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青年說] 正義之舉,我們力挺!

2020-12-27 澎湃新聞

近日,「男子發病,兩名醫學生施救無效痛哭」的新聞引發關注。

施救的是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學院的兩名女研究生,

雖然結果令人遺憾,

但逝者家屬當面致謝、

四川省教育廳擬授予「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稱號,

還有大量網友點讚,

表達著對善行的讚許和嘉獎。

然而,網絡上也出現了惡意的言論。

一條「次日男子家屬把兩名學生告上法庭,

原因是兩個女生沒有行醫資格證,

這劇情怎麼樣」的評論獲6.1萬點讚,

更是格外突兀。

政法幹警對此怎麼看,一起聊一聊!

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委政法委 張磊

人生自有許多不如意,但我們得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糟糕的事情,這個時候學會調節心情就變得更加重要。面對問題,我們應該用一種客觀而又理性的態度去對待,只有自己不被這些問題輕易擾亂思緒,才能更清晰看到問題的本質,才能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生活是美好的,我們只有能夠真正做到,用好的心態去對待人生,去對待生活當中的人和事,這個世界才會用同樣美好的方式對待我們。如果一味的用一種消極的態度去對待這個世界,對待生活,自然也就會感到痛苦不堪。

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喜怒哀樂是我們人生當中的常態,正是因為這些與眾不同的情緒才讓我們變得更加與眾不同,也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黨委政法委 劉睿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所謂的「鍵盤俠」需要進一步強化法律意識,而不是去造謠誹謗、傳播網絡暴力,人云亦云中傷他人。散布網絡謠言,發布虛假信息,可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會因此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所以善用網絡其實也是善待自己。

塔城地委政法委 張情

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能量。無論是以任長霞、沈浩、楊善洲為代表的優秀領導幹部,還是以「當代雷鋒」的郭明義、「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教師」張麗莉為代表的「平民英雄」,這些時代的楷模、先進的典型多不勝數。他們以關愛他人的善行義舉、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向我們詮釋了道德良知、彰顯著人間大愛、展示著高尚的道德。

「我太南(難)了」入選2019年度流行詞。每個人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又或是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煩心的事情,當我們遇到煩心的事情,我們可以悲傷,但一定要堅強!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不可能處處是谷底。我們要相信好人者德也,德應有得報。相信這個社會的風氣正能量是能壓過負能量的。

哈密市伊吾縣委政法委 詹幻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無數挫折、困難及煩惱,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註定要被打敗。當你感到壓力,且無法或無處逃避時,我們選擇的只能是態度。只要我們秉著堅持的信念,以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堅信好運必來,你將突破重圍,戰勝自己。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爾果斯市人民法院 田晉陽

如今,街頭救人的新聞並不少見。每一個跪地俯身的背影,傳遞來的都是陌生人的愛心和溫情。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心肺復甦的救助效果與介入時間、患者身體狀況等多重因素有關,成功率並非百分之百。但無論結果如何,只要是救助過程盡力了,對施救者的點讚都不該「變味」。

網絡惡評無論是試圖譁眾取寵,還是基於惡意以為,顯然都缺乏對救人學生最起碼的敬意。一句「必須要感恩」,除了是對施救者的莫大安慰,還有非同尋常的社會意義。對於所有在他人危難之際奮不顧身、施以援手的好心人來說,這句感謝,也是一聲來自社會的肯定和鼓勵。

只有被救助者常懷感恩的心,才不會寒了施救者的善心,義無反顧、捨己救人的可貴品質才會更廣泛地傳承下去,積極向善、助人為樂的社會風氣才會進入良性循環。因此,無論救助結果如何,救人的善意都不可辜負。

克拉瑪依市白鹼灘區人民檢察院 王亮

見義勇為是中華傳統美德,應當被褒獎,不能讓好人心寒。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是善良的,懷有感恩的心,但總有一小部分譁眾取寵的「槓精」和「鍵盤俠」,看待事物片面以及心態陰暗。我們要大力弘揚義無反顧、捨己救人的可貴精神,對施以援手的好心人說聲「謝謝」,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傳播社會正能量。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公安局 周天

我想問,如若作為當事人的你我,是選擇救人?還是先選擇保護自己?

當然,作為人民警察,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人民群眾安危在警察的眼裡永遠是第一位。法律不外乎人情,但這裡的人情,是追求公平和正義的人情,是給予慈悲和寬恕的人情。請大家相信,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會不計付出,不論代價的去維護公平和正義,甚至甘於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我們成長路上需要自我的恪守,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理解和相伴。

如若再次面對相似的問題,請大家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客觀評判。「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為自由開道者,不可令其困厄於荊棘」,我想,這就是我給出的答案。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公安局 楊玉瑛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我們應該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或事,積極伸出援手,讓正義的陽光照耀社會每一個角落。相信正義永遠不會缺席,只要人人傳遞正能量,偏見與詆毀終會消弭。我們的社會也會也來越和諧與美好。

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司法局 黃美樂

在當前社會,路遇老年人倒地不敢扶,遇到別人求助不敢幫,總是害怕被訛詐,被勒索。當看到湖南常德火車站兩名醫學生跪地救人而未獲成功,遭受社會惡評的消息時,我為她們鳴不平。

善良是一個人最美的情感,也是一種大愛,雖然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但善良仍是我們不能拋棄的一種美德,也許你一次不經意的援手,會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所以,請別讓陷在困難中的人等太久。

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司法局 寇鵬波

自古譽滿天下者也必然謗滿天下,榮耀的背後總離不開形形色色的流言蜚語,這些負面信息如同夏日的蚊蠅揮之不去,除之不盡。面對突如其來的無形刁難,我們要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泰然處之,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充滿挑戰的,道路是光明的,也是崎嶇的。我們不能因為尖刺而拒絕玫瑰的芬芳,不能因為災害而拒絕蔚藍的海洋,不能因為痛苦而拒絕自身的成長。正是因為磨難的多樣,才造就了生活的多彩。

大學期間,我曾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她酷愛唱歌卻總不著調,身邊的同學都嘲笑他,說她不是這塊料,還給她起了外號。為此,她哭過,沉默過,卻依然沒有放棄,課間的時候總是跑到文學藝術系去找老師求教。經過三年的努力,在畢業的晚會上,她一亮歌喉,便掌控了全場,最終她成功考上了音樂系的研究生,成就了心中的夢想。

環境是客觀的,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內心陽光,積極向上,我們要相信,流言蜚語終消逝,浩氣長存天地間。

揚善與懲惡並舉,

才能讓網際網路成為善意的放大器,

才能讓人們心無顧慮地行善,

涵養人心向善的良好風氣。

田佳琦整理

原標題:《[政法青年說] 正義之舉,我們力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政法青年說 | 廉潔從政 心底無私天地寬
    政法青年說 | 廉潔從政 心底無私天地寬 2020-09-17 1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法青年說] 新時代如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政法青年說] 新時代如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20-10-22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法青年說 | 主動擔當作為 做合格政法幹警
    政法青年說 | 主動擔當作為 做合格政法幹警 2020-10-22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法青年說] 2020年,我的關鍵詞
    而像我這樣的青年還有很多,在國家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充分發揮好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的作用,展示出自己的青春擔當和青春力量,我們心裡有火、眼裡有光,我們是新時代的後浪。作為青年政法幹部,我們是隊伍的新鮮血液,是日後推動政法工作的生力軍和突擊隊,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做到在組織和群眾需要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擔責擔難,在敢於負責中進步,在勇於擔當中成長。「強學習、敢擔當、能吃苦」是我們政法幹部職業操守的核心要求,也是我們繼續揮墨青春的價值體現。讓我們一起用優異的工作成績回報組織的信任和領導的期望,以實際行動為政法工作未來發展增磚添瓦。
  • [政法青年說] 難忘,穿上警服的那一刻……
    遺憾的是畢業後我沒有進入警察隊伍,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成為了一名政法幹警,身份不同但使命相同,我們都是穩定、平安、公平正義的守護者。第一個警察節,願我們乘風破浪、繼續前行!常阿慧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人民法院三年前,我光榮地成為新源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 [政法青年說] 奔湧吧!莘莘學子
    [政法青年說] 奔湧吧! 今天是高考的最後一天告別高考考生即將迎來他們新的階段在這裡新疆政法幹警有很多話想說給高考學子聽
  • 激辯遲來的正義是否正義,上政法問鼎滬高校大學生法治辯論賽
    12月5日,2020年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法治辯論賽迎來決賽,辯題為「遲來的正義也是/不是正義」。決賽中,反方上海政法學院辯論隊獲得冠軍。初賽辯題為「寬鬆式管理對大學生(成長)利大於弊/弊大於利」,複賽辯題為「(當下)中國的法定結婚年齡有必要/沒必要降低」,半決賽和決賽辯題為「遲來的正義也是/不是正義」,都跟當下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社會熱點緊密相關。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軒福貞為冠軍隊頒獎。經過連續三個周末62場的循環賽、淘汰賽比拼,比賽迎來巔峰之戰。
  • [政法青年說] 定個小目標 成就大夢想
    [政法青年說] 定個小目標 成就大夢想 2020-12-10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法新等西方國家力挺澳大利亞,不愧為狼狽為奸的「一丘之貉」!
    對於莫裡森的此舉,美國、法國和紐西蘭等西方國家紛紛跳出來力挺!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WHNSC)發了一條陰陽怪氣的推特:「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在本周的白宮假日招待會上亮相。由於中國政府對澳葡萄酒實行強制性關稅,可憐的中國葡萄酒愛好者(pity vino lovers)將錯過好貨,真遺憾。」
  • 舉正義之師
    明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這是既濟卦九三爻的句子。玉英老師講鬼為人下人,能力為人下人之人.一個人要討伐身邊的低能之人、為禍之人,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惡龍,需要至少三年的時間,這是需要篤定的信念和強大的能力的,小德之人是做不到的。
  • 林炳康:懷愛民之心盡護民之責護公平正義
    懷愛民之心盡護民之責護公平正義   近年來,北海市銀海區政法各部門牢牢把握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總要求,深懷愛民之心,恪盡護民之責,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全面擔當起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發展的使命,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楊宗科寄語本科新生:立心逐夢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成長成才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是今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對廣大青年提出「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四點希望。這是黨的期望、國家的期望、人民的期望,同學們一定要貫徹落實好,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在去年的開學典禮上,我向你們的師兄師姐們提出了「志向中國夢、學做政法人」的希冀。
  • 正義之舉,本不該如此沉重
    各位看官在得知此事前因後果之後想必也和小編的想法一樣,明明是正義之舉,因為我們知道,如果對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不聞不問,那麼當災難降臨到我們或者我們身邊的人頭上時,我們也會被人忽視。如果我們今天不為這些正義之舉發聲,那麼當事情來到自己身上時,其他人也會冷漠旁觀。我不想這樣,相信大多數人也不想。
  • 正義不會缺席!中國獲149國力挺 美陰謀完敗
    令人感到可笑的是,拒絕加入該公約的美國,卻十分喜歡指責他國是否有違反該公約的行為,這樣打著維護國際法的正義之名,卻大行流氓之事的做法,想來世界各國也是見怪不怪了。近日,關於該公約法庭法官的候選上,美國又橫插一腳。據媒體報導,由中國提名的中駐匈牙利大使段潔龍,日前以149票的高票成功當選了該公約法的法庭法官。
  • 中西「正義」理念之異同
    一般來說,西方正義觀念的傳統,是從人的本性出發,以強調人的權利為重點,以人人各得其所為目標,構想出一種合理的社會秩序和生活境界。這種正義觀重在從法和制度的層面對社會加以批判與建構。我們在現有的各種中文詞典和法學教科書中可以看到,當justice被翻譯成中文「正義」時,其解釋是「公正、公平、正直、法、權利等」,最終落實到其法律層面的涵義。
  • @全校青年 青年大學習:「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附上期排名)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學習開始前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上一期各個學院的排名情況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特輯各學院同學的參與熱情十分高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位居榜首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2011學院緊隨其後其他學院也要加油哦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
  • 如何提升政法工作現代化水平?各市州政法單位學員們談感受、說打算
    綿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榮全說,「聽了王雁飛書記和鄧勇書記的授課,我對黨和人民賦予政法工作的新使命、全省政法工作面臨的新挑戰以及中央、省委對政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要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回應人民群眾對執法司法公平正義的新期待,同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更好地服務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尤其要求強化政治建設絕對忠誠,增強思想建設絕對純潔,加強組織建設絕對可靠。」
  • 西北政法大學法律服務中心:以我所學 服務社會
    法學青年怎樣運用法律伸張正義?青年學生如何將青春之志融入國家發展?記者在西北政法大學成立時間最久的學生社團裡找到了答案。成立於1984年的西北政法大學學生社團——法律服務中心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運作最規範的學生法律服務組織,是團省委、陝西青年志願者協會首批批准掛牌服務的4個志願者服務組織中唯一的學生社團。
  • 中國政法大學除了有個反社會主義的教授,還讓港臺生高內地生一等
    今天,中國政法大法再次成為熱點。為什麼說再次呢?因為,就在上周,中國政法大學的副教授、先進青年教師王建勳在網上火了一把。而奇葩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回應卻是:工作人員在言辭上確有不當之處,已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中國政法大學這是典型的避重就輕,對於關鍵的問題避而不談,想矇混過關。
  • 讓社會更加公平正義和諧有序 訪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林乾教授接受本刊專訪,就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解讀。嘉賓簡介:林乾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這樣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間節點,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意義重大。一方面,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是多少代中國人持續奮鬥的結果,這一成果來之不易,我們需要倍加珍惜。古今中外的經驗表明,一項重大的成果,必須以法律來維護、保障,才有更堅實的基礎,才能最終走出「其興亦勃焉,其亡亦忽焉」的歷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