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發音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畢竟都說了這麼十幾年、幾十年,要是一句話還說不清楚那就真說不過去了。可是對於孩子來說,說話可不代表他們的發音就一定準確。
不少孩子一張口就是非常不準確的發音,比如「開門」說成「抬門」、「哥哥」叫做「多多」(得得)。如果只是一次兩次還好,但對於部分孩子來說,發音不準是他們經常出現的問題。時間一長,不少家長心裡也著急,但他們又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其實對於孩子發音不準的情況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方面指的就是兒童語言發展的正常表現。大家都知道,兒童語言發展要經歷好幾個階段,仿音期(語言模仿階段)就是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字音本身就有些不太準確,所以家長們不用擔心。
但如果到了三四歲之後孩子的發音還是不太準確,那小編就要建議家長們及時帶著孩子前往醫院做一個檢查,看看會不會是生理缺陷導致的兒童發音不準。
接下來咱們再來說說第二個方面:確實出現了發音不準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說話不是天生註定的東西,它也需要在後天中一點一滴去學習,否則只靠自然發展很難掌握這個技能。發音不準的孩子就是這樣,他們對於字音的認識很混亂,比如舌尖音往往用舌根音發。
明明很簡單的字音在孩子口中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變化呢?這恐怕和諸多不良的語言環境、錯誤的發音方式以及發音器官發育異常有著很大的關係。
不少家長發現自家孩子一兩歲時的發音表達還算比較清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差,尤其是到了三歲之後,這種問題變得更加明顯,連原來可以說準確的字音現在都說不準確了,難道孩子是生什麼病了嗎?
其實孩子發音不準的問題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或者麻煩的生理缺陷,它更多地可能是在錯誤的語言環境養成了錯誤的發音習慣。如果一開始就被矯正了估計也不會這麼麻煩,可是長時間沒有矯正的發音不準只會越來越糟。
至於為什麼一兩歲時發音還算正常,三歲時卻暴露了出來。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像是體重的增加一樣,沒有人的體重一天之內會增加到無法負擔的地步吧,語言問題的累積也是如此,錯誤發音習慣的養成也並非一日之功。
事實上,兒童發音不準也有著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有的孩子是舌尖中音發不準(d、 t、 n、 l),而有的孩子則是舌根音說不清楚。不少家長雖然發現了孩子發音不準的情況,但由於不清楚孩子發音不準的具體類型,所以也不太敢隨便幹預。
但不能因為不了解就放棄對孩子發音不準的改變,拖延太久只會讓孩子的語言發展持續落後。同樣都是三四歲的年紀,別人家孩子在那口若懸河地說,可自己家孩子張口閉口就是不準確的字音。我想,沒有幾個父母願意希望孩子這樣吧?
另外需要家長們注意一點:部分孩子的發音之所以不夠準確,可能也和他們口部肌肉的發育程度有關係。因此,想要讓孩子好好說話,發音足夠準確,那就要注意孩子口部肌肉的調動與配合,讓孩子聲音更加清晰明亮。
不過,家長們也不能忽略語言基礎的學習,要知道這才是孩子暢快表達的基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