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走於四方之內、奔波於名利之間,以為總是在得到,卻不知道心靈有太多牽掛,就會一直下滑、沉淪。其實,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把進退榮辱看淡一些。身心清淨之人,心靈就不會沉睡、沒有迷惑,就更能夠感受到鬧市中的鳥語花香。
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衝,有的時候,若能退一步思量,就是海闊天空的另一番景象。
《景德傳燈錄》裡有一句話:「鏡明而影像千差,心淨而神通萬應。」鏡子明澈,映出影像千姿百態;心地澄清,成就眾生的法力就千變萬化。
眾生在世間,如果心清淨,就會內心安定有序,生活有條不紊,這就是「得道」。有了這種明確的方向感和智慧,即使暫時選擇後退,那也是為了向前的一種策略,而不至於亂了心神。
浮生若戲,我們都在人生的舞臺上演著屬於自己的劇目。
在舞臺上演戲的時候,最不清楚自己演得怎麼樣,而敢於回頭看,勤於回頭看,善於回頭看,才能使精神和靈魂得到洗滌再生。前進的路上本來就需要退步的智慧,時刻保持謙虛之心的人會獲得更多的尊重和收穫。
生活中總會出現磕磕碰碰,學會妥協忍讓才能換來和諧的人際關係。在遭遇矛盾衝突的時候,如果你能控制住自己,心平氣和地面對,忍一時、讓一時,就會獲得滿足和舒心。
人生猶如棋局,如果不懂得避其鋒芒、退而求活,而是一味地氣勢如虹、莽撞拼殺,就極有可能有去無回、全軍覆沒。
退讓是一種寬容的態度,一種韜光養晦的人生哲學。面對功名利祿,不必斤斤計較,坦然置之方能獲得巨大的生活能量。有舍才有得,不舍就不得。當我們能夠拋棄那些身外誘惑的時候,內心才能獲得一片清淨透明。退步是一種寬容和豁達,是一種蓄勢和整肅,是一種成熟和自信。
「前進」與「後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心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裡,心性有所覺醒,則後退正是前進。
退一步,能讓你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退一步,能使你站得高、看得遠;
退一步,能使你更清醒地認識自己;
退一步,能使你找回已失去的信心;
退一步,能使你拋棄不必要的煩惱;
退一步,能使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
退一步,風平浪靜、海闊天空。
懂得「退步」這柔和、內斂而又豁達、通透的人生處世哲學,必定是身心清淨的人。身心清淨之人以平常心處世,沒有得失、沒有憂慮、沒有煩惱,不爭不搶、不嗔不怨、不卑不亢,寵辱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自有一份安寧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