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不準現在不矯正,再等一等怎麼樣?父母的遲疑讓語言落後

2020-12-14 楊清語語言矯正

發音,是語言交流的基礎,也是說話最基本的手段。只有學會了如何正確、清楚、準確的發音,才能讓我們與其他人進行交流的時候知道如何更好地進行溝通。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說話語速過快導致發音不準的情況,但這是因為他們無意間加快了語速導致的問題,大多數時候並沒有其他的語言問題影響說話,只要自己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很容易地糾正過來,對於之後的說話交流沒有多大的影響。

但如果孩子說話發音的過程中出現發音不準的問題可要注意了,因為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可未必是語速過快導致,很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不管是哪方面因素影響兒童說話,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發音的問題似乎比較重要。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流利口才,但好的口才除了強大的語言邏輯外,還需要流利動聽的表達。好的語言可以讓受聽者感覺到身心愉悅、印象深刻,對於表達者的認同度、好感度也會大大提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羨慕播音員、配音員磁性聲音的原因,畢竟相比較於普通人,他們的發音表達高出了一大截。

對於如何教導孩子說話發音,每個父母總是能說出不同的方法,有的父母覺得應該先從基礎的事物學起,還有的父母則認為應該高屋建瓴先教孩子說話再學其他的基礎。不論父母教導孩子說話發音的方式對不對,有一點是他們認同的,那就是發音是兒童說話的基礎。

只是在什麼時間段教導孩子說話發音又成為擺在父母們面前的一道難題。儘管他們知道大多數孩子會在八、九個月左右初步具備單字音的表達,在兩三歲大概具備一個相對完整的語言基礎,但是他們還是不知道如何找準一個更準確地時間教導孩子說話。

遲疑讓很多父母在兩三歲之前不太可能系統地教孩子說話,他們最多是零零散散地教著孩子說一些常用的字詞,比如「爸爸」、「媽媽」、「吃飯」等等。但是只要涉及到具體的字音他們就很難繼續下去,因為他們感覺孩子學這麼多太早了。

父母們這麼做的後果,不僅讓孩子錯過了發音學習的最佳時期,也讓孩子在仿音期學會了錯誤的發音方式。隨著孩子的成長,錯誤的發音方式漸漸變成了孩子的語言習慣,等父母在兩三歲教孩子說話的時候才注意到發音不準。

「發音不準現在不矯正,等一等會怎麼樣?」這是發現孩子發音不準後一位母親的疑問,或許在她的眼裡發音不準著實算不上什麼大問題,可以等孩子再大一些慢慢矯正也不遲。

事實上,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語言問題的時候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他們總是以過來人的經驗覺得語言問題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對孩子說話的影響也沒有多大。在發音不準上是這樣,在口吃、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等等問題上也是這樣。

但是他們卻沒有想過為什麼那麼多語言矯正專家一直建議語言問題要及時矯正的原因,就是因為語言問題隨著時間的拖長會變得越來越麻煩,甚至開始影響孩子其他方面。比如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在五歲多之後會影響智力的發展,口吃兒童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

所以,當每一次聽到「發音不準現在不矯正,等一等會怎麼樣?」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小編都要建議父母們及早進行矯正,你們現在的忽略,其實是在傷害孩子語言發展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發音不準訓練:拯救孩子的語言,從現在開始
    以上幾個原因可以看出,部分發音不準兒童的問題需要通過先手術再矯正的方式改變,而有些孩子的發音不準問題那就要及早著手矯正,拖得越晚反而越不利。按理說,發音不準作為一個比較明顯的語言問題應該會得到家長們的重視,但為什麼很多孩子直到成年仍舊是一副發音不準的樣子呢?
  • 父母們容易忽視的發音不準,其實是一個語言障礙
    發音不準確、說話不清楚,一聽見這些熟悉的表現大家是不是會想起很多的語言問題,比如大舌頭、口吃、顎裂等等。沒錯,說話發音的錯誤表達一直以來都是很多語言問題的典型表現,而矯正師們也正是依靠這些表現來分辨不同的語言問題。
  • 晨茜語言矯正:發音不準是舌系帶過短所致嗎?
    晨茜語言矯正 只做良心教育有些寶媽把孩子發音不準歸結為其實,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固然與舌系帶過短有關,但這不是發音不準的唯一原因。舌系帶過短,一般僅影響孩子對某些字的發音不準確,對整體發音不標準不起主要作用。
  • 孩子發音不準是正常現象,用不著花錢矯正?
    我們之前接觸過很多因為語言障礙而不得不延遲進入幼兒園的孩子,也見到過因為大舌頭遭到同學的取笑,越來越不敢說話的寶貝。我們唯一的希望是不再出現這樣的孩子。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其實是構音障礙的表現。顧名思義,構音障礙指的就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發音器官不能正常工作的一種問題。
  • 遇到孩子發音不準別著急,及時矯正沒問題
    但是,總有一些語言問題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它們對孩子語言發展和語言表達的影響不應該讓我們忽視。而這些問題之中,發音不準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現在好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日漸缺乏,很多時候家長們選擇一手摟著孩子,一手拿著手機不斷地刷著短視頻,這樣看起來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可是說話發音的危機已經悄然出現。
  • 孩子拼音發音不準怎麼辦?
    其實,正常語言發育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個別拼音發音不準的現象。兒童的語言發育體現在主發音上本來就是從不準到準確的過程;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的發音器官結構或功能性的障礙:如顎裂、聽力、舌系帶等原因造成的構音不準,都會長期伴隨孩子的語言發音過程,這些都會對孩子今後的語言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試問,誰不希望自己能有一口悅耳動聽的語音,口吐蓮花的口才呢?
  • 意識到孩子發音不準的時候,語言矯正應該提上日程
    而在這些語言問題之中,發音不準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在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兒童語言本身過於脆弱,因此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語言發展,進而可能導致孩子的語言出現各種各樣的異常表現,比如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清、吐字不清等等。由於對於語言的認識不準確,生理因素對於發聲的影響等等原因的存在,很多孩子的語言能力不止落後於同齡兒童,就連最基本的語言表達都無法保證準確性。
  • 兒童發音不準矯正,有哪些地方要注意?
    孩子發音不準,常見原因是語音訓練不當,語言學習環境不佳等等。兒童語言發育的早期階段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模仿成人的語言來進行的,兒童觀察成人的嘴部,模仿嘴的動作,並注意成人的發音。如果家長自己發音不標準,或者家長在孩子面前說多種方言,孩子就會語言混淆,缺乏必要的語言訓練和交流,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障礙,自然就會發音不準,說話的時候有些模糊和不清楚。
  • 發音不準要如何矯正?聽語言矯正師這樣說
    談到發音不準,我們首先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發音是一個非常精密而複雜的過程,需要很多發音器官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每個人的說話發音。因此,一旦發音過程中出現問題,那就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說話發音,而發音不準就是如此。
  • 出現在孩子身上的發音不準,或許和家長有關,趕緊矯正
    主要表現為某些特定字音的不準確或者全部字音的不準確,比如平翹舌不分、NL不分等等。有些孩子發音不準是正常的現象,屬於仿音期階段錯誤發音意識的殘留,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逐漸消失,這就是有些家長說自己小時候也有過發音不準的問題,但長大之後就消失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發音不準本身就不是一個語言問題,消失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對孩子來說,發音不準可能影響以後的生活,請及時矯正
    語言的興衰變化總是和人緊密聯繫在一起,語言的發展同樣如此。從每一個孩子出生開始,他們的語言已經開始發展,只是他們自己並不清楚,出生後的嗚哇哭喊到第一次喊「爸爸媽媽」,清楚準確的發音讓每一個父母都為之感動。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發音不準,第3種情況最易被家長忽視
    晨茜語言矯正專家認為,兒童還處於語言發育中,從平均語言發育進程來看,正常兒童在三歲左右也可能會有些發音不到位,但一般不會影響基本需求的表達,不會造成別人完全無法聽懂的情況,發音是一種動作,說話是一種後天技能,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是很有彈性的,所以判斷是正常的還是非正常的很重要。
  • 孩子五歲多仍舊發音不準,這種情況還有得矯正嗎?
    身為上位者的家長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孩子是否努力達到父母的期望了,只對不符合自己預期的結果保持批評態度。「你看看,這麼簡單的音都發不出來,姥姥愣是念成『襖襖』,教了多少遍都不會!」這種對孩子語言發育成果的不滿意和不屑體現在各個方面,也從側面推動了孩子很多語言問題的形成和發展。
  •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是正常表現,等長大就會恢復正常?
    而發音不準,在不少人看來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甚至很多時候還算不上問題,畢竟誰小時候沒有經歷過發音不準的過程呢?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發音不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語言問題,是單純的說話有些不清楚含糊嗎?還是從字音就開始變形了?這個疑問,其實也是很多去語言矯正機構進行語言矯正的兒童父母所疑惑的。
  • 成都兒童醫院語言矯正訓練怎麼樣?
    成都兒童醫院語言矯正訓練怎麼樣? 時間:2020-12-21 15:28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談到發音不準,我們首先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發音是一個非常精密而複雜的過程,需要很多發音器官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每個人的說話發音。
  • 今天發音不準,明天吐字不清,孩子的語言還是得靠訓練
    可是有一個問題擺在很多父母面前困擾著他們:孩子應該如何發音?很多人一聽發音就覺得很簡單,認為發音不就是嘴巴一張一合發出聲音就行了。這話對嗎?不完全對,如果發音真的這麼容易,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語言問題了。畢竟聽力障礙兒童也能咿咿呀呀地喊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字音,但是你能說這些孩子是在說話發音嗎?
  • 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孩子的這些表現有可能是構音障礙
    在語言發育的初期,大多數孩子的語言會出現很多異常的表現,比如發音的不準確、不清晰,或者是語言表達方面的缺陷、兒童說話時缺乏足夠的語言邏輯等等。語言的落後只是一方面,心理狀態的消極情緒蔓延和智力發展的落後也很麻煩。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構音障礙是什麼?構音障礙是指由於神經病變,與言語有關的肌肉麻痺、收縮力減弱或運動不協調所致的語言障礙。強調呼吸、共鳴、發音和韻律方面的變化,從大腦到肌肉本身的病變都可引起言語症狀。
  • 發音不準過幾年就消失?不,還是得靠訓練來解決
    說話發音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畢竟都說了這麼十幾年、幾十年,要是一句話還說不清楚那就真說不過去了。可是對於孩子來說,說話可不代表他們的發音就一定準確。不少孩子一張口就是非常不準確的發音,比如「開門」說成「抬門」、「哥哥」叫做「多多」(得得)。如果只是一次兩次還好,但對於部分孩子來說,發音不準是他們經常出現的問題。
  • 專家:想要孩子的發音不準變準確,該做的語言訓練不能少
    從本質上來說,這不是對孩子語言發展的不重視,而是大家的注意力沒有放到過這邊。因為中國人長久的觀念中認為語言是每個人先天具備的,只要等孩子不斷長大,這些東西就會慢慢成型。可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語言發展的事實展現在了大眾的眼前,這個時候我們才猛然發現,原來語言發展並不是先天存在的工具,而是一個後天不斷成長的技能。
  • 都會造成發音不準,語言發育遲緩和構音障礙如何區分?
    發音不準是語言障礙中的常見問題,它屬於典型的發育性問題。哪怕兒童沒有任何器質性異常,發音不準也會在1-3歲的時候如約而至,從不會爽約。畢竟,這是每個孩子在語言發展期間肯定會經歷的過程。很多孩子在做身體檢查時完全健康,卻依然出現發音不準的問題,這有可能是方言的影響,也有可能是監護人沒有及時糾正。隨著科學育兒知識的普及,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前就對語言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伴隨著寶貝一天天長大,部分兒童因為很多原因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發音不準應該說是比較高發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