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音不準怎麼辦?抓住兩個方面,糾正孩子發音短板不難

2020-12-10 智慧奶奶蘇俠英

前天,後臺有位媽媽給我留言:

「我小孩現在五歲多了,有幾個音老是說不準,比如公公說成東東,姑姑說成嘟嘟,苦不苦說成土不土,尤其是g和t這兩個音老是說不過來,不知道怎麼回事!」

仔細看了寶媽對問題的描述,從描述中可見孩子對「公」、「姑」、「哥」等音發不準,這幾個音也是許多孩子在發音方面存在的最普遍的問題。這裡首先提醒一點,寶媽最好先檢查一下,看看孩子的舌系是否屬於正常,如果孩子的舌系沒有問題的話,就不用擔心。

處於語言發展階段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個別發音不準的現象,我家兩個孩子也不例外。大寶寶小時候「奶」、「哥」發不準,二寶現在什麼都會說,就是「拿」發音不準。尤其是大寶寶說話比較早,但是有兩個音一直發的不準,比如:見到哥哥大寶寶都是喊「得得」,「奶奶」大寶寶喊「來來」。

我也曾經對大寶寶發音問題做過仔細分析,寶姥姥家在江南的蕪湖,平時聊天中發現寶姥姥就把「奶奶」說成是「來來」。大寶寶小時候經常去姥姥家,一住就是半月之多,寶寶天生愛模仿,當時的大寶寶又正值語言發展階段,由於受語言環境的影響,發音不準很正常。

剛開始我們也沒太在意去糾正,心想寶寶長大就改過來了,後來轉念又以想寶寶快上幼兒園了,發音不準、個別話說不清,調皮的孩子會取笑,如果遇到小朋友調皮抓住發音缺陷惡作劇,會對寶寶造成影響,於是我們便採取了措施。

小孩說話發音不準怎麼辦?

1、營造規範的語言環境

因為大寶寶「奶」的發音就是受姥姥所在地環境的影響,所以在寶寶語言敏感期階段,為了營造規範的語言環境,沒有特殊情況就不再讓大寶寶去姥姥家。

接下來,大寶寶一直住在奶奶家,奶奶率先用普通話跟寶寶交流,並要求全家人只要跟大寶寶說話都要用普通話。對於寶寶的兩個發音短板,平時跟寶寶說話遇到「奶」或「哥」以及同音字,我們就故意把音發得重一些,目的是引起寶寶的注意。

奶奶陪伴寶寶的時間最多,陪著寶寶玩、帶著寶寶睡,寶寶吃喝拉撒睡的時間都成了訓練的課堂。每次寶寶叫奶奶做事的時候,奶奶就對寶寶說:「求助別人要怎麼說呀?」寶寶就說:「請奶奶幫我倒水,我渴了。」寶寶說過之後,奶奶還會把寶寶說的話準確地重複一遍,偶爾奶奶還故意說沒聽清讓寶寶再說一遍,然後自己再重複。

剛學說話的寶寶大多是從稱呼學起,奶奶教大寶寶當然也不例外。一天,奶奶像往常一樣教大寶寶說話。奶奶這邊剛提個醒兒,大寶寶那邊就如數家珍地說了起來,大寶寶爸爸、爺爺、太太、媽媽、弟弟、妹妹地說著,奶奶躺在身旁微笑著傾聽。當大寶寶說到奶奶時,奶奶突然一陣驚喜,摟住大寶寶就給了個溫馨的親吻。吻過之後奶奶又對大寶寶說:「寶貝,再大聲叫一聲奶奶好嗎?」話音剛落大寶寶又甜甜地喊了一聲奶奶。吐字是那麼地清晰,發音是那麼地標準,音質是那麼的清脆,音色是那麼地動聽,叫得奶奶心花怒放滿臉陽光,為此奶奶還給寶寶寫了一篇成長日記,留下了激動人心的瞬間。

2、有意對寶寶進行訓練

大寶寶小時候大部分時間都由爺爺奶奶帶著,之所以寶寶說話比較早,與奶奶的早期訓練是分不開的。當然訓練寶寶說話並沒有送去早教班,而是把訓練滲透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平時陪著寶寶玩、晚上帶著寶寶睡覺,一天三墩跟寶寶在一起吃飯,反正是凡是跟寶寶在一起,就對寶寶說個不停,自己反反覆覆地說,並引導寶寶說,寶寶發音不準的時候從來沒有責備過,而是耐心地引導。

寶寶發不好「哥」的音,我們在日常中就有意地創造機會,引導寶寶說。例如:在小區玩經常看到鄰居家養的鴿子站在窗臺上,我們就指著告訴寶寶那是鴿子,寶寶聽到後也學著我們說「得子」;寶寶喜歡聽爸爸唱歌,爸爸故意躺在沙發上,我們就對寶寶說:「你叫爸爸唱歌他就唱了」,寶寶為了聽歌就拉著爸爸的手撒嬌:「爸爸,我想聽得,你快唱嘛。」雖然剛開始寶寶發音依然不準,我們並不著急,依然是一如既往地想方設法創造機會讓寶寶多多發音。

雖然,全家人都很用心的對寶寶進行訓練,但是大寶寶到了19個月才會準確地叫奶奶,會正確叫哥哥的時候,大寶寶已經是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了。

訓練寶寶說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01訓練寶寶說話要有耐心

人常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的家長天生性格火爆,還沒教兩遍呢聽到孩子發音不準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發脾氣,這樣可萬萬使不得。

訓練寶寶說話不能急於求成,要在平時的生活中隨意進行,寶寶發育不準只要適當提示,不要硬性強求,不然會增加孩子的思想負擔。有的家長對訓練寶寶說話加以獎懲,如:不會喊姥姥就不給玩具,會喊奶奶就帶你去遊樂場等等,這樣的做法都不提倡。

02多鼓勵少指責不取笑

孩子天生喜誇不喜責,在寶寶學發音的時候,家長儘量要多鼓勵和誇獎,千萬注意孩子說錯了不能指責,更不能嘲笑孩子,多誇獎和鼓勵有利於孩子的進步。

4、5歲的孩子心智還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家長對寶寶的發音缺陷進行取笑或嘲笑,不僅容易給孩子發音造成陰影,嚴重時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障礙。

03不可當著眾人的面揭短

我以前去幼兒園接寶寶的時候,就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總是當著小朋友和家長的面說自家孩子的不是,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要知道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差異,有的孩子不到兩歲就會說整句的話,而有的孩子都四五歲了還是字詞的往外蹦。孩子說話有早晚之分,孩子的發音也一樣,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個別的發音短板,家長不用太著急。只要平時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不斷地說、不停地說,讓孩子的大腦經常受到刺激,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就會儘早來臨,孩子的發音短板也會很快糾正。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聯繫即刪)

我是智慧奶奶蘇俠英: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育兒達人,時光流影籤約作家。現在是兩個孫子的奶奶,專注養兒育孫、隔代教育經驗的分享和傳播,希望這篇分享對您有所幫助。喜歡我文章的請關注@智慧奶奶,同時歡迎您參與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拼音發音不準怎麼辦?
    語言是孩子未來成長中,至關重要的個人因素,俗話說人才不一定有好口才,好口才一定是人才,那麼有的孩子說話時,拼音發音不準怎麼辦呢?不及時糾正是不是會影響孩子的教育和自我成長呢?其實,正常語言發育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個別拼音發音不準的現象。
  • 孩子發音不準,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發音不準,我們經常會在英語學習中聽到這個詞。畢竟是第二語言的學習,發音有所偏差是肯定的,因為語種之間發音習慣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但要是放到中文裡,很多人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了,「母語還能說不明白?」沒錯,還真就有說不清楚母語的人存在。
  • 孩子發音不標準,到底要不要糾正?
    ,如果問您:「孩子的英語發音不標準,到底要不要糾正?」      但是,如果再問一句:「當初您家孩子學母語的時候,一開始發音標準嗎?」很多家長朋友笑了,會說:「確實也有不標準的。」      有些家長會急於孩子的發音,一次次打斷孩子的英文練習。家長們的做法無可厚非,希望孩子說出純正標準的英語,是每個家長的願望。      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發音到底重不重要?
  •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一定要重視這幾點
    就拿最為常見的發音不準來說,這就是父母不能不去關注的地方。孩子之所以會發音不準,除了比較少見的生理問題外,更多地是因為孩子的構音器官尚未成熟,無法發出某些需要年齡大一些才能發出的音節,只能通過錯誤的發音方式來發出,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
  • 孩子發音不準?家長一定不要這麼做
    孩子發音不準?家長一定不要這麼做!  英語學到什麼程度才算好?相信,在很多家長眼中,「口音純正、流利使用」是評判孩子英語學習程度的不二標準。  注意,在此標準裡,「口音純正」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孩子學得好,家長會美滋滋地誇獎「跟外國小孩兒說的一樣」,一旦孩子學習過程中有些詞發音不準時,家長就會立即出馬糾正。  「糾音」,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啟蒙階段孩子發音不標準,家長別瞎糾正!!
    最近有家長發來疑問:孩子的英語發音不標準,該怎麼辦?「暑假孩子在家上網課學英語,但發音總是不準,我特別著急,給孩子一次又一次糾音。孩子本來挺喜歡英語的,但被多次糾音後牴觸情緒很大,認為學英語一點都不快樂,簡直都不想再碰英語了。
  • 發音不準訓練:拯救孩子的語言,從現在開始
    每當談到說話的時候,有一個方面極易被大家忽視,但同時它又是語言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就是發音。儘管很多人覺得發音只需要用嘴巴說就行,可實際上並非如此,發音可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從近幾年兒童發音不準的趨勢來看,大部分時候發音不準多出現在學齡前兒童當中,逐漸成為影響孩子生活和上學的一大問題。同時,導致發音不準的原因多種多樣,如果不加以區分,又是對兒童語言發展的一個重大打擊。
  • 孩子上了一年級仍然發音不準,長期錯誤的語言狀態該怪誰?
    可是,有一小部分孩子在接觸拼音後仍然沒有改掉發音不準的毛病,不僅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還會遭到同學的嘲笑。既然學會了漢語拼音,照著讀總該沒錯吧!怎麼還是念不對呢?孩子怎麼就這麼笨呢?當孩子出現學習上的問題時,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太笨,怎麼教也教不會,尤其是語言方面的學習。
  • 孩子發音不準是因為什麼?或許,我們都忽略「發音」的影響
    對於發音,我們很多人都有著這樣的疑問,比如人類是怎樣發音的,比如我們的發音都是依靠哪些方面才能做到等等。其實人類的發音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過程。所以三大部分缺一不可,一旦哪個方面出現問題,我們的聲音也會受到影響。發音不準就是一個受到影響的典型問題。發音,是我們每個人說話所必須具備的基礎,只有學會了如何正確、清楚、準確的發音,才能讓我們與其他人進行交流的時候知道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所以一旦發音出現問題,影響最大的還是我們自己的語言表達。
  • 孩子發音不準是正常現象,用不著花錢矯正?
    吐字不清、發音不準、音調異常……按理說,這些問題都是兒童語言習得期間正常表現,跳過這些問題直接能出口成章才叫「聳人聽聞」。幾乎沒有孩子可以一蹴而就,語言系統一夜就能瞬間成熟。「爸爸」說成「大大」,「哥哥」念成「的的」,「吃飯」講成「七飯」……雖然這些詞從一個胖嘟嘟的小可愛嘴裡說出來很是萌萌噠,但時間一長可就成了大問題。
  • 成人糾正發音要多聽「非標準音」?那孩子呢?
    這本質上沒錯,但語音專家發現,成年人要想糾正自己的發音,不能只聽標準發音,也要聽「非標準發音」,例如德國、法國、義大利、印度等國家口音的英語,為什麼呢?我們先從日本的英語口音試驗說起。後來,哈佛大學對日本成年人做實驗,看看read 和lead兩個音,大家能否聽得明白。實驗者一致回答能聽出區別。再問為什麼會說錯,實驗者有的說「我們的口腔結構不同。」有的說「我們發音部位跟你們不同,我們的靠前,你們靠後。」也有人說「我們舌頭硬,老美舌頭軟。」
  • 孩子英語發音出問題,該怎麼糾正?
    二三年級的孩子在開始學英語的時候,會出現看到一個單詞會說不會寫或者是會寫不會說。那麼寫出一個規範標準的單詞比較容易,因為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字帖,孩子們可以通過臨摹來糾正自己的書寫。但是孩子英語發音上的問題,該怎麼去糾正呢?
  • 孩子普通話發音不準的時候 家長可以這樣做
    孩子在嬰兒時期受環境的影響,對語言的學習會更容易。所以教孩子說普通話應該從他開始說話的時候開始,這樣才能從小培養他說普通話的良好習慣,讓他擁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父母最主要抓的還是普通話,因為這不僅有利於孩子的日常交流,更有利於孩子的識字與閱讀。教育孩子漢語拼音時應注意標準性:1.標準的漢語拼音有利於寶寶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口齒清晰、言語表達清楚的寶寶才能與人很好地進行交往。2.標準的漢語拼音有利於寶寶認知的發展,誇張的口型也有利於孩子拼音標準化的發展。
  • 寶寶發音不準的原因解析
    說話是人後天學到的第一個「高級技能」,對寶寶的成長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但是有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各種阻礙,發音不準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寶寶發音不準怎麼辦呢?,發音器官的肌肉功能自然無法達到準確發音的標準。
  • 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孩子說話發音不準,會和你們有關嗎?
    對成年人來說,發音並不是一個多麼困難的問題,因為幾十年的說話發音讓他們早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發音方式和語言習慣。可對於剛剛接觸字音的孩子來說,發音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出現其他問題。比如發音不準。對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是不太了解語言問題的,更不要說發音不準這個混跡於孩子語言當中的「小問題」。
  • 孩子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兩種情況要區別清楚
    抖音上有一個視頻點擊率很高,媽媽教孩子說話,孩子發音不準,把小秘密說成「小膩膩」,吃飯說成「稀飯」,很是搞笑,網友都點讚評論,說孩子很可愛,心態很樂觀,可是媽媽也有自己的苦惱,就是孩子怎麼教也學不會,從學說話開始,很多音就沒發準過。
  • 孩子五歲多仍舊發音不準,這種情況還有得矯正嗎?
    「老師,我家孩子自從離開老家到這裡後,大舌頭就找上門了,學普通話能糾正好嗎?」「老師你好,孩子四歲半了,可說話還是不清不楚,尤其NL不分很嚴重,上矯正課能短時間治好嗎?」這種對孩子語言發育成果的不滿意和不屑體現在各個方面,也從側面推動了孩子很多語言問題的形成和發展。
  • 孩子學拼音發音不準,家長不會教怕教錯,這該怎麼辦?
    開始學拼音,很多孩子都讀不準、分不清。家長不是被氣死就是被笑死!先別笑,6個單韻母、9個複韻母、5個前鼻韻母、4個後鼻韻母、23個聲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你能搞定嗎?看似簡單的拼音,把很多家長都難住了。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拼音就會學不會、讀不準,甚至自己都會教錯,把孩子帶到「坑」裡!
  • 遇到孩子發音不準別著急,及時矯正沒問題
    但是,總有一些語言問題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它們對孩子語言發展和語言表達的影響不應該讓我們忽視。而這些問題之中,發音不準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現在好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日漸缺乏,很多時候家長們選擇一手摟著孩子,一手拿著手機不斷地刷著短視頻,這樣看起來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可是說話發音的危機已經悄然出現。
  • 專家:想要孩子的發音不準變準確,該做的語言訓練不能少
    音素是字音的基礎,而字音又是說話的基礎,說話發音的好壞又直接影響到語言發展程度的高低。可見,一個孩子最初的發音是怎樣,那他以後的說話表達就會是怎樣。中國父母比較樸素的育兒觀中重視的方面大多局限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方面,對於孩子能不能好好說話卻很難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