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清明前夕,湖南湘鄉市壺天鎮崇溪村,周群飛返鄉為父親掃墓,一條牛仔褲穿得發白。
據報導,在當天的飯桌上,親朋好友聊起「女首富」的稱呼,周群飛立即制止了話題,「拜託大家一定不要張揚,張揚了容易出事」。
那一年3月18日,藍思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創下「營收第一,淨利潤第一、資產總計第一、首發後總股本第一、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第一、董事長薪酬第一」六項紀錄,開盤後股價漲幅達到43.5%,之後則是連續長達12個一字板,股價最高時超過140元,總市值一度超過900億元。
而周群飛也從幕後被推到臺前,以500億元身家登頂「2015胡潤女富豪榜」,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性」。
在瀏陽的藍思生產基地,進口自瑞士、日本的大塊精密玻璃被切割、拋光、上色,最後變成蘋果、三星等品牌的手機玻璃。據說,全球每兩片手機玻璃,就有一片產自藍思。
每當你在iPhone上滑動屏幕,都可能是在幫助周群飛增加財富。
人紅是非多
「莫喊『女首富』,還拿我跟三一的梁總比,搞得好尷尬的,其實我們還經常見面的。」上市不久,藍思科技舉行首次股東大會,周群飛在會上說,還是不習慣被叫成「女首富」。
很快,藍思科技召開了一次董事會,周群飛決定「回到過去那種低調的狀態」,並決定開始婉拒各路媒體的採訪請求。
然而「低調的狀態」並不容易回去,媒體對女首富關注度激增,紐約時報曾撰文稱:「在打造一家全球供應商的過程中,44歲的周群飛定義了中國女性創業者這個新階層。」
上一次國人如此關注一位女企業家,要追溯到2006年。那一年的胡潤富豪榜中,張茵力壓黃光裕,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首富。然而,在接連遭遇「提案門」、「血汗門」、「破產門」之後,本來就低調的張茵幾乎淡出公眾視線。
出身草根的新晉女首富周群飛,似乎持有和前度女首富張茵一樣「害怕槍打出頭鳥」的審慎。在她看來,自己沒有高調的資本,專注於公司發展才是最好的化解方式。
據報導,「周群飛有點工作狂,在她的寬敞辦公室裡的辦公桌後,有一扇門通向一套小公寓,這個住所可以讓她不管白天夜晚都能巡視工廠車間。」
周群飛的辦公室
在一次採訪中她承認,儘管自己不喜歡接受採訪,但仍會仔細閱讀每一篇關於自己的報導。有媒體稱,周群飛15歲就出去打工了,只有初中文化,她私下抱怨,「人總會進步的,他們說得我像個文盲,我要是不繼續練功練到七八級,怎麼管得了下面那麼多博士啊,他們再這麼說我我要告他們誹謗。」
文化程度不高,這是事實。然而,「女富豪」的頭銜卻為她惹來「小三」的流言。
有媒體報導,網絡上出現一則疑似曝光周群飛早年經歷的博文,將其描述成一位由打工妹「成功上位」的「勵志小三」,隨後更是自立門戶,挖走了「丈夫」公司的骨幹和客戶。作家六六在轉發上述博文時評論:「只聽過網際網路概念股,環保概念股和醫藥概念股,現在竟然還有小三概念股?」
面對詆毀,周群飛常說:「心是被委屈撐大的」。
在湖南省創新創業先進典型巡迴報告團活動上,她坦言,「相對於外界給我的讚譽、謠言和紙面上的財富數字,我們更看重的是能夠藉助資本市場這個大平臺成就一個更大、更新的產業。」
事實上,在一個男人主導的商業世界裡,女性的崛起是一種巨大的挑釁。此前的女首富張茵、吳亞軍,都沒有逃過被猜測和被懷疑的命運。
知名媒體人遲宇宙曾撰文評論:「人們在習慣性的『陰謀論』裡尋找原罪的邏輯、不道德的血液和『白手套』的可能性。」
「越是如此,那些叢林中崛起的女企業家就越顯得珍貴。如果我們以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來探討一位女企業家,而非以性別和男權或女權的視角來觀測她們,那麼我們會發現她們與他們並無二致。她們的崛起所憑藉的是自己的商業天賦、頑強掙扎和上天賦予的幸運。」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一定被毒死
「藍思不傳奇,群飛不神秘。」上市前夜,在藍思科技的「上市歷程交流會」上,周群飛當著眾人說起這句話。
3月18日,是藍思科技上市的日期,也是12年前周群飛開啟創業旅程的日期。「小三」傳言背後,是一個打工妹艱辛的創業史。
1970年,周群飛出生於湖南農村。出生前,父親因自製炸藥出現意外手指被炸掉兩根,眼睛則被炸傷幾乎失明,五歲時,母親因受不了家庭壓力自殺身亡。為了改善生活,周群飛初中未畢業,便南下深圳打工。
她選擇進入離深圳大學近的澳亞光學廠,報名成人夜校班,考取了會計證、電腦操作員證、報關證、B牌駕駛證,還用積蓄開了家服裝店。
然而,她很快感到厭倦。因為加工手錶玻璃的工作技術含量低、工廠規模小、工藝技術陳舊,不足以為自己提供廣闊的發展前景。這時,她面前出現了一個機會。
這段經歷,她在接受採訪時有過講述:1990年,澳亞光學搞擴建,但廠房建到一半停工了,老闆準備撤資。周群飛毛遂自薦:「成了,工資隨你定;失敗了,我給你打一輩子工。」老闆決定讓她試一下,很快這個工廠在她手上成為公司效益最好的廠。
這個老闆就是楊達成,澎湃新聞援引其同鄉王萍的說法:1994年,楊達成成為周群飛的第一任老公。周群飛楊達成後來離婚,2008年周群飛與現任丈夫鄭俊龍結婚。
周群飛沒有在澳亞繼續待下去。1993年,她辭職單幹,以打工攢下的2萬港幣為啟動資金,帶領姐姐、姐夫、哥哥、嫂子,還有幾個堂姐妹一起創業。
深圳一位熟悉周的民企老闆李女士說,當時周群飛的「廠」根本算不上「工廠」,就是一個家庭作坊。「大家不常見面,一見面聽周群飛談得最多的就是她的生意,尤其是哪個哪個客戶又拖欠了貨款。」
「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這麼規範,很多人都沒有牌照,租的小廠房做著,改天換個名字、換個窩又再做著,經常沒錢收,經常連吃飯的錢都沒有。」
1997年亞洲遭遇金融危機,很多客戶付不起加工費,直接把設備抵給了周群飛。就這樣,她又額外購買了幾臺研磨機、仿形機,一鼓作氣將玻璃切割、修邊、拋光、絲印、鍍膜等工藝打通,形成了完整的手錶玻璃生產線。
一次偶然的機遇,再次給周群飛的事業帶來了新的轉變。
2001年的某天,雷地科技公司老闆接到了TCL一批生產翻蓋手機面板的訂單,他將這筆生意給朋友分了工,其中周群飛負責的是加工手機面板環節。周群飛嘗試將其掌握的手錶玻璃工藝運用到手機面板生產上,用玻璃代替有機玻璃。
2002年,國內第一款玻璃屏幕手機TCL 3188問世,銷量爆增。引得中興、熊貓、康佳等紛紛為自己的手機換用玻璃屏,少量的國際高端品牌手機也開始導入玻璃屏技術,玻璃屏的應用甚至延伸到其他消費電子產品。
而作為這場變革的主導人物,周群飛2003年在深圳成立了藍思科技,主營手機防護視窗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