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藍:鸇陰古渡(組詩)

2020-12-18 澎湃新聞

平川文旅

公眾號 ID: gh_fe0ba9ff83af

鸇陰古渡的前生後世

西漢時為鶉陰

東漢時名鸇陰

西夏至明清時名迭烈遜

1937年,此地設安寧

兩千多年過去

駝嘶馬鳴猶在耳邊,金戈鐵馬風塵過,不見狼煙

春日融融燕子飛,刀光劍影沙塵虐,都是一場夢

不管被叫做什麼,黃河依然汩汩流淌

古老的只是生鏽的時光

而黃灣,花白草綠日頭香,每天都新鮮

玄武大帝依舊坐守北武當

山下的百姓,忙時種地,閒來燒香

把一個又一個發黃的日子,活出了光

渡 口

沒有一隻船

仍然是渡口,就像

離別很遠的地方,依然是故鄉

離去很久的人,永遠是親人

黃河的水,冬日清澈夏日渾

岸邊的青草,活了一秋又一秋

歸來的風,有時帶著花香,有時帶著雪

能夠渡過去的,是歷史,是時光

度不過去的,是回憶,是情意

是你留下的那個,古老的,春天

被喚醒的春天

染血的黃沙,被青草治癒

沉睡的渡口,被梨花喚醒

能夠帶來希望的,我們都叫春天

比如疫苗,花朵和愛情

鸇陰渡口也曾有過春天

南來北往的馬隊,東行西走的駝鈴

把一個個村莊點亮,而捧燈照岸的人

站成了一座信仰

翅膀是在一次又一次跌落中練成的

正如鸇陰渡口,被兩千年的時光不斷打磨

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熠熠生輝

現在,你叫新時代的夢想

初會柳州城

兵馬已經被時光收繳

鐵蹄聲聲在黃土深處奔湧成河

一截斷牆,仿佛曆史的豁牙

兀自立於時光的口中

向世人講述曾經的金戈鐵馬

或者市井繁榮

站在古城牆上,四野空闊

草木荒疏,唯有一地玉米

向秋風交出身體和靈魂的玉米

迎接我們探尋的目光

堅硬易逝,柔軟長存

城外一棵榆樹,殘缺的牙齒

告訴我們,他的根已經

牢牢的捏住了時光的命脈

魁俊梅,女,筆名安藍。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有散文、詩歌、小說等作品散見於《星星》《飛天》《揚子江詩刊》《中國煤炭報》《甘肅日報》等多類網絡媒體和紙媒報刊雜誌。

來源:平川文藝

紅色勝地·西部陶都

原標題:《安 藍:鸇陰古渡(組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現代組詩《追求與嚮往》
    現代組詩《追求與嚮往》 文 /陳聖(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 找回心中那份情感 —— 聽《 Kiss The嚮往寧靜 —— 聽班得瑞《 The Sound of sile nce 》曲有感 在無人的曠野 靜聽天籟之音 是那麼熟悉 總給忙碌的心者 留下 一塊靜謐的藍
  • 紅雪 | 郭爾羅斯的迴響(組詩)
    一紙大紅的印章蓋出一個抗日救國軍別動隊總隊長委任狀 殺、殺、殺……從扶餘、農安、長春嶺蘭西、青岡、海倫、安達殺向肇州殺得雪花激昂 炊煙抖擻殺姦淫農婦的營長豎起軍紀的威儀跪老娘的一抔黃土哭出一句硬話:不成功則成仁 藍天很藍
  • 古渡鄉愁,遊溫州七都上沙古渡碼頭遺址
    偶然走到一個很有文化的地方——海外華僑的鄉愁記憶,溫州七都島上沙古渡碼頭遺址。這裡有鄉愁,有跳跳魚,還有美麗的風景……今天是大晴天,我們出去玩,但是沒有明確的目的地,隨便走走。七都是一個島,風景很好,就去了。
  • 晉江安平古渡頭被指遭破壞 未辦相關手續施工被叫停
    閩南網11月14日訊 離安平橋數十米之隔的水心禪寺三聖殿拆除重建,施工被指破壞安平古渡頭。昨日,晉江安海一位民間文化愛好者,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反映此事。  安平橋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安平古渡頭在安平橋文化保護區內,被列為晉江市文保單位。針對此事,水心禪寺管理人員回應稱,他們已在施工時對古渡頭做了保護措施。
  • 黃飛躍‖「村官」日記,人間,請節哀(組詩)
    黃飛躍:「村官」日記,人間,請節哀(組詩)平平安安留言說:讀飛躍的詩歌,你會忘了自己是在讀詩歌
  • 厚重鞏義 洛水上的倉西古渡
    第一個古渡在倉西嶺的西側,和大隋年間的興洛倉有著密切的關係。《隋書·地理志》記載:鞏縣「有興洛倉」。《資治通鑑》更為詳細:「大業二年,置洛口倉於鞏東南原上。築倉城,周回二十餘裡,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以上。置監官,並鎮兵千人」。
  • 古體詩創作,凡塵雲仙組詩《天地萬物十首》,每一首都是經典
    組詩《天地萬物十首》作者:凡塵雲仙(李雲茂),當代1.九宮推演知盡天下事,念誦真言護得眾生安。10.《十方》,十言詩十方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後,人類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組詩《天地萬物十首》,有《天地》、《陰陽》、《三界》、《四象》、《五行》、《六道》、《百族》、《八卦》、《九宮》、《十方》十首詩,包羅萬象,天地萬物盡在其中。作為古體詩集大成者,組詩《天地萬物十首》,價值極高,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從三言詩到十言詩,每種體裁都有,每一首詩都是經典之作,作為組詩,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 文化山西:黃河三大古渡、長城六口、太行八陘各是什麼
    黃河三大古渡在黃河北岸的山西省境內,從上流到下流,相繼有風陵渡、大禹渡和茅津渡三大著名渡口。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裡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 文本細讀|劉懷彧組詩《謄寫與紀念》評論小輯
    經歷太多的悲歡之後,這組詩給了我們難言的驚喜。私以為,詩人劉懷彧的這一組詩,即在回答這樣的問題。詩人先簡筆描畫:「屏息閉口道路以目「(《口罩》)、「櫻花在無人之境盛開」(《素瓶》),再從這今日司空見慣、卻恐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景象,去洞見那「痛」——「這狼狽萬箭穿心/這無知何以軟埋」(《口罩》)。
  • 防藍光眼鏡市場的最大贏家,為何偏偏是臺灣的安汰藍?
    它就是——來自臺灣的安汰藍品牌。為什麼安汰藍可以成為防藍光眼鏡市場的最大贏家呢?這要從它的經營模式開始說起:安汰藍品牌是走傳統的線下銷售路線,而不是熱門的線上電商經營,這是它的獨特之處。安汰藍一開始僅是作為向品牌提供護眼方案的供銷商,後期才發展到自售防藍光產品的。
  • 「古渡鄉愁」如何留下建成網紅打卡點
    「古渡鄉愁」如何留下建成網紅打卡點 2020/12/10 00:06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230
  • 白居易《憶江南》:春來江水綠如藍;在古代,藍是一種染料
    藍:凡可製取靛青(即靛藍)的植物,均可統稱為 「 藍 」 。在古代,藍可以從多種植物中提取,比如藍草(它的根莖叫板藍根)、蓼蘭、馬蘭等。蓼蘭綠如藍:比蓼藍還要綠。如,勝過。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憶江南》組詩。這裡選取了其中的第一首。【跟著詩詞去旅行】烏鎮靛藍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染料之一,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在古代,藍是人類使用的染料顏色中最便宜、好看的顏色。
  • 《紅、白、藍的菱形畫》蒙德裡安-世界名畫鑑賞語音講解
    紅、白、藍的菱形畫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荷蘭畫家蒙德裡安創作於1924年的《紅、白、藍的菱形畫》,這幅油畫收藏於華盛頓國家美術畫廊。
  • 貴賓紅嘴藍尾鵲安家南京幕府山
    山中的紅嘴藍尾鵲。 這一群紅嘴藍尾鵲有十幾隻,它們在枝間跳上跳下或飛來飛去,飛翔時多呈滑翔姿勢。它們全身長約50釐米,上身藍色,頭黑色,嘴紅色,羽尾十分長而美豔,發出多種不同的鳴叫聲和口哨嬉鬧聲,引起不少市民的關注。
  • 鎮江西津古渡,宛若一幅千年畫卷,在江濤帆影的映襯下風韻依舊
    寫在前面的話——鎮江西津古渡,位於市區內的雲臺山下,是依附於山腰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的歷史文化名城「文脈」所在。鎮江西津渡,曾叫「蒜山渡」。古渡殘陽,昔日的醉人畫面依稀尚存,充滿了現代感的新西津渡已成為鎮江旅遊的地標......  坐船從「鎮揚汽渡」上岸後,登著自行車沿平坦的「長江路」一路往東騎行,不遠處就是著名的金山寺。從金山公園到西津渡很近,大概只有1.5公裡。
  • 西安古渡驛又開新店,地道的關中特色民俗小吃和非遺美食和老字號
    這裡不僅有地道的關中特色民俗小吃,還有不少非遺美食和老字號,如果想體驗一站式吃遍陝西名小吃,那來這家位於長樂西路長樂大廈四樓的古渡驛
  • 上遊•夜雨丨劉邦祥:民以食為天(組詩)
    {"title":"上遊•夜雨丨劉邦祥:民以食為天(組詩)", "url":"https://www.cqcb.com/yuedu/wenhui/2021-01-09/3551036.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uedu/wenhui
  • 墨紅且留下(組詩)
    墨紅且留下(組詩) 2020-07-13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抑鬱症患者(組詩)
    抑鬱症患者(組詩)
  • 張祜《題金陵渡》中的鎮江:千年古渡口 一幢小山樓
    歷史上的瓜洲古渡,在長江河道的北移與衝刷下,今天已被淹沒於江中,現在與西津渡隔江相望的,是一片復建的風景區。瓜洲原本是長江中泥沙淤塞而成的一座沙渚,因形狀如瓜而得名。那時的瓜州古渡大概僅有十幾戶人家,甚至是只有幾戶人家的濱江小村,所以張祜隔江望見的瓜州只有區區兩三點星火。   宋代以後,由於古渡位於城市的西面,人們又賦予它一個新的名字「西津渡」。聆聽著潮水拍岸的陣陣聲響,這座依山臨江的古渡,自此便開始以西津之名,伴隨著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致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