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要停止了?太陽活動或進入極小期,科學家:不是好事!

2021-01-09 小雨來侃侃

任何事物都保持著平衡的狀態,如果某一環節出現了失衡,那麼另一端也會失去平衡,進而引發各種不良反應。自然界也適用於這個道理,其實地球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當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後,地球也是能夠進行及時修復的,但隨著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過度開採,地球能做的反而也有限了。

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經濟水平得到了急速的飛升,我們的生活在獲得極大便利的同時,地球的土壤和大氣卻受到了嚴重破壞。人們在破壞環境的同時,其實就意味著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了,如果地球沒有辦法進行自我修復,那麼就會向人類開戰報復,最明顯的便是全球變暖。特別是在2020年,全球的溫度持續升高,南北兩極雖然長年被厚重的冰川覆蓋,但是也都相繼打破了高溫記錄,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居民更是去到了水中遊泳,這幅畫面也算得上是活久見了。

雖然如今已經到了冬天,很多城市都開始了明顯降溫,但是這樣的寒冷能否維持一整個冬季仍然不得而知。根據科學家的數據來看,他們認為即使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人類不再向地球排放溫室氣體,全球變暖的形勢也不會得到好轉,到了2100年地球的溫度仍然會持續上升,海平面也會上升10釐米。所以說不論人類進行怎樣的彌補,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

地球在降溫嗎?

但就在前段時間網絡上卻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很多科學家認為,未來的地球或許會進入冰河時期,全球變暖或許將要停止了,這難道就是地球在進行自我調節嗎?科學家之所以得出這樣的說法並非毫無依據,他們時時刻刻在監測太陽的活動,太陽的活動對於地球溫度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太陽活動變弱,那麼照射到地球的熱量也會減少,溫度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根據太陽活動周期來看,到了未來,太陽活動或許會進入極小期,這就意味著地球接受到的紫外線將會減少熱量,受到了阻攔後,地球的溫度會急速下降,甚至有可能引發冰河時代,看到這樣的結論後,很多人不僅拍手稱快,這或許是一件好事,全球變暖或許就要停止了,事實真是這樣嗎?

就像前面我們說的,自然界中的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勢必會引起失衡,如果地球真的迎來了冰河時期,溫度下降後帶來的一系列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糧食產量肯定會因為溫度驟降而減少,很多動物無法適應環境的巨變,從而瀕臨滅絕。不斷降低的溫度,甚至有可能影響人類之間的通信和交通。所以說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地球變暖要停止了?太陽活動或迎來最小期,「冰川時代」要來了?
    在1979年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上,全球變暖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從那個時候開始,科學家就一直在關注地球氣候的變化形勢。這麼多年來通過各個國家的不懈努力,全球變暖也逐漸放緩了步伐,最近一段時間更有許多科學家提出全球變暖或許將會停止,地球溫度或許會持續下降,人類也許就要進入小冰河時代了。
  • 全球變暖要停止了嗎?科學家猜測,地球或將迎來「小冰川期」!
    如今的我們能明顯的感受到地球的環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國家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全球變暖也成為了如今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不斷排放的二氧化碳進入到大氣層中,破壞了大氣層的結構,全球的生態系統也因此失靈。
  • 太陽活動或正在經歷極小期,是不是預示著地球要進入小冰期了?
    太陽活動或正在經歷極小期,這會對地球氣候產生哪些影響?是不是預示著地球要進入小冰期了呢?太陽活動極小期2012年,日美的科學研究小組曾表示太陽活動在近20年以來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如果這種情況繼續,地球可能進入到一個變冷的周期內。研究小組使用位於日本長野縣的野邊山太陽觀測站,對太陽進行了長期觀測,發現了上述的這一結果。
  • 太陽活動降低,「小冰河期」即將來到?科學家:可抵消全球變暖
    然而經過科學家們對太陽黑子活躍度的觀測,發現現在太陽黑子的活躍度比之前下降很多,會在2020年達到最近200年到的最低水平。太陽黑子活動降低,其輻射到地球的熱量就會減少,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地球有可能進入一個迷你小冰河期。
  • 全球變暖或要停止,地球即將迎來小冰期,專家:至少冷20年!
    全球變暖已成定局,之所以會走到現在這般境地,和人類工業革命有直接關係,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工廠的出現開始肆意排放溫室氣體,直接導致地球環境陷入了一個僵局,尤其是近幾年來人類科技發展迅速,再次加快了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導致的溫室效應是人類無法逆轉的傷害,甚至已經嚴重影響了人類生存。
  • 30年小冰河期將來臨?科學家:太陽活動陷入低潮,上一次全球降溫2℃
    隨著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25(CS25)的開始,研究人員發現近來太陽進入「鎖定」狀態,即迎來太陽活動的低潮。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再次出現。更重要的是,太陽活動的低迷往往伴隨著全球氣溫驟降、地震乃至饑荒的出現。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球將迎來30年小冰河期」的觀點。
  • 小冰河期將要到來?科學家:不好意思,和太陽極小期真沒關係
    太陽的輻射能力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在變化,也就是太陽的活動周期。太陽活動極小期這個極小期可能已經過去了,又或者尚未到來。當然,也有可能你在閱讀本文的同時,這個極小期已經悄然到來。最小≠最好但是,太陽活動的極小期也不是最好的狀態。因為在宇宙中,地球要面對的不僅是太陽的輻射,還有來自宇宙深處大量天體的輻射,如超新星爆發、中子星、超大質量黑洞等等。
  • 全球變暖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大幅度降溫了?專家:將會很冷
    全球變暖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大幅度降溫了?但是根據目前的預測來看,又有不少的氣象專家認為,全球性的變暖,或將徹底停止,地球將會出現大幅度的降溫,甚至很多的專家認為,會非常的冷,出現極端的寒冷天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雙語:地球變暖已停止 將進入小冰河期
    新的溫度數據顯示,地球在過去的15年間並無變暖。這一數據發布後,人為引起全球變暖的「共識」受到了不利挑戰。數據顯示,人類甚至有可能面臨小冰河期,堪與17世紀泰晤士河上舉行霜降會的70年降溫相提並論。上周,英國氣象局和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研究中心悄無聲息地發布了這些基於3萬多個監測站的數據,確認世界溫度上升趨勢止於1997年。
  • 你以為全球在變暖嗎?專家:不!地球正在變冷,而且持續20年
    2.溫室效應讓地球變暖進入工業時代,人類開始大量使煤炭等能源,大量溫室氣體排出室外,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巨大影響,溫室效應逐漸顯現,全球氣候正在變暖。全球氣溫的上升,導致了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低海拔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以目前冰川融化的速度來看,300年以內將全部消融,到時日本將全部淹沒消失。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全球變化
    「科學家利用太陽黑子數、太陽活動周期長度、地磁指數等數據對太陽輻照度變化進行建模測量。結果表明,1750年後,太陽總輻照度的變化在0.1%至0.6%之間。」國際知名太陽物理學家保羅·布雷克說。據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稱,太陽平均11年的周期性變化可以解釋全球溫度波動值在太陽活動最低期與最高期之間為何為0.1℃左右。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太陽活動、二氧化碳、全球變暖)
    01知識點太陽活動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裡一切活動的總稱,主要分為三類:①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表面顏色較暗(溫度較低);②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緩解全球變暖B. 縮小臭氧層空洞C. 減輕酸雨汙染D. 加快洋流流速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①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一種,太陽風吹襲地球,會干擾地球大氣層中的電離層,幹擾無線電短波通訊,從而使衛星導航失效,選項D正確;②太陽風不是真的現實中的風,只是一種粒子流,因此對地球上的風力發電、生活耗能等沒有影響。
  • 太陽地球工程,控制全球變暖的六個創意
    來源:能源小數據原標題:【爭鳴】太空遮陽棚、海洋鏡:用太陽地球工程控制全球變暖靠譜嗎
  • 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
    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除去那些沒有生命的東西,地球上的萬物都是有溫度的。就拿人類來說,人的平均溫度可以達到37攝氏度,如果高於這個溫度,意味著發燒了。一般超過40攝氏度,就進入了一種緊張的氣氛,隨時隨地腦子都有被燒壞的可能性。人類是地球上最特殊的生命體,擁有獨一無二的大腦,還能通過大腦生出智慧。人類能夠發展至今,最該感謝的是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如果不是這場大爆炸,地球和太陽根本不會存在。
  • 應對全球變暖,科學家對反射粒子的選擇有講究
    為了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減緩,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太陽光來消除溫室效應的影響,成了一些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高超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00多年,人類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現象愈演愈烈,地球表面的蒸發量增加,整個地球系統原有的水循環被改變,目前大氣系統裡的水熱資源更豐富,但這些水可能會集中在某段時間降落在某個區域。相應的,其他地區或該地區的其他時段降水會大幅減少,乾旱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也就隨之上升。
  • 深入研究地球磁場與全球變暖之間的關係——結果顛覆認知
    粉紅色的線代表磁北極和磁南極,藍色的線代表地理北極和地理南極。另外,灰色的線是磁力線。我們知道,地球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巨大的磁鐵來產生它的磁場。相反,它實際上是由來自外核的鐵水流產生的。液態鐵的流動產生電流,產生磁場。如果鐵水停止流動,那麼電流就會停止形成,地球的磁場就會消失。
  • 科學家稱太陽2030年休眠,確定嗎?
    至少從這些情況來看,確實都很熱,全球變暖也是在持續上升,結合一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我們就可以毫無疑問的定義了,那確實升溫了。而說進入冰河說法是怎麼來的?那就是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項太陽黑子變化報告出來的,它們發現了太陽黑子的活動在降低,並且預測未來太陽活動減少到了最低點,太陽會變成「白太陽」,地球溫度將普遍降低,「小冰河時期」即將到來,到2020年左右,地球「凜冬將至」。
  • 全球科學家如何追蹤太陽周期
    太陽的劇烈噴發會干擾衛星和地球上的通信信號,或者未來前往探索宇宙的阿爾特彌斯( Artemis )太空人。正是由於 NASA 科學家對太陽周期的研究,我們才能更好地預測太陽的活動。2020 年,太陽開始從活動極小期的睡眠中甦醒,這次活動極小期開始於 2019 年 12 月。第 25 個太陽周期正在進行,科學家渴望通過其他方式去檢驗他們對於太陽周期的理解。
  • 一招解決全球變暖?科學家要人造火山噴發,給全球變暖踩剎車!
    A man-made 'volcanic' eruption全球變暖的最後一招?負責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委員會本周表示,世界需要採取「前所未有」的措施來改造其能源、交通和農業系統,以避免全球變暖帶來的最壞影響。
  • 【譯文】全球變暖的原因
    原文標題:「The Causes of Climate Change」原文發表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某期某刊 https://climate.nasa.gov/causes/     科學家將自20世紀中期起的全球變暖趨勢歸於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大氣層像覆蓋玻璃的溫室一樣,將地球表面反射的熱量保存在地球周圍,保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