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了,粑粑麻麻們,又要加入陪孩子寫作業大軍中了,相信不少家長已經很頭疼了,其實,孩子寫作業習慣培養好了也就不需要家長監督了。
做作業之前有「三問」
當孩子放學時,作為家長一定和孩子聊幾分鐘,了解學校今天發生的事情,等到孩子進入聊天的狀態之後,再自然而然地問孩子有關作業的事情,這裡有三個問題比較重要:1.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2.各科作業的難點是什麼,為什麼覺得難?你打算怎麼下手搞定這個難點?(後來這個問題也演變成:這科的作業是體力活兒還是腦力活兒——所謂體力活兒就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這種作業我們都讓她放到精力不濟的時候去做。)3.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麼?比如精神好就從難點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幹「體力活兒」。
不能只問「作業多嗎?」
作為家長,以前只是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是很不夠的,不夠專注的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後面,而孩子覺得作業麻煩,是因為孩子沒學會分解麻煩(好多大人都還不會呢,何況大腦處在發育中的孩子)。比如五年級時,學校發了一本《國學》,要求孩子們每周背誦幾首古詩,她當時最怕背誦,那怕什麼我們就提前搞什麼。我就專門指導她如何學會高效背誦古詩,比如教會她發現這首詩壓什麼韻,找出寫景的關鍵字詞,有時會找出配有畫面的朗誦視頻給她看,幫她理解這首詩在講什麼。總之,幫她學會花幾分鐘掌握一首詩的幾個特徵,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多了,我經常會和她比賽誰背得快,當然我總會讓著她。當時,周末首先安排時間背誦三首古詩,這樣到了布置有背誦古詩作業的那天,她就一點都不害怕了,心情輕鬆,做作業就快。我們陪伴孩子寫作業,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不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嘗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頭後,慢慢就會主動和我們交流今天作業的難點,以及她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協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
作業本籤字不可馬虎
等需要在作業本上簽字時,作為家長我們可不能馬虎。爸爸檢查數學作業,如果發現有錯,不會直接告訴她哪一題有錯,而是告訴她,這裡面錯了兩道題,自己找,迫使她自己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強化檢查的習慣。到發現了錯題後,接著和她討論為什麼會出錯,是概念沒理解,還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驟。爸爸特別重視要求她具備一遍就做對的能力。每周會回顧本周作業的質量。這樣她就會把作業質量和考試成績聯繫在一起,會主動提升做作業的質量。
從來不幫孩子整理書包
平時我們從不幫孩子整理書包,她的書包也不希望我們碰,裡面有些她自己的小秘密。但是我會要求她用我給她買的兩個帶拉鏈的文件袋分門別類裝好課本和作業本,以及卷子和草稿本等。每周都會和她商量她的哪些東西放在書包的什麼地方,幫她養成固定放置東西的習慣。在家也是給她準備好各種文件袋,儘可能分門別類放好各種參考書和卷子,這樣找起來就很方便。文具也都有合適的收納箱袋放置。睡前要求必須準備好第二天的課本等物品,必須檢查手機是否有電,沒電就要充電。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已經熟悉了這一套,睡前就手腳麻利地收拾她的書包,給手機充電,檢查自行車的鑰匙是否放在固定的位置(第二天上學好用)。
引導孩子靜心寫作業的十步流程
第一步,準備。準備分兩部分,首先是生理準備,如吃零食、上廁所;其次是物理準備,讓孩子自己提前把該用的學習用具都準備好。第二步,靜心。簡單的方法是深呼吸幾次,不要覺得這個行為微不足道,當孩子養成習慣後,一深呼吸就提醒自己「靜下心來,要寫作業了」。第三步,回憶。拿出一張紙,我們把這張紙稱作「回憶紙」,讓孩子回憶一天講了哪些知識,語文和數學分別講了幾個重點,把重點寫在這張紙上。這個步驟相當於考試前的複習。第四步,預計時間。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讓孩子預計一下自己寫作業的時間,做到心裡有數,就會有緊迫感。很多家長總說孩子寫作業慢,關鍵是沒有時間標準。第五步,記錄開始時間。讓孩子自己記錄開始時間,或由家長幫助記錄。第六步,正式寫作業。正式寫有三不原則:不翻書、不打擾、不間斷。第七步,記錄結束時間。第八步,統計實際作業時間。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了解自己的真實情況,預計作業時間會越來越準確;因為有了實際時間,就大致有了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標準;做到孩子和家長心中有數,以這個時間為標準,逐步提高寫作業的速度。第九步,檢查作業。家長千萬不要幫助孩子檢查作業,我們要幫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而不要替他檢查作業。第十步,預習明天的課程。
河南啟達教育(heqida100)he.qida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