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教學之技術八要訣

2021-02-18 微武術

在散打教學中的散打技術的總體要求可以歸納為:快、長、重、準、穩、無、活、巧八個字。

1.散打八要訣----快

快,是指完成動作快。拳諺說「快打慢」「拳似流星」「發腿如射箭」,只有快速地出擊,才能達到「先發先中」和「後發先中」的打擊效果。快表現在反應快、動作快和位移快三個方面:

  動作快,即動作從開始啟動到擊中目標,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在使用拳法、腿法、摔法和各種組合連招時,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完成動作的速度與轉換動作的速率要快。

  反應快,即從觀察、判斷到操作動作,思維迅速敏捷。主動進攻時雲彩尋找戰機,製造戰機,利用時間空當、動作空當快速出擊。防守反擊時,對方欲動就能準確地知道他要發出什麼動作,從而進行防守或防守反擊,迅速轉換戰機。

  移位快,即身體的移動要迅速。散打的擊打動作是在不斷移動狀態中進行的,身體姿勢狀態移動的方向、距離、角度、位置要恰到好處,這是保證攻擊動作效果的前提條件。身體位移主要是通過步法實現的。所謂「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2.散打八要訣----長

  長,是指完成進攻動作時,要具有伸展性。一進攻性的動作,在重心、支點穩固的前提下,需要參與活動的各個關節儘量伸展,向前協調運動,這樣既擴大了自己火力點的射程範圍,又增加了對方發出動作的難度,這就是「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

  在技術訓練過程中,不管是做空擊練習,還是做打沙包、手靶、腳靶練習,都要求放長擊遠,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

3.散打八要訣----重

  重,是完成動作力量方面的技術要求。中國武術散打比較講究「以巧制勝」「以巧制力」,提倡技術型的打法。但是,這些和動作需功力並不矛盾。巧,是以整體技術運用的能力而言;重,是對單個動作的能力而言。

  散打比賽實踐證明,片面追求功力,不全面掌握散打技術不行;掌握了散打技術,動作沒有功力也不行。巧與力各有各的功能,它們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互相統一的。

  散打動作需要力量,在技術上要求其根在腳,轉換於髖腰,達於拳腳,充分發揮自身的整體合力。在力的表現形式上,要求爆發力和聚合力,力戒僵力。

4.散打八要訣----準

  準,是指動作的力點、參與運動的肌肉收縮是否準確。力點是擊中對方的接觸點,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力點要求,力點不準,不但影響動作的有效性,而且容易受傷。

  任何動作都是以骨骼為槓桿、肌肉為動力完成的,每一個動作,參與動作的主動肌、被動肌和協同肌的收縮力都要求準確,該用力的肌肉用力,不該用力的肌肉不用力,做到機能節省化,並配合正確的呼吸方法,以氣摧力,做到準確無誤。

5.散打八要訣----穩

穩,是指完成動作需要穩定。在激烈的對抗搏擊中,保持身體的穩定,必須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身體的重心不穩定,不利於控制反作用力。

  2.動作擊中對方後遇到阻力,需迅速調節姿勢狀態和穩固重心,為發起下一個攻擊或防這動作做準備。

  3.散打技術雖然有「長」「重」的技術要求,但必須是在保持身體重心穩固的前提下進行,並儘量避免偏移身體重心的現象,以免給對方造成「四兩撥千斤」和「順手牽羊」的機會。

6.散打八要訣----無

  無,是指動作的隱蔽性、突發性和沒有任何預兆。所謂預兆是無意識地預先暴露進攻意圖的附加動作,這是散打運動員比較容易產生的錯誤。

  常見的預兆動作有發力前的呲牙咧嘴、怒目瞪眉、呵呵發聲,以及出拳擊腿時先回收的習慣等等。即將發出動作之前,任何「欲動」都可以提示對方進行防範,學習散打技術之初,應盡力克服預兆,以免形成錯誤的動作習慣。

7.散打八要訣----活

  活,是指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快速靈活轉換。要實現動作的靈活轉換,一定要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腳跟要微微提起,以保持彈性,便於移動;四肢肌肉適度放鬆,不要僵滯,便於快速啟動;身體重心處於兩腿之間,便於轉換動作;下頜微收,頭不偏不倚,中正安舒,便於大腦發揮完成動作的操作思維。

  活的技術要求,還涉及到運動員動作的操作能力、步法移動的範圍、技術動作的容量和轉換動作的能力等。

8.散打八要訣----巧

  巧,是指運用技術時方法要巧妙。散打單個動作各有各的作用,散打技術每一個動作本身並沒有巧妙與否之分。但由於散打運動具有技擊的完整性和隨機應變的技術特點,因而為散打動作相生相剋的巧妙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內涵。

  俗話說「巧制力」「巧制快」「以巧取勝」。在運用散打技術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散打動作相生相剋的功能,充分利用各種戰機,並使用相應的方法,順其力而破之,做到以最小的消耗得到最大效果。

相關焦點

  • 摔法技術在散打教學中的作用
    然而在散打教學的過程中,拳法技術和腿法技術因其簡單易學難度相對較低使得學生易於掌握,而摔法技術因其動作變化較多,身體位置的不固定致使學習難度加大,使得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往往被學生所忽視摔法技術的重要作用。散打講究「遠踢、近打、貼身摔」每項技術動作都有其自身的重要作用。摔法技術在散打教學的過程中也有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 自學散打要善於動腦,學習散打技術時要思考其動作形式與內容
    初人散打之門的人,對散打技術感到新穎、生疏。通過看書、錄像或教練的示範在感性上有了初步認識,經過一段練習初步掌握該動作的皮毛,出現一些錯誤動作也是正常現象。在這一階段裡皮質興奮過程廣泛擴散,處於泛化階段,內抑制不夠,因而表現出做動作很吃力,緊張而不協調,缺乏控制力,還會伴隨著一些多餘動作。以上從腦到身的練習要反覆重複,不是三天五日可完成的,應堅持,持之以恆。
  • 散打技術及人體攻防要害部位
    ·人體攻防要害部位1主要攻擊部位在散打技術中,人體的拳、掌、勾、肘、膝、腿等許多部位都可以作為進攻的「武器」,但在比賽中不允許使用肘關節進攻。拳法是散打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比賽中運用最多的技術之一。拳的關節部位比較堅硬,運用得好可以重創對方。B掌四指伸直併攏,拇指內扣、彎曲、貼近虎口稱為掌。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為俯掌;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為立掌。掌的擊打力點有掌根、掌指、掌背。掌多用於劈、推等動作技法。
  • 散打王冠軍鄭裕蒿:散打技術中有傳武理念,我現在更想學傳統武術
    散打,正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散打的踢、打、摔等主體技術均來自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招法。一直以弘揚中國武術精神為目標的中國武術散打王們集體發聲。本期話題,聽鄭裕蒿從不同角度闡述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暢談自己眼中的中國武術。
  • 非典時期散打王之格日樂圖,散打隊裡當「老大」
    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打亂了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比賽節奏,只能推遲到7月舉辦,在3月和7月間,中國散打王名將們更是悄無聲息。在封閉的寂靜、寂寞中,所有運動員走過了遠離賽場的「封閉一春」。格日樂圖,散打隊裡當「老大」從運動員的角色轉換成教練員,最大的感觸就是操心。原來當隊員的時候體會不到,做一名教練員實際上是很辛苦的。當隊員只要管好自己就成,當教練員卻要管好每一名隊員。
  • 雲校慶 | 呂正華:我與散打隊
    其中這位是散打隊的老朋友呂正華學長,是電子工程系14級的畢業生,畢業已經快六年了,現在在VMware擔任著高級技術人員,是一名資料庫工程師,但是在畢業後工作的空餘時光,仍然為清華貢獻著巨大的力量,一直擔任電子系《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的助教,並且為散打隊的教學、訓練提供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超級巨大的幫助。是怎樣的幫助讓我用了「超級巨大」這個詞呢?看他的分享便知。
  • 泉州市武術散打搏擊協會成立 普及群眾性散打搏擊運動
    2020年10月09日 16:36:35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10月9日電 (杜儒昭)近日,泉州市武術散打搏擊協會舉行成立大會,為泉州弘揚武術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張家路當選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
  • 散打王冠軍李傑:賽法鬥和散打規則有六點不同
    李傑帶弟子參加賽法鬥世錦賽2000年首屆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70公斤級冠軍、2001年第九屆全國運動會散打冠軍,現任北京體育大學散打隊總教練的李傑在本次培訓班擔任助教。說到法國賽法鬥運動和中國散打的區別,李傑教練介紹,從規則上來說主要有六點不同:1.技術上,散打可以使用踢、打、摔,賽法鬥運動不可以使用摔法。2.賽法鬥使用腿法技術上,只能用踝關節以下的腳部(腳背、腳掌)攻擊對手,小腿不能碰到對手(屬於犯規技術)。3.拳法的使用上,賽法鬥只能使用英式拳擊的直拳、擺拳、勾拳,不能使用散打技術裡的轉身鞭拳等拳法。
  • 四問散打王柳海龍:散打泰拳誰更強?
    柳海龍是二十一世紀散打標誌人物,他不僅在散打世界盃、世錦賽和散打王賽事中技壓群雄,成為散打屆風頭無二的「超級散打王」,在首屆中泰對抗賽中柳海龍更以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打破泰拳不可戰勝的神話。此後在第四屆中泰對抗中,柳海龍再現「龍威」,拿下泰拳冠軍江蓋。
  • 李世文 — 國際散打學術淺論
    世界盃散打比賽國際散打具有規範的技術、戰術、兵法、套路、競技、實戰、裁判等理論學術體系。基本技術包括拳法、腿法、肘法、膝法、摔法、拿法等。國際散打具有健身、表演、競技、實戰等諸多實用功能,適合於不同年齡,不同需求,不同行業的人群練習,並在練習中認識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國際散打技術的修煉中,通過國際散打技術的修煉、比賽的鍛鍊,實戰的體驗,人體的力量、身體、柔韌、靈敏、耐力、意志等多項素質均可以得到提高,從而改變個人的精神面貌與身體素質。
  • 武術散打基本技術:步法維持平衡 拳法靈活多變
    第1頁:散打的步法 第2頁:散打的拳法 第3頁:散打的腿法 第4頁:散打的摔法 第5頁:散打的防守法 第6頁:組合連擊與技術訓練>     搜狐體育訊 武術散打的基本技術  實戰姿勢  實戰姿勢通常也叫做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所採用的臨戰運動姿勢。
  • 散打講堂,散打王名將劉保傑絕技,低空刺客小鞭腿
    近幾年來,隨著中美、中泰、中日等搏擊對抗賽的舉行,散打技術的全面性、實用性逐漸顯現出來。拳、腿、摔是散打技術的三大體系,遠腿、近拳、貼身摔是散打的技術特色。其中,腿法是散打技術的重要部分,而小鞭腿又是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腿法。它是指使用前腿的低鞭腿,是散打獨有的技術,以得分、試探為主。
  • 散打講堂:乾貨!散打力量與速度怎麼練?
    散打是一項非常激烈的技擊項目, 要想在比賽中KO對手,力量與速度是兩項必不可少的條件。有人講散打運動員要「狂」「暴」,狂是速度快,暴是力量大,二者缺一不可!一、力量素質訓練力量不足技術便發揮不出來。人體所有的動作都是對抗壓力而產生的,因此在散打運動中,成績的好壞與力量的大小有很大的關係,力量的增加有助於爆發力的運用。爆發力就是指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發揮出儘可能大的力量,這是速度和力量之和。
  • 學生練習散打能降低暴力傾向?實驗數據告訴你這是真的!
    通過12周的散打運動作為實驗幹預,看調研對象的暴力傾向數據變化情況。這12周的武術散打實驗幹預課程包括:熱身運動、集體練習(步法、拳法、腿法、摔法等散打基本技術)、分組練習、規則學習、禮儀學習、模擬實戰等。
  • 散打中的擺腿應該是介於這兩種形式的擺腿之中
    散打的有些技術動作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得比較混亂、模糊,沒有統一的標準,常常表現為相同的技術動作,不同的人做得各不相同,動作粗糙,沒有統一的要求,具體細節要求不夠,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散打的普及推廣,制約了散打的健康發展。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有關散打教材中對各種技術動作的規定、要求不夠詳細和準確是根本。
  • 尋找散打王格日樂圖
    他就是「草原雄鷹」格日樂圖,威風八面的輕量級散打王。個性卓然,金髮藍牙格日樂圖打的是散打王65公斤級。他速度快而且靈活,在散打王比賽中顯得特別灑脫,加上一頭時尚的金髮,獨特的功夫與氣質被散打迷所推崇,更有粉絲稱他為「風中的藍牙」,便是因為他喜歡使用藍色護齒而得名。
  • 鄆城宋江武術學校散打專業人才輩出
    中國的散打項目始於1978年,到現在已經37年了。這37年中,中國散打的水平逐漸提高,散打項目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中國散打也逐漸走出國門,揚威世界。鄆城宋江武術學校作為中國的知名武術學校,一直致力中國的散打事業,為國家和世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散打專業人才。
  • 散打發展史之「拳腳門」
    散打是指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踢、打、摔等技術而進行的鬥智、較技的一種徒手格鬥對抗性競賽項目。散打是競技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的散打運動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1840年至今,中國武術與西方的體育思想交流可以說有三次融合。
  • 世界冠軍卞慶各帶你了解國內國際散打名將!
    卞慶各散打學校2014跆拳道冠軍之隊選拔優秀學員世界散打冠軍一對一教學團隊,最完善的訓練設施,本著一切為孩子著想的原則,最專業的冠軍團隊。卞慶各散打學校(世界冠軍團隊與亞洲散打王楊元飛留念) 2015年武術散打進入校園不再是夢,北京、湖南、江蘇等多地已將武術散打納入初中生體育測試必考項目,(泰安市、肥城市武術散打已經進入校園)孩子中考、高考必考科目。
  • 跆拳道館遍地開花,中國散打也不差,為何卻乏人問津?
    而中國的散打博採眾長,不斷革新,更具實用性,卻乏人問津,難道散打真的比不上跆拳道嗎?相對而言,散打更兇更狠也更全面,兩者的實用性相差甚遠。先說技術的全面性。散打的核心技術是遠踢近打貼身摔,而跆拳道基本上只有腿法,拳法幾乎為零,更沒有摔法。從比賽規則上來說,雖然都是以打點為主,但跆拳道的腿法和拳法限制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