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天,中國長徵火箭發射再失敗,李蘭娟院士的話不無道理

2020-12-16 騰訊網

本月9日,中國航天傳出了一則壞消息,我國發射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三級工作異常,並墜落,衛星發射失利。

我國火箭發射失利的報導,或多或少都會有,但是今年以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接連報導失敗,著實讓人有些揪心。在上個月,我國發射的長徵七號火箭首飛出現異常,最終發射失利。

正確看待失利報導

火箭失利的報導能夠透明化,而不是刻意迴避,是值得稱讚的。中國航天事業到了攻堅克難的時候,現在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比以往難度更大,以前更多的是追趕領頭羊,現在則需要更多的創新、更多的實驗,以實現趕超。實驗有成功,就會有失敗,因此在這個階段發生失敗,總比載人階段發生失敗好得多,但也需要多總結經驗。

上個月的長徵七號發射失利沒有引起較強烈的熱議,而這次的長徵三號發射失利卻成為了焦點話題,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大家普遍認為長徵三號已經是「老革命」了,技術應該很成熟了,長徵七號失利可以理解成實驗失利,長徵三號就更像是出廠的車開溝裡了。然而長三乙發射成功率算是很高了,據報導,長三乙在過去的67次發射中,包括這一次,只有兩次完全失敗,另一次則是首飛的時候。

研究人才培養問題

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屢創輝煌,群眾對其的期待非常高,但是航天人也是人,人就有犯錯的可能,人也需要生活。都說航天科研從事人員的福利待遇不錯,但是他們常年投入心血,可能年輕的時候連消費的時間都沒有,這些福利待遇是匹配的,況且他們相比於流量明星們的待遇不值一提。

十幾年前的小孩的兒時夢想還是當科學家、太空人,現在更多的是成為明星、富豪,如果沒有更多優秀的人才投入到實實在在的事業中,我們還能對諸如對中國航天的抱有高期待嗎?

前段時間,李蘭娟院士的發言獲得網友一致好評,她說:「從這次疫情以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人員、軍警人員。

近些年來,考研讀研人數越來越多,在本科生遍地都是的當下,大部分人讀研究生的目的還是為了給自己鍍金,找一個待遇更好的工作,真正一路到底投身科研的人數寥寥,如果對一路堅持的研究人員不給予高薪,甚至還沒有鍍金成功的人薪資高,勢必會造成研究型人才流失,傷了一顆赤誠之心。

今年是我國的航天事業的關鍵年份,其中包括嫦娥五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火星探測器,航天人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無數雙眼睛也期盼著看到一個又一個好消息。希望之後的重大突破一切順利,也希望科研人員的相關待遇得到改善。

相關焦點

  • 外國網友評長五發射失敗:第一次聽說中國火箭失敗
    相信很多朋友心中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中國航天在火箭發射方面,擁有極高的成功率。所以聽到一次中國火箭發射失敗的消息,都有那種有生之年的感覺。▲正在推向發射架的長徵五號  火箭發射就是這樣。它很複雜的,一個小的問題可能引起雪崩一樣的嚴重後果,從而影響發射。所有國家都在試著攻克這個難題,所有國家都經歷了許多的火箭故障。
  • 中國火箭發射失利是國外的信號幹擾嗎?
    現在很多網友都在傳說,我國最近的長徵7號甲、長徵三號乙、甚至追溯到2017年的長徵五號遙二的發射失利都是國外幹擾的結果。我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外國幹擾中國火箭發射,很容易上升到戰爭行為。
  • 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丙」(CZ-2C)是由中國研製的兩級液體運載火箭,火箭長43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起飛重量約242.5噸,主要用於發射低軌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徵二號丙火箭於1982年9月首次成功發射,以它為基礎,我國又研製了長徵二號丙/SMA、長徵二號丙/SM火箭。
  • 高能,我國「長徵」系列運輸火箭
    長徵一號是在兩級中遠程飛彈上再加一個第三級固體火箭所組成,火箭全長29.86m,起飛總重81.57t,起飛推力為1040kN,有甲、乙、丙、丁四個型號。該火箭共進行兩次衛星發射,成功率100%,現已退役。長徵二號運載火箭曾運載神七、神八、神九、神十長徵二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研發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之一,為二級液體運載火箭。
  • 釋新聞|長徵十一號首次成功海上發射,火箭為何「下海」?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的消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此次發射的七顆衛星包含發射技術試驗衛星捕風一號A、B星及五顆商業衛星。火箭發射點位於東經121.19度、北緯34.90度。火箭按121.6度射向實施發射,火箭飛行過程二子級殘骸落入北太平洋公海。 在本次試驗前,長徵十一號火箭已經過6次成功飛行試驗,技術成熟,可靠度高。
  • Space Launch Report:2019年中國火箭入軌發射已達31次 或再登頂...
    截至12月11日,各國今年火箭發射次數。印度、紐西蘭和歐洲各完成6次,其中歐洲的6次任務中有一例失敗。另外,日本成功入軌2次,伊朗2次發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執行5次發射任務。另有兩枚民營火箭挑戰入軌發射。中國火箭今年掌握了發射「新姿勢」。6月5日12時6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技術試驗衛星捕風一號A、B星及五顆商業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試驗取得成功,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實施運載火箭發射技術試驗。
  • 長徵五號重生記
    兩年前,長徵五號第二次發射遭遇失利,這則消息像陰霾一樣籠罩在國人心頭,並一度引發質疑。如今,這枚中國最大火箭歷時900多天「浴火重生」,再次出徵。12月27日,伴隨著一陣震天撼嶽的轟鳴聲,長徵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啟了它的第三次飛行之旅,一團耀眼的火焰簇擁著大火箭「華麗轉身」,飛出天際。
  • 中國長徵11號火箭海上發射成功,驚豔世界,俄:中國太強!
    就在此前不久,我國航天局又傳來好消息,長徵11號火箭在山東東部黃海進行一次海上成功發射。本次火箭發射是在一艘駁船改裝而成的移動發射臺上進行的,其首要優點是發射成本較低,專家表示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主要具有靈活性強、任務適應性好等極大優勢。長徵11號火箭在海上圓滿發射成功意味著,中國航天再一次填補了海上發射這一技術領域的空白。
  • 接下來一年預計要發射多少髮長徵八號火箭?官方回應
    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
  • 中國長徵十一號系列火箭第346次發射,已超越美國
    我國長徵火箭又傳來好消息。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9月15日,我國長徵十一號火箭已採取"一箭九星"的方式,在黃海海域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同日消息,自9月15日起,我國長江口將連續3日發射火箭。填補空白,長徵十一號火箭海上首發!
  • 接下來的一年預計要發射多少髮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回應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
  • 長徵火箭家族再添新丁,「全家福」來了
    該火箭長32.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19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8噸,推進劑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它是中國運載火箭的基礎型號,共執行過4次發射任務。以長徵二號火箭為原型,先後研製出長徵二號甲、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長徵二號E、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形成長徵二號系列運載火箭。目前,「長徵二號」已退役。
  • 火箭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未來將實現發動機回收使用、多頻次發射等一系列科技目標,主要承擔我國未來商業火箭的發射任務。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的背後,離不開航天人默默奉獻。
  • 長徵八號火箭即將首發,中國回收火箭時代或將到來,填補部分空白
    如果說一般火箭是邊走邊扔的話,回收火箭是將乘客送上一段路程自己再返回,形成一場空中接力賽。2018年曾任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宋徵宇在《重器匠心》系列報導中表示:「作為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打造一款既安全可靠、又經濟實用的火箭成為他的目標。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 長徵八號...
    圖為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  當人們還沉浸在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特產」的興奮中時,中國航天再踏徵程。
  • "長徵"火箭成長記:多名專家因勞累生病去世(全文)
    40多年前,研發人員用「長徵」為中國的運載火箭命名,是深受毛澤東《七律·長徵》中勇往直前、不畏犧牲精神的鼓舞。當然,用「長徵」命名,也蘊含著對這次新徵途困難前景的預估和決心。時至今日,脫胎自「東風」飛彈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已歷經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前後有4個系列、17個型號。數萬中國火箭人為之嘔心瀝血。成功過、失敗過、振奮過、挫折過、歡呼過、沮喪過??
  • 中國長徵六號火箭將首次為國際用戶提供發射服務
    1月15日,觀察者網從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長城公司已與全球首家垂直整合地理空間分析公司Satellogic籤署多發發射服務合同(下稱「合同」),根據合同約定,長城公司將採用多發整箭發射的形式,用長徵六號(下稱「長六」)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為後者發射共計90顆衛星。
  • 長徵十一號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GECAM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此次發射的GECAM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由2顆微小衛星組成,是「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學時代重要的高能望遠鏡。長十一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截至目前共計完成9次陸地發射任務和2次海上發射任務,創造了十一連勝的佳績。
  • 中國要在海上發射火箭!地點或在赤道附近的海域
    前幾天,央視報導據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洪透露,我國將在2018年迎來36次超高密度航宇發射重任,承擔這一重任的就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這無疑將進一步推進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進程。
  • 中國「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現任總師交流火箭研製情況
    中國「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現任總師交流火箭研製情況 (8/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