進化了十幾萬年。貓中只有獅子群居,因而有不同的繁殖習慣。

儘管我們常以雄獅為獅群領袖,但事實上,母獅才是這一家族的核心,捕食活動基本上由母獅來完成,而雄獅非但不捕食,還會搶在獵物之前捕食。

獅子群中,母獅的一切繁殖權利歸獅王。然而,正是這樣,一些雄獅會挑戰獅王的位置,試圖獲得母獅的繁殖權利。

母獅子沒有固定的發情期,一般情況下,與母獅子同齡的獅群會集中發情,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獅群中的幼獅同時出生,有利於母獅照顧幼獅。

但是如果獅群裡有小獅子,母獅一般都不會發怒。

假如這時一隻雄獅挑戰獅王的位置成功了,它們會選擇在6個月內把獅群中的幼崽全部咬死,讓母獅儘快發情。

因為平均來說,雄獅們當獅王的時間只有2年左右,為了儘可能多地保留他們的後代,讓他們長大,他們會咬死不到6個月的幼崽,讓母獅發情。

一些母獅會為了保護後代而帶著後代離開種群,但是另一些母獅會選擇妥協,在剛經歷了喪子之痛後,又被迫和咬死孩子的雄獅一起繁殖。

獅群中,有1-2頭雄獅領跑,剩下雌獅和幼獅,總體而言,整個獅群的成員約為12-13人,當食物充足時,部分獅群的成員將達到30人,此時雄獅的數量將增加。

由於獅子是群居動物,因此雄獅為了重新獲得繁殖權,只能成為獅群中的獅王,如果退一步講,還可以成為獅王的助手,通常一個獅群中有多隻雄獅,90%的雄獅都是兄弟,曾經一起出去遊蕩,現在卻成了獅王。

獅子王比較類似於母系宗法社會,就像女兒國一樣,一般王子沒有繼承權,最後只能淨身出戶,而公主都會有安穩的生活來繼承領地。一隻獅子年滿6-9歲時,我們就把它稱為雄獅王,但實際上,它的主人是一隻雌獅,而雄獅的戰鬥力最強時是6-9歲。它也許能在不斷的被挑釁中保持數年的勝利,但隨著年歲的增長,最終還是會被年輕的獅子打敗,新王登基了,曾經的獅王只能灰溜溜地去開啟他生命中的第二次漫遊。

因此雄獅的一般更替周期大約是2-3年,特例最長出現在6年後,但非常罕見。所以作為獅群中的小雌獅,它所經歷的第一代,就是它的父親,野外雌獅一般都能活到18歲,所以在一生中至少要經歷5到6次雄獅活動。對於喪子之痛理論上肯定少於5到6次,而且在理想狀態下也不會有喪子之痛,因為幼獅大約3歲,到了4歲,就會被驅逐出獅群,如果獅王能夠繼續執政3年,那麼它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孩子了。

但一出意外,年少的獅子剛出生一年,獅王便被淘汰出局,擁有了新的王位,這一代一般的雄獅都會遭遇新的獅王之手,有的時候為了儘快讓雌獅進入發情期,連幼獅也是難逃厄運。

雄獅一生坎坷,終會經歷輝煌,最後黯然失色。剛出生的時候是父母的寶貝,長大兩三歲後就會被父親從獅群裡趕出去,或者被新獅王趕出去,完全沒有繼承權,完全離開家庭,開始第一次遊蕩雄獅。但是,獨自一人去捕殺獵物要困難得多,所以他們會和其他的獅子結盟,有時會一起挑戰新的獅子群。

經過磨難,雄獅最終成為了獅王的一代,在此階段,它們擁有生育後代的權利,但這種權利可能只能延續到8-9歲,之後可能面臨被驅逐的局面,他們將有第二次流浪生活,通常雄獅可能只能活到12-13歲,而他們的第二次流浪生活可能會持續到12-13歲。

反之,小雌獅子則更幸運,它們是真正的小公主,能夠在獅群中「結婚生子」,也許直到死都不會離開自己的獅群,即「鐵打雌獅,流水雄獅」。事實上,幼獅在即將長大成人時被逐出群居也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的尷尬,同時獅王的更替在二到三年內,這也可以避開幼雌的成熟期,不得不說,進化就是如此神奇。

相關焦點

  • 雄獅為什麼要咬死6個月以內幼崽?母獅一生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有些母獅會為了保護後代,帶領後代離開種群,但也有的母獅會選擇妥協,在剛經歷完喪子之痛時,又被迫與咬死孩子的雄獅繁衍後代。 對於母獅而言,不同的後代擁有不同的父親,有利於它們的基因多樣性,能夠提升後代的存活率。 這一點不光在獅子身上會出現,就連一夫一妻制的鳥兒也會採取這樣的生殖策略。 母獅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野生環境下,老虎的平均壽命約10-15年,在人工養殖環境下獅子壽命可以達到20-30年。
  • 雖是萬獸之王,但雌獅一生需要多次經歷雄獅更替和喪子之痛
    幼獅園階段是雌獅經歷「喪子之痛」最多的一段時期,主要死因首推飢餓,其次為殺幼行為。 而當外來雄獅進佔獅群,由於幼獅活著雌獅就不會發情,為了促使雌獅儘快發情,新獅王只好把先前的幼仔全都咬死。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死因是遺棄。在塞倫蓋蒂,由於獵物稀少,雌獅經常需要遷徙以追上獵物。有些幼仔太虛弱無法跟上獅群,雌獅就只能將其遺棄。 飢餓、殺幼、遺棄和其他捕食者的捕殺,是一歲以內幼獅的四大死因,每隻雌獅都要經歷很多次喪子之痛。
  • 雄獅有「家庭暴力」?當著母獅的面咬幼崽,究竟是為什麼?
    動物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在一些獅群中,一些成為領袖的雄獅會咬死獅群中不滿六個月的幼崽,而且都是當著母獅的面。都說「虎毒不食子」,為何雄獅要這麼做?讓母獅經歷這種喪子之痛呢?當然,這樣的獅群一般雄獅都是非常強悍的,具有極強的威懾力和領導能力。一般來說,普通的獅群都會擁有1-3隻的雄獅,之後會搭配著幾隻母獅和這些母獅生下來的小獅子。雄獅在整個獅群中,雖然擁有著領導地位,是獅群中的王者。不過,雄獅並不擔任捕獵的工作,反而是母獅需要外出為整個獅群尋找食物。但母獅和幼獅卻並沒有先食用的資格,需要等待雄獅飽餐後才有機會去進食。
  • 母獅會團結起來殺死雄獅嗎?雄獅會挑戰自己的「父親」嗎?
    獅子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在獅群中,雄獅看似有著絕對的主導權,但實際上,守衛領地的重任在它們身上,而且在母獅眼中,它們也只是繁殖和守衛領地的「工具」而已,這一點從「獅王更替」時,母獅們選擇冷眼旁觀就能看出。那麼,在獅群中,母獅會殺雄獅嗎?雄獅會被自己的後代打敗從而取代嗎?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母獅會殺雄獅嗎?
  • 成年雄獅是如何當上獅王的?
    小雄獅長到大約兩歲的時候,就會被母獅或獅王趕走。雄獅就會過上幾年脫離獅群的生活,這段時期叫做「流浪雄獅」階段。對於雄獅而言,流浪是它們生命中的必修課。如果雄獅不流浪,不經歷磨難,就不會變得堅強,以後就不可能當獅王來保護獅群。
  • 雄獅一口「咬斷」母獅脊梁骨,母獅徹底「報廢」,下場如何?
    雄獅一口「咬斷」母獅脊梁骨,母獅徹底「報廢」,下場如何?在一家動物園裡,一隻雄獅沒有了往日的風範,被幾隻母獅給摁在地上暴打,我們都聽說過母老虎的威力,可是沒想到母獅子竟然也如此的暴力。甚至有幾隻母獅子直接對其拔毛,一點往日情面都不留。
  • 雄獅一口「咬斷」母獅脊梁骨,母獅徹底「報廢」!
    雄獅一口「咬斷」母獅脊梁骨,母獅徹底「報廢」!在殘酷的自然界,即使是同類也會有互相殘殺的現象,一隻雄獅一口「咬斷」母獅脊梁骨,母獅徹底「報廢」,它的下場如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這天一隻母獅正在草原上行動著,可是哪料到正在一旁享受獵物的雄獅突然就衝著它跑了過來,然後一口咬住了母獅的脊梁骨,母獅躲閃不及,一下就栽倒在地,即使是它奮力反抗。
  • 一頭雄獅的一生,從出生起就註定了此生不平凡
    另外,還有獅子的群居屬性、生存方式,對於野生動物迷們來說,都是非常感興趣的點,就拿雄獅來說,它所經歷的生活,放在整個貓科家族裡面來說都能被稱為「傳奇」,今天就來溯源雄獅的一生,它的不平凡,從出生時就註定了的。雄獅一生要經歷數段磨難,方能煉成百獸之王,然而一切的一切,都要從母獅懷孕開始講起。
  • 4頭流浪雄獅闖入獅群領地,唯一沒有外出的懷孕母獅悲劇了
    在大自然中,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少數的群居動物。在一個獅群中,往往只有1-2頭雄獅,剩下的成員都是由母獅組成。在獅群中,母獅的主要職責是生育後代和狩獵,而雄獅則是傳宗接代和巡視領地。 一般情況下,雄獅是不參與獅群的狩獵的,就像是古代的帝王,它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 雄獅草地上想和母獅搞對象,慘遭拒絕,還被甩耳光,看起來有點疼
    和老虎相比,草原之王獅子的生存狀態更像是是一個母系社會,因為獅群中的母獅是基本不變的,而雄獅則經常發生變化,因為母獅要承擔繁衍的重則。要知道,獅群中的母獅基本是穩定的,它們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個獅群。獅群也會接納新來的母獅。但公獅常常是輪換的,它們在一個獅群通常只待兩年(也有長達六年的記錄),要麼是被年輕力壯且更有魅力的雄性趕走,要麼是自己離家出走以尋找新戀情和家庭。這些流浪漢有時乾脆組成男性互助小組,在草原上四處遊蕩,追蹤遷徙的獵物群。
  • 為什麼母獅這麼冷酷無情!雄獅在「打架」時,它卻袖手旁觀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是絕對的霸主,它們體型龐大,獵物手到擒來,擁有「草原之王」的稱號。獅子之間的打架是草原上常有的事,通常是雄獅和雄獅打架鬥爭,它們是為了什麼才打架的呢?其中包括了延續了幾代的雌獅(雌獅往往是整個獅群的核心),至少一頭的雄獅和一些幼崽。每一個獅群中都有一名作為領頭的獅子。而每一名雄獅又都懷揣著一個獅王之夢,所以當它們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去獅群與獅王搏鬥,如果贏了就會成為新的獅王!成為獅王有什麼好處呢?
  • 母獅正在睡覺,雄獅突然跑來幹壞事,下一秒千萬忍住別笑!
    母獅正在睡覺,雄獅突然跑來幹壞事,下一秒千萬忍住別笑!在自然界絕大多數物種中,雄性都佔據著主導型地位,這一點在獅子身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雄獅在獅群中佔據至高無上的地位,它們的主要任務是捍衛自家的領土完整。
  • 「獅王組合」的雄獅們都有交配權嗎?
    獅王組合的誕生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少有的群居性的動物。在一個獅群中,大都只有1-2頭雄獅,剩下的成員都是由母獅以及幼崽組成,雄性在獅群中主要負責巡視領地,而母獅們則協同作戰捕獵獵物。其中,新老獅王的更替是獅子幼崽存活率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新的獅王為了牢牢的獲得控制權,會殺死上一任獅王的幼崽,這樣做最主要的就是刺激母獅進入發情期,因為有了幼崽的母獅,至少兩年會因為照顧幼崽沒有發情期。獅王組合都有交配權嗎?
  • 母獅叼著1個月大的小獅子認爸爸,雄獅見後眼神裡的威風都消失了
    母獅叼著1個月大的小獅子認爸爸,雄獅見後眼神裡的威風都消失了說起雄獅,它總是給人一種威風凜凜、不可靠近的印象。在各種關於獅子的紀錄片裡,我們看到雄獅常常不是在和其他雄獅搏鬥,就是在對著母獅們咆哮,似乎很少有溫柔的時候。
  • 雄獅一掌拍飛小獅子,怎料卻被母獅看到,下一秒一定忍住別笑!
    雄獅一掌拍飛小獅子,怎料卻被母獅看到,下一秒一定忍住別笑!獅子是草原之王,它們長相威風凌凌,戰鬥力爆表,是草原上的絕對霸主,任何動物見了它們後都不敢主動招惹,然而即使是這麼厲害的角色也會出現逗比的時候。
  • 壞男孩雄獅聯盟之老二瑞斯塔和老三漂亮男孩,非洲雄獅的顏值擔當
    儘管瑞斯塔和漂亮男孩的年紀在壞男孩聯盟中是僅次於老大恩格拉拉裡克的,但是他們的地位卻並不是第二,也許是早年跟隨恩格拉拉裡克的經歷使得他們在面對恩格拉拉裡克的時候無法形成良好的自信。但是對於當地的其他獅子以及野生動物來說,他們卻是不折不扣的噩夢。
  • 查爾斯頓雄獅聯盟第一集:命運多舛的少年,逆境中成長的少年
    大約是在2010年1月份,土倫雄獅三兄弟就基本上掌控了南部獅群。至於南部獅群的5頭2歲多的賽拉提雄獅(2012年3月份擊敗壞男孩雄獅聯盟),被一部分南部獅群的母獅,帶出去單獨生活了。南部獅群母獅本就經驗豐富,對於新的地主雄獅,一般有三到四個月的考察期。在這個考察期裡,母獅會正常的和新獅王/交/配,但就是不會受/孕,這是母獅獨有的生存能力。新獅王在考察期裡,要在捕獵能力,守護領地能力,照顧母獅能力上,統一被判定。如果新雄獅符合母獅的心理標準,才會真正的/受/孕。
  • 為何獅群中的雄獅經常會「突然消失」?它們幹什麼去了?
    一個完整的獅群,一般由1到3隻成年雄獅、六七頭母獅以及若干個還未成年的小獅子組成。儘管在陪伴幼崽方面雄獅沒有母獅溫柔,但毫無疑問的是,雄獅是貓科動物中陪伴幼崽時間最多的父親。然而,獅群中的雄獅卻經常會「突然消失」,比如說:當母獅們圍捕體型巨大的非洲野牛比較吃力、需要力量強大的雄獅幫忙制服時,雄獅卻消失了;當母獅們狩獵成功後進食時,享有食物優先享用權的雄獅卻不好好使用自己的特權,消失了;當獅群中處於叛逆期的亞成年雄獅經常搗亂
  • 這頭鱷魚惹上了它不該惹的敵人,雄獅帶領十幾頭母獅將它群毆致死
    這頭鱷魚惹上了它不該惹的敵人,雄獅帶領十幾頭母獅將它群毆致死 2020-12-17
  • 不朽的榮耀——雄獅壞男孩聯盟
    獅子作為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社會性動物,他們之間的恩怨糾葛往往更加精彩,為了對抗危機四伏的大自然,母獅一般組成獅群互相合作,而出生在同一獅群的雄獅兄弟則在成年之後會被父輩驅逐,一起流浪,我們稱這樣的雄獅組合為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