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人後天學到的第一個「高級技能」,對寶寶的成長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但是有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各種阻礙,發音不準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寶寶發音不準怎麼辦呢?
1、 某些疾病或損傷導致的構音障礙
常見的疾病有先天顎裂、耳聾、腦疾病或損傷、智力或認知缺陷等,總結起來,這些疾病之所以會造成發音問題,主要是對發音器官結構或功能造成的影響,如先天顎裂造成的是發音器官的結構不完整,耳聾造成的聽覺系統的損傷,腦疾病或損傷是對神經系統造成的損傷,智力或認知缺陷則是先造成語言認知的能力的缺失進而造成兒童無法得到正常的發音練習,發音器官的肌肉功能自然無法達到準確發音的標準。一般由某些疾疾或損傷導致的構音障礙需要先進行治療再進行語音矯正,從而獲得正常的發音。
2、 發音器官本身功能的障礙
發音是很複雜精確的動作,而且是很多動作的組合,一般每種語言中都會有幾十個音素,每一個音素對應一個發音動作,多數音節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素組成,無論是單個音素的發音動作做不到位,還是在音素組合過程中出現失誤,都會造成構音障礙。實際上有些疾病導致的就是發音器官的功能障礙,但有時候找不到造成發音器官功能異常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進行語言矯正訓練獲得準確的發音。
3、 語言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實際上,每個人都不可能剛開始說話就把音發準,何況是幾十個發音動作都做準確還要把他們連貫起來,所以發音準確性是靠長期的發音練習才能得到的,所以在語言發育過程中的發音不準,有可能是正常現象。
由於語言其實是後天技能,所以不同的孩子語言發育速度會有很大的差異,那麼判斷寶寶發音不準是正常現象還是構音障礙將變成很重要的事,可以進行語音檢查對具體的發音進行語音病理分析,再通過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如果不是正常現象,並且需要語音矯正的話,還能根據語音病理分析的結果制定矯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