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千與千尋》要在國內重新上映。官宣中寫道:"人生是一趟單程的列車,很高興在這一站與你相遇。十八年久等了,請多多關照。"
瞬間淚目…無論刷了幾次電影,夜晚的油屋和街坊、以及遠遠開過來的遊船,帶著對岸的燈火緩緩駛來的情景都難以忘懷。千尋、白龍、湯婆婆、無臉男、巨嬰,所有的人物形象都隨著再遇見重新變得鮮活起來。
其實初看《千》時,並不明白裡面的寓意。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再去看《千》,竟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今天不展開劇情講了,具體的還是要大家去電影院感受。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裡很打動我的一個情節。
愛護自然,必得饋贈
連湯婆婆都心驚膽戰的腐爛神突然來到油屋,眾人都躲閃不及,但千尋毫無畏懼,迎上去為腐爛神提供衝浴服務。千尋號召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將這位客人清洗乾淨。
千尋認真細心的千尋發現了腐爛神身上的刺,在大伙兒齊心協力的作用下將那根刺拔了出來。後來發現那並不是刺而是自行車的扶手,連帶著的還有一堆垃圾。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腐爛神是被汙染了的河神。
因為吃了太多河川垃圾,人類排放的廢水和丟棄的垃圾,所以被滿身的廢水掩蓋了其本來面貌,這才被當成腐爛神。作為回報,河神爺爺留給千尋了一顆藥丸。也就是這個藥丸,讓千尋救下了白龍和無臉男的命。
腐爛神又被稱作河神,其實都是同一個神。可是世人對他的看法和態度卻是截然不同。可其實這都是人類的傑作啊!
電影在日本的原名是《千と千尋の神隠し》,日本是一個信奉多神論的國家,日本文化中擁有眾多神明,山川河流、草木飛禽皆可為神,「神隠し」一詞有著「被神明藏匿」的意味。自古以來,日本人就相信自然界存在的所有事物上都依附有神靈且人與神、自然是相互融合、和平共處的。
然而,現代社會人類和神靈之間的關係如何呢?看看腐爛神吐出的髒汙之物就知道了。而那顆救命的藥丸也就寓意著人們愛護自然,必然也將得到自然的饋贈。
由此聯想到...
大海不會說話,所以我替它發聲
《東京新聞》曾用全版頭條為海洋發生,巨幅沙雕寫出800萬噸被忽視的海洋垃圾危機。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團隊如何從一大片沙灘上製作出這則特別的 新聞頭條 ,嚴謹的畫出邊界及版面分配,決定圖片、文字位置,為了確保每個字都如報紙那樣大小間距整齊統一,利用方格一個字一個字仔細地雕刻出來。
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關心塑料對海洋生物的破壞性影響。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搜相關紀錄片看一下。
而剛過去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又讓我們重新在關注海洋、河流垃圾。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0%,是我們和海洋生物共有的家園。海洋調節我們的氣候,供我們呼吸的氧氣的一半都源於海洋。
海洋為產生淡水的水循環提供動力,維持數百萬人的生計,並為近30億人提供營養。海洋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本應禮讚海洋。但如今,人類的很多行為正在讓我們的海洋系統瀕臨崩潰。
近年來,海洋裡有很多生物失去生命,原因是因為塑料。塑膠袋、塑料瓶、塑料吸管......等等,每年有800萬噸來自人類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塑料,被傾倒在河流和海洋中,像垃圾一樣的漂浮著。而大約有700多種動物,海龜,海鳥,還有魚類,因為誤食或者被纏繞在塑料垃圾中受傷甚至死亡!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被遺棄在海洋,佔海洋垃圾的80%。這不僅威脅海洋野生動植物的生存,還會破壞漁業和旅遊業,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威脅。
威脅海洋生態系統的因素還包括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比如過度捕撈;破壞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棲息地;氣候變化;海洋汙染以及缺乏有效管理。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漁業國家,也是最大的海洋垃圾排放國家。
今天希望大家有時間能去電影院為《千與千尋》貢獻一張電影票。這部動畫不僅關於環境保護,還有關愛、欲望、人性和愛...
什麼才能喚起人類自我意識覺醒?也許是愛,是對於環境的愛,對於生活和工作的愛,對於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們能夠有幸遇到的陌生人的愛,對於親情的愛。唯有愛,能讓我們產生迴響,認清自己是誰,變成更好的自己。
希望我們一直能夠保持愛的能力。
參考資料:
1.史上最大海灘頭條!《東京新聞》全版頭條為海洋發生,巨幅沙雕寫出800萬噸被忽視的海洋垃圾危機
2.世界海洋日:珍惜海洋資源,減少海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