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十大人生天機,說盡人間至理

2021-02-08 古典書城






















道家既有指導實際生活的經驗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論性原則、價值,更有超越實際生活、追尋心靈自由的超越性境界。充分挖掘道家處世之道,有利於我們深入傳統,尋找解決其自身面臨的困境。浮躁的時代,學一點道家智慧,活的更通透!

 

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狂風颳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風雨無論多麼來勢洶洶,最終都是會停下來的。


當你遭遇人生中的不順利、不如意,甚至慘重的打擊時,請千萬相信時間能夠稀釋這一切,挫敗和低谷終將過去。


風雨後的天空更加美麗,彩虹也會出現。所以說,生活中出現的狂風暴雨,也許就是光明的前奏。


二、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道德經》


大丈夫持守質樸淳厚的大道,不行虛華無用的禮儀;行為忠厚樸實,摒棄浮華淺薄。


貴真守真,不離純樸,這是老莊所倡導的最重要的人格修養。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有失厚道、虛偽待人,總是想著千方百計的利用別人,佔一些小便宜,以滿足自己的私利,最終只能為世人所不齒。


「不居其薄」是要求我們信義為上,厚道做人。「不居其華」是要求我們莫虛榮浮誇,篤實立世。做到這兩點,便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成為有德之人。


三、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

 

謹慎行事,小心處事,從一而終,就不會有失敗一說。


「慎終如始」聽起來有多簡單,做起來就有多難。如何才能在數年工作的苦乏之後,仍像一個實習生一樣富有幹勁與熱情?如何在荒廢學習多年之後,依然像個青少年一樣對知識常懷探索的激情?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仍希望諸君嘗試並堅持,做一個慎終如始的人。



四、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道德經》

 

禍與福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禍中有福,福中有禍,兩者相倚相伏,並且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福事的時候仍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不能一味地沉迷於其中,將福事變成禍事。


同樣的,情場失利、職場失意,也不必一味消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五、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道德經》


難事都是從容易做起,大事都是從細小開始的。


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偉大來自於平凡,往往一個企業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複著所謂平凡的小事。


得進一寸則進一寸,得進一尺便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大事終成。


六、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耍小聰明的人,心事重重、斤斤計較,整天想著以言語攻人,勞心傷神,生活也並不快活。而智者則是言語簡單美好的,令人受益。


所以說,君子擇善而交,受益多多。


七、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

 

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的用處。


這是莊子從大樗看起來沒有用而免於被人砍伐得到的有益啟示,也是現實生活中馬上可以借鑑的處世之道。木心先生就曾說:「無為是一種為,不是一種無。同樣地,無用也是一種用,而不是無。」


許多時候我們太過功利,卻不知道把「無用之用」當成活著的必備策略。正是這些無用,使我們成為了有趣且豐富的人。


八、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莊子》

 

世人,尤其是權貴之人,總是喜怒無常,他們真實的心思總是深深地埋藏在虛假的表情後面,讓人捉摸不透。了知人心比預測天象還困難:老天爺尚有春夏秋冬四時之序和晝夜更替之常,人心確實在是難測。


社會上笑裡藏刀的人不少,虛情假意的更多。千萬別以為別人當面對你熱情,就是真心相交的。陰一套、陽一套,內外相乖,這是太多人慣用的手段,要學會識別。



九、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莊子》


一個人慾望過度,則會相應地少些智慧和靈性。


熱愛吃喝嫖賭者,胸中必無丘壑;推崇錢權名性者,性靈必不單純。


人活於世,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和欲望,這並不構成問題。可怕的是過分沉迷,迷失心智,一味追求不懂得節制。這樣長久下去,人生的種種危機就會接踵而來。


歌德《浮士德》就明確說過,「能克制者始能成事」。不懂節制,只知耽於嗜欲,終難成大事。


十、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道德經》

 

禍患痛苦的來源都是因為不知足,災難險惡的來源是因為貪慾過分。

當今世界,物慾滾滾。很多時候我們迷茫、痛苦、焦躁,其實並不是命途多舛、生活實難,而是都是因為自身的不知足導致迷失了方向,從而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哲學家伊壁鳩魯就說過,「誰不知足,誰就不會幸福」。不必要把有限的時間精力放在追逐身外之物上面,清心將得從容,寡慾則會多壽。


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作者:雅君,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道家10大人生天機,說盡人間至理
    定期審視自己的人生,才發現,有那麼多佔據自己精力的東西,其實都沒有任何價值。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名聲在外,但是晚年的時候,陪伴她的卻是孩子小時候的玩具、畫本。她為「事業」奔走一生,最後才發現,孩子才是她內心最柔軟的溫情。不斷選擇拋棄哪些不必要的東西,內心才不會被遮蔽,光照進來,才能看清自己內心需要的是什麼。《道德經》裡講「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道家十句經典名言,說盡人間至理!
    九、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大寒季節到了,霜雪降臨了,這時候更能顯出松樹和柏樹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十、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 《周易》三大天機,人生三大禁忌,讀懂了受益無窮
    在《周易》中有三個「天機」,也是生命中的三大禁忌,一旦被人讀懂,就會受益匪淺。1大話失信謙卦此卦,卦體中易中有卦,曰「上卦為坤,下卦為艮為山」。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嗜欲淺者天機深但是,人們要保持適當的欲望。如果貪心過重,嗜好過深,生命的精神和智慧就會被一點點地磨滅。生活的幸福也自然與它無關,反而會招來禍患,甚至還有生命之憂。在春秋時代,秦惠王決心要吞併蜀國。
  • 《淮南子》精華三十句,道家智慧,人間至理!
    《淮南子》,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道家名著。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歸於道家。梁啓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
  • 五句話道破修行天機!
    聖人做學問追求一種「大道至簡」的境界,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人的一生也本應該如此,不矯揉造作,不過分修飾,不畫地為牢,不損人利己,因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的本體就是最本真。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份簡單,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
  • 天機不可洩露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講?
    「天機不可洩露」這句話最早出自《紅樓夢》第十三回,「天機不可洩漏。只是我與嬸子好了一場,臨別贈你兩句話,須要記著。」,金陵十二釵之秦可卿所言。(唐一菲扮演的秦可卿)這句話本意為世事皆由上天安排,事先不能洩漏,否則容易後患無窮。現在也常指涉及機密的事,不到時候不能提前透露。
  • 陳摶老祖:五代宋初道家玄學傳奇人物,不洩露天機,究竟有多厲害
    在五代宋初時期,曾出現過一個道家傳奇人物,這個人相比較呂洞賓、張三丰式的道家人物可能稍微低調一些,而他一生確實十分低調,甚至自己撰寫的基本名著都是低調的傳給弟子們,而偏偏是這個人受到許多王公貴族乃至於皇帝的賞識,他就是被譽為「扶搖子」的陳摶老祖。
  • 天機:你本來就擁有「智慧嚮導」,可惜從來也不會用!盜天機
    請點擊入圖片描述天機:你本來就擁有「智慧嚮導」,可惜從來也不會用!一個是聒噪,要求很多,歇斯底裡,詭計多端的自我,道家稱為「識神」;另一個可以連通宇宙意識,獲得無限智慧,但TA隱藏得很深,只有在你虛靜的時候,才能偶爾聽到智慧的聲音,道家稱為「元神」。識神和元神是一對歡喜冤家,識神好動,元神好靜。
  • 《周易》三大天機,人生三大禁忌.
    《易經》中有一卦,曰「謙卦」。此卦,卦體中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嗜欲淺者天機深。」一個人如果貪婪無度,嗜欲太深,生命的靈性和智慧就會一點點消磨殆盡。人生的福報也自然與其無緣,反而可能招來禍患,乃至有性命之憂。春秋戰國時期,秦惠王一心想要吞併蜀國。奈何蜀國山路崎嶇,秦軍無法進入蜀地,秦惠王也沒轍。
  • 道家絕密:先天一炁(生命再造之天機)
    本篇談幾個問題:一、先天一炁是人生的真正主宰,是人體的太陽沒有太陽,地球上的萬物就無法生長,人體沒有先天一炁就會喪失生機,與世長辭。道家把先天的陰叫性,把陽叫命,性命混一,生機最強。人出生以後進入後天,在胎嬰時期,陰陽性命渾化,幼年性命小偏,少年中偏,青年大偏,壯年分,老年離,死亡性命散。從普通人的人生路線看,先天一炁在人生路線中從混一到偏、分、離、散,在人的一生中是第一位的主宰。當先天一炁主宰時,人體的生機最強。
  • 至道老師簡介
  • 如何理解普賢菩薩的理德和行德?
    佛教的普賢菩薩普賢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
  • 儒家跟道家的區別與互補,這對我們的現實人生又有什麼指導意義?
    中國的讀書人都知道,儒道兩家都是在尋找人生的出路,尤其是道家,是為解救現實人生於苦痛之中而尋找的一條解脫之路,但道家最後卻走向了虛無。我個人的理解是,儒道互補,儒道為一。儒是人生的出發點與歸宿,道是人在入世之中無法實現人生的社會意義時的一種緩釋、緩衝、緩和。至於「超前」之說,我很久以來都認為這種想法,是我們現代人的自以為是。中華文化是圓形構造,不像西方那樣呈線形發展。圓形構造就如同滾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實,越滾堅硬,尤其是球心,會成為堅實的核。
  • 《莊子》名句賞析——感悟道家的人生智慧!
    莊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一生窮困潦倒,但他卻安然自得,過得瀟灑自在。他著作的《莊子》一書,也是道家的經典,莊子借用很多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講生活中深奧難懂的道理,活潑鮮明的表達出來,他的思想,符合我們國人追求自然、和諧,淡泊明志的本性,深受大眾喜歡。
  • 道家倫理的精神哲學意義
    「德者,得也」中的這種分享關係,即是西方哲學中所謂「原型」與「摹本」的關係,亦即柏拉圖哲學中「眾理之理」與「眾理」的關係,或「理」與「萬有」的關係。這種哲學理念,在宋明理學那裡,被發展為「理一分殊」;在黑格爾那裡,被表述為「德本性上是一種倫理的造詣」。
  • 道家修煉的六大宗旨,密不外傳的修行訣竅
    如何把貪慾去除達至修道成真?只要遵循道家修煉的六大宗旨,能認真的修、認真的行,就能得到仙果。 下面就自己修行的感悟,淺說道家修煉的六大宗旨。 一、道無經不傳,師無經不明 道家是以道、經、師為三寶。
  • 十堰站(5月8日-5月9日)禪易能量【數字天機】攜手【梅花易數】打造...
    襌易能量【簡單實用落地的傳統文化精髓傳承的熱門公號強烈推薦】國學智慧| 參禪悟道 |道家養生| 神數預測| 知命轉運數字天機 梅花易術禪易能量 神測秘傳 弘揚傳承 造福人類數字天機-梅花易數中國·湖北十堰站修道聖地吸引秘傳道術,秘傳道術也必傳有緣之人。禪易能量【數字天機】與【梅花易術】兩大秘法五月登陸十堰 。
  • 道家靜坐十二心法,打坐不是坐著就行了
    心無一物則物泯,心無一念則念泯,心無一理則理泯,心無一事則事泯;如此則自一塵不染,萬境諸寂,心法雙泯,能所兩忘:而入於無何有之鄉矣!無論用空心空境法、存心存境法,或存心空境法、存境空心法,總以求此心之能虛極靜篤,空靈神明為要妙。 至於「腹」字,乃指丹田,五行之土,為人之命寶。道家秘傳有「積氣實腹法」,有「聚氣實腹法」,腹實即所謂「丹田有寶」也。
  • 為啥叫李白詩仙,看《將進酒》中道家丹道
    人的督脈,道家稱黃道,稱髓海,稱黃河,因其內生中黃一氣。因為普通人是腦髓體分泌「荷爾蒙生長激素」沿督脈而下,轉腰眼位置分兩路注於雙腎,轉會陰到肚臍的關元穴,變成我們的精液和五臟的滋養液,所以人體的精液發洩口,也稱陽關,一洩必然洩五臟六腑之精華而生人。
  • 《淮南子》10句經典名言,道家智慧,人間至理!
    《淮南子》10句經典名言,道家智慧,人間至理。1. 雞知將旦,鶴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淮南子·說山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