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45歲的夏先生因輔導兒子作業氣出了腦出血,夏先生本來就有高血壓病史,再加上女兒高考失利,心情本身就很鬱悶,輔導兒子寫作業時又大發脾氣,導致腦出血。在醫院治療期間,不但為自己的病情憂心忡忡,也為孩子們的學業擔憂,住院期間一直焦慮難以入睡,後來醫院進行了心理測量,發現他患上了卒中後抑鬱。目前在醫院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夏先生的抑鬱症已逐漸好轉。
其實夏先生輔導孩子寫作業,只是一個引發他近段時間因為女兒高考失利而壓抑情緒的一個爆發,女兒高考的失利才是夏先生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因為高考制度的變革,這屆高考生復讀的話難度也是比較大的,女兒的事情本身已經讓爸爸一個頭兩個大了,剛好給兒子輔導作業又被氣到,這所有負面的情緒爆發導致了夏先生腦出血。
高考對一個人很重要,可是高考發揮失利也不是孩子想要的結果,寒窗苦讀了這麼久,誰都想進一個心儀的大學,可是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壓力過大或者其他的什麼原因導致最終結果不盡人意,高考失利父母會失望難過,但是這也是孩子人生路上一個很大的挫折和打擊,孩子也需要安慰,孩子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作為孩子的父母如果接受不了孩子高考失利的打擊,不是陪著孩子一起度過這個低谷期,而是焦慮、抑鬱、壓力巨大。父母的焦慮鬱悶是對孩子的第二次傷害,孩子除了承受高考失利的壓力外,孩子內心還充滿了深深的愧疚感和負罪感,孩子會認為如果我考得好,也許爸爸就不會生病住院,也不會抑鬱。
父母是孩子的定海神針,如果父母能做到心態平和、內心強大,那孩子也會變得強大,因為他知道當他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無條件愛他的父母會在背後默默地支持他,陪他一起經歷風雨,那再大的挫折和風雨他都可以無所畏懼。高考失利只是人生中的一個挫折,人生的路很長,以後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讓自己變得內心強大,因為你的焦慮只會讓孩子背負更重的包袱,對未來充滿恐懼。一個背著包袱的孩子和一個輕鬆上路的孩子那個走得更遠呢?相信作為愛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輕裝上陣。
當父母內心強大,能完完全全接納自己的孩子,不管她是多麼的不完美,她有多麼多的小缺點。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有自信、有勇氣面對人生中的各個挫折磨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沒有責罵、沒有焦慮,而是陪著孩子一起面對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那這個困難就不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阻礙,孩子就會慢慢變得強大,就會飛得更高更遠。
掌控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真的很難。為什麼父母給孩子輔導作業會氣的想撞牆呢?因為父母和孩子並不同頻,認知不在一個層面。就像之前看的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控訴給她輔導作業的爸爸說:「你覺得什麼都很簡單,那是因為你都是這麼大的人了,你上過高中、上過大學,所以你覺得這些題很簡單。但是對我來說就是很難。」作為一個成年人你的生活閱歷和知識結構讓你擁有很多的經驗,你的經驗告訴你這些事情很簡單,但是對一個孩子來說他所學的每一個知識,都需要好好的吸收和理解並慢慢的消化,最後形成自己的知識構架。
所以當爸爸媽媽覺得這麼簡單你咋就不會,很崩潰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或學一門新的技術或手藝時那種感覺,一個新事物剛開始不熟悉,帶你的師傅可能會給你說很簡單,就這樣做,可是你做起來就沒有師傅那麼得心應手,你的師傅如果像你一樣崩潰,你會是什麼感覺?內疚、難過、覺得自己很笨等等。你的這種感受就是當你給孩子輔導作業發脾氣孩子的感受。如果你的師傅鼓勵你給你信心,可能你會學得更快更有信心,同樣你如果對你的孩子有足夠的耐心,跟著孩子的節奏,而不是總想讓孩子跟著你的節奏走,相信輔導孩子作業就不會變得那麼痛苦。
雖然道理很好講,可是因為成人和孩子的認知不同,你講的滿頭大汗,可是孩子看著題還是不會,如果這個時候你真的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在你要崩潰受不了的時候,選擇暫停。不要再講了,需要做的事情是去調整自己的情緒。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的感受,自己這會有點想發脾氣,需要出去或去別的房間冷靜一下。一定要讓自己學會按下暫停鍵,去調整情緒,否則你就會被你的情緒控制,當人被情緒控制時智商是零,而這個時候也最容易說出傷害人的話或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所以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真的很重要,不只是對孩子教育的問題,包括自己的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開口閉口只和孩子聊學習,除了學習沒有別的話題,這樣的父母並不招孩子喜歡,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可是學習又不是生活的全部,可能在你的逼迫或壓制下孩子也會學習好,但是這都是外在的壓力。如果父母幫孩子找到內在的驅動力,同樣是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如果不能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喜悅和獲得新知的快樂,孩子的學習不會堅持很久。
孩子一開始其實並不討厭學習,可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他會遇到困難,在他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有沒有足夠的耐心給予他幫助呢?如果孩子遇到難題或考試不好,父母只會指責和批評,而不是幫助孩子一起總結經驗,尋找原因,那孩子就會越來越討厭學習,如果你在工作中辛辛苦苦作了一份報告,領導說你做的是什麼呀?一點也不用心,又是批評又是責罵。那你在工作中會有動力嗎?
父母會因為孩子的成績而或喜或悲,心情可以理解,但請父母們不要用自己過高的期待去挫傷孩子的學習的勇氣,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耐心地伸出援助之手,並在孩子取得一點點進步時給予他鼓勵,給他信心。學習的進步和你的鼓勵會給他信心,願意繼續努力。父母也得讓孩子真正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必須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任,他才能真正的成長和進步。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學習,不管你多著急。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求知之樂,不要去打擊孩子學習的自信心。
為人父母不易,就像《三十而已》裡顧佳說的,做父母就是一場修行。做父母之前我們像個孩子,可以脆弱,可以情緒化,可是當我們有了孩子以後,我們就是孩子的天,在孩子眼裡她的爸爸媽媽就是他的保護傘,可以為他擋風遮雨,他崇拜著父母,也無條件的愛著父母,儘管父母經常會嘮叨他、挑剔他,但父母依然在孩子心目中無比重要。
作為父母的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自己也重新成長了一遍,變得的成熟、有擔當、有責任。我們在給孩子付出的時候,自己也在成長和進步。很多人說孩子應該感謝父母的無私付出,我說父母也要感謝孩子給自己當爸爸媽媽的機會,給自己又一次成長的機會。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