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朝陽某小區智能售貨櫃被盜 涉及金額合計1800多元 商品標籤可以輕易被撕掉 4名嫌疑人正在抓捕中
遭連續偷竊 智能貨櫃如何智能防盜?
商品的RFID標籤很容易被撕掉
新零售風口下,各種創新的零售模式層出不窮,從無人貨架、無人超市再到智能貨櫃,公司拼殺下,用戶們也享受到更為便捷的購物體驗。
「掃碼開櫃,拿走商品,手機支付」,如今,越來越多智能售貨櫃進入寫字樓、走進社區,為人們提供足不出戶的購物體驗。
然而,卻有人偷偷打起了無人售貨櫃的主意。近日,朝陽區一小區內智能售貨櫃被4人盜竊團夥連續偷盜多次,涉及金額1800多元。北青報記者探訪發現,一些智能售貨櫃內商品上電子標籤易撕毀,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也有公司通過技術手段輔助,降低貨損。
律師提醒,在智能化社會中,一方面對於隨意拿走他人財物的行為要進行處罰,另一方面還要與個人信用掛鈎,培養人們的信用意識。
事件
無人智能售貨櫃遭盜竊
今年1月初,便利蜂公司在朝陽區風景線小區設了兩個智能售貨櫃,裡面有各種飲料、零食和水果,小區居民不用出院子,就能買到心儀的食物,生活也更為方便。
然而沒過多久,小區居民發現貨櫃出現了商品不全的情況。便利蜂工作人員補貨時也發現,貨櫃內多個商品的RFID標籤被撕掉,而商品已被盜走,數據後臺也有大量的未支付信息。
運營人員隨即調取社區監控視頻,發現有4人團夥連續數日大量偷盜貨櫃內商品,造成貨櫃缺貨。被盜商品包括紅酒、啤酒、牛奶、滷味等合計148件,涉及金額合計1800多元。
這不是無人售貨櫃第一次被盜。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2018年6月,一家名為「魔盒CITYBOX」的智能貨櫃也曾在杭州慘遭盜竊。監控視頻顯示,一男子先是在貨櫃中拿了一袋粽子,他發現撕掉條形碼後不必付款店內也沒有報警。隨後,該男子與其女友撕掉該售貨櫃中多件商品條形碼,共計偷盜粽子、咖啡、牛肉乾等食品並損壞超市大門,造成1800餘元的損失,二人也被警方行政拘留。
探訪
電子標籤易撕給人可乘之機
17日,北青報記者來到朝陽區風景線小區,在該小區進門處的智能售貨柜上,記者看到一份「告知函」,上面寫著,「因近期有不法分子,涉嫌貨櫃商品偷盜、故意不支付等違法行為,公司經慎重考慮已開啟貨櫃免密支付功能,正常購物關門後會自助結帳」。
記者發現,貨櫃裡的每一款產品上都有一個帶有二維碼的白色標籤,用戶購買商品時,要先用微信或者便利蜂APP掃碼,綁定個人信息並接受免密碼支付後方可拉開貨櫃門選取商品。取出商品後,系統就識別商品上二維碼,並通過免密支付完成訂單。
但記者注意到,這個標籤比較容易撕下,本案中的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完成盜竊的。
該小區保安告訴北青報記者,智能貨櫃進入該小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此前也有一些小區居民通過貨櫃買東西,因為不用出門,大家都覺得比較方便。但相對有專人負責看守的店鋪,無人值守的智能貨櫃在看管上難度較高,一些不法行為也會更隱蔽。這位保安告訴記者,他也是在貨櫃工作人員查監控視頻時,才知道有人偷貨櫃裡的商品。
17日,北青報記者在朝陽區一銀行內看到了「魔盒CITYBOX」的智能貨櫃。該智能貨櫃放置在銀行進門處,與便利蜂智能貨櫃相同,該貨櫃也是採用高頻RFID技術,掃碼開門並拿出商品之後,貨櫃會關門後自動結算。
與便利蜂的智能貨櫃稍有不同,「魔盒CITYBOX」商品上的RFID標籤採用的是透明的塑料薄膜,撕下較為困難。「魔盒CITYBOX」客服表示,仍有一些用戶會撕下標籤不支付貨款。對於這些用戶,若事後賠償平臺可以接受,如果不願賠償,就會被平臺拉入黑名單。
回應
4名嫌疑人正在抓捕中
發現被盜後,便利蜂已向案發當地的派出所報案,並已獲警方立案調查,4名嫌疑人正在抓捕過程中。
便利蜂公司發布的告知函
據便利蜂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的智能貨櫃多數布置在封閉環境內,有攝像頭監控。用戶購物時需要手機掃碼解鎖開門,選取商品、關門後,系統根據取走商品的RFID標籤自動結算。所以如有偷盜行為,很容易根據手機信息和監控視頻鎖定嫌疑人。
便利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運營的情況看,在技術的輔助下,總體上誠信購物的環境在持續改善,購物未支付的用戶比例較低。本次發生的盜竊屬於偶發的惡意行為,公司也將會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記者探訪時發現,擺放在銀行的這個智能貨柜上並沒有安裝監控設備,只有一個監控銀行旋轉門的攝像頭。貨櫃不單獨安裝攝像頭,RFID標籤又易於撕掉,萬一貨品被盜怎麼辦呢?
「魔盒CITYBOX」平臺客服告訴北青報記者:「在銀行這類相對私密的空間我們一般不會單獨安裝監控攝像頭,但是在風險較高的區域,比如地鐵站等會進行監控管理。」
此外,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智能貨櫃的主要防盜措施並不是監控攝像頭,而是後臺數據系統,「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都會被記錄下來,如果有顧客頻頻開門但不產生消費,我們可以經過後臺數據核查。若證實顧客確有盜竊行為,平臺通常會在系統拉黑該帳號,這將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值。」
律師
拿走無人值守貨櫃商品同屬盜竊
對無人值守的自動售貨櫃「下手」,將面臨什麼樣的處罰?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周浩律師告訴北青報記者,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周浩律師介紹,對無人值守的貨櫃,隨意拿走他人財物,同樣應當認定為竊取他人財物,系盜竊。
周律師提醒,在智能化社會中,一方面對於隨意拿走他人財物的行為要進行處罰,另一方面還要與個人信用掛鈎,培養人們的信用意識。(記者 李濤 張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