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剛剛打起前哨戰,作為最後一環的快遞行業卻率先曝出一張火藥味十足的「封殺令」,目標是新晉玩家極兔快遞。封殺有時候更像是無能為力後的一場賭博,通達系在賭,在賭極兔撐不過這個「雙11」,未來的市場還是他們的。如果極兔撐下去了,以後通達系的日子,恐怕比單單被淘寶裹挾還難過。
極兔快遞遭剿
一個快遞新秀的能力如何獲得行業背書?最新的答案是——遭到所有同行封殺。
近日,韻達在內網發布了《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正式封殺極兔。通知中具體提到,韻達快遞下屬加盟公司(含承包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極兔網絡及承包區;攬派兩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極兔快遞業務。針對已流入轉運環節的極兔快件,由分撥中心嚴格把關,取證並上報,按問題件處理,予以原單退回;已經到達末端配送環節的極兔快件,通知消費者到站點自取。此外,如果發現有違反要求的加盟站點,還要罰款,金額達5000元。
事實上,在韻達之前,圓通和申通都發布了類似規定。總之就是一句話:從攬件到配送再到派件,全方位無死角封殺極兔快遞。
一時之間,「極兔遭封殺」的消息成為了微博熱搜的一大話題榜。
「這個我們之前確實代理過,現在對外不太好說,你可以問問別家。」天津市南開區的一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禮貌又謹慎地回復新金融記者,言下之意,極兔快遞已經成為多家快遞公司近日最忌諱的話題。
在這家快遞網點自取包裹的一位用戶告訴新金融記者:「我之前往老家寄了很大的一個包裹,所以問寄哪種最便宜,網點的人就給我寄了這個,當時也是頭一次聽說還有這家快遞,價錢比別家便宜將近一半,但速度都差不多。」
「那還真是有點遺憾,寄個東西而已,除了順豐,其他的都一樣,至少我沒有所謂的忠誠度,從來都是哪家便宜用哪家。」當了解到未來一段時間很可能用不了極兔快遞時,這位用戶對新金融記者如是說。
和這位受訪者一樣,除了使用過以外,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極兔快遞。但,快遞行業的人,都知道這隻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瘋狂的「兔子」。
極兔速遞是一家新晉的物流創新企業,其創始人李傑是OPPO印尼公司創始人,在2015年的時候,以印尼首都雅加達作為起點,進入快遞物流市場。目前覆蓋了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七個國家,成為東南亞超過5.5億人口信賴的綜合性物流服務商,也是東南亞第二大快遞公司。
比起擁有20餘年歷史的通達系,極兔快遞可謂是初出茅廬。但它的成績卻讓人咋舌。
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極兔快遞就在印度尼西亞快遞界紮下了根基。作為快遞行業的一匹黑馬,極兔速遞也看中了中國這一龐大的市場,並且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僅用了5個月,日均業務量就突破800萬票,甚至有些時候逼近1000萬票。
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要知道百世快遞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才做到日均快件業務量600萬件的成績。
極兔快遞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趕超了他人十年的經營,實在非常驚人。這也為今日被通達系圍剿,埋下了伏筆。
「狡兔」改變遊戲規則
今天的「剿兔」,是因為昨天的「狡兔」。
三通一達成立時間已久,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員配備、幹線運輸上都相對完善。而極兔如今卻只是起網半年,自建網點密度不足,很多地方還覆蓋不到,而擴張網點,建集散中心、分撥中心都是一件周期漫長且燒錢的事情。
既然自己羽翼未豐,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他人的實力,這正是極兔快遞的聰明所在。於是,極兔快遞便找到了通達系的網點,問道:「可不可以幫我派送點東西?給你錢!」
由於通達系採取加盟制的管理方法,旗下網點比較鬆散,那自然是多送一件快遞是一件,只要能賺錢。所以,通達系的網點大多會同意承包極兔快遞的業務,實現「末端共配」,既配送自家的快遞,也包攬了極兔的快件。
在配送上面,極兔快遞給出的價格就比通達系要高,能夠讓快遞網點賺更多錢。以一線城市為例,其他快遞公司配送費為1.2元/件,極兔配送價格為1.5元/件。而在攬收端,為了爭取到更多的客戶,極兔快遞會給出更多的優惠。每單費用總會比通達系低幾毛錢,同城散單底價首重5元,省內6元,是通達系的一半。
這樣玩下去,極兔的加盟網點明擺著是虧損的。但極兔總部會根據網點的派送、時效、籤收成功率,給予不同的補貼。
極兔快遞背靠紅杉資本等多個大佬,正是在靠燒錢來搶奪市場。業內消息稱,坐擁100多億元現金的極兔速遞,在七八月「市場衝刺期」,每天都要燒掉近1億元。為了花錢,極兔快遞很努力。
一來二去,極兔快遞就這樣既節省了大量成本,又提高了配送的效率,可謂是一舉兩得。不得不承認,極兔快遞以一種令通達系完全想不到的方法,改變了快遞行業幾十年如一日的遊戲規則。
之後,慢慢回過味的通達系突然明白——利用我積攢了幾十年的資源來賺錢,還搶我生意,問過我了嗎?於是,就發生了今日集體封殺極兔快遞這一幕。
或許,通達系也曾想過在價格戰的戰場上與這隻狡猾的「兔子」碰一碰,但是實力不允許。
2020年上半年,通達系快遞公司的單票毛利均有著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同比降幅均達60%以上。利潤的下降迫使通達系快遞公司無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能封殺了事。
「在行業內,偶爾蹭網也無可厚非,但極兔作為其他快遞公司的競爭者,不僅搶了對手的生意,還要用對手的人力物力做生意,這種長期蹭網行為,對於快遞公司而言是難以接受的。而且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極兔必然會碰到其他巨頭的蛋糕,遭受狙擊是難免的。」有業內人士如此評價快遞行業集體「剿兔」事件。
背後的陣營之爭
「剿兔」一事,幾家公司動作整齊劃一,加上時間正巧卡在「雙11」前夕,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電商平臺在天上打架的同時,地上的快遞企業源於電商間的戰火從未停歇。
儘管拼多多矢口否認,但其與極兔的曖昧關係一直備受行業關注,而通達系背後的金主正是阿里巴巴。市場普遍認為,通達系「封殺」極兔的背後,拼多多和阿里巴巴的平臺之爭才是重點。
今年以來,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加碼物流。京東收購了跨越速運,京東系的眾郵快遞起網運營;阿里巴巴入股韻達,增持圓通。而在拼多多方面,除了關係曖昧的極兔,還接入了國美旗下的安迅物流。
此外,在資本市場,原本略顯平淡的快遞行業,現在也常常成為輿論焦點,參與二次上市熱潮的比比皆是,如一路走高的順豐股價。
隨著電商行業的競爭加劇,平臺之間愈發顯得涇渭分明。為了防止落入下風,構建自有物流生態變得尤為迫切,這也是拼多多需要聯合其他物流企業的重要原因。
可以預見的是,獲得資本加持的極兔,未來將繼續攪動國內的快遞市場。儘管拼多多還沒有明確表明過雙方的關係,但高速增長的極兔快遞,無疑能幫助拼多多在阿里巴巴和京東的領域之外,開闢出一條新的物流通道。
目前,電商件市場的主要玩家,有順豐、眾郵快遞、通達系和極兔快遞,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最難受的其實是最龐大的通達系。
以往憑藉著與阿里巴巴的良好關係,通達系能拿下來自天貓和淘寶的大量電商件,這些也是通達系的主要業務來源,但這一基本盤正在遭到新老對手的猛烈衝擊。
竄動的極兔被通達系看在眼裡,更被他們背後的阿里看在眼裡,通達系需要一個機會來保證拼多多崛起的紅利不被他人分食甚至獨吞,而阿里需要一個機會讓自己處心積慮整合多年的菜鳥體系不被後起之秀打破,尤其是不能被與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拼多多眉來眼去的極兔給打破。
實際上,極兔也曾尋求接入阿里菜鳥網絡,但至今沒有下文。
所以,極兔只能向蘇寧和拼多多靠近。而其中拼多多的快遞量足夠大,2019年的日均包裹有5400萬個,預計2020年來自拼多多的快遞所佔市場份額會超過31%。
此前,據極兔加盟商表示,目前派送的快件中,超過90%都是來自拼多多的商品,藉助拼多多日均3000萬的訂單體量,極兔不懼通達系的聯合封殺,甚至還有希望衝擊行業第一梯隊。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極兔在後期成為拼多多的官方推薦快遞,不是沒有可能。能通過拼多多的補貼政策低價承接拼多多平臺海量的快遞業務,對於極兔而言,失去阿里也沒什麼好可惜的。
整體來看,電商、物流大局已定,「封殺」極兔實際上也不是長久之計,電商格局暗流湧動的當下,如果能夠保持價格上的競爭力,在逐步完善線下配送體系之後極兔仍然有機會長成一棵物流大樹。只不過,這個時間節點可能會來的相對更晚一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