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隔壁屋劉主任的助理在醫院火了,只因為再接諮詢患者的電話時鬧了些情緒,這個情緒不僅沒有受到院長的批評,反而給予了一些誇獎。這還是發生在上周周末的事情,隔壁電話室突然一陣躁動。劉主任的助理「摔」了電話,奪門而出,一個人蹲在衛生間哭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
經過我好一番勸,秋蓮(化名),才道出了事情的經過。剛剛整理好幾十份病歷檔案,秋蓮接到網上的一位患者的留言:「你好,請問你們醫院有恩替卡韋分散片嗎,能給我郵寄一些過來嗎?」,秋蓮:你好,我們醫院是有恩替卡韋的,但是你目前是什麼情況呢,今年多大年齡「,患者:」我21歲了,被檢查出來B肝,需要治療,我認識一個B肝朋友,說是可以吃恩替卡韋「。聽到秋蓮解釋道這裡,我大概聽出了其中的問題。
在我院,是不郵寄藥物的,藥品的使用需要主任們的處方,所有病人都需要親自到院檢查後方可到藥房取藥。聽後來的解釋果不其然,患者要求電話溝通,且堅持讓郵寄藥物,且言語中有很大的情緒。秋蓮情緒也有些激動,說了一句話:我是醫生,我不是賣藥的,我們是醫院,不是藥店!隨之,卻收到了電話那端的辱罵,且要投訴。
事發後,樓層有了不小的動靜,院長也從6樓下來詢問情況。了解清楚情況後,給大家開了個小會,一方面安慰了秋蓮,另一方面也要求大家向她學習,堅守原則,事情終算有個了結。秋蓮倒是沒有受到處分,但是由於動靜太大,影響到樓層患者就診,要求下次注意。
相信大家都有網上買藥的經歷,過程一般相對簡單,經過簡單的諮詢,網上藥店會提醒你一些注意事項,提醒在醫囑下用藥。但是,很多情況下還是能夠順利的買到自己想購買的藥物。然而,這種情況在醫院是不行的,尤其是B肝治療用藥。
恩替卡韋分散片,是一種處方用藥,尤其是對於初始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有明確的要求。如果沒有達到抗病毒治療標準,是不允許服用的。該藥的用藥周期比較長,如果沒有檢查清楚就用藥,很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這位21歲的病人,雖然是治病心切,但是想法是非常錯誤的,B肝不比發燒感冒,用藥抗病毒不僅要達到標準,還要分門別類。
恩替卡韋分散片說明書中也有明確要求,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其實不僅僅是恩替卡韋,B肝所有抗病毒治療用藥都有嚴格要求和適應範圍,需要考慮肝功能情況、病毒情況、年齡、其他疾病史等等。
秋蓮的話沒錯:「我是醫生,不是賣藥的;我們是醫院,不是藥店」,在沒有明確病人病情,沒有相關的檢查結果做依據,怎麼可能隨意指導用藥呢?也希望大家對醫生多一些理解,少一分誤解。也提醒所有有疾病治療需求的人,不是常用藥物務必要有醫生的處方,且不可私自購買藥物。現如今,藥物的購買越來越方便,其中的審核流程不免有些疏漏,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