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患者可選擇保乳手術,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2020-12-24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

乳腺癌位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已成為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

那麼,乳腺癌應該如何治療?什麼情況下可以做保乳手術?預防方法有哪些?日前,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明做客本報「市民有約·楚天名醫大講堂」,為廣大讀者進行了講解。

專家簡介

姓名:江明

職務: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

擅長:乳腺、甲狀腺腫瘤的精準性個體化治療,乳腺腫瘤整形手術及甲狀腺腔鏡微創手術

坐診時間:周三上午(南京路院區)、周四上午(後湖院區)

乳腺癌為女性惡性腫瘤之首

「目前,乳腺癌已經上升到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超過了肺癌和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健康。」日前,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明談起乳腺癌的嚴峻形勢,如是表示。

他說,目前乳腺癌每年新增發病率達十萬分之四十左右,且越發達地區的乳腺癌發病率越高。我國乳腺癌還有一大特點,即年輕化趨勢明顯,他表示,自己就曾接診了不少3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發現了乳腺癌的,亟待關注。

談到乳腺癌的發病原因,他表示,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在乳腺癌的發病高危因素中,遺傳的危險性最大。在30歲以前發現的乳腺癌,不少是遺傳性的。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患乳腺癌者,是常人患此病概率的2.6倍。

此外,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大、缺少運動、肥胖等因素,飲食上過多攝入高熱量食物、脂肪類等的食物,以及放射線、化學藥品、化妝品、吸菸等因素的影響,也會使得乳腺癌患者增多。

「事實上,乳腺癌並非不治之症,如果能夠早發現早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甚至達到臨床治癒。」江明表示。

患者不一定要進行乳房全切

那麼,如果不幸查出乳腺癌,應該如何治療?對此,江明介紹,一般來說,乳腺癌治療的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和靶向藥物治療。如今,隨著醫學檢測技術的進步,可以針對患者的分子分型,由醫生結合循證醫學的依據、臨床經驗以及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和意願等,為患者進行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數據顯示,經規範治療後,乳腺癌患者的術後5年生存率已達80%以上。

乳房對於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些乳腺癌女性患者手術切除乳房,給心理造成重大影響。那麼,患上乳腺癌後,一定要進行乳房全切嗎?對此,江明表示,隨著醫學理念的更新和醫療技術的發展,治療乳腺癌一概全切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如今,對一部分發現比較早,病變部位比較局限的患者,是完全可以只做部分切除而保留乳房的。在西方國家,保乳手術的比率達到70%左右。然而,由於我國患者受傳統觀念影響和一些醫院技術局限等因素,使得我國的乳腺癌患者保乳手術率較低。

一些患者擔心乳房不全切容易復發轉移。對此,江明介紹,臨床研究證明,通過保乳手術加上局部外發射治療,可以通過最小的手術範圍,達到跟以前全乳切除相同的治療效果,又可以保證女性的生理審美,改善生活質量。而對於一些不適合做保乳手術的乳腺癌患者,他表示,手術後,患者缺失的乳房可以通過外科手術進行乳房重建,乳房重建包括假體重建和自體組織重建兩種方式,患者可遵醫囑選擇適合的方式,不會對腫瘤的演變過程產生不良影響,「並且,患者可手術治療時,可進行即刻乳房重建,這樣患者沒經過乳房缺失的過程,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乳腺癌術後是否要進行放療或者化療?江明表示,可以通過分子分型和基因檢測,評估患者是否具高復發風險,如果有,患者則可以遵醫囑,進行放療或者化療。

如果患者是雌激素受體陽性患者,則可以選擇進行內分泌治療。而對於一些HER-2基因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復發和轉移的風險明顯增高,而靶向治療的運用,可使得該類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從過去的50%-60%,增加到如今的70%-80%。而目前隨著不少乳腺癌的靶向藥物進醫保,也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用藥負擔。

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乳腺癌應該如何預防?江明提醒,乳腺癌的一級預防,是注重營養幹預,避免攝入高熱量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臨床醫學證明,減少口服避孕藥、減少激素替代治療等外源性雌激素因素,減少接觸電離輻射和化學物質,可降低患乳腺癌的機率。而愛抽菸和喝酒的女性,比一般女性更易得乳腺癌,因此,女性應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加強體育鍛鍊。

此外,在乳腺癌的二級預防上,女性應該注重乳房鉬靶檢查。一般來說,女性在40歲以後,應每隔1到2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檢查,50歲以後每年檢查一次。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遺傳的,20歲起就要進入篩查程序。另外,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如:初潮年齡小於12歲、絕經年齡大於52歲、大於35歲的高齡初產、獨身未育、有乳腺癌家族史、一側患乳腺癌、青少年時期接受過射線輻射以及較嚴重的乳腺增生患者,應每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相關焦點

  • 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專家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其中中國乳腺癌發病呈現3個小高峰,最高峰在45-55歲,35歲左右也呈現一個小高峰,70歲左右是另一小高峰。 乳腺病診治中心主任醫師張亞男介紹,經過多年的門診發現,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2020年底,2個月間就接診了10多例20-30歲的乳腺癌患者,30-40歲的乳腺癌患者也不少見,有些患者還處於哺乳期就不幸罹患乳腺癌。
  • 乳腺超聲和鉬靶檢查,如何選擇
    乙女士本來正要出診室,聽到這話便著急了:我們從女孩到女人,哪個乳房沒有長几個結節,這就跟懷孕生孩子一樣尋常,以前也沒有覺得什麼,我嫂子特別重視,每年定期查乳腺超聲,醫生都說沒有問題,直到這次醫生讓她改做鉬靶,誰知就查到鈣化了,再把手術一做,竟然是乳腺癌,幸好還是早期,做了保乳,不用化療。這不,我們一家子都來檢查了。
  • 得了乳腺癌,「保命」還是「保乳」?
    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患者最擔心是否患上了惡性乳腺腫瘤。其實,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惡性乳腺腫瘤患者治癒率目前還是非常高的。因此建議女性每個月能夠有一次乳房自檢,或者每年能夠有一次乳腺體檢,其中40歲女性以B超為主,40歲以上可以考慮做乳腺鉬鈀檢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則建議35歲後就可以考慮做鉬鈀檢查。
  • 「鉬靶檢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一把「利器」
    魯網6月27日訊 早期發現對乳腺癌的診治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能早治療,乳癌5年生存率完全可達到90%以上。「鉬靶檢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一把「利器」。  濟南乳腺病醫院的美國GE數字鉬靶+彩超打造了預知乳癌的金標準,加速實現了更加精準、安全、有效的乳腺癌篩查,進而提升乳腺癌早期發現比例和五年、十年生存率,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號召女性們加入到這場迫切的戰鬥中,做到全面防癌,抗癌,營造一個沒有乳癌的世界。    ◆早期診斷:可以檢查出醫生不能觸及的乳腺腫塊、結節,提高早期診斷率。
  • 棗莊市腫瘤醫院成功實施乳腺癌保乳手術
    患者為32歲女性,發現右乳包塊1年餘,經術前乳腺B超及鉬靶檢查該包塊BI-RADS分級為IVb級。乳腺腫物細針穿刺,確診為乳腺癌。因面臨生育、美觀等一系列社會生活問題,具有強烈的保乳意願。孔斌主任醫師及其團隊經縝密的術前討論,並與患者及家屬充分進行術前溝通與談話,術前準備充分後,請山東省腫瘤醫院於志勇教授擔任技術指導,按國際保乳手術標準化方案成功施行了乳腺癌保乳+前哨淋巴結活檢手術。術中快速病理提示前哨淋巴結陰性,按照規範未行淋巴結清掃。成功為患者治癒了腫瘤,又完美的保留了乳腺的外形。手術效果突出。
  • ...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乳腺癌|淋巴結|肺癌|癌症|確診|篩查|乳房|...
    一項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癌症》的研究顯示,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男性伴侶患抑鬱症等精神類疾病的比例,比常人群高出40%,且女性患者的病情越嚴重,男性伴侶患抑鬱症的風險也越高。若女性患者因乳腺癌死亡,其男性伴侶患抑鬱症的機率達到正常人的4倍。避免乳腺癌傷害的最好辦法就是早診早治。隨著鉬靶篩查的普及,早期診斷率大幅度提高。
  • 乳房保衛戰:中國乳腺癌患者保乳率為22%
    10多年後,這一手術在國內逐步開展起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乳腺外科主任王翔,與乳腺癌交戰30多年,經手的病人已經成千上萬,但他仍清楚地記得,主刀做的第一例保乳手術,是在1991年,患者名叫楊寶珍。保乳手術算是當時的一個前沿。
  • 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術,讓美麗與生命同在
    尤其是近年,該病症已明顯有年輕化的趨勢,讓一些年輕患者在生命和生活質量的選擇上難以抉擇。面對常規乳腺癌手術,大部分患者都會產生憂慮,術後導致的胸部塌陷、身體變形,很是影響生活質量,從而對手術產生恐懼。美麗VS生命該如何兼得?您可以選擇金鄉縣人民醫院肝膽乳甲外科開展的乳腺癌保乳根治術。
  • 乳腺B超揪出早期乳腺癌 多數早期未鈣化
    經超聲檢查出問題,可以及時進行藥物幹預或者及早進行手術治療,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婦女病痛的負擔。檢測70%乳腺癌早期沒有鈣化表現宗主任介紹,在就診病人中,有部分人曾經做過鉬靶檢查,發現乳腺出現了鈣化灶,他們都很擔心是乳腺癌。
  • 左乳現「小酒窩」竟是乳腺癌!6大類人群要注意
    福州新聞網9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陳文璇)一年前, 閩侯的阿美(化名)發現左乳皮膚多了個疤痕,略微凹陷,像個「小酒窩」。因為不痛不癢,她也就沒在意。直到前陣子,她發現凹陷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在女兒的建議下到醫院檢查,發現患了惡性乳腺癌。專家提醒:女子一旦發現乳房有異常應及時到醫院排查。
  • 我國每年乳腺癌新增數量高達30.4萬,保乳手術的比例不足20%
    但另一方面,由於認知方面的誤區,我們的保乳手術率始終偏低!中國乳癌患者,尤其農村女性,往往認為要徹底治療乳癌就需要切除乳房,而家裡的另一半在面臨切除乳房還是保乳的時候,也常常更傾向於選擇全切。因此目前採取保乳手術的比例不足20%,而在日本以及歐美國家,選擇保乳手術的高達50%。
  • 早期發現乳腺癌很有必要,若是出現這幾個症狀,或是乳腺癌變信號
    3、溢乳:隨著乳腺癌的不斷發展,患者還可能出現乳頭溢液症狀。如果沒有處於哺乳期或妊娠期,但乳頭卻流出了血液、乳汁或漿液等物質,這就可能是癌變的信號。特別是,單一側的乳頭出現血性溢液,需立刻就醫進行檢查。
  • 女子聽信偏方用草藥包敷治乳腺癌 3個月後到了晚期
    比如看到身邊的患者全切了,就擔心自己是不是切少了,會不會沒切乾淨,會不會增加復發的機率,而惶惶不可終日。「目前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術的病例並不多,目前國內估計的數值約在20%左右,西部地區在10%左右,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在30%左右。」曾主任說,其實保乳手術的開展首先是要符合保乳指徵,也就是說保乳手術不是患者想做就能做,而是需要符合條件。
  • 這個乳腺癌大家庭,暖!早期發現乳腺癌有妙招,在家就可自查乳房
    作為治癒率最高、生存期最長的惡性腫瘤之一,黃建教授指出,乳腺癌患者需要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但是受迫於龐大的患者群體和有限的醫療服務資源,在實際診療過程中,很多患者會中斷治療,還有很多人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意識不夠而耽誤了早期治療。 「乳腺癌的規範治療很重要。
  • 26歲女孩乳房發現「鈣化灶」,一查竟是乳腺癌
    小琦表示很驚訝,自己未婚未育,這是第一次做鉬靶。哪些人要做乳腺癌X線篩查?乳腺癌一般風險女性即除了乳腺癌高危人群以外的所有女性,每1~2年進行1次乳腺X線檢查。對緻密性乳房需結合超聲檢查。建議對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進行篩查(小於40歲),篩查頻度推薦每年1次,篩查手段除了乳腺X線檢查之外,必要時還可以採用MRI等影像學手段。存在下列三種情況之一者即被認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的患者。
  • 如何正確檢查是否患乳腺癌?
    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類:一是年長的女性,年齡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越高;二是月經初潮小於12歲,絕經年齡大於55歲;三是僅生育一胎且生產時年齡高於35歲,或終身未育;四是一側患乳腺癌,或者曾經做過乳房手術;五是絕經後肥胖,更年期接受過激素替代療法;六是有乳腺癌家族史;另外,長期在高強度壓力下生活,這些都是易導致乳腺癌發生的高危因素。
  • 篩查乳腺癌,是做乳腺彩超檢查,還是做鉬靶檢查?聽聽專家咋說
    因為乳腺癌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如果早診斷、早治療,對患者會非常有利,不僅治療效果會非常好,可以讓患者「吃最少的苦頭」,而且還能大大節約就醫成本。大量數據表明,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也就是說,早期患者可以獲得基本治癒的可能。然而,有很多人因為害羞或者忌諱就醫,在平時沒有做一些乳腺癌的篩查,或者是在出現早期症狀卻沒有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 遠離乳腺癌,「乳」此保養更美麗
    如果沒有好好護理,一個隱形殺手便悄然降臨到女性身上——乳腺癌。它就像個定時炸彈,給女性健康上了一道枷鎖。乳腺癌預防究竟應該怎樣做?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行政主任廖寧強調:「預防乳腺癌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健康的乳房就是最美麗、最性感的乳房。」
  • 懷疑乳腺有毛病,想去醫院檢查,該查些什麼呢?
    2 鉬靶 乳腺鉬靶適合乳房體積較大以及脂肪含量較高的女性; 40 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年做一次乳腺鉬靶X線攝片。鉬靶能比較可靠地鑑別出乳腺的良性病變和惡性腫瘤,對於發現微小鈣化具有優勢,從而發現沒有症狀或觸診難以發現的腫瘤。 不足:鉬靶有一定的放射性,不適宜頻繁檢查。
  • 腫瘤醫生:女性不想被乳腺癌「眷顧」,35歲後,1項檢查別漏做
    威脅女性健康的殺手有很多,乳腺癌就是其中一個,而在特殊的女性人群中,乳腺癌的發病率更是比較高的,比如在35歲以上的女性。腫瘤醫生表示,乳腺癌早期幾乎不具備典型的身體異常,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只能是通過定期體檢和乳腺癌篩查來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