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令能的詠繡障,此詩借吟詠繡障,歌頌繡工們繡制屏風的高超技藝

2020-12-17 字裡行間見詩文

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樣 / 詠繡障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繡成安向春園裡,引得黃鶯下柳條。

傍晚時分,堂屋前面的花朵開放得鮮豔美麗,女工們拿著描花的彩筆,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繃著繡布的繡架上。繡成的屏風擺放在春天的花園裡,因繡得精巧逼真,竟引逗得黃鶯飛下柳條,向著繡障中的花間飛來。

作者胡令能,曾隱居圃園(今河南中牟)。手工匠人。其詩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氣息。

《詠繡障》是一首描寫刺繡的詩歌,讚美了刺繡做工的精美。首句寫靜態的景物,次句一個「爭」字將人物形象呈現出來,同時用一個「拈」字表現繡女們動作的輕靈。第三四句寫繡成以後的作品放到花園裡能把柳樹上的黃鶯招引下來,不是春花勝似春花,足見繡工之巧妙靈動。

此詩雖無華麗的詞語,但字字用得生動傳神,引人入勝。在詩人的神筆之下,一幅「引得黃鶯下柳條」的刺繡畫圖,活生生地跳躍在讀者眼前。

我是一名退休教師。多年來熱愛書法,喜歡古詩文。退休前就從事古詩文以及書法之類的教學工作,課餘之時經常與同行交流商榷,使自己的書法藝術以及對古詩文的理解水平更上一層樓。退休後雖然不從事教學工作了,但時間充足了,我要把本人的書法藝術以及對古詩文的賞析獻給大家。使大家能夠受益頗深,同時在放鬆心情的同時,情感得到寄託。最後我衷心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繡針穿歲月,彩線繪非遺
    筆者慕名來到位於太陽宮鄉的」京繡傳習所」,來探望京繡傳人吳蘭春和她的學員們。今年60歲的吳蘭春矮個子直腰板,正拿著繡花繃子連說帶比劃地給學員講課。自10月初至今,朝陽區非遺項目——京繡的傳承人吳蘭春,就帶著她的第四期女學員們在這裡學習京繡製作。看著學員們沉浸其中的樣子,此時讓吳蘭春憶起了「一線添宮繡,畫景刻初還」,宋詞中讚美京繡的華美。
  • 彭水繡娘歷時2年半 1萬米繡線繡出書法名作《砥柱銘卷》
    這是彭水一繡娘歷時兩年多時間,用了一萬多米繡線,以苗繡技藝繡制的《砥柱銘卷》,畫心全長近9米。「因為黃庭堅當時在彭水工作,這幅字是他在彭水工作期間創作的,我們通過苗繡技藝製作出來,也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傳承。」《砥柱銘卷》共有600多個文字、120多個印章和1個人像。據李紹玉介紹,繡制中需要用平針、滾針和接針等針法,平均每一個字需要10多米繡線;就是一個印章都需要1米多繡線。李紹玉談起繡制《砥柱銘卷》時說,整個作品主要是文字和印章,文字繡制的針法主要以平針為主。
  • 常識積累:中國四大名繡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分絲線刺繡和羽毛 刺繡兩種。中國的刺繡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較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國四大名繡是中國刺繡的突出代表。‍藝人們在繡制孔雀尾時,用紅、綠、藍、黃、紫等色絲線摻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粵繡不同針法的特長和絲線光澤的優點,表現了由於受光部位不同而反射出不同色彩的藝術效果。藝人們又根據孔雀的頭、頸、胸、腹等部位,靈活地運用勾針、勒針等針法互相組合和轉換,生動地表現出各部位翎羽的不同質感。
  • 滿繡:繡滿
    原標題:滿繡:繡滿 桮小麗和滿繡的故事,比她手裡的繡線還要綿長。 小針扎,裹青麻,青麻裡面藏點啥? 桮小麗的針腳裡藏著民族記憶,也藏著家族故事。滿族人民從依水而居的漁獵生活,過渡到跑馬拓荒後的農家生活,桮小麗的女性祖輩便在白山黑水之地的火炕上,做起了女紅活計。
  • 解密雙面刺繡屏風:兩千多種絲線繡成「指尖奇蹟」
    如何將牡丹繡活?當萬事利集團總裁李建華親自指揮團隊將這扇《盛世風華》雙面刺繡大屏風擺放到浙江西子賓館貴賓接見廳,20朵形態各異的牡丹散發出華貴大氣,與會場端莊的氣氛完美交融,他終於長籲一口氣,總算完美完成任務了。這件2.6米高4.8米寬,重達1.8噸的作品刷新了中國雙面繡的歷史,稱得上是「指尖奇蹟」。為完美打造這件作品,萬事利的團隊為此忙活了將近一年。
  • 「若揮錦繡布,望芒兮無幅」,淺析蜀繡的精湛技藝與歷史發展
    宋代是歷史上最為富裕的朝代,充裕的物質生活讓皇親外戚、富人貴族享樂之風盛行,人人都以穿繡品為時尚,大大刺激了刺繡技藝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蜀繡的極大發展,《全蜀藝文志》卷三十四中述:"織紋錦繡,窮工極巧"。《皇朝通鑑》卷十三載述:"蜀工富饒,絲帛所產,民製作冰、紈、綺、繡等物,號為冠天下"。
  • 贛發繡:亙古不變的情感記憶,記贛發繡第十七代傳承人陶永紅
    直到遇上贛發繡,忽然覺得,這才是人世間情感記憶最好的實物。贛,江西的簡稱;發,無疑是指頭髮;而繡就是刺繡的。有人也許會問,頭髮還能刺繡?這得從500年前的明代說起。當初,江西南昌寧王府婁妃用發線繡制字畫,《江城舊事》還記載說,婁妃曾以秀髮作筆,寫下「屏翰」(《詩經》中有這樣的詩句:「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 「中國發繡傳承人」孟永國|秉承祖先智慧,傳播華夏文明
    ⑸根據底稿設計好針法繡制時要根據底稿設計好針法,力求每一針都起到傳神的作用。⑹成品下繃、裝裱配架、檢驗繡制完成後,成品下繃、裝裱配架、檢驗,這樣一幅發繡作品才算完工。04 為了發繡,選擇留校為使發繡人像技藝後繼有人,1991年,溫州師範學院(今溫州大學)成立了市人像繡研究所,並從歷屆美術院校畢業生中選留接班人,就是想要發繡技藝能在溫州生根、開花、結果紮根。而孟永國為了發繡,溫州師範學院美術系畢業後他留校了,並把家安在了溫州。
  • 「慶陽香包」: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生活
    形態各異的動物造型惟妙惟肖,五顏六色的香包繡品香味四溢。在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開邊鎮妙麗香就業扶貧車間,刺繡女工們正聚精會神地做著各種圖案的繡品。「慶陽香包繡制」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之一,如今這項非遺與扶貧車間結合,讓許多住在周邊的婦女在農閒、帶小孩之餘,有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 花兩年時間 用一萬米繡線繡出黃庭堅書法作品...
    眼前這幅長卷有9米多長,黑的字,紅的章,它看似由毛筆書寫,其實是12月初剛剛裝裱好的苗繡版黃庭堅書法作品《砥柱銘卷》,它是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彭水苗繡傳承人李紹玉繡制而成。一萬米繡線繡出黃庭堅書法作品《砥柱銘卷》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武漢一高校開設漢繡課程 一針一線「繡」傳承
    圖為武昌首義學院學生正在製作漢繡。武昌首義學院供圖  漢繡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七大地域性繡種之一,是湖北一張美麗的文化名片。圖為武昌首義學院學生正在製作漢繡。圖為武昌首義學院開設漢繡課程。武昌首義學院供圖  「在《花中四君子》繡品中的假山,我運用了平金夾繡,梅花花瓣和菊花葉用了分層破色、花蕊用了散光針和打籽針,蘭草和菊花用了滾針,竹葉則用了斜平針。」周卓靈表示,這一針一線不僅展現了漢繡藝術之美,更是鍛鍊了自己的細心和耐心。
  • 「國風」陣陣刮 開物成務把海報繡出來 還要繡上你額頭!
    海報大家都見過,但你見過刺繡繡出來的海報嗎?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湘繡,其特有的鬅毛針和雙面全異繡技藝被譽為「不可思議的魔術般的藝術」,但由於手繡對人工技術要求高、製作時間長、單一生產不可複製等特性,刺繡產業出現了人才培養困難、產業配套設施欠缺、設計理念落後及銷售渠道單一等系列問題,湘繡市場也在大幅度萎縮,2006年,湘繡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絲帶繡具有哪些文化價值?
    絲帶繡的製作方法絲帶繡感覺入手難的問題,兩者繡法不同,十字繡繡法比較簡單明快,就那幾種繡法,所以,大多數繡親們,認為十字繡好學易上手,而絲帶繡繡法有二十多種繡法,儘管每個產品裡都單獨配備了繡法技法詳細圖解,但在初繡的繡親們看來還是很麻煩的,其實,這是個誤解,因為,一般剛接觸絲帶繡的繡親們,都是挑選比較小的比較簡單的產品開始的
  • 傳統手藝代表土家織錦、連物繡與打籽繡等,文化傳承價值大於實用
    技藝流程主要由紡捻線、染色、捯線、挑織等12道工序組成。雖是一項程序性極強的工作,卻也包含了無數的偶然。挑起成束經線、數紗、夾色緯等動作,憑的是經驗和感覺,必須隨機應變。手工的製作往往凝聚了匠人的心智、經驗以及製作瞬間的情感。織錦是植物染色,再加上時間的厚度,更顯古樸天真。
  • 沒學過英語 卻繡出84米英文長卷
    劉楚鈿繡的屏風。劉楚鈿有些遺憾地說,而更讓她憂心忡忡的是,隨著年紀大的繡工陸續淡出,潮繡真的後繼乏人了。  劉楚鈿:女,1965年3月生,珠海市潮繡工藝師、師從潮繡大師林智成。為了喚醒世人對潮繡的關注,她曾先後花了14年繡出60米長中文版和84米長英文版《金剛經》,她是潮繡重要傳承人之一,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專注於日漸式微的潮繡。
  • 彩珠繡的特點是什麼
    彩珠繡的特點是什麼 2018-01-22 11:09:2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彩珠繡的特點是什麼?
  • 這麼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秀的青繡!
    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針線縫製出來的衣服、刺繡都有自己的價值它不單單只是一件衣服、一個作品而是被賦予了細膩的感情和文化傳承雙雙巧手,繡出美好生活種種繡法,傳承千年技藝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過馬營鎮的藏族繡女昂毛吉在繡制傳統藏繡。新華社記者 侯德強 攝
  • 臺繡:非遺手工刺繡技藝的現代時尚呈現
    和合文化和傳統刺繡的完美交融一花一葉,一針一線,一繡一物,一巾一盒。「和合花韻刺繡長巾」,比起流通的商品,它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氣又優雅。「材質親膚,圖案獨特别致,包裝精緻用心,款式豐富多樣,通過臺繡純手工刺繡形式來表現現代時尚概念,集文化內涵、手工溫度、藝術品味、生活美學、實用舒適於一體。」浙江臺繡服飾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冼女士說。
  • 富麗堂皇的金銀彩繡
    所以相對於其他繡種,金銀彩繡更添飾了一份貴重的意味。和蘇繡一樣,金銀彩繡同樣會使用盤金去填充紋樣。但金銀彩繡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使用棉花。繡彩繡時,棉花作為其中一種材料,主要作用在墊高繡品中人物的臉部或者是花瓣紋樣。
  • 針線刺盤繡 繡娘巧增收(一線調查·走村串戶探脫貧)
    「高原自然災害頻繁」,借著話頭,村主任索旦主告訴記者:「鄉親們最怕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莊稼一剎那被冰雹破壞。」  主觀因素也曾制約著發展。「過去,家裡男人頭腦活泛的,還能外出務工;婦女則大多固守薄田,操持家務一輩子」,索旦主說,無怪乎,劉鵬駐村伊始,村裡的貧困發生率竟高達16%!  如今摘掉了貧困帽,靠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