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9日 14:16 來源:大眾網
參與互動4月26日,網友「落落stand」在百度貼吧聊城吧發帖稱,當天剛從聊城徒駭河裡釣上一條奇怪的魚。
大眾網濟南4月29日訊(記者 樊思思)4月27日,一則「聊城徒駭河裡釣到長著一雙綠翅膀的『天使魚』」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並配有3張綠鰭紅身的「天使魚」圖片為證。然而,這是假的!大眾網記者了解到,這種長著綠翅膀的魚學名叫綠鰭魚,生活在海裡而不是河裡,且這3張配圖早在去年11月份就已經在網上出現過了。
4月26日晚18時許,網友「落落stand」在百度貼吧聊城吧裡發帖詢問:這是什麼魚,誰能告訴我?今天剛從徒駭河釣出來的。帖子中附有3張圖片,一條成年人手掌大小的魚被放在水盆中,魚兒通體紅色,一對扇形的綠色魚鰭十分醒目。帖子發出後,緊接著便有網友跟帖詢問「看樣會飛」「飛魚」等,樓主「落落stand」也在當晚21時許回復網友稱「幸虧抓住了,不然要飛」「是呢,我看也稀罕,畢竟我也沒見過」。
很快,這位貼吧網友釣到「綠翅膀魚」的消息引起了當地媒體注意。大眾網找到了這篇新聞稿件的原發記者——聊城晚報新媒體的劉記者,他還原了報導過程。據介紹,他26日當晚就注意到了這篇帖子,覺得這種魚確實少見,十分新鮮有趣,於是寫了《聊城徒駭河裡竟然釣到長著一雙綠翅膀的「天使魚」》這則簡短的消息在網站上刊發。27日,這則消息經過今日頭條的聊城晚報頭條號推送後,引發更多網友關注,質疑聲音也隨之而來。有網友留言稱「這是海魚,不可能在淡水裡生活」,還有網友表示認識這種魚「這是綠鰭魚,獨刺,味道不錯,價格也不高50元/斤」。劉記者說,發現圖片中的魚是海魚而非河魚後,他立刻意識到這則消息有問題,所在媒體也很快刪除了相關消息。這兩天,他一直在試圖聯繫帖子的原發者「落落stand」,但對方至今沒有回音。
大眾網記者注意到,儘管原帖在4月26日就已經發出,但質疑這則消息真實性的輿論,是在28日晚集中爆發。28日晚19時許,官微@新浪山東轉發該消息,並艾特了博物雜誌官方微博@博物雜誌。1小時後,@博物雜誌便發文回應:「綠鰭魚。日本用來刺身,中國做湯。河裡不可能有。這位網友的牛吹得晚了點,這三張圖去年11月就已經出現了。」跟著這條線索,大眾網記者在微博博主@甘蔗少年的往期微博裡找到了相關博文,其中的3張配圖與百度貼吧網友「落落stand」發出的3張圖片一模一樣,只不過,圖片上顯示的時間是2015年11月。
至此,可以確定網友「落落stand」所發帖子是一條假消息。不過,聊城徒駭河裡到底有沒有這種長著「綠翅膀」的魚呢?劉記者告訴大眾網記者,了解到這種樣子奇特的魚是海魚後,他們也考慮過其他可能性,比如是否有市民將這種魚作為寵物飼養,而後拋至河中,又或者是市民專門買來放生等。具體情況如何,還有待進一步了解。
隨後,大眾網記者又查詢了相關資料,確認了「綠鰭魚」的「出身」。綠鰭魚,俗稱綠翅魚、綠姑、魴鮄、國公魚、綠鶯鶯、角魚、紅祥、大頭魚、蜻蜓角。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但年產量不高。其主要漁場和漁期為:黃海和東海交界處;漁期是10月至翌年3月份(舟山群島外海漁期是2~5月份。石島東南漁場漁期是4~11月份)。綠鰭魚是我國一般的經濟魚類,每百克肉含蛋白質20.5克、脂肪14克、肉較細嫩,刺少。鮮食清燉或紅燒均可,氽湯食之味道十分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