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減負的風從我念小學時就開始吹了,可近20年過去了,我們不但感受不到孩子們有減負,反而覺得覺得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太大了,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也經常要寫作業到晚上九點多。
而且,不僅孩子沒減負,家長的負擔倒重了不少。我們上學那會,家長什麼都不用管,而現在,孩子在學校上學,家長在公司和家裡上學。
孩子疲憊,家長更疲憊。
01、敢怒不敢言的父母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相信沒有哪句話比這句更貼合現代家庭的狀況了。
學校為了成績瘋狂給孩子布置作業,然後把監督寫作業的任務扔給家長。家長每天上班累死累活,回到家不僅要伺候孩子吃喝拉撒,還要陪他們寫作業,批改作業。每天弄得身心疲憊不說,還擔心自己不懂,怕教壞了孩子。
本身已經滿腹怨氣,稍有做得不好的,老師還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很多家長敢怒不敢言,只有少數脾氣比較暴的,會直接在群裡爆發。
但每當這樣,總會有些家長跳出來,向老師表忠心。沒辦法,雖然發脾氣的家長說的都是自己的心裡話,但如果跟風發言,老師以後給孩子穿小鞋怎麼辦?
孩子在人家手裡,真是不得不低頭啊!
可是忍著吧,真的心疼孩子,而自己也實在是精力不濟。
這到底如何是好?
02、到底是作業多,還是方法不對
我記得小學的時候,家長真的完全不用管孩子的學習。學校每天15:40上完課,但是學生要16:30才能回家,期間學生要打掃衛生,做作業,完成這些之後還可以看課外書,自由活動。
所以整個小學階段,除了老師來做家訪時裝模作樣拿本書來讀一下,真的從來沒在家做過作業。
可現在的孩子就遠沒有我們那麼幸運了,首先學的科目多了,而且每科的老師每天都會布置作業,他們現在的作業量比起我們以前可真的多太多了。
此外,除了作業量多,還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是,現在孩子做作業好像不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而是家長的事情一樣。
不僅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要陪著,做完要給他們檢查,如果完成得不好,還要在家長群代替孩子接受來自老師的批評。
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每到寫作業都不上心,本來半小時完成的事情,硬是拖拖拉拉搞到一個小時也完成不了。每科延遲半個小時,時間夠用才有鬼。
03、教育專家尹建莉的另類教育法
這些問題,教育專家尹建莉也遇到過。
她女兒圓圓上小學的時候,每天作業也特別多,弄得他們一家三口都好苦惱。不過,她很快她就找到了適合自己,也適合女兒的方式來處理這些事情。
首先,她堅持不陪孩子寫作業。
在很多家庭,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爸爸或媽媽總要有一個人要陪著,要麼是直接坐在旁邊從頭陪到尾,要麼時不時過來看看,順便「指點指點」。
但是尹建莉除了孩子剛上學那一周給孩子適當的提醒和指點外,其他時間都只是隨意提醒孩子一句該寫作業,從不過多參與。
後來她發現女兒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她決定連提醒都不說了。每天晚上,他們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任由孩子自己玩夠了再去寫作業。
直到有一次,她女兒玩得太高興,直到睡覺才想起來作業一點沒寫,自己急得哭了。尹建莉和先生雖然早就很著急了,但是他們看到女兒哭才故作驚訝地說:是嗎?你今天沒寫作業啊?
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
她是這樣對她女兒說的:「如果你願意今天寫,就晚睡一會;要是想明天早上寫,媽媽就提前一個小時叫醒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寫,那你明天就去學校和老師說一下今天的作業忘記寫了,這一次就不寫了。
最後她女兒選擇了第一種方式,雖然很困,但是仍然堅持把作業寫完了再睡。
其次,反其道而行,懲罰孩子不能寫作業
我們的教育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無形中把學習、寫作業歸納為一件辛苦的、讓人不舒服的事情。比如哪個孩子作業做得不好,老師就會罰他們抄寫,錯得越多,要抄越多,無形之中就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沒有人願意做的事。
但尹建莉偏偏反其道而行,有一次她女兒寫作業不認真,字寫得歪歪扭扭的,她丈夫批評了孩子,孩子更不願意寫,兩個人都搞得很不愉快。
最後尹建莉老師對她女兒說:「如果你認為寫作業是件不好的事,從今天開始,就不用再寫作業了。」並且開始要收走女兒的作業本,對女兒說:「學習是件好事,看來你不想學習,所以,我想取消你寫作業的權利 ,以後不許你再寫作業了!」
她女兒估計想到不寫作業可能會被老師批評,於是趕緊把作業本搶回去。她才認真地跟她溝通寫作業的事。從此她女兒寫作業都特別認真,不用他們操心。
最後,替孩子寫無意義的作業
孩子每天要完成那麼多作業,真的全部都是有用的嗎?還是老師為了自己安心,隨意布置的?關於老師不批改學生作業的新聞,相信大家都看了不少,親身經歷的也不少。
比如有些字,明明孩子寫一兩行就可以了,有些老師就非要孩子寫五六行。大的孩子寫得快還好,一二年級的孩子本來寫字就慢,真要全部寫好,哪還有時間做其他事情?
尹建莉發現這個問題時,她先是考了一遍女兒,確定那些內容孩子確實都已經掌握。在確定沒有辦法讓老師少布置點作業的情況下,她就和孩子商量,孩子做一部分,後面的她來幫孩子寫。這樣既確保孩子已經掌握了知識,又能讓孩子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了。
當然,尹建莉並不是提倡大家替孩子寫作業,而是當我們確認有些作業實在沒必要,而且又有對孩子更有利的事情要去做時,這是不得已的做法。而且,很多孩子其實還是很有良心的,他們也不會願意家長經常替自己寫作業。
尹建莉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所以她覺得比起完成那些沒有營養的作業,讓女兒多閱讀課外書更有意義。也因為如此,她女兒閱讀能力超級好,就算是後來讀高三,她依舊保持看課外書的習慣,完全不會因為看課外書而影響學習。
尹建莉老師的女兒圓圓非常優秀,不僅曾經連跳了兩次級,高考那會還考出了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20分的優異成績,同時被內地和香港兩所著名學府錄取。
而她對女兒的教育,以及她的教育心得、理念,後來都被她收錄到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這本書就是收錄了她16年的教子手記。書還沒出版,她的手記就受到許多家長的熱捧。現在更是全國700萬媽媽的必選讀物,一共獲得了20多項圖書獎!
很多媽媽通過這本書學習到了怎麼去處理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多人的思維都被這本書顛覆了,這本書讓他們知道,很多以前大家都認可的教育理念,其實都是錯了。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這樣評價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是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還有無所不在的愛心。
對於這個評價,我真的是超級認同!在這本書中,隨處都能感受到尹建莉對孩子的那種愛心,也只有那樣有愛的一個人,才能夠寫出那麼懂孩子又懂家長的書吧!
現在這本書仍然是許多媽媽必讀的育兒類書籍,如果你想自己在育兒這條路上走得更順,讓孩子更快樂健康地成長,真的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目前它在網上的售價是29.8元,遠不夠我們吃一頓飯,但是只要你認真去讀,它給我們的的精神食糧,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多很多頓飯都抵不上的!
媽媽這條路不好走,但是,請記住,你並不孤單!點擊文末商品卡,就可以購買。育兒路上,讓我們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