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貨櫃遭竊如何防盜?數據系統記錄消費者購買行為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朝陽某小區智能售貨櫃被盜 涉及金額合計1800多元 商品標籤可以輕易被撕掉 4名嫌疑人正在抓捕中

遭連續偷竊 智能貨櫃如何智能防盜?

商品的RFID標籤很容易被撕掉

新零售風口下,各種創新的零售模式層出不窮,從無人貨架、無人超市再到智能貨櫃,公司拼殺下,用戶們也享受到更為便捷的購物體驗。

「掃碼開櫃,拿走商品,手機支付」,如今,越來越多智能售貨櫃進入寫字樓、走進社區,為人們提供足不出戶的購物體驗。

然而,卻有人偷偷打起了無人售貨櫃的主意。近日,朝陽區一小區內智能售貨櫃被4人盜竊團夥連續偷盜多次,涉及金額1800多元。北青報記者探訪發現,一些智能售貨櫃內商品上電子標籤易撕毀,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也有公司通過技術手段輔助,降低貨損。

律師提醒,在智能化社會中,一方面對於隨意拿走他人財物的行為要進行處罰,另一方面還要與個人信用掛鈎,培養人們的信用意識。

事件

無人智能售貨櫃遭盜竊

今年1月初,便利蜂公司在朝陽區風景線小區設了兩個智能售貨櫃,裡面有各種飲料、零食和水果,小區居民不用出院子,就能買到心儀的食物,生活也更為方便。

然而沒過多久,小區居民發現貨櫃出現了商品不全的情況。便利蜂工作人員補貨時也發現,貨櫃內多個商品的RFID標籤被撕掉,而商品已被盜走,數據後臺也有大量的未支付信息。

運營人員隨即調取社區監控視頻,發現有4人團夥連續數日大量偷盜貨櫃內商品,造成貨櫃缺貨。被盜商品包括紅酒、啤酒、牛奶、滷味等合計148件,涉及金額合計1800多元。

這不是無人售貨櫃第一次被盜。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2018年6月,一家名為「魔盒CITYBOX」的智能貨櫃也曾在杭州慘遭盜竊。監控視頻顯示,一男子先是在貨櫃中拿了一袋粽子,他發現撕掉條形碼後不必付款店內也沒有報警。隨後,該男子與其女友撕掉該售貨櫃中多件商品條形碼,共計偷盜粽子、咖啡、牛肉乾等食品並損壞超市大門,造成1800餘元的損失,二人也被警方行政拘留。

探訪

電子標籤易撕給人可乘之機

17日,北青報記者來到朝陽區風景線小區,在該小區進門處的智能售貨柜上,記者看到一份「告知函」,上面寫著,「因近期有不法分子,涉嫌貨櫃商品偷盜、故意不支付等違法行為,公司經慎重考慮已開啟貨櫃免密支付功能,正常購物關門後會自助結帳」。

記者發現,貨櫃裡的每一款產品上都有一個帶有二維碼的白色標籤,用戶購買商品時,要先用微信或者便利蜂APP掃碼,綁定個人信息並接受免密碼支付後方可拉開貨櫃門選取商品。取出商品後,系統就識別商品上二維碼,並通過免密支付完成訂單。

但記者注意到,這個標籤比較容易撕下,本案中的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完成盜竊的。

該小區保安告訴北青報記者,智能貨櫃進入該小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此前也有一些小區居民通過貨櫃買東西,因為不用出門,大家都覺得比較方便。但相對有專人負責看守的店鋪,無人值守的智能貨櫃在看管上難度較高,一些不法行為也會更隱蔽。這位保安告訴記者,他也是在貨櫃工作人員查監控視頻時,才知道有人偷貨櫃裡的商品。

17日,北青報記者在朝陽區一銀行內看到了「魔盒CITYBOX」的智能貨櫃。該智能貨櫃放置在銀行進門處,與便利蜂智能貨櫃相同,該貨櫃也是採用高頻RFID技術,掃碼開門並拿出商品之後,貨櫃會關門後自動結算。

與便利蜂的智能貨櫃稍有不同,「魔盒CITYBOX」商品上的RFID標籤採用的是透明的塑料薄膜,撕下較為困難。「魔盒CITYBOX」客服表示,仍有一些用戶會撕下標籤不支付貨款。對於這些用戶,若事後賠償平臺可以接受,如果不願賠償,就會被平臺拉入黑名單。

回應

4名嫌疑人正在抓捕中

發現被盜後,便利蜂已向案發當地的派出所報案,並已獲警方立案調查,4名嫌疑人正在抓捕過程中。

便利蜂公司發布的告知函

據便利蜂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的智能貨櫃多數布置在封閉環境內,有攝像頭監控。用戶購物時需要手機掃碼解鎖開門,選取商品、關門後,系統根據取走商品的RFID標籤自動結算。所以如有偷盜行為,很容易根據手機信息和監控視頻鎖定嫌疑人。

便利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運營的情況看,在技術的輔助下,總體上誠信購物的環境在持續改善,購物未支付的用戶比例較低。本次發生的盜竊屬於偶發的惡意行為,公司也將會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記者探訪時發現,擺放在銀行的這個智能貨柜上並沒有安裝監控設備,只有一個監控銀行旋轉門的攝像頭。貨櫃不單獨安裝攝像頭,RFID標籤又易於撕掉,萬一貨品被盜怎麼辦呢?

「魔盒CITYBOX」平臺客服告訴北青報記者:「在銀行這類相對私密的空間我們一般不會單獨安裝監控攝像頭,但是在風險較高的區域,比如地鐵站等會進行監控管理。」

此外,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智能貨櫃的主要防盜措施並不是監控攝像頭,而是後臺數據系統,「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都會被記錄下來,如果有顧客頻頻開門但不產生消費,我們可以經過後臺數據核查。若證實顧客確有盜竊行為,平臺通常會在系統拉黑該帳號,這將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值。」

律師

拿走無人值守貨櫃商品同屬盜竊

對無人值守的自動售貨櫃「下手」,將面臨什麼樣的處罰?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周浩律師告訴北青報記者,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周浩律師介紹,對無人值守的貨櫃,隨意拿走他人財物,同樣應當認定為竊取他人財物,系盜竊。

周律師提醒,在智能化社會中,一方面對於隨意拿走他人財物的行為要進行處罰,另一方面還要與個人信用掛鈎,培養人們的信用意識。(記者 李濤 張月朦)

相關焦點

  • 遭連續偷竊 智能貨櫃如何智能防盜?
    記者發現,貨櫃裡的每一款產品上都有一個帶有二維碼的白色標籤,用戶購買商品時,要先用微信或者便利蜂APP掃碼,綁定個人信息並接受免密碼支付後方可拉開貨櫃門選取商品。取出商品後,系統就識別商品上二維碼,並通過免密支付完成訂單。    但記者注意到,這個標籤比較容易撕下,本案中的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完成盜竊的。
  • 「福櫃科技」智能貨櫃時代來了,福櫃推出智能貨櫃解決方案
    首先,傳統的自動販賣機對於消費者來說:在購買方式繁瑣,體驗不流暢,一次只能選擇一件商品,且商品易卡頓和損壞,但福櫃——智能貨櫃自身加載的動態視頻識別技術,只需掃碼開門-選品取貨-關門自動結算,這種無感支付大大提升了購物便捷度。
  • 基於IoT+AI技術融合的智能貨櫃核心系統方案 助力企業快速轉型升級
    而當前智能貨櫃市場普遍面臨開發部署周期長、技術門檻高等情況,如何快速切入市場,搶佔市場先機是入局著首當其衝要考慮的問題。可接入智能貨櫃內控制貨柜上門鎖、攝像頭、燈光、溫度等所有傳感器和硬體設備,實時上傳心跳數據和圖片打包上傳至雲端,解析雲端發過來的指令實現智能控制貨櫃硬體。
  • 無人貨架絕處逢生,智能貨櫃或成最佳替代方案
    近日,京東到家Go推出了3.0版本的智能貨櫃,在完成全面測試,達到穩定運營後已陸續投入市場,目前已大批量入駐北京、上海的辦公場地。已經迭代到第三代的京東到家Go3.0通過AI賦能,實現了動態視覺識別和重力感應互相加持的雙重互補技術,最大程度的提升了貨櫃的使用空間,強化了識別的準確率,增強了選品和補貨的能力,提升了用戶購買體驗。
  • 智能貨櫃智在有腦——福櫃之「志」
    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裡,龐在成都大本營一下子鋪設了不下5000個無人貨架;但很快通過運營測試發現,無人貨架這個生意根本跑不通;現在很多人說無人貨架,走不通是因為終端消費者的不誠信問題;這是一部分原因,但還不是主要的。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補貨;由於沒有智能的進銷存系統,公司無法監控到補貨人員具體上貨情況,到後來選擇停掉項目的時候,補貨人員的家裡基本都可以開超市了!
  • 碼隆科技視覺識別智能貨櫃解決方案:改變消費形態 解決消費痛點
    三年過去了,零售的本質依舊關乎商品和顧客,不管宏觀環境如何改變,消費者的需求永遠是真實痛點,而不是抽象概念。碼隆科技優先布局,以RetailAI智能貨櫃解決方案改變消費形態、解決消費痛點,通過有效的用戶觸達、場景融合和信息反饋等手段,從根本上改變了零售服務方式,打造出一套全新的零售模式。
  • 博物館智能防盜管理系統
    一旦失竊事件發生,只能靠監控錄像回放來尋找盜賊,盜賊早已逃之夭夭,因此博物館需要一套可靠、靈敏準確的防盜系統。  廣州眾志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運用物聯網無線防盜技術,實現針對物品的「地毯式」防盜,相對紅外式的防盜系統,對盜竊行為的識別更精準,大大減少誤報的情況;相對於視頻監控系統,有更強的靈敏度,盜竊發生時立即可以發出警報,實現發生盜竊立即告警通知安保人員進行追查。
  • 基於RFID的醫院嬰兒防盜系統設計方案
    如何有效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在此設計一種基於射頻識別技術的嬰兒智能防盜系統,能夠防止嬰兒在醫院內被盜,有效保護嬰兒的安全,也保障了各方權益。  1 嬰兒智能防盜系統簡介  嬰兒智能防盜系統藉助射頻識別技術,在嬰兒身上佩戴對人體無害的,能發射RF射頻信號的智能電子標籤。
  • 了解新零售下的AI智能貨櫃,看這篇就夠了
    本文分析了新零售下智能貨櫃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主要包括這5點:新零售與智能貨櫃概述、智能貨櫃發展路線和市場分析、智能貨櫃技術核心、系統結構、貨櫃運營核心與用戶體驗,供大家一起學習和參考。同時依靠視覺識別等AI技術(下文會詳細介紹),加強了線下商品的即得性,提升了用戶體驗;智能貨柜上的「貨」,通過數據驅動,在消費者端做到千櫃千面。可反向驅動供應鏈端和產品設計端(即供給端),零售商家可做到高性價比的精細化運營,用更短更直接的路線和體驗打動消費者;在「場」和「貨」不斷迭代中,吸引到「人」(即用戶)。
  • 京東到家升級智能貨櫃 3.0版瞄準AI賦能
    來源:億邦動力網【億邦動力訊】9月17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京東到家Go對外宣布其智能供應鏈系統2.0已升級完成。這是繼京東到家Go智能貨櫃發布第三代設備之後,其對供應鏈進行的再升級。據悉,智能供應鏈2.0可實現補貨任務的自動觸發、補貨指令的自動下達以及補貨路線的自動規劃,並根據場景內用戶的消費習慣大數據,進行商品的選品和迭代,提升了補貨效率,同時為智能貨櫃的「個性化」商品推薦提供了賦能保障。
  • 5G,智能貨櫃的「引爆點」
    商品的更新則是基於EasyGo大數據基礎,做到千店千面,由供應商直接更新。這樣的做法降低了EasyGo的入駐成本,對於物業而言也有效的滿足了居民日常購物的需求。2018年,便利店的模式初步跑通後,EasyGo開始發力智能貨櫃的技術研發。不巧的是,當時一批瘋狂擴張的無人貨架企業因為貨損過高、資金鍊斷裂而相繼倒下。
  • 無人貨櫃迎機遇 後續紅利要怎麼抓
    據了解,消費者能在現場通過自助的方式購買商品,還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外賣平臺等多渠道進入購買入口。同時,還推出滿贈滿減、打折券、限時特價等多種促銷方式。此外,在樓下還以支持辦理付費月卡、季卡、會員專屬權益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再次購買。
  • 【摘要】接連推出智能貨櫃和輕鬆購,京東到家如何發力新零售?
    與此同時,京東到家Go3.0已經投入市場,北京、上海的一些辦公場地已經有大批量京東到家Go3.0智能貨櫃入駐。並且,今年年底前,新增5000個優質點位的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接連推出智能貨櫃和輕鬆購,京東到家如何發力新零售?據筆者了解,「輕鬆購」就是消費者使用京東到家小程序掃描商品條碼,把商品轉化到線上進行結算,並在出口處通過終端系統進行核銷的便捷購物過程。
  • 2020,智能貨櫃的現狀與未來
    這個時候的市場也已經變成了紅海,在2019年筆者通過一些數據的估算,預計整個市場在做智能貨櫃的廠家有100左右家,潛在廠家更是多不勝數。衰退期:風口過後是冷靜和低潮,購買智能貨櫃的企業客戶,對智能貨櫃價值驅動的重新考慮,讓整個貨櫃的市場覆蓋速度會減慢很多,很多生產貨櫃的企業銷售不出去,受2020的黑天鵝疫情事件的影響,也加速了該賽道上一些玩家的被動或主動退出。有一些朋友問,為什麼智能貨櫃技術完善了,市場覆蓋率卻沒有增加。
  • 徐莊蘇寧易購廣場智能貨櫃 最快10秒完成購物
    看到心儀的產品,即刻拿走,全程不過10秒鐘, 8月17日,智能貨櫃即將亮相煥然一新的徐莊蘇寧易購廣場。比起傳統的實體店,徐莊蘇寧易購廣場的智能化互動體驗更貼近用戶,智能貨櫃一出現,就引發眾多消費者的好奇與關注。
  • 加上人臉識別,變身智能貨櫃,無人貨架就能絕地反擊了?
    而現在,京東到家、蘇寧相繼推出其智能貨櫃產品,無疑證明了黃陽所言非虛。那麼,變身智能貨櫃,無人貨架就能萬事大吉、絕地反擊了嗎?我們可以通過蘇寧的智能貨櫃進行分析。消費者下載蘇寧易購或蘇寧金融APP並進行人臉綁定,綁定成功後即可在貨櫃前進行刷臉識別;刷臉成功之後,貨櫃會提示開門;消費者打開貨櫃挑選商品,貨櫃則會根據重力感應判定商品的種類和價格;關上貨櫃門,購物即完成。實際上,很像是一個微型的Amazon Go。從技術應用及購物流程來看,智能貨櫃很明顯的優勢在於:能最大化降低貨損。
  • 智能貨櫃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我們和幾位業內人士聊了聊
    無人貨架虛火散盡後,行業內外又一齊把或希冀或質疑的目光投向了智能貨櫃。智能貨櫃的「走紅」早於無人貨架,但它從未達到後者的熱度。二者在商業模式上並無本質差別,核心理念都是讓貨無限接近消費者,只是無人貨架更加挑戰人性罷了。
  • 甘來科技:無人貨架經驗上的智能貨櫃
    更接近消費者,更具潛力的場景,從誕生到消亡,無人貨架的種種特點,既讓它一度成為年度的商業明星,一時間整個賽道人滿為患,同時也讓眾多企業從場景大潰敗中撤離時,不忘告訴世界,自己還會回來,以無人貨櫃的形式回來。最終,歸來的人寥寥無幾,可貨櫃的做法倒已經深入人心。
  • 智慧型手機怎麼防盜 智慧型手機防盜指南
    手機變得智能化,防盜的技術當然也隨著增加,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個智慧型手機的防盜指南,教大家如何進行手機防盜,以保證大家的信息安全。  智慧型手機防盜指南  1、首先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加上解鎖密碼,比如手勢密碼,這個是有一定作用的,雖然可以通過刷機及別的軟體破解,但是對於日常的防護,防偷窺是有一定作用的。
  • 智眸無人貨櫃亮相上海國際無人值守零售展覽會
    小萌科技CEO顧勤偉到場發表演講《計算機視覺在無人零售中的行業落地》,會中顧勤偉講述了智眸無人貨櫃中運用的計算機視覺原理,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視覺識別技術,即通過深度學習機器語言教會計算機認識商品。消費者自助購買時,計算機通過攝像頭識別商品產生訂單,實現自動扣款,無需消費者手動結帳。顧勤偉演講中預測計算機視覺將成為無人零售未來的主流技術方向而計算機視覺一旦成熟將能規模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