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檢查是否患乳腺癌?

2021-01-19 央視網
如何正確檢查是否患乳腺癌?

原標題:

  近年來,乳腺癌在我國已成為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第二位的疾病,死亡率更是高居第一位,嚴重威脅女性健康。不過,早期乳腺癌的治癒率是非常高的。1月22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羅斌、主管護師張穎在醫院的健康講堂上,向大家講述了應該如何儘早發現乳腺癌。

  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多數與雌激素有關,有些是在一系列致癌因素及遺傳背景作用下,引起基因突變而導致的。

  什麼人容易患乳腺癌呢?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類:一是年長的女性,年齡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越高;二是月經初潮小於12歲,絕經年齡大於55歲;三是僅生育一胎且生產時年齡高於35歲,或終身未育;四是一側患乳腺癌,或者曾經做過乳房手術;五是絕經後肥胖,更年期接受過激素替代療法;六是有乳腺癌家族史;另外,長期在高強度壓力下生活,這些都是易導致乳腺癌發生的高危因素。

  那麼,該怎樣發現及應對乳腺癌呢?早期篩查非常重要。早期篩查包括每年進行的B超或鉬靶檢查,以及每月的自檢。乳腺癌是可以早期診斷的,通過X光等檢查可以在摸到腫塊之前診斷出來,儘早發現小於2釐米的腫塊。早發現、早診斷,96%的早期乳腺癌是可以治癒的。

  在臨床上,乳腺癌多表現為無痛性的腫塊,自查或體檢時發現硬或不規則的腫塊,以及腋窩淋巴結大都需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摸不到腫塊的,可使用X光發現可疑的癌性鈣化,另外也有B超、核磁共振成像等方法,必要時則需要切除活檢。乳腺癌高風險的患者更要密切關注自身變化,必要時選擇藥物或手術進行控制。建議女性朋友應定期到醫院進行乳腺檢查,30多歲的女性可以1—2年檢查一次,4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年檢查一次。

  簡單四步,每月自查

  乳房是一個外胚層器官,起源於皮膚,屬於胸壁淺層結構。一般,女孩從12—13歲起,乳房開始發育,至15—17歲基本成熟。儘管有人種、族群的差異,乳腺大致都是由15—20個腺葉組成的。

  乳房讓女性展現出特有的曲線美及其魅力,但現在乳腺疾病約以每年3000例的速度增長,女性應該更加關注自己的乳房健康,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女性朋友應學會自查手法,愛護自己的乳房,建議每一到兩個月可在洗澡時做一次自查,儘量早發現乳腺癌。專家歸納出了自查的四個簡單步驟:

  一、面對鏡子,雙手下垂,仔細觀察乳房兩邊是否大小對稱,有無不正常突起,皮膚及乳頭是否有凹陷或溼疹。

  二、左手上舉至頭部後側,用右手檢查左乳,以手指指腹輕壓乳房,感覺是否有硬塊,由乳頭開始做環狀順時針方向檢查,逐漸向外(約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檢查完為止。用同樣方法檢查右邊乳房。

  三、臥平躺下來,左肩下放一個枕頭,將右手彎曲至頭下,重複「觸」的方法,檢查兩側乳房。

  四、除了乳房,還要檢查腋下有無淋巴腫大。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壓擠乳頭,注意有無異常分泌物。

  乳房是否健康,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判斷:

  1.皮膚:色澤正常無水腫、皮疹、破損、淺靜脈怒張、皮膚皺褶及橘皮樣改變等情況。

  2.乳頭、乳暈:沒有局部紅腫及其他改變,乳頭無凹陷。

  3.乳頭溢液情況:需要檢查乳頭有否溢液,並仔細查看是自行溢出還是擠壓後溢出,單側還是雙側,溢液的性狀如何等。

  4.乳房腫塊:檢查乳房腫塊的位置、形態、大小、數目、質地、表面光滑度,是否活動,以及有無觸痛等。

  5.形態:乳房的外觀、大小及位置是否正常。

  乳腺癌威脅著越來越多女性的健康,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雜誌》報導,美國癌症協會婦科癌症部負責人黛比·薩斯洛博士表示,以下方法可幫助廣大女性明顯降低乳腺癌危險。

  好睡眠。美國凱斯西儲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的絕經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是睡眠時間充足婦女的兩倍。新研究負責人切瑞爾博士表示,每晚7~8小時的睡眠可保持正常身體節律,有利於降低癌症危險。

  減體重。美國紐約蒙特菲奧醫療中心一項涉及4000多名婦女的新研究發現,肥胖會導致乳腺癌復發危險增加30%,死亡危險增加50%。研究者分析指出,脂肪組織會提高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進而增加乳腺癌危險。脂肪還會提高刺激腫瘤生長的胰島素水平。

  吃菜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吃菜花、捲心菜、西蘭花等蔬菜較多的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及復發率可分別降低62%和35%。這類蔬菜中的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及多酚能起到關鍵的抗癌作用。

  少喝酒。40多項研究發現,每天兩杯酒會導致乳腺癌危險增加21%,常喝酒還會導致復發率增加19%。美國凱撒醫療集團專家表示,飲酒會提高絕經婦女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風險。

  勤活動。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周散步、種菜、種花、幹家務等活動10~19小時,乳腺癌危險可降低30%。

  參考

  如何儘早發現乳腺癌 生命時報 2013年2月19日

  5個習慣防乳癌 生命時報 2013年10月18日

相關焦點

  • 乳房脹痛會是乳腺癌嗎 如何辨別是否患乳腺癌
    很多的女性朋友在平時會出現乳房脹痛的現象,那麼乳房脹痛會是乳腺癌嗎?哪些症狀是乳腺癌的表現呢,為什麼會得乳腺癌?日常如何預防乳腺癌?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乳房脹痛會是乳腺癌嗎1.月經前乳房腫痛。經後消失,不用憂慮。每次經前1~2周呈現乳房腫痛,而且隨經期完畢而消失,歸於正常現象。
  • 77歲大爺患乳腺癌 男人患乳腺癌的信號
    很多人都認為乳腺癌是女性朋友的專屬癌症,其實男人也會患上乳腺癌。那麼你知道男性朋友應該如何避免癌症呢?下面就一起去看看男性預防乳腺癌的方法。  77歲大爺患乳腺癌  磐安一名77歲大爺,發現乳房有腫塊已兩年多,但一直沒重視,最近腫塊開始疼痛,他才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乳腺癌
  • 如何自行判斷(自測)是否患有乳腺癌、乳腺增生
    乳腺癌是當代女性最常患的癌症之一,而且發病的年齡多在中年,那麼如何自測是否患有預先增生、乳腺癌呢?雷鋒崔老師為您支招首先,我們需要認清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關係乳腺增生初期並不是誘發或轉變為乳腺癌,但是如果不加以早發現早治療進行抑制的話,重度的乳腺增生會導致合併瘤化,這樣就是非常危險的了。所以需要提早發現預防。其次,自測法的準確性問題雷鋒崔老師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自測法可以幫助女性朋友們從直觀的角度感受到乳腺疾病帶來的變化,並以此推測出患有相關疾病。
  • 專家:早期乳腺癌治癒率高達90% 定期檢查儘早幹預很重要
    目前有哪些技術和方式進行治療、效果如何?我們對乳腺癌的認識又有哪些誤區?  1月17日,記者採訪了雲南和萬家乳腺專科醫院技術顧問、曾任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乳腺甲狀腺腫瘤外科主任的賈玲教授,賈教授就乳腺癌的一系列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問題1:得了乳腺癌就等於被判「死刑」?
  • 止汗劑會導致乳腺癌?如何儘早發現?關於乳腺癌的9個真相與謠言
    科學家認為,與月經相關的激素分泌越多,患乳腺癌的風險可能越大。4.只有當你有家族病史時,才需要擔心會患乳腺癌。· 正確· 錯誤正確答案:錯誤任何擁有乳房組織的人都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即使是男性也是一樣。不過,有一些因素使得患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男人患乳腺癌概率有多少?
    但事實上,男人也會患乳房發育症,不僅如此,男性還會患上乳腺癌。專家介紹,男性並非和「乳腺癌」絕緣,在乳腺癌患者中,男性患者佔1%~2%。雖然男性乳腺癌發病機率遠遠小於女性,但由於容易被忽視,往往發展到晚期才發現,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專家提醒,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齡大多在60歲到70歲之間,近年來也出現了低齡化趨勢,其中不乏40多歲的患者。
  • 母乳餵養 | 如何知道寶寶含接姿勢是否正確? 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
    母乳餵養的孩子在智力測試中表現更好,更不容易超重或肥胖,長大後更不容易患糖尿病。母乳餵養的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也會降低。如何知道寶寶含接姿勢是否正確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
  • 母乳餵養 | 如何知道寶寶含接姿勢是否正確?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
    母乳餵養的孩子在智力測試中表現更好,更不容易超重或肥胖,長大後更不容易患糖尿病。母乳餵養的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也會降低。如何知道寶寶含接姿勢是否正確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
  • 育兒|母乳餵養如何知道寶寶含接姿勢是否正確 如何知道寶寶是否...
    育兒|母乳餵養如何知道寶寶含接姿勢是否正確 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 2020-08-08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乳房無腫塊就代表不患乳腺癌?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高發癌症。專家指出,乳房腫塊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症狀,也不是早期乳腺癌的徵象,乳房沒有觸及腫塊,並不代表沒有患乳腺癌的危險,定期進行乳腺檢查對於發現「沒有腫塊的早期乳腺癌」意義重大。除了定期查體,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輕鬆心情、定期進行適當的乳房保健等也可有效預防乳腺癌。
  • 雌激素水平過高 男性也患乳腺癌
    核心提示:由於受「男性不會患乳腺癌」這種錯誤認識的影響,男人往往容易忽視自己的乳房,直到男性乳腺癌晚期才發現,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對此,專家提醒,如果男性發現自己的乳房有結塊和腫脹感等異常現象,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乳腺癌不是女性專利,儘管患者99.9%都是女性,但男性還是有0.1%的機率患病。
  • 36歲晚孕準媽媽患乳腺癌,保命還是保胎?
    一系列的檢查結果顯示,樓女士患上了「浸潤性乳腺癌伴腋窩淋巴結轉移」!乳腺癌?還轉移了?!醫生建議她先做新輔助化療再手術。「化療?那肚子裡的寶寶怎麼辦?」這是樓女士聽到噩耗時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妊娠期乳腺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妊娠期癌症,僅次於宮頸癌,總體發病率為1/10 000~1/3 000,發病率佔所有乳腺癌的0.2%~2.5%。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結局是否良好,與腫瘤的生物學特徵和腫瘤分期有關,也就是說,越早發現,越能有好的結果,與處於同階段、同性質的非妊娠期乳腺癌的恢復情況是一樣的,並沒有更可怕一些。
  • 乳腺癌臨床研究15年報告 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機率為1/8-1/7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  趙文和醫師提醒,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果近親中有一位患過乳腺癌,那麼其他人患病風險將增加1.5-3倍;如果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患病風險將增加7倍。發病的年齡越輕,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 24歲女孩常喝參雞湯患上乳腺癌 因刺激雌激素分泌
    更不幸的是,女孩小美(化名)患上了乳腺癌。9日,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接診了這樣一個患者,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沒結婚、更沒對象的小美為什麼會遭遇這樣讓人惋惜的事情?在聽到小美的日常敘述後專家分析,常喝參雞湯是患病誘因。   才24歲,體重就超過了150斤。更不幸的是,女孩小美(化名)患上了乳腺癌。
  • 母乳餵養|如何知道寶寶含接姿勢是否正確?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
    母乳餵養的孩子在智力測試中表現更好,更不容易超重或肥胖,長大後更不容易患糖尿病。母乳餵養的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也會降低。儘早開始純母乳餵養和父母貼身扶抱新生兒有助於寶寶茁壯成長。母親應該得到母乳餵養的支持。
  • 乳腺癌如何早發現?海醫二院醫生教你如何進行乳腺自檢
    乳腺癌是起源於乳腺的惡性腫瘤,屬於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此病高發於40-55歲之間的女性,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在20歲以上女性中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乳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如何預防和治療乳腺癌?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乳甲外科吳煌福主任醫師就乳腺癌相關問題為大家講解。
  • 15年前患卵巢癌 最近又患乳腺癌 為什麼癌症總是偏愛她?
    原來,15年前的夏天,王女士才剛剛生完第二個孩子不久,卻意外地發現自己的肚子又明顯的大了起來,好像又懷上了孩子似的,可是,上月明明還有「大姨媽」的啊,於是,趕緊去當地醫院看了看,這B超檢查一看啊,滿肚子的腹水,可是這腹水又是如何來的呢?通過將腹水抽出來分析化驗及其它檢查,王女士是患上了卵巢癌。於是,經過化療,手術,再化療,王女士總算是平安地度過來了。
  • 早期乳腺癌患者可選擇保乳手術,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談到乳腺癌的發病原因,他表示,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在乳腺癌的發病高危因素中,遺傳的危險性最大。在30歲以前發現的乳腺癌,不少是遺傳性的。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患乳腺癌者,是常人患此病概率的2.6倍。
  • 寶媽哺乳期竟然患上乳腺癌?產後乳房護理這3點你可不能不知道!
    母乳餵養確實是可以降低寶媽們患乳腺癌的風險; 但是哺乳期錯誤的乳房護理不但會出現乳腺癌而且患病厲害,有的發展非常快,所以哺乳期乳腺癌一定要更應該重視早查早治。
  • 女子30歲患乳腺癌 原是基因突變作怪
    福州新聞網1月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戴軍)女子小玲(化名)的母親和外婆都是乳腺癌患者,年僅30歲的小玲近日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原來,小玲體內有一種名叫BRCA1/2的遺傳基因存在突變。最近,小玲去體檢,B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側乳腺有個不良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