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是一件快樂的事,這裡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麼繁華,也沒有大城市那麼喧囂熱鬧,但是農村的環境優風景怡人,住在這裡可以最大程度的放鬆心情,農村鄰裡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和睦的,每年到了農忙的時節,大家就會團結在一起幹活,而到了農閒的時候,人們就聚在一起談談生活嘮嘮家常,這樣的日子雖然很簡單,但是卻充滿了意義。
想起童年在農村的生活,其實有很多珍貴的記憶的。比如小時候的男生們喜歡玩鬥雞,溜鐵環、摔四角、彈玻璃球等等,而女生們則喜歡聚在一起,玩跳繩子和跳皮筋,也有一些女生喜歡在地上找幾個小石子,然後大家蹲在地上一起拋石頭玩,現在這些小遊戲已經很難見到了,但是留在心裡的記憶卻是永恆的。
除了以上幾個記憶外,還有一種東西的印象特別深刻,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種老式的縫紉機嗎?在以前那個年代,這種老式縫紉機是很吃香的,因為家裡做個衣服或是修補衣服,都必須靠它來完成的,而且操作縫紉機不僅需要技術,也得有一定的經驗才行,所以會縫紉技術的工人一般都能找到工作。
如今多年過去了,這種老式縫紉機漸漸被電動的,全自動的縫紉機代替了。而人們也不會專門去市場上,購買這樣一臺老式的縫紉機,主要原因還是它的實際作用沒有那麼大了,再說了現在大家的生活好了,衣服多的穿都穿不完,哪裡還有時間去做衣服。
在八十年代左右的時候,買一臺這樣的縫紉機需要花費一百多,按照以前那種價錢,我們可以大概算一下,當時一個普通工人的月薪是三十多元錢,這就可以養活一家幾口了,而買個縫紉機是要花費三四個月工資的。除去正常的生活開支,買上一臺老式縫紉機是需要攢一兩年錢的。
過了這麼長時間,現在一臺這樣的老式縫紉機,到底能賣多少錢呢?通過走訪市場我們了解到,一些老款的縫紉機能標出兩千元的價格,設備正常品相完好的甚至能賣到五千元左右,這個價格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畢竟當初是一百多買的,用了這麼長時間還能賣到幾千塊,確實讓人很震驚,相信很多農民都猜錯了吧。
當然了,很多人把老式縫紉機買回去,並不是真正的想用它做衣服,它是一代人的記憶是一種精神財富,不是用多少金錢就能衡量的。不知道你們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