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究竟錯在哪?一起看看「陪」的最高境界

2020-09-22 當媽的修行

孩子一做作業,媽媽們就立即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搬個椅子坐在孩子身旁,目不轉睛地盯著孩子。

當你開啟監督孩子寫作業的模式時,你是不是已經忘記了:學習的主體是誰?最該努力的人是誰?

你一定會很自然的回答,學習的主體當然是孩子。然而,全家總動員式的陪作業狀態,卻在暗示孩子:學習是全家人的事,最最努力的人是媽媽。

父母們都期望"付出就有回報",當然,正確的付出必將結出碩果,而錯誤的付出只會帶來惡果。

辛苦並焦慮著的媽媽們,你們在陪孩子寫作業時,在扮演什麼角色呢?是陪伴者還是代勞者,是監督者還是引導者。

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

你正在準備晚飯,旁邊的人不停地嘮叨,「呀,你別加糖啊」「再加點水,不夠不夠」「你怎麼又放那麼多油」「趕緊下鍋,趕緊」。你會不會鍋鏟一扔,說「你來炒」。

你正在開車,但坐在旁邊的人一直在指指點點,「併線併線」「打燈啊,你怎麼又忘了」「超車,快,哎真笨!」時間一長,你會不會有扭頭衝他喊「閉嘴」的衝動?

其實,正在寫作業的孩子,不就和正在做飯、正在開車的我們一樣嗎?

你認真做一件事時討厭別人在旁邊指點,不停的提意見。那孩子做作業時,面對他人的指點,又有何感受?

如果每天盯著孩子寫作業,不停地喊:頭抬高,別趴著。一旦發現有錯,一邊幫孩子擦掉,一邊不停地說:「這一橫寫短點」「這字寫歪了」「是10減7啊,不是減8」「又做錯了,你怎麼不想清楚再寫呢」……如果你是孩子,你還能把作業寫好嗎?

這種看起來好像很負責的做法,實則是簡單粗暴、大錯特錯,不僅嚴重幹擾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不斷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會讓孩子內心崩潰,更加牴觸做作業,最終導致厭學。


那陪作業要怎麼「陪」呢?

父母不是監督者,而是引導者,當你從監督者的角色轉化成陪伴者,孩子才能學會自主學習。

01 父母和孩子一塊學習

父母在工作當中,也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知識。下班之後,能夠和孩子一起完成自己的作業,其實要比單純的輔導孩子做作業更好。孩子往往會有一種比較的心態,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作業,共同學習,孩子也會下意識地想要和家長去比較。家長很認真地在學習,孩子自然也會非常認真地做作業了。讓孩子看到你如何重視自己的事,而不是如何重視他的事。

02 作業完成再檢查

不要對作業指手畫腳,滿足了自己的控制欲,卻毀了孩子學習的欲望

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四句正面的話才能抵消它的影響。所以,不要一看到孩子作業有錯,就馬上指出,不斷地被大人灌輸負面評語,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等孩子作業完成時,再引導孩子自己檢查,如果你發現有錯,不要指出具體錯誤的地方,而是只說出大體範圍。比如 「做得不錯,但這一頁上有個小錯誤,你自己找找看」,等孩子找出來了,及時稱讚和鼓勵,然後接著和他討論為什麼會出錯。如果孩子實在找不出來,再給予指導。

03 做孩子的引路人

家長要想幫助孩子更快完成作業,最重要的是,去啟發孩子,讓孩子自己覺醒,主動完成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的目標,不是要讓孩子作業本上全是勾,而是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引導孩子自己發展出自制力、獨立思考能力、學習成就感,才是最珍貴、最長久的。

如果父母的陪伴,讓孩子失去了自己思考和尋找答案的樂趣,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讓孩子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享受學習的樂趣,才是陪伴孩子寫作業最高的境界。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這是描述母親陪孩子寫作業的狀態,無獨有偶,有孩子因作業跳樓,還有家長因孩子不寫作業跳樓,在疫情期間,平頂山一位媽媽因孩子不寫作業要跳樓自殺,以死要挾,出動當地消防人員和民警救援,母親稱「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後來孩子下跪道歉才算了事。因為作業,跳樓成了一項「壯舉」。驚訝之餘,不知從何說起,希望不要再有這種沉痛發生,彼此能正確面對孩子寫作業的問題。
  • 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母子倆一起哭,陪寫作業太難,要養成作業習慣
    一位媽媽正在教孩子寫作業,因為孩子一直出錯,媽媽把孩子教訓一頓,孩子傷心地哭起來,而媽媽則心疼地跟著一起哭。於是,母子倆一起哭著繼續完成作業。陪寫作業實在是太難了,不僅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更是讓孩子委屈大人落淚。
  • 陪孩子寫作業,導致父母集體崩潰?學會這幾招,開啟正確陪寫模式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不僅成為孩子的噩夢,也成為了父母的考驗。家裡只要孩子學習就是雞飛狗跳,孩子開始嚎啕大哭,父母自己焦頭爛額,有些學生父母工作都沒有生病,而因為陪寫作業氣到腦梗住院。之前有新聞媒體報導,父親陪娃寫作業,導致心臟安裝了支架;母親陪到頭痛欲裂,結果被診斷出「雙側頸內動脈痙攣」。不的不說,寫作業成了新時代最有害的事情。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急到住院,陪寫作業究竟有多累?
    從孩子開始上學後,父母們日復一日陪寫作業的日子就開始了。曾經有段話真實地記錄了父母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悲慘場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陪孩子寫作業的每一天,簡直就是一部災難片啊!
  • 爸爸陪寫作業生氣動手,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家長陪寫作業,到底是陪什麼?
    陪孩子寫作業,本來是件好事,家長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不該演變成家長孩子都苦不堪言、甚至破壞親子關係的局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家長沒有掌握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法。他看著著急,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每天下班早早回家陪女兒寫作業。「那3個月你都不知道有多累,我不想再經歷了。」他苦笑。他家女兒之前放學回家,每次都是東摸摸西玩玩,吃點東西看看電視,就是不碰作業,有時磨蹭到9、10點還沒寫完;做的過程中也是毫無章法,一會寫這個一會寫那個,因此效率也很低;作業本上的字跡也是一塌糊塗,卷面不整潔。
  •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
    有些孩子不做作業時不喝水不上廁所,一旦打開作業本,就會隔幾分鐘去喝一杯水,再隔幾分鐘又要去上一次廁所,反正就是事多。看到此情此景,一旁陪寫作業的父母,也總是各種提醒:寫作業前,就要把水喝好,以後考試的時候,中途是不可以喝水的;為什麼老是上廁所啊?這個習慣不好;坐好!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3個方面做好了,孩子獨立高效完成作業
    同事家有兩個孩子,老大男孩已經三年級了,老二女孩還在幼兒園,在吃飯時,說起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同事說她家老大從上小學開始,每次寫作業都要我坐在旁邊陪著,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者看不懂的內容,隨口就問我。孩子寫作業很積極主動,學習成績也不錯,可是,每次做完題後,都會問我:「媽媽,這樣做對不對?」
  • 記住這三招,讓陪孩子寫作業更輕鬆
    上一篇向大家介紹了陪孩子寫作業的三個坑,分別是直升機式、拐杖式和毒舌式父母,這一篇將給大家介紹陪孩子寫作業的三招,這三招分別叫平行發展、時間管理和優長教育。第一招 家長與孩子共同發展(這也是提升您陪學質量的關鍵中的關鍵)。所謂家長與孩子共同發展,就是家長的任務從陪孩子學習轉換為和孩子學習,一字之差,但是身份卻從陪學習者,轉換為同學。
  • 對「寫作業最高境界」別只是一笑而過
    2020-10-21 07:56:00 來源:北京青年報楊李喆10月19日,河北保定一段「媽媽教孩子寫作業倆人一起哭」的視頻走紅。孩子爸爸、視頻拍攝者康先生稱,孩子今年5歲多,上幼兒園,因為年齡太小,怎麼教也教不會,妻子生氣說了他兩句,孩子就哭了,妻子又心疼又生氣也哭了。
  • 孩子寫作業,家長有必要陪嗎?
    在這期間也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當然陪孩子寫作業期間,要充當孩子在知識層面的老師,當然一般的家長沒有做老師的經驗,這幾乎就是讓家長做一個自己非常不擅長的事情,當然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家長也遭受了很多的精神壓力,並且陪孩子寫作業,佔用了很多家長的時間,本身目前的80後父母,在工作上已經很忙了,還要回家花大量的精力來教孩子讀書,簡直是難上加難。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究竟有無必要?
    很多「盡職盡責」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完成作業,都選擇了寸步不離地陪著孩子寫作業。家長的責任盡到了,但隨即問題也接踵而來,當父母們沒有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時,孩子的作業就完成得一塌糊塗,這也引得很多家長叫苦不迭。新學期又開始了,小編今天給眾多苦苦掙扎在「陪寫作業」第一線的家長們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你們早日「脫離苦海」!
  • 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媽媽血壓升高
    昨晚,大學室友劉明打電話和我訴苦:大意是他陪孩子做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做作業,媽媽血壓升高。原來,家裡一年級的神獸歸籠後,各種課後作業也隨影而至。一直幫帶孩子的外婆由於家裡有事回老家了。孩子媽媽由於學歷不高,就把陪孩子寫作業的重任交給了讀過大學的他。
  • 陪完作業陪閱讀,你做對了麼?
    新浪教育與智課教育聯合發布的《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受訪家庭中有68%的家長備受教育焦慮的困擾,其中又以小學階段家長焦慮佔比最高。「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相信這個畫面在很多家庭都上演過。望子成龍與恨鐵不成鋼的家長,面對拖延多動的孩子猶如即將爆發的火山,在一輪輪的鬥智鬥勇中,家長沒有感受到越挫越勇的快意,反倒是因陪作業導致的焦慮與日俱增。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
    學習和其他事情一樣,也需要孩子獨立進行,不獨立就會產生依賴性,導致沒有主見,大大降低學習質量!寫作業是孩子掌握知識的一種方式,也是上學後孩子要完成的一項任務。父母陪伴或是監督孩子寫作業是有一點必要的,但是,父母一定要記得你只是暫時的陪伴孩子,陪伴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寫作業的習慣,但習慣養成了以後就要放手。
  • 陪孩子寫作業,媽媽生氣受煎熬,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完成作業學習好
    陪孩子寫作業這個事情,我想很多寶爸寶媽都體驗過。在我們身邊,很多媽媽因陪孩子寫作業而生氣受煎熬,有的媽媽甚至被氣成一生病。可見,這件事情不是小事情,而是值得大家重視的事情。是我學習不是你學習,你不用再檢查我的作業了。再說了,老師明天會講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自尊,她再也沒有當著孩子的面檢查她的作業,但作為家長還是想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想了解孩子學習態度是否認真以及學校的課程進度,她也是等到孩子晚上睡著了後再偷偷地看看孩子作業,感覺還是滿意的。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
    ,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文化,受教育程度又不高,根本無法陪孩子寫作業。這個女生還是家裡最小的,比較嬌慣,雖然感冒好了,但是回家還是哼哼唧唧地撒嬌,不想寫作業,家長沒辦法,就代替孩子寫作業(這也是後來我才知道的),結果第二天我一改作業,全是錯的,你們說,像這樣的家長,作為老師,我還能說什麼呢?所以面對這樣的家長,作為老師不能要求得太多,太多的話,家長會有壓力,家長壓力大,孩子就遭殃。孩子在家教育不好,到學校就是給老師找麻煩。
  • 家長忙著陪孩子寫作業,會害了孩子嗎?
    陪孩子寫作業,不知從何時起,成了家庭中的一個難題,「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從字面上看,是一句玩笑話,實則是許多家庭親子關係的真實寫照。有被孩子氣出高血壓的、有被氣出病的、甚至還有氣到要跳樓的。
  • 小學多陪,初中少陪,高中不陪!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請家長收下!
    今天小博君分享給大家一位媽媽的陪孩子做作業的經驗,一起來看看吧~ 傍晚時分,我家孩子坐在對面做作業。她11歲半,六年級。和孩子班上家長聊過做作業的事兒,極少數孩子不需要陪伴,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小學階段還得陪伴,但陪伴的方式有講究。 孩子幼兒園階段,我和孩子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留下一些隱患。
  • 陪孩子寫作業是件苦差事嗎?
    ​一、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1、陪孩子寫作業陪的是什麼?要多鼓勵、讚美孩子,不要輕易否定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讓他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做,讓他們認真地學習長大。2、不要跟老師唱反調,家長說的要儘量和老師說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