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抄襲必究,歡迎轉發!
導語:
現在的父母都知道基礎教育的重要,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升入學前班,孩子的學習就被提到日程上。正式上學以後,陪讀便成了父母每晚的必修課,成了生活中一項重要內容。但這個陪讀卻很不簡單,別看陪的娃小,娃學的那點東西也是不足掛齒的小兒科,可就有那麼多的父母栽在陪娃寫作業這個時段上。父母間流傳這樣的話:平時母慈子孝,又摟又抱,寫上作業雞飛狗跳,連吼帶叫。
我家樓下水果攤主提起孩子就頭疼。她家小孩9月份上的一年級,從入學開始,這位媽媽便開啟陪讀模式,每晚輔導兒子寫作業。由於之前沒有重視學前教育,加上孩子十分貪玩,沒有養成看書學習的好習慣。如今上學,整天寫寫算算,孩子很難適應,每天的作業都不會做。這位媽媽本來脾氣急,又不懂得怎麼教,沒一會耐性就用得差不多了,語氣明顯地有了火藥味,一聲高過一聲。再一會便歇斯底裡,最後崩潰。臉紅脖子粗,大嗓門吼得老遠都聽得清楚。有一次父親看不過去了,埋怨妻子態度不好,親自上陣教兒子。結果這父親還不如母親,氣得稀裡譁啦把孩子的書都撕了,扔下三個字「別念了」。
看孩子寫作業能有多生氣?網上很多實例。被氣得血壓升高的,氣得胸悶氣短頭痛失眠的,還有被氣得腦出血,氣得心臟搭橋的,說到陪孩子寫作業,一腔的血淚。
小孩子開始學習是各種費勁,父母是各種生氣。小虎媽媽說:
我兒子每天找本拿筆就得一陣子,好容易找齊了,屁股又生釘子了,東張西望。寫不完兩個字又喝水撒尿手疼等等各種事。本來寫字就難看,還用一隻手鼓搗橡皮,每天晚上我都控制不住地想揍他。我和老公都愛讀書,老公還是學霸呢,可兒子一點沒被遺傳,又不愛學習,又笨。教他拼音,翻來覆去就是記不住。20以內的加減法,擺著手指頭也算不明白,真懷疑是不是出生時被醫生弄錯了。
寫作業「困難戶」都是小學生,能把父母氣出毛病的也都是這個年齡段的頑童。總結起來,其實就兩個問題,一個是拖延,明明一會就完成的作業,生生被孩子磨成三四個小時。另一種是精力不集中,孩子不用心,講多少遍也白搭。
其實,這種現象並非是孩子的問題,貪玩好動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性格特點,父母們不妨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很多家長都忽略了環境的重要。我班裡一個學生很聰明,但考試總是不及格。跟他聊天后才知道,他家裡是開麻將室的,他每天晚上就在麻將桌旁寫作業。想想看,這樣嘈雜熱鬧的環境,我們成人都很難專心做事,可況正值充滿好奇心的孩子。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有安靜的環境,最好小一點的房間,小房間容易聚神。寫作業前必須先清場:關掉電視、關上房門、手機靜音。也不要在孩子身邊接電話,更不要聊天,不要給孩子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機會。孩子寫作業期間,也不要跟孩子說話,這些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教孩子認識鐘錶,認識時間。跟孩子一同制定一個時刻表,讓孩子按照時間表,有條理的做作業。同時,讓孩子自己做一個獎罰規則,這種方法不僅給寫作業增加趣味性,提高寫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培養了孩子的時間觀念。如果因拖延造成超時,或沒有完成作業,一定要嚴厲懲罰,讓他親身體會到拖延的嚴重後果。對於孩子來說,說教十次,不如親身感受一次。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愛學習也是誇出來的。「你怎麼這麼笨」「榆木腦袋」,這些話是母親常說的話,也是孩子最討厭的話。孩子小,但也有自尊心,這些不好聽的話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並把這種心理直接嫁接在學習上,對學習產生牴觸。孩子喜歡被表揚,被讚美,「太棒了」「真聰明」等讚美語言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的興趣。所以,要學會多說好聽的話,用誇獎代替責備,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個朋友分享陪讀經驗時說,女兒學拼音就是記不住,她就把每個拼音編成一個小故事,孩子立刻就記住了。
教育孩子不能操之過急,孩子的成長節奏跟大人不同,對事物的認知尚不明確,輔導孩子要多用些方法,轉換不同的方式。孩子是無知的,要從最簡單的開始慢慢學,要給孩子理解的過程。作為父母,一定耐住性子,不能著急,更不要發火。每個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慢慢體會,找出適合孩子的方法。
後記:
陪養孩子要從小抓起。父母有讀書的習慣,耳濡目染,他們的孩子必然喜歡學習,這是家庭環境的薰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做人的榜樣。如果你沒有看書的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為了孩子,必須放下手機。每天晚上,隨便拿起書本,擺出一個學習的樣子,給孩子做個榜樣,為他日後喜歡學習搭建基礎。不要一味責怪孩子不愛學習,良好的習慣是成長環境養成的。別等到上學了,老師找家長了,這時候再來抱怨輔導孩子的各種艱難。
孩子不喜歡學習,其實都是家長惹的禍。
文章/迦南正北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