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世貿濃煙中"華人雷鋒"曾吉吉的生活軌跡

2020-12-16 搜狐網
  大洋網訊 9月11日,當恐怖分子劫機撞擊美國世貿大廈時,在相鄰華爾街紐約銀行工作的華裔青年曾吉吉,在自己已經安全撤離公司大樓的情況下,隻身又趕往災區,搶救傷員,從此音訊全無。根據FOX新聞的電視畫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當時他本人在事發現場參加救援的鏡頭。

  昨日,本報記者經過一星期的輾轉尋找,終於得以獨家採訪了曾吉吉的母親——現在同樣居住在紐約的岑嬌嫻女士。

  「媽,我沒事,現在要去救人」

  整整兩個多星期過去了,曾家每一聲急促的電話鈴響都撥動著岑嬌嫻脆弱的神經。紐約時間9月11日上午9:40,小兒子曾吉吉最後一次往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家中打電話,從此曾家的生活徹底發生了變化。他的話音很急,根本沒有母親插話的機會:「媽,我沒事,現在要去救人。」當本報記者費盡千辛萬苦,終于越洋撥通曾家的電話時,另一頭的岑嬌嫻卻嗚咽地重複著一句話:「我兒子當時就講了這麼多!」

  那天上午,天氣非常晴朗。9:27,電話鈴響得有些聲嘶力竭,大兒子打電話回來說:「媽,不好了。世貿大廈出事了,快看電視。」岑嬌嫻心裡一陣緊張,因為小兒子曾吉吉就在離世貿大廈3條街遠的紐約銀行工作。

  9:40,曾吉吉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可是岑嬌嫻剛剛放下的心頓時又被懸到了半空中。兒子用的是手機,語速很快:「外面很亂,我現在要趕過去救人。」母親甚至連一句「你現在在哪裡」

  都沒來得及問,曾吉吉就掛上了電話。隨後再打他手機卻怎麼也聯繫不上。

  10:20,曾吉吉的女友打電話過來,問他有沒有再聯繫過家裡。岑嬌嫻此時已經從電視裡看到了濃煙滾滾的世貿大廈,知道整個受害的覆蓋面很廣。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兒子兇多吉少,一時間整個人只覺得天旋地轉。

  朋友看到他在救人

  接下來幾天,家裡的電話一直沒有斷過,可就是沒有母親希望聽到的兒子的聲音。曾吉吉在西雅圖的同學打電話過來說,他們在FOX新聞上看到了曾吉吉。當時從電視畫面上看穿著白襯衫卡其褲、戴著金邊眼鏡的曾吉吉正蹲在一名婦女旁邊進行救援。鏡頭掃過的人行道地面上到處都是掉落的磚頭和飛機的碎片。

  有人安慰曾母說:「用不著擔心。你兒子肯定是救人太忙,沒時間打電話回來,等他救完別人,自然就會回來了。」岑嬌嫻告訴記者,當時這是唯一能夠讓她依然抱有幻想的解釋;可是慢慢地,她自己跟自己說:「救人也會肚子餓的,餓了就一定會想到家裡,再忙也會有時間打電話回家啊。」她說:「我真希望盼到兒子的電話。他會說,媽,我肚子餓了,家裡有湯水喝嗎?」此時,曾母已是泣不成聲。

  據了解,9月12日,即事故發生的第二天,公司原本要派曾吉吉去舊金山出差;年底,他還將獲得晉升和加薪,並前往倫敦工作一段時間。而今年9月30日,正是他本人29歲的生日。

  29歲,正值其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

  「沒給華人丟臉!」

  出事後,曾家在美國的親友統統趕來紐約。失蹤者名單還是無法讓他們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一個生龍活虎的好孩子就這樣沒有了。他們醫院挨醫院地找,希望哪怕是從病床上找到受傷的曾吉吉也好。

  可是一切都像那個匆匆的電話,斷線後就再也連不上了。

  喪子之痛是任何一個母親的都難以承受的。對於岑嬌嫻來說,胖胖的曾吉吉可能再也不會回來了,無數的溫馨往事都隨著雙子塔的轟然倒下而化為了記憶中的影子和塵土。

  母親儘量克制住哽咽的喉嚨,對記者說:「我非常難過。但是救人是他自己作出的決定,我也為他感到欣慰。他是他們公司裡唯一一個逃生後又主動參加救援的人。至少我覺得,他向美國人證明了華人的勇氣。我們從來就不是自掃門前雪,他們不要小看我們。曾吉吉沒給華人丟臉!」

  別搶走我的「小猴子」

  曾家當初給曾吉吉取名字也是頗費心思的。由於他的生日緊挨著國慶,曾家就取「雙吉臨門」的字形;而「吉吉」

  字又是「哲」的異體字,表達了家人希望他聰慧的心願。

  大概因為母親是小學教師的緣故,他從小就一直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孩子。岑嬌嫻說,曾吉吉小學的時候就在自己任教的學校念書,校長非常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傢伙。後來曾母因為工作調動,要離開這所小學,她半開玩笑地問校長:「要不要我把『小猴子』也一塊兒帶走?」沒想到校長信以為真,大聲叫道:「你可不要搶走我的『小猴子』,他是我的寶貝!」

  1988年,15歲的曾吉吉隨家人一起來到美國。起初他的英語還跟不上,只好上中英雙語班。但是沒多久,他就轉入了正常班上課,而且在數學等科目上出類拔萃。岑嬌嫻至今回憶起他兒子,言語中依然洋溢著濃濃的自豪和幸福。她說,中學畢業時,曾吉吉可是全校400多名應屆學生中的第二名,還作為學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發言。「為什麼是第二呢?」曾母沒等記者說話就自己解釋:「老師說是因為他選的課要比第一名難得多。」對此,同學的家長曾經羨慕地對曾母說:「你可真有福氣,將來保證可以『戴鑽石』。」岑嬌嫻激動的語氣好像這事就發生在昨天。

  你就是曾吉吉

  最讓岑嬌嫻感到驕傲的是那一次他們母子3人去租房子。房東起先打量了他們好一陣,然後狐疑地問:「你們家姓什麼啊?」他們回答說姓「曾」;房東又拉住曾吉吉的手問:「你在哪所學校念書啊?」曾吉吉如實告訴了他。出人意料的是,那個房東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地喊道:「你是不是曾吉吉?請租我的房子吧!我保證給你們便宜。」

  後來他們才知道,因為曾吉吉在學校裡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非常關心學弟學妹;一有困難,他都會主動相助。久而久之,他的故事也在老師間傳開,而那個房東正好是學校裡某個員工的親戚。

  最後由於曾吉吉的「名氣」,他們用580美元租下了原本要650美元的房子。他的故事還在相鄰的一排房子中不徑而走,樂得母親直誇兒子好樣的。

  學校和公司競價「搶」他

  本科專業是電子工程的曾吉吉1995年大學畢業。當時已經有不少大公司想聘用他,而學校也非常希望能留住這位「實驗室裡的優等人才」,於是學校和公司之間竟然展開了一場價格競爭戰。有公司開給他年薪3.9萬美元———那時,這對於一個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本科生來說並不是個小數目,而學校居然也表示:公司開多少價,他們也同樣出多少價格。直到最後,曾吉吉出於今後發展考慮,選擇出來工作,雙方這才偃旗息鼓。然而,工作後的曾吉吉從來就沒有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他選擇了白天上班,晚上念書,儘管這絕對是對體力和意志的考驗。岑嬌嫻告訴記者,那段日子她特別心疼。自幼孝順的曾吉吉遂了母親的心願,1998年金融企管碩士畢業後,他順利地進入位於華爾街1號的紐約銀行工作。華爾街,無數人憧憬和夢想的地方,一個華人做到了……

  「太不公平了!」

  劉美新是曾母剛剛當小學教師時的同事。當記者來到她家中採訪時,她情緒激動得幾乎不能言語。半晌,她才說了一句;「這太不公平了!為什麼老天不放過這麼好的一個孩子!」

  劉美新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後,她甚至都沒能和岑嬌嫻直接講過話,因為電話兩頭同樣是哽咽地說不出話來,只有無聲的抽泣。所有的問候都是兩人通過下一代來交流的。「你想,上次曾吉吉回來,還是住在我家裡——他在廣州沒什麼別的親人了。才過了兩年,人怎麼就沒了呢?」說著說著,她又講不出話來了。

  在劉美新的印象中,曾吉吉從小就特別懂事。那時他們一家在廣州的住所很小,祖孫三代一共5人,擠在25平方米的木房子閣樓裡。有一年夏天,因為閣樓通風能力差,裡面非常悶熱,小曾吉吉感到頭燒得厲害。可他還是堅持先把學校裡的功課完成,才讓媽媽帶去醫院,看得正好在曾家作客的劉美新心裡直疼。

  去了美國後,曾吉吉從來就沒有忘記過情同嬸嬸的劉美新。每個月他都會打長途電話來問聲好;每次回國,也總是給她帶上西洋參,囑咐她當心身體。中學畢業那年,他還特意把自己接受頒獎的照片寄給劉美新,好讓她也分享這份來之不易的喜悅。

  「我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像他這樣的好孩子真是不多見。在美國,曾家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他來維持。現在他走了,他們可怎麼過呀?」劉美新一邊如數家珍地拿出曾吉吉的照片,一邊自言自語地說。

  追尋良心來時的地方

  當記者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打電話來往於上海、北京、臺北、紐約、廣州之間,最後終於找到曾家和他們在中國的親友時,其實收穫更多的,是那種一路追尋良心來時的感覺。

  就像曾母說的,「曾吉吉證明了中國的勇氣」,也許沒有比這句話更能讓記者熱血沸騰的了。這次採訪的本身,也可以說就是一次良心追尋的過程。在良心面前,內心恐懼和仇恨都已滌蕩殆盡,息息相連的血脈中留下的只有勇氣和感動。

  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講過:「至今仍然有兩樣東西讓我覺得肅然起敬:一是滿天星鬥的夜空,二是人們心中的道德。」面對恐怖主義的囂張氣焰,最有威懾力的不是「以牙還牙」的報復行動,不是「一年被蛇咬」後的相互猜疑,而是人類靈魂最深處的、最具有感召力和普遍性的最強音——良心。自豪的是,華人做到了!

  記者手記心地無私友情無價

  梁業華是曾吉吉小學4年級時的班主任。直到昨天曾母的另一位好友———姚金彩打電話約她一同接受記者採訪,這位今年67歲的退休老教師才知道當年的「小助手」出了事。她這樣向記者描述:「接到電話時,我正在淋浴,突然就聽到曾吉吉出事的消息,16年前他的影子一下子就填滿了我的腦海。」

  梁老師回憶道:「他給我的印象太深了,那個黑黑瘦瘦的小傢伙。」她說,曾吉吉一直是班裡的幹部,對集體非常關心。那時班裡為了讓同學在課餘時間能多讀點書,成立了一個圖書角,她要求同學每人捐一本書,可是小曾吉吉一拿就是7、8本,而且還主動要求負責管理工作。他還經常到校圖書館給同學借書,既要同學們愛看,又要老師覺得有意義,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他每次都能讓大家滿意。

  班級搞課外活動,聲音特別清脆的曾吉吉有的是用武之地。他最擅長把班級裡的好人好事改編成快板和兒歌,而且總會在故事結尾加上一段總結性的話語,「這個故事說明……」。

  有一年冬天特別冷,梁老師讓班級同學在擦窗時不要用自來水,簡單地抹一下就行了。可是認真的曾吉吉卻搶著用溼過水的抹布仔細地擦,毛衣袖口因為用水都弄溼了。梁老師關切地說:「當心不要著涼,」他連笑著答道:「沒事沒事,一會兒就幹了。」

  每逢班裡搞郊遊,總有兩三個平時不太合群的孩子沒辦法與其餘同學組成3、5人的小組。曾吉吉卻並不把他們看成麻煩事,他先把最調皮的同學拉到自己這一組,然後再四處「推銷」另幾個,所以在同學中威信很高。

  據新聞晨報報導,學生有出息無疑是對老師最大的安慰。梁老師始終沉浸在對那個「大家的事帶頭做,個人的事抽空做」的好孩子的幸福回憶裡。直到記者小心翼翼地提到那天的事時,她才似乎從記憶中剛剛緩過神來,擦拭著眼鏡嘆息道:「我對他一直有一句評語:心地無私,友情無價。16年前在學生手冊中我這樣寫,現在也一樣,永遠都一樣。」

  由於曾家在1988年移民美國後,中國的親友陸陸續續地也搬了過去,因此在老家廣州只有兩個與曾母岑嬌嫻女士情同姐妹的好朋友——劉美新女士和姚金彩女士。她們兩人與曾家有近40年的交情,也是從小看著曾吉吉長大的。為此,晨報記者專程急赴廣州,獨家採訪了她們兩位,同時還找到了曾吉吉上小學時的班主任,得到了許多珍貴的照片資料。(王力為潘田)


相關焦點

  • 西點軍校學過雷鋒有新證據 雷鋒照片曾掛在牆上
    一位原我國駐美外交官近日向雷鋒紀念館提供了一份史料,這是一張印在西點軍校簡介上的圖片,而這張圖片最終回答了一個曾引起一段討論的問題:西點軍校是否真的有過「學雷鋒」的舉動。  本報撫順消息 (陳重和 翟元斌 特派撫順記者于欣) 昨天上午,記者在雷鋒紀念館改擴建指揮部見到了一張美國西點軍校印製的該校簡介,在內頁上面有幾張反映西點軍校學生學習生活的照片,其中的一張照片上可清楚看見雷鋒的照片掛在牆上,照片下邊還有幾個漢字:學雷鋒樹新風。  這張照片是一位原駐美外交官剛剛通過快件郵寄給雷鋒紀念館改擴建指揮部的。
  • 年輕時,她曾是雷鋒的「青春偶像」
    年輕時,她曾是雷鋒的「青春偶像」馮健:始終與雷鋒同行1955年9月,在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上,馮健作典型發言。7月2日,年逾八旬的馮健仍然在筆耕不輟地書寫雷鋒故事。雷鋒雖然是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但鮮為人知的是,馮健曾是雷鋒生前崇拜的「青春偶像」。比雷鋒大3歲的馮健,被雷鋒親切稱為「健姐」或「馮健姐姐」。在陳列館,馮健看到了那本由她捐獻的當年與雷鋒共同學習過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她再次翻開這本書,往事歷歷湧上心頭。
  • 美國科學家公布911世貿大樓倒塌模擬動畫(視頻)
    點擊進入視頻頁面:美國公布世貿大樓遇襲倒塌模擬動畫  中新網華盛頓6月19日電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普渡大學的科學家近日公布了一個動畫視頻,模擬分析了世貿大樓在911恐怖襲擊中倒塌的詳細原因。分析認為,襲擊的飛機所攜帶的燃料的重量以及引發的火災是造成世貿大樓坍塌的最主要原因。
  • 侶皓吉吉個人資料簡介:盛一倫侶皓吉吉關係揭秘
    首先侶皓吉吉是著名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的導演,除此之外侶皓吉吉的父親就更牛了,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海巖,海巖的小說和編劇的電視劇可以說是中國影史上閃亮的一筆,除了這兩個身份侶皓吉吉也是一名演員,出演過《重案六組2》,當時的戲份還不少,待會大家看到他的照片應該就會有印象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侶皓吉吉。
  • 家鄉人記憶中的早年雷鋒:從庚伢子到雷鋒
    雷孟宣說:「當時,雷鋒的叔祖母家也很窮,全家8口人就靠叔祖父佃種唐四滾子5畝田,每年還了租債後剩下的糧食就不多了。叔祖父曾學過唱皮影戲,因此在每年的農閒季節,外出唱皮影戲,掙點錢補貼生活。雷鋒很懂事,總是默默地爭取為叔祖母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砍柴、挑水、看牛、尋豬草,都搶著幹。」
  • 在「凡人微光」中,感受雷鋒精神
    50多年前,雷鋒曾種下一顆叫做「奉獻」的種子,如今已長成了千千萬萬棵可以遮風避雨的大樹。新冠肺炎疫情襲來,許多人問自己:「我,一個普通人,能為抗擊疫情做點什麼?」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點點螢火匯成星河璀璨。傳承雷鋒精神,我們身邊有許多默默奉獻的平凡人。讓我們在「凡人微光」中感受到不一樣的平凡的和溫暖。(河北新聞網)一場疫情,像一個巨石砸入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
  • 模特吉吉不塗口紅秒變路人
    吉吉·哈迪德(Gigi Hadid),1995年出生於美國加州馬利布,美國新生代模特和電視名人。2014年,吉吉·哈迪德(Gigi Hadid被《體育畫報》評為模特新秀之一。吉吉·哈迪德曾因為母親Yolanda Foster在美國真人秀節目《比弗利嬌妻》中亮相。
  • 吉吉國王不是otto專屬,虎牙鯊魚才是吉吉國王,官方唯一認證
    "吉吉國王"莫名其妙的就在遊戲直播領域當中火了起來,本來"吉吉國王"是一部動畫片裡面的人物。而現階段卻用來形容主播,這裡面最火的自然就得多少虎牙直播平臺和平精英專區當中的鯊魚喲,不過在此之前,在英雄聯盟領域以及王者榮耀領域當中都有"吉吉國王"的出現,你都知道是誰嗎?
  • 世貿組織:根據世貿組織商品貿易晴雨表的最新讀數,2020年第二季度...
    2020-08-19 17:03:34來源:FX168 世貿組織:根據世貿組織商品貿易晴雨表的最新讀數,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商品貿易可能出現歷史性下滑。
  • 新聞詩:你死不死,我只請了7天喪假—— 動體主義詩展吉吉篇
    就是新聞詩的「始作俑者」未滿,也曾對吉吉的新聞詩提出批評,認為他對新聞本身的簡單重複意義不大……那麼,我力挺吉吉的理由在哪裡呢?那我就簡要談談吉吉新聞詩寫作的詩性和意義。的確,吉吉的新聞詩,主要是「非原創」詩寫。
  • 曾在世貿起訴中國,對華立場強硬
    她是一位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美籍華人,如果能夠最終獲得美國參議院確認,她就將成為首位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有色人種女性"。據悉,凱薩琳在華盛頓特區長大,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法學院。雖然其成長軌跡是一個典型的美國人,但凱薩琳卻能夠說流暢的中文。原因也很簡單,她曾於1996年至1998年間,在中國的廣東教授過兩年的英語。
  • 各路網友大神調侃吉吉國王梗大合集,吉吉國王:原來各位都是內行啊!
    各路網友大神調侃吉吉國王梗大合集,吉吉國王:原來各位都是內行啊! 網友B:高段位猴子就是很難打,這遊戲猴子就適合中低段位,低段位老虎玄策韓信守家代表,高段位老虎玄策韓信重拳出擊。
  • 緬懷偉人豐功偉績 探尋偉人成長軌跡
    來自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省報紙副刊研究會、省級和全省各市州媒體的50餘名專家、編輯、記者將在為期4天的活動裡,在偉人的故鄉,追尋偉人的成長軌跡,探尋中國改革開放的源頭。  4日上午9時,活動在鄧小平銅像廣場正式啟動。與會人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鄧小平銅像三鞠躬,緬懷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
  • 吉吉國王是什麼梗,怎麼又亂殺了
    吉吉國王是什麼梗,怎麼又亂殺了
  • 雷鋒家鄉小雷鋒:長沙12歲女孩周美玲勇救3歲幼童
    在雷鋒家鄉長沙市,小雷鋒周美玲的這一事跡被人們爭相傳頌。  「我不去救,小朋友就沒命了!」  5月22日傍晚,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戴公橋村,美玲吃完晚飯陪媽媽胡金華出門散步。  當走到一個丁字路口時,美玲看到小男孩周周正橫過馬路。不巧的是,一輛滿載砂石的大貨車正由西往東疾馳過來。
  • 看上海虹橋世貿商城變形計
    不同於曲陽的上海商務中心全面轉型改造為購物中心,世貿商城則是局部場館融入並加入商業功能,形成會館中心中的「購物中心」。,總投資額為3億美金,由幾位海外華人共同投資興建,是上海市政府十大「重點工程」中的唯一外商投資項目,1994年破土動工,1999年底正式對外開放。
  • 用腳步探尋紅色軌跡 打浦橋街道青年這樣學習「四史」
    打浦街道的青年用腳步探尋與發掘,打卡12個位於打浦橋街道的紅色基因,並串聯成線做成紅色地圖,他們用一場紅色徒步之旅,作為學習「四史」的新方法……8月14日,打浦橋街道主辦的「追尋紅色記憶,找尋紅色軌跡」 青年「四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啟動。活動全程通過「浦匯直播間」向來自機關、居民區、「兩新」組織等眾多黨組織、黨員、團員同步直播。
  • 雷鋒手抄報內容:歌詠雷鋒
    普通一戰士生活為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的隊伍中,人人都記得毛澤東提出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這位解放軍的普通戰士,在黨的培養下成長為全國人民的好榜樣,他身上的魅力不僅是共產主義精神的體現,同時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好詮釋。
  • 雷鋒故裡 名望之城――望城區旅遊地圖
    目前,集休閒度假、雅士教育、沙龍慶典於一體的休閒度假體驗基地書堂山國學小鎮項目正在建設中。 長沙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望城區橋驛鎮,主峰海拔590.5米,森林覆蓋率達80.2%,是長沙近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植被最豐富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公園內空氣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
  • 雷鋒精神,當代表達!對於學雷鋒,邀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望城是雷鋒的故土,他在這裡讀書、參加工作,身份的轉變和精神的升華都與望城息息相關。2020年12月18日,是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望城區委網信辦和網易湖南聯合推出「雷鋒80正青春」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梳理雷鋒的成長脈絡,學習雷鋒的寶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