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文化根脈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20 三羽鳥

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年代,為千年古邑福清遺留下了深厚的紅色文化遺產和珍貴革命遺址。目前,全市已公布的福清紅色文物有15個,其中省級1個、縣級6個、本級文物保護登記點8個。這些紅色「符號」成為了人們追思革命先輩,感受鮮活紅色記憶的重要載體,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同時,讓紅色基因融進血脈,激發起新福清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福清紅色革命文物

羅漢裡閩中遊擊隊舊址。位於一都鎮普禮村羅漢裡自然村,羅漢裡遊擊根據地是閩中遊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中央軍委確認的南方8省15個獨立遊擊根據地之一,是閩中遊擊第一支隊的駐地,也曾是中共閩中特委之駐地,在閩中地區的三年遊擊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閩中羅漢裡遊擊根據地如今被開闢為福清市最重要的紅色文化黨性教育實踐基地之一,羅漢裡革命紀念館陳列圖片60餘張、文字說明40餘幅、文物30餘件,詳細記錄了民主革命時期中共閩中特委和閩中工農紅軍遊擊隊支隊在羅漢裡根據地為謀求人民福祉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豐功偉績。

福清革命烈士陵園。位於瑞雲塔附近,始建於1957年,坐北朝南,佔地面積3670平方米。1981年2月25日,被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清市漈頭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陽下街道漈頭村,於2005年建成,主體建築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陳列物品共213件,其中,實物68件,文字圖片74幅。館內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放映「福清革命史」電視教育片,以沙盤展示福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革命遺址、遺蹟的分布場景。

陳氏祠堂(漈陽書院)。即福平沿海抗日遊擊第八中隊駐地舊址,位於陽下街道漈頭村陳氏支祠內。1995年,經鄉親自願集資,按原貌修葺了古祠。陳氏祠堂、漈陽書院與福清市漈頭革命歷史紀念館近在咫尺,相互呼應,環境優美。陳氏祠堂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937年重建;漈陽書院系陳氏祠堂的附屬部分。祠堂和書院建築面積共520平方米,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陳炳奎烈士陵園。位於福清市陽下街道漈頭村。2005年3月被中共福清市委、福清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福清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修建陳炳奎烈士陵園,與福清市漈頭革命歷史紀念館同時建設,2005年建成並對外開放,佔地面積13.5畝。

解放福州作坊山戰鬥紀念園(德勝亭、德勝公園)。位於陽下街道作坊村。為緬懷先烈、教育後代,2009年5月,福州市委、市政府與福清市委、市政府在作坊山興建「德勝亭」,福建省軍區原司令員盧福祥老將軍為「德勝公園」和「德勝亭」題名。

戴祥滋的故居及戴氏宗祠。位於福清市音西街道雲中洋村嶺口自然村北部山坡上,為四合院式民居。建於民國初期,該宅規模較大,建造裝修講究,屏門上方及軒廊、梁架等處均雕刻有精美的圖案。

龍高革命烈士紀念碑。建於1957年7月。位於高山鎮正東500米的小山丘上。1981年2月25日,列為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4月被中共福清市委、福清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福清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餘長鉞烈士紀念碑。建於1984年2月。位於陽下街道陽下村公路旁。系中共福清縣委和福清縣人民政府為紀念革命烈士餘長鉞而建。碑高約6米,周圍佔地面積400平方米。1987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關寨。位於東山村後的山坡上,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現已成為特色紅色旅遊景點。

為深入推動紅色文化資源開發,銘記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革命故事,感受紅色文化的真諦和力量,福清市革命史研究會自成立以來,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過祭奠革命先烈、編輯刊物、召開紀念活動、看望慰問老遊擊隊員及老同志、捐助困難革命後代等一系列活動,宣傳福清革命歷史,傳播福清革命傳統,讓紅色文化直抵人心,讓紅色精神潤物無聲,推動福清紅色文化賡續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福清市革命史研究會深度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著力推進「五個一」項目,通過編寫紅色文化圖書、設立紅色文化保護點、修繕紅色文物、打造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等舉措,讓紅色文化「活」起來、「火」起來。

相關焦點

  • 以高度文化自信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視察時,發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大方針。這
  • 校長論壇丨合肥四中吳英明:守護文化根脈,創造使命精彩
    謀篇布局厚植紅色根脈弘揚「正能量」讓紅色力量充滿校園(一)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構建學校紅色文化育人大格局。如何將紅色基因更好地融入青年學生的血脈靈魂?如何構建紅色文化育人機制?如何破解當下教育「重教書輕育人」問題?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8月6日,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假實踐隊舉辦了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活動有物理學院實踐部主辦,參與成員包括在家的初高中生及其家長。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提高了在家的初高中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可,產生了十分積極地影響。
  • 傳承紅色文化③|革命後代劉婧:傳承紅色精神 讓紅色基因永不褪色
    編者按:為廣泛宣傳革命先烈、挖掘推介革命事跡,傳承紅色文化,中共墾利區委宣傳部與大眾網·海報新聞將圍繞「追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共同推出《傳承紅色文化》專題。劉婧繼續說道,「當我第一次帶上耳麥,面對100名孩子時,看著他們對紅色故事又好奇又嚮往的臉龐,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墾利區永安鎮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這裡「埋藏」著許許多多的革命事跡和英雄人物,劉婧為了講好墾區的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也為了肩上的這份榮耀和責任,她走遍墾區19處抗日根據地舊址,採訪近百位老革命、老黨員,整理近十萬字讀書筆記。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商城縣: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12月14日,新整修落成的商城縣金剛臺鎮南樓村烈士墓群莊嚴肅穆,該鎮「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暨南樓烈士墓園緬懷先烈」活動正在這裡舉行。據了解,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別山北麓的河南省商城縣,是一片紅色的土地,1929年5月6日在這裡爆發了震驚全國的「商城起義」,開創了河南省第一塊革命根據地——豫東南革命根據地,成為鄂豫皖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傳承紅色基因 永州紅色教育公開課複賽激情上演
    00:0000:00紅網時刻永州8月26日訊(通訊員 譚偉興 唐妍)8月25日上午,「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永州紅色教育公開課大比武活動暨講解員技能大賽複賽在永州市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來自各縣區和市直系統的18支隊伍攜帶18堂生動的紅色教育公開課,角逐8個決賽席位。今年6月,永州市啟動「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紅色教育公開課大比武活動暨講解員技能大賽,參賽者圍繞紅軍長徵在永州、湘江戰役、斷腸明志——陳樹湘、永州紅色人物故事等四個方面的主題進行公開授課。各縣區和市直系統各單位廣泛發動,認真組織,通過層層選拔,從296支參賽隊伍裡選拔出18支隊伍參加全市的複賽。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大別山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載體,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文化的源頭之一,具有強大的教育價值和精神教化功能,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我們要緬懷先烈、賡續精神,矢志不渝傳承紅色基因。
  • 傳承紅色基因,紅海灣紅色文化公益夏令營開營
    為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把汕尾豐富的紅色資源傳承到下一代,引導青少年學習革命光榮傳統,為新時代建設服務,8月13日,「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紅海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揭牌暨紅色文化公益夏令營」開營儀式在紅海灣田寮村舉行,來自各地的青少年及家長共200餘人參加活動。
  • 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8月10日,我縣組織開展 「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來自我縣部分中小學的學生們在縣新華書店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通過黨建帶團建帶隊建,進一步引導加強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建黨100周年提前營造濃厚氛圍。我縣響應號召,舉辦了這次主題為「誦讀紅色書籍,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邀請了零錫耿和藍慶軍兩位老師前來講課,他們結合我縣實際,生動地向學生們描述著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
  • 傳承紅色基因,繁榮文藝創作
    傳承紅色基因,繁榮文藝創作——市文聯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召開專題研討
  • 傳承紅色基因血脈
    ●挖掘濟南戰役的歷史價值是時代的需要  濟南戰役是最豐富、最有濟南特質的紅色基因。目前有關濟南戰役的研究,大多都集中於對戰役史實的考證、戰略戰術的分析、戰役意義與價值的闡述,缺少對紅色文化資源價值的深究與探討,與當下城市文化塑造與建設的現實需求結合不甚緊密。
  • 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砣磯鎮駐島官兵走進紅色文化展覽館
    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砣磯鎮駐島官兵走進紅色文化展覽館 2020-12-31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科大機械院實踐團開展「探尋紅色基因,傳承紅色文化」系列活動
    實踐團於暑假期間前往揚州、儀徵及南通等地參觀紅色文化基地,探訪退休老黨員,採訪黨員醫生並於海安市雙樓小學五年級二班開展了紅色宣講活動。通過多項活動,尋找中國共產黨先驅者們為中國奮鬥的青春與記憶,緬懷當年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將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社會建設中傳承與發展。
  • 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時代新人——茂名啟動「紅色主題閱讀 傳承紅色...
    時代周報記者:潘展虹 2021年1月15日,「紅色主題閱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暨「陽光未來計劃」在廣東省茂名市正式啟動。該活動將把紅色文化帶進茂名市的校園和課堂,營造紅色育人氛圍,培養健康人格、哺育時代新人。
  •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23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色傳奇》進校園 紅色基因永傳承
    》進校園經典誦讀活動,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工作人員給同學和家長們講述革命故事,組織觀看《紅色傳奇》影片,同學們也表演了詩朗誦、歌曲大合唱,還穿插進行有獎問答,引導同學們觀看書籍,通過閱讀了解廣西紅色歷史、重溫紅色經典中的名篇名段
  • 學習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石棉縣城北中學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本報訊 近日,石棉縣城北中學攜手新華文軒雅安市公司石棉分公司,開展以「尋訪紅色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組織該校48名學生走進安順場,實地參觀並感悟紅軍長徵精神。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由3名文軒工作人員、3名教師、1名教官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了解紅軍強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跡和黨的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同學們還現場宣讀了誓言,確定了此次研學隊伍的番號,繪製了隊伍旗幟,並聆聽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故事由來。
  • 不忘歷史根脈 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六個方面。這六方面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新時代樹新風、化新人的價值引領。(2月17日央視網)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
  • 【學習筆記】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當前,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在每一個時期面臨的具體環境和具體任務不同,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事業本身是一以貫之的。過去在戰爭年代,我們奪取政權,為人民打江山,為人民謀利。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實際上也都是為人民謀利益。既然事業是一以貫之的,當然這種精神就要一直傳承下去。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對年青一代來講有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