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2020-08-04 小熊的全能媽媽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我家小熊小時候特別愛哭,感覺是無法溝通的那種,不關心他呢,他就在旁邊哭個沒完,關心他呢,反而更來勁兒了。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但其實這完全是正常的,他們的哭有點是表示疼痛、不適,有的卻只是一種方式,想要什麼,說不清楚,就哭,當孩子的語言能力增強了,哭就會少得多。

雖然孩子經常哭,但他並不是不快樂,敏感的孩子哭得自由,笑起來也更自由,他們知道盡情發洩,哭過了就會好過些。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研究人員相信,眼淚可以幫助人減少由大腦在壓抑時所產生的有害化學物質,也有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愛哭的人在情緒上、身體上不比不愛哭的人差。

所以各位父母家長們,不要一看到孩子哭就開始緊張,想盡各種辦法制止。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解鈴還須繫鈴人,有的孩子為什麼特別愛哭?

孩子習慣把哭聲當做控制家長的「殺手鐧」

孩子之所以總結出這套辦法,也是出於無奈,我們大人總是自命不凡地想要控制孩子,居高臨下地想給予孩子,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有能力的、無所不知的。

每一位父母,都曾經被孩子的哭鬧「要挾」過,但妥協、溺愛,造就的可能性就是一個個任性的「熊孩子」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在這場控制和反控制的較量中,父母以愛作為武器讓孩子放棄抵抗,然而,這是一種有條件的愛。

著名教育學家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中說:

有條件的愛,其本質是自私的——那麼大人教給孩子的正是自私。

也許有的孩子在幾番嚇唬爭鬥中, 明白爸爸媽媽只是假裝消失,不再害怕,但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信賴已經被破壞,接下來我們的所有教育方式,都會大打折扣。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讓他不哭好好說?

當然是要預防啦,別因為不恰當的關注和回應,讓孩子哭得更厲害。

比如孩子哭的時候回應,但關注度不變,保持平和,如果我們正抱著他,依舊抱著,告訴他別著急,先不哭,媽媽在。」

如果孩子哭的時候,我們站在遠處,以平常的速度走過來,蹲下,放慢語速告訴他,「別著急,先不哭,媽媽在。」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等到他們不哭的時候,我們開始增強關注和安慰,如果孩子聽你「別著急,先不哭,媽媽在」,有一秒鐘不哭,我們就要抓緊肯定他:謝謝你沒有繼續哭,抱抱哦!

其次,學會和孩子溝通產生共鳴。在孩子用「哭」發洩情緒的過程中,與孩子共情——「我知道你想要……我理解你現在很不高興」,同時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我不高興,我很傷心、我很難過……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讓性格暴躁的孩子在這個過程裡,體會到「憤怒」過渡到「難過」,這樣,今後在他的願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不會僅僅體驗幼稚的感情——氣憤,而是能夠體驗到更加成熟的感情——難過,並且接受令他接受失望的現實。這時候,脾氣小了,哭聲就會漸漸停止了。

而且主要的是就是家長別輕易為孩子貼上「愛哭鬼」的標籤,這很可能會對他們形成一種心理暗示,想要使孩子懦弱性格變得堅強剛毅起來,可以對他多說點:「寶寶是個堅強的孩子」等鼓勵的語言。

家有愛哭的寶寶,是放任不管等他們哭累了,還是及時制止呢?

如果家長覺得哄孩子的大白話不夠管用的話,不妨利用孩子喜歡聽故事、看畫書、看電視電影等特定媒介,經常對孩子進行教育,樹立正面形象。

孩子的模仿性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會學習模仿心目中的主人公,培養孩子堅強、勇敢、克服困難的性格品質,提高控制自己衝動情緒和約束自己情感、欲望的能力,只要作為父母,能夠有意識、計劃地訓練孩子,他們會慢慢擺脫掉懦弱的性格,愛哭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哦~

相關焦點

  • 寶寶半夜哭鬧可以放任不管嗎?
    家裡有小孩兒的都知道,新生兒每天晚上都會哭鬧。新生兒在晚上總會醒來,並且他哭鬧的聲音會讓一家人晚上無法入睡。在寶寶剛出生到那一段時間,寶寶需要人來抱著他,通過肉體的接觸給他安全感。可如果晚上寶寶一直哭鬧,父母到底是應該立即抱起來哄孩子還是放任不管?
  • 研究證明:孩子哭了以後,父母及時抱孩子,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而她家寶寶正好是那種愛哭的類型,平時餓了、尿了或者睡醒了等等很多事情都會哭鬧。每天她都在反覆的哄娃,這讓閨蜜十分哭鬧。有次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怎麼也睡不著,閨蜜抱著娃哄了很長時間好不容易才讓他入睡,結果剛把他放到床上就立馬醒了。
  • 「寶寶一哭,雞飛狗跳」,專家:愛哭的寶寶更聰明,科學早有解釋
    每個家庭中寶寶的降生無疑是上天賜予最好的禮物,但是這喜悅之後,便是寶媽寶爸「受折磨」的開始,寶寶到底為什麼哭?愛哭的寶寶是好是壞呢?嬰兒愛哭雖然讓家長心神交瘁,但是側面也是聰明的體現最近張哥愁眉苦臉,上班漏洞百出,精神萎靡不振。按理說剛生了寶寶應該沉浸在喜悅當中,怎麼張哥是這種狀態呢?
  • 孩子愛哭——制止?讓他/她哭個夠?
    >然而,有很多父母見不得孩子哭,一方面是因為受「男兒有淚不輕彈」影響太深,總覺得哭是弱者的表現,強者是不會輕易掉眼淚的。對於稍微大點的孩子,孩子一哭我們就會告訴ta:「你已經長大了,不能再動不動就哭,要學會堅強。」哭只不過是情緒的一種,不要說小孩子了,哪個大人敢說自己沒有偷偷地掉過眼淚?只不過大人更擅長偽裝,不輕易讓別人看見自己的眼淚,而小孩子比較隨性,不高興就要哭,不管別人是否看得見。另外,在社會的摸爬滾打中,大人對情緒的感知越來越遲鈍,而小孩子卻保持著天然的敏感,所以小孩子會哭得更頻繁。
  • 小寶寶哭的時候,是立即抱起還是放任不管繼續哭?聰明媽媽這麼做
    「哭鬧」的時候,甚至有些寶寶會一天到晚「哭個不停」,讓人心煩意亂。為人父母后,發現小寶寶真的是太愛哭了,甚至會從早哭到晚,著實讓新手爸媽感到疲憊不堪。那麼小寶寶為什麼都如此愛哭呢?>到底需不需要馬上抱起來安撫呢?
  • 寶寶愛哭都怨孕期的我愛哭?
    我家銳寶是個愛哭的傢伙,假哭很在行,每次銳寶一哭,老公就會說,你看看都怪你,孕期動不動就掉眼淚,你兒子跟你絕對一個模子裡出來的。嗯哼~孕期我愛哭,我為啥哭,你不惹我我能哭,哼!說到孕期裡,婆婆是最後一個月才來的,所以整個孕期都是我跟老公單獨住的,孕期裡比較敏感,特別是覺得委屈的時候,眼淚就特別容易掉下來,加上哭這一招管用啊,只要一哭老公絕對妥協,所以孕期哭的次數是比較多的,有的時候是真委屈哭的,有的時候當然是假裝哭的而已,嘿嘿。不管真哭假哭,那個時候感覺淚腺特別淺,一哭總能掉出來點眼淚。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往往都是非常安靜的,多數時候都在呼呼大睡,可一旦到了第二個月,小傢伙睡眠少了,醒著就很無聊,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哇哇大哭。為什麼二月的寶寶愛哭呢?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
  • 家裡有個「愛哭包」怎麼辦?父母先別急,孩子愛哭並不是件壞事
    但如果孩子愛哭,家長不加以正確引導的話,很容易讓孩子走向性格壓抑陰暗的邊緣,此時父母能夠正確引導,就可以把孩子打造成為一個,有超強情緒感染力的孩子,還能提高孩子情商。家裡有一個愛哭的孩子,確實會給父母帶了很多的焦躁,甚至會讓很多父母陷入自責狀態,懷疑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特別是愛哭的孩子還一直哭,父母就會陷入焦慮的情緒裡,沒有心思的去關注孩子了解孩子,背後哭泣的原因。
  • 寶寶愛哭不好帶,是你運氣不好,還是帶娃方式有問題?
    文/母嬰期刊相信很多家長聽到寶寶連續不斷的哭聲都會有些無奈、惶恐吧,「我家寶寶特別愛哭,我也不知道因為什麼,我都快崩潰了!」「唉,真羨慕你家寶寶的懂事、不鬧人,我家孩子就愛哭,我運氣真不好!」到底寶寶為什麼哭泣?
  • 幾個孩子在客廳裡玩耍吵鬧時,做為父母的是大聲制止還是放任他們
    昨天,我們一家三口去我表弟家吃晚飯,表弟有兩個小孩一個四歲一個七歲,因為我們下午比較早過去了,兩個孩子在客廳玩耍吵鬧,吵的頭髮暈,以後去有小朋友的家庭做客,不要去的太早,要趕飯點再過去,免得被吵死。開個玩笑,因為孩子吵鬧,我表弟就大聲訓斥他們不要吵鬧,回自己房間去玩,並做出要打人的動作,大孩子這一嚇趕忙跑房間去了,小的哇哇的哭起來了,弟媳婦和我老婆趕忙從廚房跑出來哄他,並責怪表弟不應該大聲罵孩子,搞得我挺尷尬的。
  • 讓寶寶哭累後自己睡的人,其實就是懶!這個年齡前的寶寶不能哭睡
    帶孩子真是個累人的事情,沒日沒夜的累,尤其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寶寶卻哭鬧著不睡,相信這個時候很多寶媽都有崩潰到要發瘋的感覺。但再崩潰也不行,頂多嘮叨兩句,然後還是去乖乖的哄孩子,因為不忍心看著寶寶那麼哭。
  • 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更優秀,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有些強勢一點的家長甚至會認為,孩子從小就愛哭,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將來到了社會上,肯定會遭受到別人的欺負,於是在孩子幼年時期,便教育孩子不要輕易掉眼淚。孩子愛哭,真的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嗎?不愛哭的孩子,就一定是勇敢的嗎?將來就一定有出息嗎?兩者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差距呢?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 「寶寶一哭,雞飛狗跳」,專家:愛哭的寶寶更聰明,科學早有解釋
    導讀:「寶寶一哭,雞飛狗跳」,專家:愛哭的寶寶更聰明,科學早有解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一哭,雞飛狗跳」,專家:愛哭的寶寶更聰明,科學早有解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愛哭代表著高情商,合理對待孩子的哭泣
    「再哭,我就不管你了!」但發現沒,你越吼,孩子哭得越兇。那是因為,如果孩子沒有與你建立有效連接,沒有得到安全感和理解,他們就會繼續努力,希望得到你更多的支持……這意味著更多的哭泣和發脾氣。此時如果告訴孩子們「別哭了」,我們基本上是在說他們的感覺並不重要。雖然,你我的初衷都不是這樣。
  • 【Gymbo育兒】嬰兒哭的時候可以放任不管嗎?
    那麼在你的世界裡,你將會是多麼的無助和脆弱呢?在你覺得餓了,渴了,不舒服,尿溼了,感到身體不適,或者需要爸爸媽媽,想要得到一些安全感的時候。你的哭聲卻被爸爸媽媽完全忽略了。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呢?其實現代關於孩子哭了不抱這個概念,來自於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者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他曾經在1920年做過一個名叫小阿爾伯特的實驗。
  • 寶寶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孩子
    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哭鬧損害大腦小丁是一個年輕的媽媽,平時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有一天,寶寶突然哭了起來,小丁趕緊去查看出了什麼事情,但是小丁把孩子檢查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於是哄了哄孩子,但是孩子還是哭得很嚴重,小丁想著,哭就哭一下吧,哭累了就不會鬧了。
  • 男孩愛哭並不是壞事,長大後3個方面更突出,父母該開心
    在父母的心中,男孩子就應該有男孩子的樣子,受到挫折和委屈不能哭,要堅強,如果哭了就是懦弱的表現,可是男孩子哭真的是壞事嗎?其實,針對男孩子愛哭的問題,已經有人員進行了研究,最後得出的結果是,愛哭的男孩子,長大後3個方面會比其他孩子更出色,因此父母應該開心,不應該去批評孩子。
  • 孩子總用哭來解決問題怎麼辦?家長該不該妥協?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朋友特別心累,她說自家的娃,從來總是用哭來威脅她,搞得她特別心累。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煩惱,明明可以用嘴解決,為什麼要用哭呢?面對這種情況,又該不該妥協呢?在孩子有限的認知裡,哭是與家長溝通最有效的方式。一旦孩子發現哭有用,便成為了他們的殺手鐧,動不動就拿哭來威脅家長。
  • 天使寶寶為什麼都是別人家的?我家卻是十級難哄的睡渣寶寶。
    說每天晚上,孩子都要醒三四次,她母乳又還不夠,吸不飽,寶寶急得哇哇大哭,還得給寶寶衝點奶粉,喝完以後,還要給寶寶拍嗝,觀察寶寶會不會吐奶,再把尿片換了。大半個小時過去了,剛躺下沒一會,孩子又哭了,又開始循環這些操作,她真是累慘了。她的寶寶最近才剛滿月,就說希望時間快一點,讓孩子快點長大。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大到讓人戳心
    孩子會哭其實是一種負面情緒的表達,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家長們會普遍認為,「哭鼻子」是一種很丟臉的行為,假如是男孩子的哭的話家長就會更難以容忍,不是早就提倡男女平等了嗎?明星劉德華也在一首歌裡表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提到孩子喜歡哭,父母們都會覺得被搞得心煩意亂的,是一件刺手可急的事,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孩子愛哭或者不愛哭有著怎樣的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