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拼死生娃,為要三胎兒子大出血,本不該懷孕為何堅持

2020-12-19 騰訊網

隨著《人間世2》

第二集「生日」播出

「不敢看人間世」

也登上了微博熱搜

「生日」聚焦的是一群特殊的母親

她們本不該懷孕

卻因為種種原因

躺在了產科的重症監護室裡

引發了比第一集聚焦兒童骨腫瘤

「煙花」更大的「集體淚崩」

這些女性未必不清楚自己的風險

仍拿自己的生命去賭博

拼死生孩子

觀眾們在淚崩的同時

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25歲的吳瑩:

全世界都阻止她懷孕,她還是要堅持

「我認為人生要是圓滿,

就是有個孩子。」

這是25歲的吳瑩

面對鏡頭說的第一句話

但吳瑩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

伴重度肺動脈高壓

已經被醫生診斷「絕對不適合懷孕」

在此之前,她結婚兩年

已經流產過兩次

這是吳瑩第三次懷孕。她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來到上海仁濟醫院婦產科求醫,執意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

2017年,《人間世2》團隊拍攝了吳瑩就醫的整個過程,也留下了她在人世間最後的影像。

吳瑩所處的家庭環境並不差:她的公婆不止一個兒子,沒有人們想像中那樣,要求這個兒媳婦必須「傳宗接代」;吳瑩的先生也非常開通,心疼妻子的身體,明確表示完全可以不要孩子……

但,吳瑩有自己的「執念」。

在「生日」一集中,導演李聞拍下了吳瑩真實的心聲:

「都說我想不開,有些事情不發生在自己身上,你體會不到那種感受,即使我朋友她講的再那個,那他們也有孩子,那我看到他們有孩子,那我也想有孩子。風險我也知道,醫生也講了,我願意拼一把。」

一心想要個孩子的吳瑩終於如願以償,但她沒能夠親自抱抱這個夢想的孩子:新生兒體重只有1005克,生下來就被立刻送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小兒重症監護室。

吳瑩只從手機裡看到了孩子的照片,她在重症監護室努力了14天,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5歲……

吳瑩的故事播出之後

網友紛紛惋惜年輕的生命

有網友說完整人生不是靠孩子

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

有人表示理解

母親渴望孩子是天性

導演李聞透露:她可能抱過僥倖心理

「我們在拍攝過程中也了解到,吳瑩在第二次流產後進了一個心臟病孕婦微信群,群裡互相鼓勵,說『我成功了,你們一定也可以』,我們猜測這也增加了吳瑩的僥倖心理。

但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也許90%甚至更多的心臟病女性冒險成功了,吳瑩偏偏就是剩下的極少數當中的一個。

從拍攝的角度來說,其實我們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畢竟吳瑩還是這麼年輕。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更多女性看到吳瑩的案例後,可以減少一些僥倖心理,認真遵從醫囑,不要拿生命冒險。」

產科主任:見過很多堅定的孕婦

仁濟醫院承擔了上海

40%左右的危重孕產婦搶救任務

產科主任林建華

接觸過很多堅定的孕婦

她們或為了家庭的完整性

或為了對丈夫的愛

或迫於其他壓力

選擇了一條九死一生的道路

林建華知道這裡的「九死一生」

絕對不是一種修辭手法

可是,她不能剝奪她們的生育權

作為醫生,她只能盡最專業的努力

去保全她們和她們的孩子

在吳瑩去世後,仁濟醫院產科主任林建華,再次提醒自己的同事們:遇到妊娠禁忌症女性,要警告再警告,勸阻再勸阻,一定要往「往死裡談」,希望危重孕產婦的數量可以減少。

「但是怎麼說呢,我們有的時候也很尷尬,人家說生育權在她手上,這麼溝通、這麼談話,她認命了,她不肯終止,我們也不能全部把她引掉。」

堅定的孕婦還有她們

38歲的她為博一個兒子

大出血如同噴泉……

與吳瑩不同,38歲的危重孕產婦林琴,已經有了兩個女兒,但一門心思想要生個兒子。在被醫生明確告知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林琴第三次懷孕了。

她坦坦白白地告訴導演組:「我們那邊都有重男輕女的意識,我們就想要有個兒子。第二個女兒2015年出生之後,當時我都快得抑鬱症了,心情很不好。」

林琴如願以償生了個兒子。

但短短十分鐘內,她出了3000毫升的血。而一個成年人體內,總共就4000毫升左右的血量。

用醫生的話來說,她的血像噴泉一樣,是噴射出來的。而她老公在她大出血時,還三番五次問能不能留住子宮……

最後,子宮拿掉,林琴的大出血止住了,母子平安。而這天,林琴剖腹產手術一共出了一萬毫升的血,相當於體內的血換了三遍……

在講述這段拍攝過程時

身為男性的導演李聞至今還心有餘悸

「按照醫生的說法,她大出血的程度像噴泉一樣,壓都壓不住,這都是為了搏一個兒子。這要是換成在大城市,我們都沒法想像,我們肯定會說生女兒多好呀,生兩個兒子那才可怕呢。我們總以為重男輕女離我們的生活已經很遠了,但在很多地方、家庭,這依然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

「其實我覺得還是做男的好,就至少不用遭那麼多的罪。」躺在病床上的林琴對著攝像頭說出了這句話,淚水在眼眶裡面打轉。

相比對吳瑩的惋惜

網友們覺得重男輕女的觀念太可怕

42歲第五次試管嬰兒

英雄母親迎來新生兒:

「這個家終於又完整了」

42歲的應賢梅

則是另外一種危重孕產婦

2014年5月1日

90後消防員劉傑和錢凌雲

手拉手從高樓跳下

獨生子劉傑犧牲後

深陷痛苦的應賢梅開始漫漫求子路

三年間嘗試了四次試管嬰兒全部失敗

直到在上海市紅房子婦產科醫院

集愛中心做第5次試管嬰兒

終於收到了好消息

高齡產婦的艱難可想而知

其間她還腎結石發作

生產持續了10個多小時

寶寶出生了

見到女兒的那一刻

應賢梅的情緒終於釋放

孩子取名劉夢湲,是圓夢的意思。滿月這天來了很多人,醫院給小夢湲送了蛋糕,上海的消防員給小夢湲送了一件迷你消防服。

離開醫院,應賢梅一家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上海市徐匯區消防支隊,劉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看到這麼多士兵,好像就看到我的兒子一樣,心裡特別開心,也有勇氣站在這邊了,所以這所有一切都是小夢湲給我帶來的希望,給我的勇氣,謝謝,謝謝大家。」應賢梅動情地說。

對英雄母親,網友更多的是疼惜和理解……

而看完這期節目後

儘管一些主人公的選擇讓人不理解

但更多的網友感受到母親的不易

願世間所有母子母女安康!

本文綜合自看看新聞網、新聞晨報等

微信編輯:納米

相關焦點

  • 患先天性心臟病卻拼死生娃、為要兒子生第三胎時大出血……她們...
    第二集「生日」播出後,「不敢看人間世」登上了微博熱搜。「生日」聚焦的是一群特殊的母親,她們本不該懷孕,卻因為種種原因躺在了產科的重症監護室裡。她們清楚自己的風險,仍然願意拿自己的生命去賭博拼死生孩子。觀眾們在淚崩同時,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 三胎為生兒子,懷孕四次生三次,結果令人悲哀!高齡懷孕有何風險
    文/可馨育兒生二胎被很多家庭討論,理由也很多,比如「擔心大寶以後太孤獨了」、「生兩個孩子更保險」、「一胎是女兒,不生兒子被人瞧不起!」、「大寶是兒子,他想要個妹妹!」、「生個兒子可以防老,又要傳宗接代」……很多寶媽已經在準備或正在生二胎的路上。
  • 「我就要生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孕婦,為了生娃再也沒睜眼
    「我就要生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孕婦,為了生娃再也沒睜眼小靜(化名)和老公結婚好幾年了,在這期間她懷孕了3次,做掉的也有2次,只有最後一次堅持下來了,而要說她的懷孕歷程為生艱辛?那是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女生,而他的心臟病嚴重程度被各大醫院已經禁止生育了,都已經達到了5級心臟病孕婦的危險係數。
  • 用生命在生娃的5位女星,伊能靜拼死生二胎,而她五年生了四胎
    導語:用生命在生娃的5位女星,伊能靜拼死生二胎,而她五年生了四胎生孩子是每個女人生活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在古代,這對女性來說更像是一場「災難」,有無數的婦女死於分娩。可以說,他們真的用生命來生娃。但是,即使面對危險,這些女演員是值得欽佩的,都是為一個完整的家庭,今天為大家總結一下,5位用生命在生娃的女星,看一下她們的生產經歷吧!
  • 先天性心臟病能活多久 七種原因造成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能活多久先天性心臟病分為兩類,每一種先天性心臟病的壽命都是不同的,同時也有可能患病者每個人的身體情況而定。所以其預後也不完全一樣,因此,很多影視劇說先天性心臟病活不過20歲本身就是一種誤解。一般來說,如果在幼兒時期就發現或者是已經根治的情況下,就能和正常的兒童一樣成長。對於逾期的壽命沒有太大的影響。
  • 有種「整容」叫生娃,高齡生下三胎兒子1年後,張栢芝變了模樣
    此年齡段生娃,產婦恢復較好,換句話說,就是身材恢復快、不顯老。倘若超過35歲在懷孕生娃,無論你是否是第一次懷孕、身體多麼健康,就被劃分到高危產婦的行列。究其原因,超過35歲後懷孕,胎兒及產婦所面臨的風險明顯增高。同時,產後身材也不易恢復,同時衰老速度加劇。
  • 倆胎都是兒子 你會選擇生三胎麼
    生完二胎後,朋友和親戚經常會打趣跟我說:「等下孩再大一點,再生一個女兒吧」。當時我下意思的想法就是無論怎麼我都選擇不再生了,即使我現在還沒有結紮,我也不會去生三胎。然後她們就問我為什麼不生呢,生一個女兒多好呀,女兒才最貼心。其實我不生三胎並不是女兒或是兒子的問題,而是作為一名媽媽,需要承受的東西太多,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更沒有經濟去支撐我生三胎。
  • 46歲蔡少芬為愛拼死生三胎!張晉首曬兒子穿尿布萌照,網友:想組團去偷
    蔡少芬與張晉結婚之時年齡就已經不小了,婚後12年間曾先後生育了兩個女兒,已經擁有了一個完整和睦的家庭,夫妻倆真心過得挺幸福的。不過蔡少芬似乎並不滿足,46歲的她在去年年初之時曝出再次懷孕,現在小兒子已經出生並長到9個月大了,家庭成員變成了一家五口。執著的蔡少芬為愛拼死生三胎!
  • 胎兒有先天性心臟病,到底要不要生下來?
    在門診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碰到孕婦拿著產檢的彩超單子來諮詢:「醫生,胎兒有先天性心臟病,我到底要不要把他生下來啊?」有的家長追求完美,再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也要求引產;有些父母很艱難的才懷上寶寶,不管多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都要生下來。
  •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醫院堅決不讓孕婦引產,這是為啥?
    交匯點訊懷孕了,但檢查出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產婦家屬在門診鬧著醫生堅決要求引產,昨天下午,這名產婦的要求被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母胎醫學會診中心(以下簡稱母胎門診)五位科室主任堅決拒絕,無獨有偶,也是昨天下午,一名高齡孕婦所懷二胎被查出患有嚴重腦積水,孕婦要求引產,但最終醫生決定用氯化鉀減胎法為其引產
  • 46歲蔡少芬懷三胎,高齡該怎麼自然懷孕?
    1卵子、精子質量低年齡大於等於35歲,醫學上定義為高齡產婦,生先天畸形孩子的比例相對較高。另外,高齡產婦懷孕期間出現妊高症等多種併發症的機率也較高。2早產機率增大孕婦年齡越大,孕期發生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妊娠併發症的機率也就越高,而這些併發症輕則引發頭疼、水腫等症狀,重則會導致胎盤功能不良,容易引發早產。3易出現前置胎盤,增加分娩風險如果第一胎是剖宮產,生二胎時就會有隱患。
  • 為了生兒子,她第三次剖腹產,打開肚子時醫生驚呆了……
    其實謝女士在第一胎生產時,就很不順利,所以採取的剖腹產;等到第二胎生產後,醫生更是提醒她盆腔粘連嚴重,不適宜再次懷孕。 但面對兩個孩子都是女孩的現實,夫妻倆有些不甘心,而且謝女士的婆婆也一直催著兩人再要個兒子。 於是,在今年的2月份,謝女士又懷孕了。夫妻倆一心想著要個兒子,把醫生的警告完全拋在了腦後。
  • 蔣麗莎五年剖腹生四胎,32歲看起來比50歲還老,生娃後遺症太可怕
    一、蔣麗莎連生4胎,32歲的年紀老成了50歲陳浩民和蔣麗莎的生娃事件,一直可以稱得上是娛樂圈的一大談資,畢竟像蔣麗莎這般敢生的女人還真不多,尤其是5年剖腹產生4胎,這可不是一般人敢做的事。2011年,蔣麗莎和陳浩民結婚,並在11月底生下大女兒陳雅薷;2013年9月,二兒子陳璟逸出生;2014年12月,三女兒Isabella出生;2016年3月底四女兒出生。值得一提的是,蔣麗莎因為身體素質過硬,基本上她每一胎都採取的是剖腹產,並且聲稱從沒坐過一天月子。
  • 生三胎獎勵1萬,你生嗎?
    三胎政策真的要放開了?昨晚社區管委上門,跟我們商談生三胎的事情。據他們講,全東莞60個三胎名額,上河居只有我們一家有資格。我公公,我老公,兒子,三代單傳。現在信息發達,社區竟然都查到這個,說這樣的家庭太少了,特地上門做工作,讓我們生三胎,國家獎勵10000塊。一再強調名額難得,說萬裡挑一一點都不為過,整個東莞才60個名額,要我們登記報名信息,趕第一批三胎政策。我不發表意見,媳婦直接拒絕了:我們不生了。給我10萬都不生。我現在大的上幼兒園,小的連話都不會說,再懷孕生個三胎,家裡壓力太大了,我的人生就完了。
  •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現狀與未來
    從狹義上來講,結構性心臟病是指心臟內解剖結構異常所致的心臟病理、生理變化,包括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症等,瓣膜性心臟病如二尖瓣、主動脈瓣、三尖瓣和肺動脈瓣狹窄和關閉不全以及肥厚性梗阻型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等心肌疾病,其顯著特徵是存在心臟解剖和結構上的缺陷[3]。幾十年前,先天性心臟病被認為是一種兒科疾病,因為大多數嚴重病變的患者很少生存至成年[4]。
  • 「生不出兒子丟人」41歲媽媽壓力下要三胎,唐篩沒過堅持生,傻眼
    同事小李就經常調侃說自己差點就被奶奶送人了,因為前邊兩個姐姐,到自己這以為是個兒子,結果還是女兒,奶奶堅持要把她送人,正好有戶人家三個兒子,想要個女兒,媽媽死活不幹,最後自己才倖免。 她們老家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很嚴重,她家鄰居是個年過40的媽媽,家裡有兩個丫頭,一直沒有兒子,她的婆婆就常年給壓力,經常在她耳邊念叨:「女人生不下來兒子,你不覺得丟人嗎?
  • 第一胎是兒子,要不要生2胎?90後爸媽給出的答案,負責卻心酸
    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到底要不要二胎,往往取決於第一胎是男是女!同事陳莉發現這個月的月事沒來,驗孕才知道自己意外懷孕,打算抽個時間流掉孩子。陳莉第一胎生了個兒子,現在已經7歲正在上一年級,平常她和丈夫忙工作,公婆幫忙帶娃,一家五口生活的挺和諧。但是婆婆不止一次在他們夫妻面前說生二胎的事,可每次都被陳莉否決。
  • 還記得那個為了生娃,一命換一命的媽媽嗎?留下兒子和父母值嗎?
    還記得那個為了生娃,一命換一命的媽媽嗎?留下兒子和父母值嗎?生孩子對於每一個做母親而言,絕對算得上是一件最重要的事了。因為母親每次生育,都是在鬼門關裡走一遭,所以,生娃對於每個母親來說,都是非常神聖的一件事。特別是對於一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寶媽來說,生娃更是十分值得慶幸的。
  • 廣東生三胎罰款32萬,廣西生了10個不罰款,還給發補貼?
    在上世紀8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在中國執行,起初很多人不願意響應這個政策,畢竟中國固有的觀念是「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很多父母都希望能多生上幾個,家裡的勞動力也會多一些。不過在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下,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個理念,不願意再生多生孩子,認為孩子多了反而是負擔。2016年二胎全面放開,出生率並沒有想像中暴漲,反而是逐年下跌,這讓專家很是頭疼,不知該如何是好。
  • 黃磊直言後悔生下三胎兒子,引大齡父母們共鳴,楊穎:生娃要趁早
    兩人婚後非常恩愛,生下大女兒多多後,緊接著又孕育了二女兒,近兩年三胎兒子又順利出生。黃磊和兒子的年紀相差比較大,足足差了46歲,雖說已經兒女雙全,但這也成為了他最煩惱的事情。 之前在一檔綜藝節目裡,黃磊和大家聊起了關於孩子的話題,坦言有些後悔生下第三胎,其中的原因引起熱議,就連楊穎也跟風感嘆:生娃一定要趁早。正在大家都處於好奇狀態時,黃磊道出了真相,那就是害怕自己和兒子的代溝太大,不容易管教。 其實黃磊要面對的這個問題,同時也是很多大齡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家長在年紀大的時候生下了二胎,甚至生下了三胎,肯定會導致和孩子年紀差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