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5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行頸動脈彩超檢查

2020-12-24 湖南在線

男子突發腦梗塞送醫急救

專家提醒:5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行頸動脈彩超檢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6日訊(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歐陽海豔 劉莉)54歲的張先生自認為身體健康,近日在工地上勞動時突發頭暈無力、肢體活動不協調,急送醫院被確診為腦梗塞、動脈粥樣硬化、勁動脈斑塊形成,經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救治15天後身體逐漸康復。醫生提醒,5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行頸動脈彩超檢查,排查頸動脈斑塊的形成,以避免腦梗塞等嚴重疾病的發生。

張先生是一位建築工人,平時自覺精力充沛,身體非常健康,因此沒必要每年花錢做體檢。不料2個月前,張先生在工地上勞作時,突然感覺頭暈無力、左側肢體不協調,人站立不穩,一個小小的坡都爬上去了。同事發現後,立即將其送往省腦科醫院診治,CT和頸動脈彩超檢查提示張先生發生了急性腦梗塞、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斑塊形成。所幸,張先生的腦梗塞這次堵塞的只是小血管,經溶栓、抗氧化、擴血管、康復理療後,張先生下地行走已無大礙,但左手拿筷子、勺子等精細動作會有一定影響。

省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吳石星副主任醫師解釋,腦梗塞是腦中風的一種,是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引起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多見於50歲以上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者。張先生自覺身體狀況不錯,沒有定期體檢,實際上他本身已存在血脂異常,這種情況也許未給患者帶來明顯的不適,但其實已經導致了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和頸動脈的斑塊形成。當他在勞動或劇烈活動時,斑塊脫落後順著血流嵌在腦部遠端小血管內,而引起腦梗塞,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當發生腦中風時,救治應爭分奪秒、越早越好,應儘快將患者送至醫院進行溶栓治療,使血管再通,及時恢復血流和改善組織代謝,避免腦損害範圍擴大。

吳石星介紹,腦中風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特點,因此,腦中風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50歲以上的人群應每年進行頸部彩超、頭顱CT、血脂、血糖等相關檢查。而且,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腦中風的發病日趨年輕化,已患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基礎疾病的年輕人也應注意定期的體檢,遵醫囑用藥,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嚴防腦中風的發生。

相關焦點

  • 醫生建議50歲後每年做一次頸動脈彩超
    本報訊(記者劉璇通訊員彭夏麗嚴睿)半年來總是頭暈犯迷糊,直到眼睛看不清跑去檢查,才知道是頸動脈「堵」了。昨天,準備出院的陳女士高興地告訴醫生,之前所有的症狀都沒了。  63歲的陳女士家住古田,最近半年,她總是感覺頭暈沉沉的,手腳發麻,好一陣壞一陣,以為是帶外孫太累了,也沒有放在心上。上周五早上起來,陳女士發現眼睛看不清楚東西,好像是蒙著一層紗,趕緊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看診。  醫生問診後懷疑是「小中風」,一系列檢查發現:右側頸內動脈狹窄接近90%。
  • 30歲、40歲、50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時,分別應該做什麼檢查項目
    五十歲以上的人群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高發階段,更加需要及時體檢,發現病情及早治療。下面為大家分別介紹一下,不同人群體檢時分別應該做哪些檢查。30歲的男性去醫院首先檢查的就是身高、體重、腰圍等這些最基本的情況,這是為了檢查是否過於肥胖或是消瘦。
  • 溫醫大附一院內鏡檢查去年做了12萬例 專家建議50歲以上人群最好做...
    日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公布就診大數據,去年該院內鏡中心做了12萬餘例胃腸鏡檢查。大數據顯示,胃癌高發人群年齡為50~70歲。專家建議,50歲以上人群最好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數據去年胃腸鏡做了12萬例50~70歲為胃癌高發年齡  43歲的謝女士來自泰順,她在體檢時,B超檢查發現有胃腫物。
  • 30歲以上女性乳腺異常檢出率增高
    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行政主任、博士生導師廖寧教授呼籲,從月經初潮開始,全社會女性同胞都應重視乳腺健康問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參加運動與鍛鍊,40-49歲人群應進行乳腺B超聯合鉬靶檢查,50歲以上女性則應每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檢查。此外,所有女性在一生當中都應該做一次BRCA基因檢測。
  • 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專家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專家介紹,乳腺癌可以預防,要早發現早治療。女性懷孕前要進行B超檢查,排查乳腺疾病,以免懷孕激髮乳腺疾病的發展。同時有乳腺病家族史、乳腺癌高風險職業等要定期檢查。其中中國乳腺癌發病呈現3個小高峰,最高峰在45-55歲,35歲左右也呈現一個小高峰,70歲左右是另一小高峰。 乳腺病診治中心主任醫師張亞男介紹,經過多年的門診發現,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2020年底,2個月間就接診了10多例20-30歲的乳腺癌患者,30-40歲的乳腺癌患者也不少見,有些患者還處於哺乳期就不幸罹患乳腺癌。
  • 八旬奶奶患上結腸癌 專家提醒:6種高危人群建議行腸鏡檢查
    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李娟)80歲的曹奶奶近日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消化三科就診,被確診為橫結腸癌。讓老人沒想到的是,患癌的原因很可能與10年前發現的腸道息肉有關。專家提醒:6種高危人群建議行腸鏡檢查。
  • 50歲左右的男性,體檢時應該做哪些項目?提醒:早些了解,別浪費
    50歲左右的男性,體檢時應該做哪些項目?提醒:早些了解,別浪費眼底彩超:我們平時時體檢時往往會忽略視力,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每年都必須要定時的檢查一次視力,尤其是一些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往往疾病的併發症就會影響到視力,如果發現眼睛底部的血管出現硬化及時的治療,才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
  • 想每年或者每半年給50歲左右的父母做一次體檢,應該查哪些項?
    一般性的基礎檢查主要包括3大部分1、一般的體格檢查,包括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肝病科的專科檢查;2、功能檢查,包括心電圖、X光、B超(包括肝、膽、脾、腎和生殖系統)等影像學檢查;肝、膽、胰、脾、腎b超檢查:肝、膽b超等可對肝、膽等的形態進行檢查,提前發現是否出現肝、膽腫瘤,或膽囊結石、腎結石等。
  • 冬天易發腦出血 長沙專家提醒:這類人群每年應至少測量血壓一次
    其中一名34歲的女子,因患有高血壓又沒規範服藥,導致顱內嚴重出血,不得不開顱進行治療。專家提醒,入冬後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且氣候乾燥,進入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症狀或已確診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應高度警惕。
  • 經常頭暈要查一下頸動脈:懷疑頸動脈狹窄,4個檢查幫到你
    去醫院檢查,發現有輕度貧血,於是,吃了不少中藥和補血藥,飲食上也經常吃一些補血食物。如此一來,血色素是升上去了,可是頭暈仍然不見好轉,近半年頭葷甚至明顯加重。在家人的勸說下,王老師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結果發現她的頸動脈狹窄明顯,最嚴重的地方狹窄度已經達到了90%。
  • 《2019年度國宇健康檢查結果研究分析報告》發布 當心這些危險因素
    同時,超重或肥胖的檢出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50歲-59歲人群的檢出率最高為50.38%。科學合理的膳食,聯合運動幹預的減重治療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礎治療。  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通常指血清中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實際上,血脂異常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在內的各種血脂異常。
  • 寒冬季節預防腦梗 更需要關注頸動脈|頸動脈|腦梗塞|腦卒中|糖尿病...
    在我國腦卒中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40~64歲的勞動力人群佔近50%,而且危險因素的控制率在我國很低。  正確認識頸動脈狹窄與腦梗塞的利害關係很重要。有些患者通過檢查發現頸動脈嚴重狹窄,其實正處於腦梗塞高發期,但由於對治療缺乏足夠的認識,拒絕住院及時治療,結果發生了腦梗塞,出現半身癱瘓、失語等症狀,嚴重者危及生命。所以,正確認識頸動脈狹窄,儘早清除頸動脈血管內的「垃圾」,降低腦梗塞發生的風險,以免在出現嚴重腦梗塞後追悔莫及。
  • 45歲以上女性,每年一定要做這5項檢查
    別以為身體看起來沒有什麼病痛,就不需要到醫院做檢查。每年一次的婦科檢查,對於女性來說很有必要! 婦產科專家表示,宮頸癌很好預防,只要選對體檢,可以將90%以上的宮頸癌扼殺在「癌前病變」階段,建議從25~70歲都應常規檢查
  • 早期乳腺癌患者可選擇保乳手術,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他說,目前乳腺癌每年新增發病率達十萬分之四十左右,且越發達地區的乳腺癌發病率越高。我國乳腺癌還有一大特點,即年輕化趨勢明顯,他表示,自己就曾接診了不少3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發現了乳腺癌的,亟待關注。 談到乳腺癌的發病原因,他表示,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在乳腺癌的發病高危因素中,遺傳的危險性最大。
  • 海醫二院專家提醒:40歲後有必要定期做腸鏡檢查
    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全國每年約有4.75萬人死於大腸癌。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普外科李平副主任醫師提醒: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40歲後很有必要定期做腸鏡檢查。  什麼是大腸癌?
  • 健康|「生蛇」痛不欲生,專家:50歲以上人群可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專家表示,積極治療和預防帶狀皰疹非常有意義,建議 50 歲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基礎疾病、腫瘤,或使用導致免疫力下降藥物的人,可選擇接種相關疫苗。退休阿姨帶孫女勞累,突冒帶狀皰疹疼痛鑽心張阿姨告訴陸小年,她的女兒在上海定居,最近剛生了小孩。本應享受退休生活的張阿姨從湖北來到了上海,幫忙帶外孫女和照顧女兒女婿的生活起居。
  • 靠胸片發現肺癌不靠譜 肺癌高危人群每年都應做CT
    靠胸片發現肺癌不靠譜大洋新聞 時間: 2016-03-31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王鶴「名醫廣東行」首站開講,專家提醒,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或每兩年做一次CT,靠胸片發現的肺癌往往已是中晚期癌症已成為我國疾病死因之首,為加強防癌科普宣傳,提高全民防癌意識,廣州日報攜手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腫瘤中心
  • 頸部血管彩超/經顱都卜勒檢查 100個免費名額等你來!
    頸部血管彩超、經顱都卜勒檢查……100個免費名額等你來!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我們不見不散!近十年,卒中一直高居我國居民死因首位,且患病人數越來越龐大。研究顯示,中國卒中發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國目前每年約有240萬人新發卒中,腦卒中發病有年輕化趨向。
  • 健康|忙於為女兒帶孩子 退休阿姨遭遇「生蛇」 專家:50歲以上人群...
    專家表示 , 積極治療和預防帶狀皰疹非常有意義 , 建議 50 歲以上人群 , 尤其是有基礎疾病、腫瘤 , 或使用導致免疫力下降藥物的人 , 可選擇接種相關疫苗。退休阿姨帶孫女勞累 , 突冒帶狀皰疹疼痛鑽心張阿姨告訴陸小年 , 她的女兒在上海定居 , 最近剛生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