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貨櫃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我們和幾位業內人士聊了聊

2020-12-12 雷鋒網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無人貨架虛火散盡後,行業內外又一齊把或希冀或質疑的目光投向了智能貨櫃。

智能貨櫃的「走紅」早於無人貨架,但它從未達到後者的熱度。二者在商業模式上並無本質差別,核心理念都是讓貨無限接近消費者,只是無人貨架更加挑戰人性罷了。

和無人貨架相比,無論採用RFID還是機器視覺方案的智能貨櫃都具有一定的防盜功能,貨損相對可控。此外,智能貨櫃在補貨成本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貨櫃內的RFID和攝像頭可以實時監控庫存情況,並及時反饋給後臺進行定向補貨。正因為如此,無人貨架退潮,剩下一地雞毛時,仍然有許多人堅定地看好智能貨櫃。

那麼智能貨櫃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呢?這個問題恐怕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各路智能貨櫃玩家的切入點和商業模式都不盡相同。為了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惑,雷鋒網近日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試圖剖析不同玩家的商業路徑,釐清行業現狀,為大家提供一個相對清晰的答案。

兩大路線輸出技術

首先,從技術路線上來說,目前智能貨櫃主要分為兩大流派——RFID流派和計算機視覺流派。

RFID技術輸出基本沒戲

關於RFID技術,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此前已經做過許多介紹。RFID技術的優勢在於比較成熟,產品容易規模化落地。目前市面上投放的智能貨櫃,絕大多數採用的正是RFID技術。

RFID技術的短板也非常明顯,標籤容易被屏蔽和損毀。所以很多人擔心採用RFID方案的智能貨櫃會重蹈無人貨架的覆轍,因貨損率太高難以為繼。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RFID智能貨櫃的貨損率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高,「尚處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RFID另一個被詬病的地方是成本,每一件商品上都需要粘貼RFID標籤,標籤本身的成本和粘貼的人工成本都不菲。「這就涉及到毛利,只要毛利夠高,就能cover」,該名業內人士說道。在他看來,只要運營得當,商品毛利是可以覆蓋標籤成本的。

RFID真正的問題在於門檻太低,無法形成商業壁壘。運營方通常會選擇自己研發貨櫃,即使他們有意對外採購,供應商也會因缺少核心競爭力而身陷價格戰的泥潭。

「做RFID貨櫃技術輸出的公司基本沒戲,這東西沒技術含量」。該業內人士直言不諱道。

視覺貨櫃迄今難以量產

與RFID相比,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門檻要高出許多。採用視覺方案的貨櫃因為邊際成本效應,實際成本也更加低廉。因此,作為技術輸出方,視覺貨櫃廠商是可以有一席生存之地的。

視覺方案中又可以細分出靜態識別和動態識別兩條路線。

所謂靜態識別,是通過比較開門前和關門後柜子裡面的商品變化,判斷顧客拿走了哪件商品。比如,開門前攝像頭拍攝一張照片,識別出貨櫃裡有3瓶水;關門後再拍一張照片,識別出只剩2瓶水了,就說明顧客拿走了一瓶水。

動態識別則是通過識別顧客拿取和放回商品的動作,來判斷顧客最後拿走了哪些商品,而不用管貨櫃裡還剩什麼。

和靜態識別相比,動態識別擁有幾個方面的優勢:

首先,動態識別需要的攝像頭數量更少。靜態識別技術要求將貨櫃中每層架子旁邊都安裝1-2個攝像頭,如果一臺貨櫃中有6層架子,就需要6-12個攝像頭。而動態識別技術只需要識別購買者的拿取放回的動作,不需要在每層架子上都安裝,一般一臺貨櫃安裝2個攝像頭即可。

其次,動態識別貨櫃的空間利用率更高。靜態識別攝像頭需要距離下層隔板有較高高度,否則難以拍到全貌,因此柜子的利用空間會大大降低,基本上會浪費50%的容積,還會增加後期運營補貨成本。而動態識別對此則沒有限制,隔板高度可以隨意調節,可以放置更多的商品。

再次,動態識別貨櫃對商品的擺放限制更少。靜態識別最忌諱遮擋,如果較高的商品擺放在中間,矮的擺放在邊上,攝像頭就無法識別較矮的商品。如果你拿走較矮的商品,關門之後很可能由於沒有識別到而不會扣款。此外,商品堆疊擺放也會導致無法識別。

最後,動態識別貨櫃對SKU的限制更少。靜態識別不支持頂部外觀相同的商品識別,比如可樂、雪碧、芬達,頂部看起來都一樣,一旦發生傾倒、換位置等情況,導致產品受到遮擋,攝像頭就無法識別了。

目前,動、靜態識別領域的代表企業分別有YI Tunnel和哈哈零獸等。單純就技術而論,動態識別技術壁壘更高,更適合企業作為技術輸出方生存。不過放在商業場景中,最後還是要看誰能率先落地。

殘酷的現實是,無論動態識別還是靜態識別,目前行業內都沒有特別成熟、能夠大批量生產的方案。絕大多數視覺貨櫃廠商的產品仍停留在客戶測試階段,市面上很難看到大範圍投放。從各家企業的進展來看,YI Tunnel算是比較接近量產的。

算法不夠微創新來湊

視覺貨櫃最核心的技術在於商品識別。識別一兩個商品並不難,難的是識別成千上萬種商品。現有的商品識別算法雖然在實驗室環境下取得了不錯的準確率,但放到真實業務場景,穩定性仍有待提升。

上個月,「第二屆無人店大會暨2018國際無人值守零售展」在上海舉辦,各大智能貨櫃廠商同堂較量。從現場體驗情況來看,大部分產品的穩定性都難言滿意。不過也有少數幾家產品準確到令人匪夷所思——無論如何搗亂、暴力測試,識別結果都準確無誤。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些貨櫃的準確率已經超出了AI的範疇,而且帳單下發時間特別長,需要五六分鐘,很可能是有人工在後臺核對。」

言外之意,暴力測試情況下,再厲害的算法也不可能做到100%準確。一位視覺貨櫃企業的算法人員告訴雷鋒網,針對易變形、不規則或個體差異太大的商品,算法訓練會受到很大限制。

算法難以突破的情況下,貨櫃廠商只好用各種微創新來彌補產品不足,增加賣點。在「第二屆無人店大會」上,我們看到了不少這樣的微創新。最常見的是在貨柜上疊加重力感應傳感器,提高商品識別準確率。此外還有在貨柜上疊加大屏、光敏傳感器,或融合多種經營業態的。也不乏創新不夠軟裝來湊,通過外在形態博取眼球的展商,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我們不輕易否認微創新的價值,但智能貨櫃行業要取得質的發展,仍然有待算法突破。從這個角度來說,視覺貨櫃廠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股勢力角逐運營

智能貨櫃市場玩家眾多,既有志在技術輸出者,也不乏專注貨櫃運營的企業,其中又摻雜幾股不同的勢力,彼此角逐。

首先是品牌商。

2017年6月25日,在深蘭科技舉辦的「人工智慧改變零售」峰會上,飲品界大佬娃哈哈和深蘭科技籤署了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TakeGo無人智能門店的意向協議。這也許是迄今為止,品牌商布局無人零售邁出的最受矚目的一步。

和傳統渠道相比,智能貨櫃完全受品牌商自己掌控,具有很強的排他性,無論對品牌展示還是新品推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比如飲品促銷旺季,各大品牌都會在產品陳列上投入大量精力,但渠道終端能否完全執行品牌商的陳列策略往往難以保障。此外,品牌商之間的端架競爭也推高了企業的營銷成本。而作為自建渠道的智能貨櫃則不存在這些問題。

行動支付等技術的普及也讓品牌商有機會從側面獲取消費者的消費數據。比如,消費者用支付寶買單後,通過雲端數據共享,品牌商可以獲得該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水平、消費時段等信息,形成用戶畫像。這讓品牌商得以擺脫依賴第三方市場調研製定產品和營銷策略的現狀,變得更加機動和靈活。

可以說,娃哈哈布局智能貨櫃是非常具體前瞻性的。遺憾的是,多方信源均顯示,深蘭科技的產品量產宣告失敗,根本沒有出貨。

其次是專業運營商。

專業運營商的角色相當於貿易商,他們採購設備、點位和商品,賺取銷售額與成本中間的差價。由於專業運營商本身不具備設備(部分會自研設備)、點位和商品中的任何一種資源,因此對運營水平要求最高。

最後是物業地產商。

物業地產商坐擁點位優勢,小區、校園、工業園區等環境相對封閉,具有一定排他性,容易形成壟斷競爭優勢。物業地產商運營智能貨櫃賺的實際還是地租的錢,他們即使不自己運營,也可以把點位出租給品牌商或專業運營商。這類玩家的經營方式往往比較粗放,他們不太在意消費數據,選用的多數是低端貨櫃。

巨頭的遊戲

無論品牌商、專業運營商、物業地產商誰來運營智能貨櫃,本質上都是成本與毛利潤的遊戲。「關鍵是如何用毛利率覆蓋成本」,一位業內人士說道。在他看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毛利率只有一條路徑——優化供應鏈。

供應鏈優化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降低採購成本,二是壓縮補貨成本。貨櫃運營方必須要有足夠大的體量才能掌握議價權,這意味著足夠多的點位,也只有點位達到一定密度,才能壓縮補貨成本。說到底這還是一場規模換利潤的遊戲。

這是一個很燒錢的行業,如果你是一家創業公司,只做這一個業務,基本不可能成功。你需要是一家大公司,有類似協同的業務,也燒得起錢才行。」一位業內人士對雷鋒網說道。

結合當前的資本環境來看,無人貨架「大敗局」讓資本冷靜了不少,加上整體經濟形勢朝下,不少初創公司都反映融資困難。沒有資本輸血,智能貨櫃最後難免將成為巨頭的獨舞。

國內國外多點開花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幾年前,雷軍一句著名的風口理論風靡世界。風口理論反映的實際是社會需求的變化趨勢。

近年來,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變遷。一方面,中國開始進入小家庭社會,對大規模集中採購的需求開始降低。另一方面,年輕群體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相比價格他們更加注重方便和快捷。繁忙的工作也使得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光顧幾公裡外的購物中心。這使得便利店和智能貨櫃等便利型零售業態在國內受到熱捧。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自動售貨機數量在18萬臺,2017年預計在30萬臺左右。依據凱度諮詢預測,到2020年這一數量還將增加到138萬臺。倘若技術足夠成熟,空間利用率更高的智能貨櫃取代自動售貨機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市場空間可期。

如果說國內市場是春意漸濃,那麼國外發達國家市場可以說是耕好了地就等著播種了。與國內相比,日本、美國等發到國家的人口紅利矛盾更加突出,自動售貨機的滲透率也遠高於中國。國內遲遲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不少智能貨櫃企業都調轉視線瞄準了海外市場。

「除了需求強勁,海外市場的另一處差異在於認可技術,能夠對創新基於容錯空間。國內客戶比較喜歡挑錯,好處是能夠讓企業儘快迭代和優化產品。」一名業內人士說道。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便利蜂獨家回應:智能貨櫃將成新方向,簡易貨架不升級會死
    智能貨櫃代替無人值守貨架成為新的風口,這不僅增加了成本問題,這拉高了無人零售的門檻,同時是不是也意味著智能貨櫃的市場再次進入了比拼資本的階段?「無人貨架圍繞點位量競爭的粗放型運營時代已經結束,整個市場已把競爭的重點轉向運營效率。在我們看來,智能貨櫃是運營效率提升的前提條件,傳統的簡易貨架不轉型升級必死無疑。」針對智能貨櫃的發展,便利蜂相關負責人告訴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便利蜂預計在北京市場替換和新鋪的點位數有近萬個,並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智能貨櫃的全面部署。
  • 智能貨櫃50個月回本、保鮮櫃廠家成贏家?
    風散,空蕩蕩的貨架、稀拉拉的團隊,一地雞毛等待收拾。果小美、猩便利、便利蜂等都在講述新的資本故事——以封閉式智能貨櫃代替開放式貨架。舊瓶裝了新酒,但新酒難裝也未必好喝。6000~8000元的高昂貨櫃成本,只賣零食飲品回本周期或達50個月,不到30%的商品毛利……等待他們的依舊是一條不太順暢的路。扎堆轉型催生了另一門產業—智能貨櫃研發商。
  • 和領導單獨坐車聊什麼話題好?記住「三聊三不聊」,得領導重用
    在這些情況中,我們有時候會和領導兩個人獨自坐在車裡,但是遇到這樣和領導獨處的情況,很多人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話題比較好。生怕自己說的不好,領導就會對自己產生壞印象,不利於自己的成長和發展。但其實想要和領導聊天很簡單,只要記住這「三聊三不聊」的原則,自己就能和領導順利地進行談話,得到領導的重用。
  • 音頻app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虎嗅網
    當時正值智慧型手機開始滲透市場,餘建軍看到了音頻生意的機會。同年8月,喜馬拉雅FM成立。那一年,網際網路傳媒圈發生了很多事。 但就此定論音頻不會是一門好生意,未免武斷。 希冀喜馬拉雅FM創立的2012年,微博開通了語音微博,並沒有濺起多大水花,李開復在試用語音微博後甚至表示這是一個「偽命題」。那會兒連音樂都還處在盜版猖獗的汪洋大海裡,音頻更難讓人覺得是一門好生意。
  • 閃電融資30億的無人貨架剛被「吃垮」,智能貨櫃又橫空出世
    2017年下半年,風頭無兩的無人貨架搭上新零售之風的最後一班車,和無人便利店一起成為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幾十家無人零售項目閃電融資超30億元,猩便利,果小美等頭部玩家緊鑼密鼓的開始了無人貨架上半場布局。一邊是瘋狂燒錢的快速擴張,另一邊是無人點位的激烈競爭,短短幾個月時間,無人貨架像星火燎原一般席捲各大城市寫字樓和商圈,無人零售第一階段的空間戰拉開序幕。
  • 聊一聊你們學車時教練收了多少煙,談一談,你們的一把過
    各位現在有車,或者學過車的朋友們,來聊一聊,你們到底掛過幾門,到底有沒有一把過,到底駕校腐敗不腐敗?學車累,還是學習上班累!首先又到了一年最熱的季節,也到了一年學車的好季節,也可能是最難熬的技術學習起早貪黑還排隊,一天只練一來回教練罵你不還嘴,考試不過心還累這是小編駕考的真心訴苦哦,當然學車你要做哪些準備?
  • 今天,讓我們好好聊一聊「關工委」
    作為一名年輕的「關工人」,小編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聽著熟悉又陌生的群眾性工作組織——關工委,告訴大家關工委到底是幹啥的,五老到底是怎樣的一群可愛、可親、可敬的人。guangong,大家想到的就是義薄雲天的關公——關二哥,但是我們此「關工」非彼「關公」。
  • 從故事來源、開頭、和結尾來聊一聊《短篇小說之所以短》
    今天我們從故事來源、開頭、結尾三個方面聊一聊短篇小說之所以短。短篇小說中的故事來源於哪裡?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甚至在新聞爆出一些毀三觀或奇特的故事後,大家會調侃一句「往往生活比電視劇更精彩」。可見我們的故事一定是來源於生活的。
  • 診所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診所到底怎麼開才能賺錢?獨角獸工作室近日在北京舉辦的一場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給出了各自不同的見解。要不要開診所?杏樹林創始人張遇升認為,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開診所是一條可行的路徑,但這個診如何開出特色很關鍵。「要麼運營成本更低,要麼服務更好。」好牙醫創始人孫峰認為網際網路醫療進行到下半場,將自己公司的利益最大化,開診所是必然的。
  • 轉向智能貨櫃 快方送藥求生
    來源:北京商報盈利瓶頸期的醫藥O2O正在嘗試藉助智能貨櫃的東風進行突圍。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快方送藥(以下簡稱「快方」)開始在銀河SOHO等辦公聚集區布局無人智能貨櫃,出售的商品不僅包含藥械,還有食品、美妝、個護、居家產品等品類。業內人士認為,快方布局智能貨櫃或與盈利困局難破有關,增加客單價和消費頻次是其目的。目前,智能貨櫃市場潛力大,快方入局機會尚存。
  • 聊一聊翻牆與網賺
    但是,對於翻牆,這的確是一個敏感區域,我個人覺得,只要你不做違法犯罪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你只是通過翻牆,去google查資料,去YouTube學習或者做一個YouTuber,去亞馬遜做正當外貿生意,這些都是可以的。雖然如此,可依然有人擔心,翻牆這個事違法嗎?會被抓嗎?安全嗎?跟網賺有什麼關係?那麼,今天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聊一聊,我們上學時候,你身邊的那些學霸
    我們一個高中同學,十分聰明,但不好好學,在寢室裡研究各種鎖芯,後來把學校財務室保險柜打開了,看見裡面很多現金,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哪裡見過這麼多錢啊,知道撞大禍了嚇壞了,門都沒關就跑了,後來被開除,轉到一所普高但還是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當我們在聊蹦迪時,我們在聊些什麼?
    這是何等的熱愛和沉迷啊! 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入鄉隨俗地,中國留學生也成了各大club的常客,撐起了各大知名club一半的生意。 每個周五,都會見到一群打扮時髦的中國女留學生們,結伴出行。從鞋子武裝到耳環,渾身皆是「心機」。
  • 關於壓力和困境,我們找三位研究生聊了聊
    在2006年後,國內研究生自殺事件仍不絕於耳,這些觸目驚心的事例警示我們,研究生作為具有較高學歷和較高期望值的群體,其心理應激能力不一定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引起我們的積極關注。▲高欣奕備考公務員的自習室「我們這一屆有非常多的人要去考公務員,大家都覺得考上公務員後可能會過得更好」。體制內(公務員事業單位)雖然不是一條特別好的路,但至少進去後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開展一些副業。但是在傳統網際網路公司,是沒有這種機會的。
  • 真正在玩表的人到底在想些什麼?我們找了三位硬核玩家聊了聊
    日前,由一幫真正玩表的藏家主辦的「首屆上海國際玩表節」在上海歷史博物館頂樓拉開帷幕,我們找到了「玩表節」的三位創始人,讓他們聊一聊玩轉腕錶收藏的樂趣到底在哪裡。三位資深腕錶玩家Andy、Daniel、Kelvin,在12月舉辦了第一屆上海國際玩表節。
  • 我們和四位博士聊了聊就業
    我們和四位中國高等院校的博士聊了聊博士就業那些事兒。11月,武漢華中師大一附中官網發布了一份「2020年第一輪教師招聘擬錄取人員公示」,在擬錄取的9名老師中,6人都是國內外頂尖大學的博士,其餘三人也是清北碩士。
  • papa校長和你聊一聊日語入門階段的發音問題
    在「學日語以交流為目的,能聽懂就行,不需要多標準」盛行的大環境下,我們為什麼還要堅持發音為王呢? 舉個例子: 兩個老外跟你用漢語交流,一個普通話倍兒標準、倍兒流暢,另一個滿嘴的印度漢語,你交流起來會覺得哪個更舒服呢?答案不言而喻。
  • 我們和北京「路上時事評論員」聊了聊美國大選
    從安貞門到和平裡的路上,當司機張師傅聽到我們說國慶假期中,接連做川普確診新冠的新聞時,馬上一挑眉毛,反問了我們一句,「你說他(川普),是不是真病?」我們問張師傅,「您說呢?」張師傅頓了一下,「我也是瞎看,我覺得他沒病。不然美國怎麼死了20多萬老百姓,給領導人治病,不給老百姓治病?」
  • 我們和觀眾聊了聊他們眼中的 Alec Soth 與展覽
    我們好奇大家對這次展覽和索斯的作品有什麼觀點,於是我們隨機採訪了館內的觀眾和他們聊了聊。現場觀眾這麼說Voice from viewers毛毛,自由職業者「從外面趕來時原本有些焦躁,但進了 SCoP 展館會感覺到平靜,展廳把索斯的作品系列按照房間劃分,讓空間有了一些私密性,同時觀看下來也很流暢。
  • 重新審視盒馬和其追隨者們:新物種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一是,京東的生鮮頻道,和京東7FRESH出自一個部門操盤,內部人感覺有點沒想清楚。引入京東7FRESH到京東APP的優質流量入口位置,是不是有點自己人跟自己人打架?大倉的生鮮和門店的生鮮怎麼和睦相處?沒招,京東7FRESH整了個APP。這就讓人心疼了,一個消費類APP,如今這年頭拉新裝機有多難?做過的人都留下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