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
乳腺癌位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已成為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
那麼,乳腺癌應該如何治療?什麼情況下可以做保乳手術?預防方法有哪些?日前,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明做客本報「市民有約·楚天名醫大講堂」,為廣大讀者進行了講解。
專家簡介
姓名:江明
職務: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
擅長:乳腺、甲狀腺腫瘤的精準性個體化治療,乳腺腫瘤整形手術及甲狀腺腔鏡微創手術
坐診時間:周三上午(南京路院區)、周四上午(後湖院區)
乳腺癌為女性惡性腫瘤之首
「目前,乳腺癌已經上升到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超過了肺癌和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健康。」日前,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明談起乳腺癌的嚴峻形勢,如是表示。
他說,目前乳腺癌每年新增發病率達十萬分之四十左右,且越發達地區的乳腺癌發病率越高。我國乳腺癌還有一大特點,即年輕化趨勢明顯,他表示,自己就曾接診了不少3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發現了乳腺癌的,亟待關注。
談到乳腺癌的發病原因,他表示,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在乳腺癌的發病高危因素中,遺傳的危險性最大。在30歲以前發現的乳腺癌,不少是遺傳性的。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患乳腺癌者,是常人患此病概率的2.6倍。
此外,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大、缺少運動、肥胖等因素,飲食上過多攝入高熱量食物、脂肪類等的食物,以及放射線、化學藥品、化妝品、吸菸等因素的影響,也會使得乳腺癌患者增多。
「事實上,乳腺癌並非不治之症,如果能夠早發現早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甚至達到臨床治癒。」江明表示。
患者不一定要進行乳房全切
那麼,如果不幸查出乳腺癌,應該如何治療?對此,江明介紹,一般來說,乳腺癌治療的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和靶向藥物治療。如今,隨著醫學檢測技術的進步,可以針對患者的分子分型,由醫生結合循證醫學的依據、臨床經驗以及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和意願等,為患者進行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數據顯示,經規範治療後,乳腺癌患者的術後5年生存率已達80%以上。
乳房對於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些乳腺癌女性患者手術切除乳房,給心理造成重大影響。那麼,患上乳腺癌後,一定要進行乳房全切嗎?對此,江明表示,隨著醫學理念的更新和醫療技術的發展,治療乳腺癌一概全切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如今,對一部分發現比較早,病變部位比較局限的患者,是完全可以只做部分切除而保留乳房的。在西方國家,保乳手術的比率達到70%左右。然而,由於我國患者受傳統觀念影響和一些醫院技術局限等因素,使得我國的乳腺癌患者保乳手術率較低。
一些患者擔心乳房不全切容易復發轉移。對此,江明介紹,臨床研究證明,通過保乳手術加上局部外發射治療,可以通過最小的手術範圍,達到跟以前全乳切除相同的治療效果,又可以保證女性的生理審美,改善生活質量。而對於一些不適合做保乳手術的乳腺癌患者,他表示,手術後,患者缺失的乳房可以通過外科手術進行乳房重建,乳房重建包括假體重建和自體組織重建兩種方式,患者可遵醫囑選擇適合的方式,不會對腫瘤的演變過程產生不良影響,「並且,患者可手術治療時,可進行即刻乳房重建,這樣患者沒經過乳房缺失的過程,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乳腺癌術後是否要進行放療或者化療?江明表示,可以通過分子分型和基因檢測,評估患者是否具高復發風險,如果有,患者則可以遵醫囑,進行放療或者化療。
如果患者是雌激素受體陽性患者,則可以選擇進行內分泌治療。而對於一些HER-2基因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復發和轉移的風險明顯增高,而靶向治療的運用,可使得該類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從過去的50%-60%,增加到如今的70%-80%。而目前隨著不少乳腺癌的靶向藥物進醫保,也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用藥負擔。
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乳腺癌應該如何預防?江明提醒,乳腺癌的一級預防,是注重營養幹預,避免攝入高熱量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臨床醫學證明,減少口服避孕藥、減少激素替代治療等外源性雌激素因素,減少接觸電離輻射和化學物質,可降低患乳腺癌的機率。而愛抽菸和喝酒的女性,比一般女性更易得乳腺癌,因此,女性應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加強體育鍛鍊。
此外,在乳腺癌的二級預防上,女性應該注重乳房鉬靶檢查。一般來說,女性在40歲以後,應每隔1到2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檢查,50歲以後每年檢查一次。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遺傳的,20歲起就要進入篩查程序。另外,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如:初潮年齡小於12歲、絕經年齡大於52歲、大於35歲的高齡初產、獨身未育、有乳腺癌家族史、一側患乳腺癌、青少年時期接受過射線輻射以及較嚴重的乳腺增生患者,應每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