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快速發展的今天,關於語言的討論一直都存在著,一方面是因為語言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語言問題的頻發警醒著父母不要忽視語言問題對孩子的影響。
但是,總有一些語言問題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它們對孩子語言發展和語言表達的影響不應該讓我們忽視。而這些問題之中,發音不準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現在好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日漸缺乏,很多時候家長們選擇一手摟著孩子,一手拿著手機不斷地刷著短視頻,這樣看起來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可是說話發音的危機已經悄然出現。
某音某手等一系列的短視頻平臺和各種浮誇的電視劇,對孩子的語言功能非但沒有促進,反而造成了諸多的麻煩,試想一下孩子眼前整天充斥著複雜、不正確的語言表達時還能讓他們的語言好好發展嗎?很顯然並不會。
一些父母覺得讓孩子自己抱著手機玩既節省了時間,還能讓他們輕鬆一些,只是他們卻沒有想到這種「偷懶」的行為讓孩子的語言難以適從,一下子接受太多複雜的語言表達容易讓孩子對語言產生迷茫和混亂。
其實家長想要省卻精力讓自己輕鬆一些的做法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畢竟工作了一天,回家也想好好休息休息,可每次一回家孩子就是特別鬧騰,這要玩,那要鬧的,時間一長只能把孩子扔給手機。
輕鬆是輕鬆了,可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沒有什麼幫助,畢竟孩子的語言不能只靠手機,父母的一言一行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有一個擺在很多兒童面前的現實問題,那就是應該如何發音?大人們認為發音很簡單,「發音不就是嘴巴一張一合發出聲音就行了,有什麼困難的?」這話對嗎?也對,但是要想真正能夠進行表達,能夠輸出自己的內容,那這個說法就不算對,啞巴的嘴巴也能一張一合,那你能說他們在發音嗎?
只有正確的發音才是清楚明白的語言表達前提,更是親子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必要條件,如果連這一點都不具備,發音自然就成為了一個笑話。發音不準對孩子的影響可不僅僅是說不清楚話那麼簡單,模糊不清的表達會讓他們的社交、生活和學習都受到影響。
為什麼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發音不準就要找語言矯正機構進行矯正?就是因為清楚流暢的表達是孩子未來所必須掌握的技能,但要想掌握這個技能,發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礎。
導致發音不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顎裂兒童說話字音粘連不清就容易造成發音不準,而大舌頭兒童不能合理調動唇齒舌顎等發音器官也會造成發音不準。因此,想要進行發音不準的矯正,家長們先要知道是哪個原因在影響孩子的發音。
兩三歲兒童的語言大多是來自於父母孩子日常的交流和問答正是在這種問答中孩子逐漸清楚了什麼是字詞,什麼是音節,什麼是名詞動詞等等。也許一開始他不明白這些東西的含義,但是隨著語言的深入,這些掌握的語言基礎會在語言高速發展期成為他語言發展的動力。
最後說一句,父母們關心孩子,不能只從生活上著手,孩子的語言發展同樣重要,不要認為讓孩子吃好喝好就是對他的關心,難不成語言不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