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志願者網江蘇訊(通訊員:孫靜瑜 史正華)習總書記曾寄語青少年:「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材,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裡路。」2020年8月1日,在丹陽明翼公益的引領下,由常州市清潭實驗小學家長自發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丹陽舉行,十幾名少先隊員在「齊梁故裡」——丹陽,感悟紅色力量,踐行傳統美德,完成了為期兩天、收貨頗豐的社會實踐活動。
8月1日上午,清潭實驗小學實踐隊在兒童福利院門口集合,由明翼公益負責人向大家宣讀了實踐活動的注意事項,並強調團體活動中遵守紀律、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實踐第一天,實踐隊參觀了兒童福利院、丹陽市廣播電臺,體驗了桂冠國學課堂以及愛眼護眼知識公益課堂,親身感受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體悟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國學之美,收穫了保護心靈之窗的知識。
福利院「開院」時間一到,小朋友們帶著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了福利院。實踐隊通過工作人員了解到,福利院中的孩子因為身體原因亦或親人遺棄而聚集到一起,實踐隊的小朋友和福利院的孩子度過了短暫的歡樂時光,並在臨別前把禮物贈予了福利院的「折翼天使」。
實踐活動的第二站是丹陽市廣播電臺,疫情期間小區廣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朋友對廣播背後的秘密有著濃厚的興趣。大家走進了丹陽的廣播電臺,跟隨主持人認識了廣播演播室,還現場學習了一節口才課,比如說話一定要吐字清晰,怎樣有感情地朗讀一首好詩,立竿見影的改變讓實踐隊驚嘆不已。
實踐活動第二天,實踐隊進行了以「黨心暖童心」為主題的紅色公益活動,參觀了丹陽總前委舊址。丹陽總前委舊址作為丹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自1998年開館以來,積極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發揮丹陽紅色資源優勢,實踐隊的孩子們通過展廳中的實物模型、油畫場景、聲光電、玻鋼塑像等多種形式,穿越時間的長河,看到了上海戰役犧牲的烈士的光輝形象,看到了為了人民而捨生取義的英雄精神。
在參觀完丹陽總前委舊址,了解了愛國教育家、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的故事後,清潭實驗小學實踐隊在對革命英雄、改革先鋒的敬佩與稱讚之中,結束了暑期實踐活動。
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盡己所能傳承紅色文化,繼續踐行暑期社會實踐精神,為社會發展貢獻青年學生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編輯:丁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