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飛美國航班 為啥要「繞彎路」?

2020-12-25 中國航空新聞網

春節就要到了,在外求學、工作的人將通過各種交通工具回家。最近,一群「留守媽媽」發現,兒女們在美國讀大學,但孩子坐飛機去美國的時間,和回來的時間總是不一樣,而且從地圖上看航班沒走直線,而是繞了個大彎。

不僅是南京飛美國,再看飛越大西洋的航線,幾乎每條都是「彎彎噠」。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近,飛機「彎著飛」,是要特意繞過什麼嗎?航空公司為什麼不選擇看起來最短的路線呢?

有此一問 洛杉磯到南京,為何不直飛大洋

在我們的想像中,從洛杉磯飛向南京,應該基本上是往西飛,即基本上沿著北緯34度到37度的這個區帶,通過太平洋往亞洲飛。

如果換算到地圖上,飛行路線應該基本上是一條直線。但實際上,航班的飛行路線卻不是這樣,這條航線「千裡迢迢」地沿著美國西海岸到俄羅斯,然後經過白令海峽,再從哈爾濱、長春方向飛往南京。

不僅南京是這樣,從美國的洛杉磯經過韓國的仁川中轉後,飛回中國的上海,也是這樣「繞著」飛的。

仁川和上海的緯度與洛杉磯差不多,分別是北緯37度28分和31度20分。飛機從洛杉磯起飛後,並不往西飛,而是沿著北美洲的海岸線朝西北方向飛。到了白令海峽以後,才轉向正西,然後又轉向西南方向飛,從堪察加半島附近飛過,再飛向仁川。很明顯,飛機在地圖上繞了一個大圈子。

那條「大圓航線」才是最短距離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資深飛行員,一位經常飛美國航線的機長表示,「北海道、堪察加、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的圓弧,民航業稱之為大圓航線。這的確是兩點間最短的距離。美中和美東航線,比如芝加哥、紐約、華盛頓,最短航線將直接穿越北冰洋。」

為什麼最短航線是弧形的,而不是我們地圖上認為的直線?南京一位地理老師介紹說,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個球體,球面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兩點之間大圓的劣弧。所謂大圓,就是球面上任意兩點和球心所確定的平面,與球面相交所得的圓。在這個圓上,兩點之間的弧線就是最短距離。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從洛杉磯的海邊遙望南京,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向西沿著緯線看,而是應該向西北方向望,那才是到南京的最短距離。

不過,現實中,南京到洛杉磯的航線也並不完全和大圓航線重合。飛機飛行線路不是設定起始點和終點就可以執行的。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全球遍布數萬個民航航路節點,每次執行航班之前,機長都會根據具體航線、天氣情況和飛機情況等因素設計經過的節點,因此即使是同樣的南京到洛杉磯航線,每次飛行的航路都不一定一樣。當然差異不會很大。

焦點追問

跨國航班為何來回時間不一樣?去時「借西風」,風速最大200公裡/小時

中美長途航班來回飛行時間相差一到兩個小時,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而且其他航線似乎也存在這個問題。「北京到倫敦坐飛機10個多小時,倫敦到北京卻只用9個多小時。到網上查一下機票,發現每天每次航班的飛行時間都是如此,所以排除了偶然的可能性。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往返飛行時間不一致呢?」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在北半球北緯35°到65°之間有盛行西風帶,風力強勁。飛往美國的飛機可以借風力飛行,從而加快航速和減少燃油消耗。飛回中國的飛機,如果受到盛行西風的影響可能會頂風飛行。這也是為什麼同一條航線,飛往美國的航班飛行時間要比飛回中國的飛行時間短一到兩個小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民航運輸管理專業副教授吳薇薇表示,長途飛行中,造成飛行時間不同的首要原因,確實是風力對飛機速度的影響。「中國到美國,或者中國到法蘭克福這樣的長途飛行,飛機在1萬米高空飛行時,受到風速的影響很大。萬米高空的風速最大可接近200公裡/小時,因此,飛行如果是順風,加上風速後實際的飛行速度會變快,而逆風時則會出現減速的狀況。」吳薇薇解釋道。

新聞連結 還和地球自轉有關?

對於航班來回時間不一的問題,「大神遍布」的知乎網早就討論過。眾人圍繞「是否和地球自轉有關」等方面進行了「深扒」,甚至搬出了「科裡奧利力」這樣的力學專業名詞。

至於地球自轉問題,吳薇薇教授做出了「正本清源」的回答,「地球自轉和飛機飛行時間的長短沒有任何的直接關係。」對於「科裡奧利力」,揚子晚報記者請教了南京多位物理競賽教練。物理老師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競賽題裡會有所涉及,但對於實際飛行的影響,沒法直接構成『因果關係』。」

成都回南京省半小時,也是風吹的?

不一樣哦,氣流和天氣都會影響線路和時間

同樣航線飛行時間卻不一致的情況,在國內的中短途飛行中也存在。比如南京飛成都或貴州的航線,同樣存在返程時「節省」半個多小時的情況。

「中短途飛行中,除了風速對飛行速度的影響外,飛行的航道、飛行的時間段等因素對於實際飛行的時間影響也挺大。」吳薇薇舉例說,「如果在地圖上將南京飛成都的往返飛行路線描出來的話,你會發現兩條線路並不能完全重合。這就是飛機航道因素的影響。兩點之間,不是簡單的『從A到B』,飛機飛行路線的制定,要受到空中管制、氣流、天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線路,飛機飛行的高度也不一樣。」

此外,影響中短途飛行時間的,還有飛機的「空中堵車」。類似於工作日上下班的「早高峰」和「晚高峰」,飛機的飛行在部分固定的時間段也會出現「密集起降」的情況。

「比如上海浦東機場,部分時間段的機場流量會特別大,飛機到達上海後,需要在天空中盤旋,直到接到機場通知可以降落,飛機才能順利落地。」

注意

地球是圓的 如何躲開雷達? 戰機超低空突防

我們之所以會有「跨國航班捨近求遠飛弧線」的錯覺,主要原因是忘記了地球是個球體。很多國家的空軍,就利用了這一點躲開雷達。這種二戰之後發展起來的突防手段和戰術,被形象地稱為「超低空突防」。在歷次局部戰爭中,它頻頻「出手」,取得了不少重要戰果。

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期間,阿根廷一架「超級軍旗」戰鬥機攜「飛魚」飛彈,實施超低空突防,準確擊沉了英軍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2000年,俄羅斯一架蘇27戰機悄悄地從海上超低空飛臨正在日本海進行演習的美軍「小鷹」號航母編隊,並進行了模擬攻擊,美軍直到蘇27掠過頭頂後才發現。

各國之所以青睞超低空突防,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雷達探測技術的不斷完善,使戰場透明度增加,但是在超低空,地基雷達由於受到地球曲率的影響、地物的阻隔作用和地面(海面)背景雜波的強烈幹擾,探測距離會大大縮短。

此外,在近距離上又受到多路徑效應的影響,探測效果明顯降低。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超低空就成了一條雷達難以探測的特殊區域。

春節就要到了,在外求學、工作的人將通過各種交通工具回家。最近,一群「留守媽媽」發現,兒女們在美國讀大學,但孩子坐飛機去美國的時間,和回來的時間總是不一樣,而且從地圖上看航班沒走直線,而是繞了個大彎。

不僅是南京飛美國,再看飛越大西洋的航線,幾乎每條都是「彎彎噠」。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近,飛機「彎著飛」,是要特意繞過什麼嗎?航空公司為什麼不選擇看起來最短的路線呢?

有此一問 洛杉磯到南京,為何不直飛大洋

在我們的想像中,從洛杉磯飛向南京,應該基本上是往西飛,即基本上沿著北緯34度到37度的這個區帶,通過太平洋往亞洲飛。

如果換算到地圖上,飛行路線應該基本上是一條直線。但實際上,航班的飛行路線卻不是這樣,這條航線「千裡迢迢」地沿著美國西海岸到俄羅斯,然後經過白令海峽,再從哈爾濱、長春方向飛往南京。

不僅南京是這樣,從美國的洛杉磯經過韓國的仁川中轉後,飛回中國的上海,也是這樣「繞著」飛的。

仁川和上海的緯度與洛杉磯差不多,分別是北緯37度28分和31度20分。飛機從洛杉磯起飛後,並不往西飛,而是沿著北美洲的海岸線朝西北方向飛。到了白令海峽以後,才轉向正西,然後又轉向西南方向飛,從堪察加半島附近飛過,再飛向仁川。很明顯,飛機在地圖上繞了一個大圈子。

那條「大圓航線」才是最短距離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資深飛行員,一位經常飛美國航線的機長表示,「北海道、堪察加、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的圓弧,民航業稱之為大圓航線。這的確是兩點間最短的距離。美中和美東航線,比如芝加哥、紐約、華盛頓,最短航線將直接穿越北冰洋。」

為什麼最短航線是弧形的,而不是我們地圖上認為的直線?南京一位地理老師介紹說,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個球體,球面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兩點之間大圓的劣弧。所謂大圓,就是球面上任意兩點和球心所確定的平面,與球面相交所得的圓。在這個圓上,兩點之間的弧線就是最短距離。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從洛杉磯的海邊遙望南京,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向西沿著緯線看,而是應該向西北方向望,那才是到南京的最短距離。

不過,現實中,南京到洛杉磯的航線也並不完全和大圓航線重合。飛機飛行線路不是設定起始點和終點就可以執行的。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全球遍布數萬個民航航路節點,每次執行航班之前,機長都會根據具體航線、天氣情況和飛機情況等因素設計經過的節點,因此即使是同樣的南京到洛杉磯航線,每次飛行的航路都不一定一樣。當然差異不會很大。

焦點追問

跨國航班為何來回時間不一樣?去時「借西風」,風速最大200公裡/小時

中美長途航班來回飛行時間相差一到兩個小時,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而且其他航線似乎也存在這個問題。「北京到倫敦坐飛機10個多小時,倫敦到北京卻只用9個多小時。到網上查一下機票,發現每天每次航班的飛行時間都是如此,所以排除了偶然的可能性。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往返飛行時間不一致呢?」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在北半球北緯35°到65°之間有盛行西風帶,風力強勁。飛往美國的飛機可以借風力飛行,從而加快航速和減少燃油消耗。飛回中國的飛機,如果受到盛行西風的影響可能會頂風飛行。這也是為什麼同一條航線,飛往美國的航班飛行時間要比飛回中國的飛行時間短一到兩個小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民航運輸管理專業副教授吳薇薇表示,長途飛行中,造成飛行時間不同的首要原因,確實是風力對飛機速度的影響。「中國到美國,或者中國到法蘭克福這樣的長途飛行,飛機在1萬米高空飛行時,受到風速的影響很大。萬米高空的風速最大可接近200公裡/小時,因此,飛行如果是順風,加上風速後實際的飛行速度會變快,而逆風時則會出現減速的狀況。」吳薇薇解釋道。

新聞連結 還和地球自轉有關?

對於航班來回時間不一的問題,「大神遍布」的知乎網早就討論過。眾人圍繞「是否和地球自轉有關」等方面進行了「深扒」,甚至搬出了「科裡奧利力」這樣的力學專業名詞。

至於地球自轉問題,吳薇薇教授做出了「正本清源」的回答,「地球自轉和飛機飛行時間的長短沒有任何的直接關係。」對於「科裡奧利力」,揚子晚報記者請教了南京多位物理競賽教練。物理老師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競賽題裡會有所涉及,但對於實際飛行的影響,沒法直接構成『因果關係』。」

成都回南京省半小時,也是風吹的?

不一樣哦,氣流和天氣都會影響線路和時間

同樣航線飛行時間卻不一致的情況,在國內的中短途飛行中也存在。比如南京飛成都或貴州的航線,同樣存在返程時「節省」半個多小時的情況。

「中短途飛行中,除了風速對飛行速度的影響外,飛行的航道、飛行的時間段等因素對於實際飛行的時間影響也挺大。」吳薇薇舉例說,「如果在地圖上將南京飛成都的往返飛行路線描出來的話,你會發現兩條線路並不能完全重合。這就是飛機航道因素的影響。兩點之間,不是簡單的『從A到B』,飛機飛行路線的制定,要受到空中管制、氣流、天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線路,飛機飛行的高度也不一樣。」

此外,影響中短途飛行時間的,還有飛機的「空中堵車」。類似於工作日上下班的「早高峰」和「晚高峰」,飛機的飛行在部分固定的時間段也會出現「密集起降」的情況。

「比如上海浦東機場,部分時間段的機場流量會特別大,飛機到達上海後,需要在天空中盤旋,直到接到機場通知可以降落,飛機才能順利落地。」

注意

地球是圓的 如何躲開雷達? 戰機超低空突防

我們之所以會有「跨國航班捨近求遠飛弧線」的錯覺,主要原因是忘記了地球是個球體。很多國家的空軍,就利用了這一點躲開雷達。這種二戰之後發展起來的突防手段和戰術,被形象地稱為「超低空突防」。在歷次局部戰爭中,它頻頻「出手」,取得了不少重要戰果。

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期間,阿根廷一架「超級軍旗」戰鬥機攜「飛魚」飛彈,實施超低空突防,準確擊沉了英軍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2000年,俄羅斯一架蘇27戰機悄悄地從海上超低空飛臨正在日本海進行演習的美軍「小鷹」號航母編隊,並進行了模擬攻擊,美軍直到蘇27掠過頭頂後才發現。

各國之所以青睞超低空突防,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雷達探測技術的不斷完善,使戰場透明度增加,但是在超低空,地基雷達由於受到地球曲率的影響、地物的阻隔作用和地面(海面)背景雜波的強烈幹擾,探測距離會大大縮短。

此外,在近距離上又受到多路徑效應的影響,探測效果明顯降低。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超低空就成了一條雷達難以探測的特殊區域。

相關焦點

  • 多個航司航班繞飛,避開兩伊空域
    多個航司航班繞飛,避開兩伊空域 2020-01-08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飛雪梨航班備降救人
    11月24日,東航一架從北京起飛經停南京飛往雪梨的MU727航班上,一名男性旅客突發急病陷入昏迷,機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空中放掉了17噸燃油後,航班成功備降塞班島,得到及時救治的旅客最終轉危為安。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對於東航以乘客生命為重,備降塞班的行為,網友表示點讚。然而,也有網友提出疑問:備降前為何要放油17噸?
  • 南京飛香港一航班疑遭雷擊,乘客全部辦理退關
    隨後,南京一航班疑遭雷擊 也上了熱搜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原計劃下午由南京飛往香港的HX217航班,因機械故障無法起飛。據該航空公司代辦稱,該航班在由香港飛抵南京降落過程中,疑似遭雷擊,但飛機外表無明顯痕跡,其後續航班正常辦理了值機,126名旅客已全部登機。不過截止記者發稿時止,乘客已全部辦理退關。
  • 成都飛杜拜航班被迫返航,空中盤旋6小時繞30圈才...
    2月27日晚知名航空博主@航空物語 發布微博稱川航飛杜拜航班因返航在天上盤旋6個小時繞30圈才降落>2月28日零時記者從飛杜拜又返航成都川航3U603航班乘客處獲悉該航班已於28日零時重新邀請乘客登機前往杜拜2月27日晚,
  • 深圳飛南京等地航班「因公共安全原因」取消,到底什麼原因?機場...
    「但航班取消總要給大家一個理由,圈裡一般都說: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有地方就簡寫成公共安全問題。」據介紹,目前廣州、深圳傍晚後飛南京、杭州的旅客的確不多。出於成本考慮,不少航司會取消、並班一些航班。「這都是正常的。」記者也在非常準app上看到,大部分是提前取消,也有部分是臨時取消。
  • 南京飛新加坡一航班輪胎破損,近400名旅客退關滯留
    南京飛新加坡一航班輪胎破損,近400名旅客退關滯留 現代快報7月8日消息,飛機故障,受影響的不是一兩名旅客,而是上百人,甚至幾百人。
  • 飛三亞航班降落時 為何要繞海上觀音轉一圈?
    關於這座觀音像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飛往三亞的航班都會在觀音像上空繞近一圈,之後才會降落在鳳凰國際機場。有人猜測這是飛機在為本次飛行祈福,也有人說這是為了給來到三亞的遊客一個驚喜,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那麼,為什麼飛往三亞的航班,大多都要繞南山海上觀音近一圈後落地呢?
  • 最遲6月30日南京直飛洛杉磯航班開通
    南京市民想要去美國,基本上都是先坐高鐵趕到上海
  • ...客運航班飛美國;美國多地蘋果商店遭洗劫,結果被搶的iPhone變成...
    美禁止中國客運航班飛美國@虎嗅【路透:川普擬禁止中國客運航班飛美國】路透社引述美國官員和航空公司消息指,川普政府正計劃從6月中旬開始,禁止中國客運航班飛往美國,以施壓中國讓美方航空公司恢復航班。報導指,有關安排預定於周三公布,被視為是懲罰中方未有遵守中美之間現有航班協議。
  • ...韓國飛南京OZ349航班3名發熱旅客,經我市專業衛生機構兩次檢測...
    【韓國飛南京OZ349航班3名旅客排除新冠病毒感染】2月25日,韓國飛南京OZ349航班3名發熱旅客,經我市專業衛生機構兩次檢測,3名發熱旅客口腔咽拭子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根據國家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規定,2月27日上午對該航班94名留置觀察人員解除留觀。對該航班留寧人員,按規定仍將進行居家醫學觀察14天。
  • 韓國首爾飛南京航班發現3名發熱乘客 94名旅客被隔離
    韓國首爾飛南京航班發現3名發熱乘客 94名旅客被隔離
  • OZ349航班從韓國首爾飛抵江蘇南京 94人醫學隔離觀察
    來源:央視原標題:OZ349航班從韓國首爾飛抵江蘇南京 94名旅客接受醫學隔離觀察 2月25日下午13時46分,由韓國首爾起飛的OZ349航班飛抵南京,降落至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機上共載有166名旅客,南京海關嚴陣以待做好航班的入境檢查、防疫等相關工作。按照處置方案,海關檢疫人員身著防護服登機進行體溫檢測和健康情況問詢。經檢查發現,有3名中國籍旅客有發熱症狀,但均無武漢接觸史。得知情況後,駐場的南京市防疫工作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邊檢、海關、公安等職能部門聯勤聯動,將3名旅客用救護車送至醫院做隔離觀察和進一步檢測。
  • 飛機飛過南海觀音像時,為什麼要選擇繞飛一圈,原因你猜到了嗎
    三亞作為我國很有名的旅遊景點,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遊客前來旅遊,因此三亞航班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班之一。但是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三亞起飛的飛機在途徑南海觀音像的時候,不出意外的都會圍著觀音雕像轉一圈,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座觀音像始建於2002年,還是我國著名的5A旅遊景點。
  • 美國當前疫情洶洶,為啥美國民航公司卻急於恢復中美航班?
    然而就在5月初時,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向我國民航部門提出申請,請求從6月份開始恢復中美之間的民用航班。(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對於美聯航的請求,許多人都表示不解,畢竟現在美國的疫情還很嚴重,而且中國從3月8日起就已經禁止外國人入境,即便是開通了航班,乘客也主要是赴美留學生和在美華僑,客流量有限。
  • 福州到臺北直線距離只有250公裡,為什麼直達航班要飛一個半小時
    從福州到臺北的朋友一定會有所疑問,福州到臺北直線距離大概只有250公裡,可是直達航班飛機要飛一個半小時,難道飛機的時速只有100多公裡?其實飛機上顯示的飛機軌跡,飛機是先從福州向北飛到溫州附近,然後再向東飛向公海,飛到臺北上方的時候再向南飛向臺北,相當於走了一個「幾」字形,實際飛了800多公裡。從臺北飛回福州也是這樣,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不飛直線,半個小時就到了呀!飛機的飛行和我們地面的行程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 香港擬恢復中轉航班,飛豬相關機票搜索漲570%
    消息公布後,飛豬平臺上的香港中轉航班搜索人數,4小時內增長達570%。飛豬的數據顯示,美國、菲律賓、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英國出發經香港返回中國內地的航段搜索量最高。受疫情影響,香港國際機場自3月25日暫停中轉航班服務,香港往返中國內地及香港至海外的航班正常執飛。
  • 快件「打飛的」還能選航班:順豐試水新服務
    民航資源網2016年7月15日消息:以往,從南京到北京的重要文件,想「任性」儘早上飛機,除了自己買張機票外,別無他法,如今卻可以通過「打飛的」解決。日前,順豐在南京推出一款「航空加急」服務,消費者可以任性一把,讓快件「打飛的」。
  • 新加坡飛中國的航班上又發現確診病例
    然而,新冠疫情反覆發作,新加坡與中國航班數量極度壓縮,乘客必須持有核酸陰性證明才能登機。然而中國輸入病例屢禁不止,廣東發現來自新加坡的確診病例,美國一航班8人確診……網友質疑:「雙陰性」檢測時代,數據還真實可信嗎?
  • 全球第一長航班,要飛17小時約16000公裡,卻是個國內航班
    在大家印象裡面,似乎國內航班都是比較短程的,沒有聽說過有超過1.6萬公裡的內航班。可在全球來說,還真有這樣航班的存在,目前還被稱作是全球第一長的航班,從巴黎到帕皮提。
  • ...由韓國首爾起飛的OZ349航班飛抵南京,降落至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首爾飛南京航班發現3名發熱乘客 94名旅客被隔離】據澎湃新聞,2月25日下午13時46分,由韓國首爾起飛的OZ349航班飛抵南京,降落至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機上共載有166名旅客,南京海關嚴陣以待做好航班的入境檢查、防疫等相關工作。按照處置方案,海關檢疫人員身著防護服登機進行體溫檢測和健康情況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