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這段話,是二姐前幾天對她女兒馨兒說的,其實這樣的話術並不陌生,很多父母在生活當中都會多番重複,輔導孩子寫作業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是很多家長的硬傷。面對孩子頻頻犯錯的不開竅家長們也是焦慮加憂心,而他們所面對的方法通常都是催促嘮叨孩子,希望通過源源不斷的耳邊風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且糾正,但是結果卻往往差強人意,父母之提醒反而把孩子越說越呆滯、越吵越蒙圈。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都蝸居在家裡面上網課,這樣的學習方式也讓眾多家長時不時來個咆哮十三吼,某天表姐還開玩笑說&34;?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馨兒上網課期間,表姐天天都施展她那尖銳的嗓音,以至於出門後鄰居總是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二姐。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心酸,最讓二姐疲憊的是馨兒的成績從之前的班級前十,後退到第20名左右,這樣的成績後退怎能不讓表姐揪心呢?
讓二姐比較憂心的是馨兒成績倒退的背後,不是玩遊戲成迷、也不是寫作業不認真,小丫頭看上去非常努力但成績一直就是提不上去。後來,經過馨兒班主任的溝通後得知,原來陪寫作業也是一門藝術,在老師的指導啟蒙下,二姐逐漸改掉了她身上陪寫作業的壞習慣,隨著效果初見成效馨兒的成績也大有好轉,尤其是在寫作業方面不再眼神遊走、手腳不安分了。
二姐的經歷,足以說明孩子學習成績差不完全是孩子不認真,或許是家長用錯了教育方法,都說&34;這些話並非是空穴來風,孩子沒學好、形象差,家長找原因的積極不應該只體現在孩子身上,多進行自我檢討才能讓孩子達到學而時習之的效果。
那麼,家長在陪寫作業的時候有哪些方法需要淘汰掉呢?
1、檢查作業過於咬文嚼字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學習或者寫作業的時候總是過於咬文嚼字,尤其是檢查作業的時候,一道題做錯或者某個字寫的不好,他們就會立即指出並且讓孩子重複練習,直到不會的變成會的、寫不好變成寫得好為止,這樣的咬文爵字雖然說初衷是為了孩子做事情盡善盡美,但是在這樣不斷重複修改的情形下,孩子反而越學越蒙圈、甚至連基礎的問題都答不上來了。
糾正方法:
面對孩子寫作業看似認真實則無效果的時候,父母就要及時糾正孩子寫作業的方式,比如是不是太過精細化、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在孩子沒有開口求助的時候不要參與孩子,即便是孩子作業本寫的亂七八糟、題目的答案也錯了一大堆,家長能帶給孩子的正確教導就是安靜,待孩子所有作業量都完成的時候,再以建議的方式讓孩子糾正錯題!
比如&34;,二次的計算既能讓孩子找到自身錯誤,孩子也可以輕鬆接受這類糾正錯題方法。因為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最喜歡的是可以快速寫完作業,比誰的作業寫得快就是自信心的來源之一,如果家長在陪寫作業的時候總是過於吹毛求疵,那麼孩子便會逐漸養成拖延、厭學或不認真等情況。
2、死記硬背進行到底
&34;
&34;
現在想想,是不是覺得這些死記硬背到底的方法,很多父母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
但是,比較遺憾的是死記硬背的死磕方法效果也不理想,最終孩子一個小時下來還是背不會,半天下來音符依舊是彈不好,也就是說這樣的死記硬背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是孩子學習裡最大的障礙。因為死記硬背會增強孩子的急躁和羞愧狀態,在重複的機械化學習裡,孩子會被&34;佔據,這樣的情緒化思緒又如何學得進、學得好呢?
糾正方法:
侄女柔柔從小就在練習彈鋼琴,很多人都覺得柔柔特別喜歡鋼琴,要不然也不會堅持到現在,殊不知柔柔每彈錯一個音就會被罰彈琴一天,較大的懲罰力度也讓柔柔表面上討厭鋼琴,還不得不去接受這門興趣,那種對鋼琴冷淡的情緒也讓她的音樂暗淡,和鋼琴不能融合到一起自然是停留在初級的入門水準了。
所以,不管孩子學的是什麼、寫的是什麼,我們都不要要求孩子去死記硬背到底!
如何糾正習慣性地讓孩子死記硬背?家長就要從理性看待寫作業這件事情開始,比如寫字太差和背課文講究的是循序漸進,面對孩子首次參與的出錯率不要設定的太高,比如今天可以大概意思地過一遍,明天可以減少缺字少字開始,直到孩子可以完整地背誦一篇課文為止,讓孩子從&34;裡完成作業,這才是成績提升裡正確的步伐整頓。
3、不滿意就咆哮的習慣
在家長的陪寫作業裡,最常見的犯錯就是家長一不滿意就開始咆哮,急躁的脾氣一看到孩子不認真,拖拉或偷懶的時候都忍不住地發起&34;,但發火帶來的效果是什麼?不是更拖拉、就是蔫不拉幾地不作聲,那不出聲的委屈、不服氣表情,反而讓家長更難以控制情緒忍不住對孩子發出河東獅吼。
告訴孩子:&34;,把自己亂發脾氣比喻成&34;,可以拉低自己的身份和孩子近距離相處,如果我們告訴孩子&34;,你會發現孩子犯錯的時候不再委屈,也很少表現得不服氣,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改變、優化自己的過程。
當我們把教育看作是學習、發脾氣看作是犯錯的時候,孩子能夠明顯感覺到父母降低身份的親切感,即便是爸爸媽媽無緣無故發脾氣了,孩子也會提醒到家長教育裡的犯錯。
推己及人,當孩子犯錯父母提醒的時候他們也會耐心接受,因為這是一個互相學習、上進的自我改變。而作為家長,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教育孩子的時光磨練裡,教育的根本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優秀孩子,也是在優化、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