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來不僅是小學以上的教育事業更為發展,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在上學期間跟別的小同學產生差距或者是擔心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會在沒上小學之前給孩子報幼兒園等教育班。
這也導致了有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層出不窮,學費也開始貴了起來,有網友評論「幼兒園的學費都快跟大學一樣了」,有部分家庭也因為承受不起高昂的學費而取消幼兒園,也有群眾開始呼籲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中。
教育部作出的回答
在11月19號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這一提議的回覆,其中指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論證。
其中回復的具體內容是專家們認為,義務教育是一個具有普及性、免費性與強制性的特點的,而現在百姓對於這一提議的重點更多是希望,由政府來承擔更多的責任,主要是想解決「入園貴」與「入園難」的問題。
但學前教育並不具備強制性的概念,因為有很多家長認為幼兒園不上都可以,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幼兒園是必須要上的,這也導致了群眾觀念的偏差,而政府開展的強制性跟這完全夠不上關係,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論證。
但國家對於學前班教育也是非常重視的,據相關文件顯示,學前教育在學生教育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屬於公益事業,所以會針對「入園貴」等方面的問題,會進行相關的措施,保證讓群眾都能接受。
教育部認為,現在最迫切最主要的還是落實政府的責任,加大力度來擴大普惠性的教育資源,其中普惠性即指全面普及、全面優惠以及安全優質三個方面,學前教育一定要以這個方向為基本來面向群眾,同樣也要努力滿足群眾對學前教育的需求。
其實對於「入園貴」的問題,在近幾年來家長是最為頭疼的,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幼兒園也不例外,但跟大學一樣的教育費用真的很值嗎?而且在各省內的幼兒園除了貴的,學費較低的也不少,但學生卻沒有貴的多,難道真的是「貴有貴的道理」嗎?
「入園難」「入園貴」的原因
原因一:供需關係很緊張
自從二胎政策開始落實之後,孩子的數量也開始急劇增加,大部分的孩子也都會選擇幼兒園,這就出現了,孩子多幼兒園少的情況,發生了嚴重的供需緊張等問題,相對於民辦幼兒園來看,在以前的公立幼兒園經常出現「一位難求」的現象,這也是「入園難」的原因。
在大城市的人對於學前教育方便也是非常的看中, 這也導致了有很多民辦幼兒園成立,公立幼兒園的位置不好搶,那就只能報名價格貴的民辦幼兒園,這也是「入園貴」的原因。
原因二:辦學成本很高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安危是非常在意的,所以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主要看是環境與設施,例如床、玩具等等方面,都會選擇無毒無公害不易受傷的按照國家的標準來的,除了用品以外,還有教師等人員,這樣一來辦學成本就高了很多,那也只能增加在學費上面了。
原因三:國家補貼較少
對於九年義務大家都非常的了解,屬於政府資助學生上學的政策,在高中也會有相應的補貼出現,大學也會有,但對於幼兒園的補貼卻很少,這些補貼也會限制類型,比如說公立的幼兒園可以拿到,而私立的幼兒園基本上是沒有補貼的。
原因四:家長的思想
對於自己孩子,家長的想法都是望子成龍的,除了幼兒園等學前教育外,還會有少兒英語等補習班,不惜一切都要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選擇的幼兒園也是非常的昂貴,屬於國際幼兒園,一個月就要不少錢。
如何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情況
第一點: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
雖然對於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的提議教育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討論,但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同意,不僅是價格的原因,還有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問題,認為孩子就應該從小就開始接受知識,從小提高自身素質。
第二點:各省要加強監管
對於這些漫天要價的幼兒園,希望對這些幼兒園進行監管,價錢與教學質量不一致的能夠加強管理,對於幼兒園的老師也要進相應的審核,對那些不符合標準的老師禁止進入幼兒園。
第三點:對民辦幼兒園多點補貼
民辦幼兒園的成立解決了供需緊張的關係,但同樣也存在著學費高昂的問題,建議對民辦幼兒園多一些補貼,對民辦幼兒園也進行相應的監管,從而減輕費用。
【今日討論】關於「入園貴」的原因你還知道哪些,記得評論區留言哦#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