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千與千尋》之後才發現,原來宮崎駿才是真正的色彩大師!

2020-12-22 橘月廿二

《千與千尋》再次上映,不知道你有沒有為它貢獻一張影票?周末小編約著好友再次重溫了這部經典,笑點還是爆笑,淚點依舊動容,不變的是那份童真,改變的是觀看的我們,但是今天我要講述的是除去「成長」這一故事,探索千尋背後的要告知我們的現實。

眾所周知,大家都認為《千與千尋》是一個關於「蛻變」的故事。10歲的千尋搬家途中歲父母闖入了奇幻世界,經過了一系列光怪陸離的離奇事件後結交了好友,救出了父母,增長了見識,最後安全回到現實世界。這就是我們認識中的《千與千尋》,似乎大家都忘記了它的全名叫做《千與千尋的神隱》。何為「神隱」,漢語詞語解釋為神的消失,或者是被神隱藏,神讓你消失。

聯想到影片的上映時間為2001年,那時候正是日本「失去的十年」後的第一年,千尋隨著父母穿過隧道後,爸爸也曾說過「90年代到處都在開發,泡沫經濟後大家都倒閉了。」當父母遇到沒有老闆的飯店,很坦然的坐下來大吃特吃,還滿不在乎的說到「現金和信用卡都有」。而這就是「失去的十年」前日本的國民真實情況。

「廣場協議」達成後,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國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暴富景象,人人都有錢,沒有現金也可以刷信用卡,正如千尋爸爸說的「先吃了再說」。而影片中父母的這一舉動正是諷刺了當時人們過於膨脹的自信,於是爸爸媽媽吃著吃著就變成了豬,先消費後付款的人們變成動物。他們在湯婆婆的油屋中打工為生,被迫失去名字,失去身份,找不到回家的路。

按照劇情設定,2001年的千尋10歲,那她應該是出生於1991年,正是泡沫經濟後「迷失一代」。可縱觀整部影片,她卻是唯一不迷失的人,面對陌生的隧道,千尋抗拒進入。當父母大吃大喝時,千尋並沒有參與其中,面對湯婆婆的嚴厲呵斥,千尋堅持要一份工作,並在湯婆婆給她改名為「小千」後時刻記得自己的真名為「千尋」,當無臉男給她無數的金子,千尋也堅持不要,面對大家都不願意接待的「腐爛神」,千尋獨自接待並且完美完成任務。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宮崎駿在此的隱喻。「腐爛神」其實是代表自然的河川之主,從他的身體裡拉出來自行車,廢家電等,這是暗諷人們隨意處置垃圾,破壞環境。在接下來營救白龍的情節中,又很好的解答了,為什麼白龍第一次見到千尋就知道她的名字這一疑問。因為小時候千尋失足落河,白龍將她救起,千尋回憶到這了,白龍也找回了自己的名字——賑早見琥珀主。看!即便是神明也會因為忘記名字而被人利用,所以千萬不能忘記自己的初衷與使命。

《千與千尋》上映後引發了社會的熱烈討論,它所反思和表達的日本經濟現狀讓不少「迷失一代」找到了方向「沒有工作就會被變成動物!」,也正是因為它如此貼合當時的社會情況,以至於往後18年,再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超越它,各個年齡段的人看到這部影片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也許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相關焦點

  • 重溫《千與千尋》:18年後,我才看懂了這些職場隱喻
    2019年6月21日,宮崎駿巔峰之作《千與千尋》登陸國內影院,引發空前觀影熱潮。作為同獲奧斯卡和金熊獎的動畫佳作,影片時隔十八年引進,贏得了國內超多觀眾的支持與喜愛。重溫影片,感動之餘,也驚奇地發現在宮崎駿敘述的愛與堅持下,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那些成年世界的職場故事,也早已經滲透在這部經典之作中。
  • 重溫《千與千尋》,這回我總算是懂得了它真正的含義
    其實,我是從小一直看著宮崎駿爺爺的《千與千尋》長大的。還記得孩童時期的我一直將這部動漫當作成一部溫暖的童話故事來看,從未理解過它背後蘊藏的真正含義。長大後再次重溫這部經典動漫作品,終於能夠看懂了。今天我就來說一說《千與千尋》中那些需要反覆看,長大之後才能夠理解的真正含義。
  • 重溫《千與千尋》經典的細節,18年後才知道,揭露的是人之本性
    近日,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在中國首次上映,距離它在日本第一次上映的時間已經過去了18年,其實這部電影我們在兒時已經看了無數遍,如今依然選擇去影院重溫,大概大家都是想在大銀幕上再次找回兒時的回憶。宮崎駿大師的作品,不僅畫面唯美,劇情緊湊,而且也會有適當的留白,這樣給觀眾帶來了無限得想像空間,所以不論我們看了多遍後都還會細想影片中得細節,讓我們後知後覺明白筆者得用意。
  • 電影《千與千尋》發主題曲MV 真正的神仙音樂都在宮崎駿故事裡!
    電影《千與千尋》發主題曲MV 真正的神仙音樂都在宮崎駿故事裡!宮崎駿曾公開稱讚道:也許在潛意識裡,以這首歌為契機,才創作了《千與千尋》吧!截止目前,《千與千尋》已成為同期最熱電影,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影院必看」系列。
  • 宮崎駿人物誌:《千與千尋》為什麼能獲獎?宮崎駿在用動畫救國!
    宮崎駿一生獲獎無數被稱為動畫大師,其創作的《千與千尋》更是獲得影視界最高榮譽「奧斯卡金像獎」也是一個改變我人生觀念的人,他筆下的《千與千尋》為什麼能提名奧斯卡?他的動畫又是怎樣影響著千千萬萬的日本年輕人?下面將為你揭秘宮崎駿的傳奇人生!
  • 重溫宮崎駿勵志語句,走進溫暖動畫世界
    80年前的今天,世界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出生。《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千與千尋》《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在近60年的從業生涯中,宮崎駿創作了幾十部經典作品,陪伴我們度過了漫長歲月。 宮崎駿的作品具有豐富的想像力,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奇妙而美麗的世界,影響了一代代動畫人。
  • 宮崎駿《千與千尋》:爸媽,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我來救你們!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大師宮崎駿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千與千尋》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上映動漫大師宮崎駿,12秒的畫面需要手繪1000多張,一部動漫,70多名工作人員整整畫了17萬幅手繪稿,還不含廢棄的手稿,歷時好幾年才能完成。
  • 跟著宮崎駿學一點色彩搭配
    繼黑澤明之後,宮崎駿成為第二位捧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日本人。他的動畫世界至純、至美、至善,充滿熱情、幻想與希望。
  • 2020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珠海站,重溫那些美好片段
    久石讓與宮崎駿合作了無數經典動漫作品,2020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珠海站,將為你放送一場好聽又好看的音樂會,精選動漫情節和動漫配樂,帶你重溫那些美好片段。,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吧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動漫,之所有如此的受歡迎,除卻畫面精美,劇情引人入勝以外,動漫中的配樂也是一個亮點。
  • 動漫大師宮崎駿巔峰之作!《千與千尋》你真的看懂了嗎?
    最近閒來無事又重溫了一遍兒時的經典《千與千尋》,曾經那個溫馨的童話故事如今再看卻又多了很多新的感悟。經典就是這樣時看時新,每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所以,今天就索性來聊聊宮崎駿這位第一無二的動漫大師,也聊聊千與千尋這部傳奇作品。
  • 《千與千尋》宮崎駿瘋狂的創作背後
    她跑到餐廳,發現她的父母變成了豬。此外,主題公園變成了一個由惡魔,靈魂和邪惡的神居住的城鎮。在鎮中心是一個澡堂,讓這些生物去放鬆。浴室的主人......《千與千尋》儘管有一個發達的人物豐富的情節,千尋no kamikakushi(2001年)不是一個腳本。 事實上,宮崎駿的電影從來沒有劇本。 這位導演告訴午夜之眼說:「當我們開始製作一部電影時,我沒有完成故事並準備好了。
  • 宮崎駿設計的美術館,動漫迷的朝聖之地,重溫動畫中的美好
    「吉卜力」是日本著名的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工作室名。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是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工作室的基礎親自設計建造的。大家應該知道宮崎駿,或者看過他的作品吧。他的作品有《千與千尋》、《貓的報恩》、《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等。應該總有一部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影響,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前段時間重溫的《千與千尋》。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位於東京三鷹市井之頭公園附近。
  • 中國薩克斯王子,帶你重溫與宮崎駿和久石讓一起走過的30年
    中國薩克斯王子,帶你重溫與宮崎駿和久石讓一起走過的30年 來源:紅網綜合 作者: 編輯:胡弋 2015-11-25 15:26:54
  • 《千與千尋》之後,宮崎駿的下一部「退休作品」是?
    點擊播放 GIF 0.0M這本書傳達出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點擊播放 GIF 0.0M《千與千尋》首映現場,宮崎駿老搭檔鈴木敏夫透露了宮崎駿新作的消息:「這次可能是最後一次了,所以就不管時間和預算了
  • 宮崎駿經典語錄日語版 不要對外表過分在意,心靈才是最重要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宮崎駿經典語錄日語版 不要對外表過分在意,心靈才是最重要的 《風之谷》宮崎駿的作品畫風清新浪漫,內容純真而又溫暖,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迪士尼稱他為動畫界的黑澤明。來看看宮崎駿經典語錄日語版。
  • 豆瓣top250~6 |《千與千尋》(2001)
    本片是宮崎駿大師的集大成之作,作為一部動畫片,本片在第52屆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成為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的動畫作品。這既是對動畫的肯定,也是對宮崎長久以來作品中蘊含著的對於人類生命終極關懷的創作核心的肯定。
  • 宮崎駿執導電影,千與千尋,電影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哈嘍,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啦吧,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宮崎駿目前最佳的一部動漫了,影片的畫風新穎獨特,劇情也是天馬行空,這絕對不是一般的動漫,而是具有很多寓意的電影。電影的基調是藍色的,代表了天真,但是它所講述的故事卻是「社會的縮影」。
  • 宮崎駿《千與千尋》分鏡欣賞,豐富的細節讓人讚嘆!
    【動漫雜談】《千與千尋》分鏡欣賞《千與千尋》正在熱映,又一次引起了一波觀眾們對於宮崎駿的討論熱情。除了充滿幻想與童真的故事之外,故事中隱藏了很多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與情節,也給觀眾留了足夠的解讀餘地。今天帶大家一起欣賞一下《千與千尋》的分鏡,一起來感受一下大師級的作品。分鏡是動畫製作的設計圖,是導演或演出家向原畫師傳遞意圖的有效手段,也體現了鏡頭的信息量,最終影響到觀眾的觀看體驗。欣賞分鏡之前,還是先介紹一下分鏡的基本知識吧。分鏡包含:鏡頭編號、畫面、內容、時間四個要素。
  • 解構宮崎駿:動漫大師「起風」之時說再見
    暗喻和票房1941年,宮崎駿出生在一個從事飛機零部件生產的工場主的家庭,因此,宮崎駿從少年時起,就對飛機極為痴迷,如果研究一下宮崎駿的作品就不難發現,飛行或者飛行器是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宮崎駿所屬的吉卜力工作室的名字「吉卜力」,也是來源一款義大利戰鬥機的名字。宮崎駿始終堅持奇幻的風格,因為他覺得,他的作品的主要觀眾是孩子,而孩子代表著未來和希望。
  • 千與千尋為什麼好看?看到配色表,終於懂什麼叫大師之作了
    正在熱映中的《千與千尋》最近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不論是畫面還是劇情,這部在18年前就已經上映的宮崎駿的經典動畫仍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很多人都覺得宮崎駿的動畫看上去非常溫馨舒服,但是具體是為什麼也說不太上來,最近有人在網上曝出了一組《千與千尋》的畫面配色表,看到這些配色表,我們才知道宮崎駿和工作室的人們對這部動畫是有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