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家有兩個孩子,老大男孩已經三年級了,老二女孩還在幼兒園,在吃飯時,說起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同事說她家老大從上小學開始,每次寫作業都要我坐在旁邊陪著,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者看不懂的內容,隨口就問我。
孩子寫作業很積極主動,學習成績也不錯,可是,每次做完題後,都會問我:「媽媽,這樣做對不對?」
孩子對我已經具有一定的依賴性,不夠獨立,有時我就想不陪孩子寫作業了,可是我不陪,孩子就不高興,都已經升入三年級了,還不能獨立寫作業,這可怎麼辦呢?
學習和其他事情一樣,也需要孩子獨立進行,不獨立就會產生依賴性,導致沒有主見,大大降低學習質量。
陪孩子寫作業,並不是簡單的陪伴,而是要幫助孩子培養出好的寫作業習慣,然後到逐漸能夠放手,孩子能獨立寫作業,到孩子自覺寫作業等。
父母要明白陪孩子寫作業的目的
「你作業寫完沒?」
「你這道題怎麼又錯了?」
「你到底要做到幾點?」
「你能不能用點心?」
……
陪娃寫作業的你,一定也說過上面這些話吧。
在很多家庭,不寫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平常看到孩子,覺得他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但是,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恨不得送人。
在今天這樣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孩子都需要參加考試,考試就要做題,會不會做題,做題的水平怎麼樣,敢不敢迎接考試,最直接也是最方便的練習方式和檢驗方式便是寫作業。
寫作業是孩子掌握知識的一種方式,也是檢驗孩子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的重要方式,更是上學後的孩子要完成的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
像我女兒剛上學的那幾天,每天放學回來,進門連水都顧不上喝,放下書包就就掏出書本開始寫作業。
看到這種情況,我們作為父母可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孩子很可能新鮮了幾天後就變了樣。
果然,一個星期後,女兒放學回來,扔下書包就先跑去玩了。即使在寫作業過程中也會磨磨蹭蹭,一邊寫一邊玩兒,出現很多錯誤。
看到這樣的情況,很多的父母就開始監督孩子寫作業。我們陪伴或者監督孩子寫作業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記得,我們只是暫時地陪伴孩子,要明白陪伴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按時寫作業的習慣,等習慣養成後就要放手了。
如果總是不放手,那麼孩子可能會產生陪伴依賴性,一旦我們不陪他們就不寫作業,還可能會導致孩子不能安心寫作業。這樣孩子的自主性、責任感、專注力的發展都會受到限制。
培養孩子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好朋友說:我家娃上三年級了,每次他的作業都是我監督並檢查的。
有一次,因為工作忙要加班,就沒有陪他寫作業,結果孩子一直玩到晚上我回家時,還沒開始寫作業。
我忽然意識到不能再這樣陪他寫作業了,得讓他獨立完成作業。但是沒有人在身邊監督的,又怕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怎麼辦好呢?
於是我想了一個主意,鼓勵孩子說:「從現在開始,媽媽不會再陪你寫作業了,但是我相信你一個人能獨自很好的完成作業!」孩子點了點頭。
我又說:「既然你也同意,那我們一起立個規定吧!」
於是,跟他約定了以下幾條:
1、每天放學回家後,定好鬧鐘休息20分鐘後再寫作業;
2、保證在1-2個小時內(有特殊情況的除外)寫完作業;
3、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完成也不能再做了,要自己承擔沒完成作業的後果。
有了這個規定後,孩子寫作業比以往更專心了,甚至有時不到1個小時就能寫完。通過這種約定好的方式來寫作業,增加了孩子以後獨立完成作業的信心。
像朋友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參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寫作業慢的毛病,每次寫作業時總是心不在焉,容易受到外界幹擾,就算一塊橡皮都能搗鼓半天,因此寫作業的效率極低。
培養孩子獨立、按時寫作業的習慣,不單單是為了掌握知識獲得好成績,還能培養孩子擁有責任感。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這種負責的性格來自一次次負責任的行為,寫作業就是學習過程中需要孩子自己負責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要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我們需要從一二年級開始就要以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1、放學後按時寫作業
放學後什麼時間寫作業,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來設定。可以是玩耍半小時後再寫,也可以是休息10分鐘就寫,還可以是運動1個小時後再寫,總之,只要規定固定的寫作業時間,天天去做,養成習慣就好了。
像我女兒放學回家後,先定鬧鐘休息20分鐘,這個時間裡可以吃點水果,跟她聊一聊今天學校發生了哪些事情等等。
到了約定的時間開始寫作業,通過這開學一個多月,放學後按時寫作業的這個習慣也在慢慢養成中。
2、給孩子營造寫作業的氛圍,巧「陪」孩子
一二年級的孩子不夠獨立、自控力不強,他的行為會受父母行為的影響,如果我們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劇,那麼他的心也就飛到了電視跟前,哪還有心思寫作業。
所以說,要想讓孩子獨立寫作業,我們就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的氛圍,在陪伴孩子時要麼工作,要麼學習。我們以身作則、努力學習的精神狀態是對孩子最好的陪伴。
我女兒在寫作業的時候,我在旁邊看書,或者去準備晚飯,當她遇到難題需要我幫忙的時候,我不會直接告訴她答案,而是提醒她看一下課本,獨自思考一下,實在不會的,找個範例給她講一遍,再讓她做題。這樣的話,當孩子再遇到問題時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我們陪伴孩子,不等於坐在孩子旁邊看著孩子,孩子寫幾個字或者幾道題就檢查一遍,寫得不好或者寫錯了就直接指出來。這樣的話,對孩子就構成了打擾。
我們可以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情,像讀書等,既不打擾孩子,又保證孩子一喊就聽得到。
寫完作業一定要檢查,提高正確率
讓孩子檢查作業是為了發現在做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正確率。很多孩子在檢查的時候,抱著一目十行的心態機械的看幾遍,這樣潦草的看題目不算檢查,只是眼睛看了,沒有過腦子。
我每次提醒女兒做完作業後都要認真檢查,抱著一種重新做一遍題的心態,當她自己檢查出錯誤並改正後,再面對同樣的題就能一下子做對了。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檢查習慣,就要讓孩子掌握檢查的技能。像我女兒剛入一年級,對各方面的把握往往做不到那麼全面,容易出現漏做題、看錯題的情況,我會讓她再讀一遍題、再核對一下數字等。
如何讓孩子掌握檢查的技巧呢?
1、陪孩子一起檢查,先熟悉過程
在女兒檢查作業時,我開始會陪她一起檢查幾遍,幫助她來掌握熟悉這個過程,這樣下次她自己就知道怎樣去檢查了。
一般我會按照下面的幾步來:
第一步:檢查有沒有漏掉的題
有時孩子粗心,做題很容易出現漏題的現象。
第二步:檢查有沒有抄錯題
比如在孩子做語文抄寫生字時,一些形近字、同音字有沒有出錯等。
第三步:檢查做的是否正確
我女兒在做數學題時,經常會把加號、減號弄混淆了,算得數時粗心算錯等,再去檢查時會找出自己做錯的部分。
2、讓孩子當老師講錯題
有時女兒做錯了題,她自己檢查不出來,我會告訴她是哪道題,如果還是做不出來,我會在課本上找到相對應的知識點,讓她當做小老師,給我講解下,當她能夠講出來時,再回頭做出錯的題就會很容易了。
3、父母檢查的任務要明確
孩子自己檢查完作業後,我們也是要再給孩子檢查一遍的,但是我們要明確自己檢查的目的,是檢查孩子是否寫的認真,而不是幫助孩子找錯題。
4、讓孩子把寫作業當做考試
我女兒放學回來後,休息20分鐘的時間,過後開始寫作業,我會跟她預估作業大概的時間,規定好時間後,安靜的寫作業,這期間不能到處再亂走動了,如果寫完還有時間,就要認真做檢查,我就像監考官一樣,可以隨時過來檢查。
寄語:
父母陪伴孩子做作業是必要的,可是也要講究科學方法。克服我們平時陪伴中的錯誤做法,不斷根據孩子的情況作出適應性的調整,才能讓孩子真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一個自覺、高效的學習狀態。
關注【涵妮媽媽育兒經1】,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科學育兒,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兒有道的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