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敏特:乳製品市場整體穩健增長,酸奶和奶酪市場表現良好

2020-12-19 美通社

上海2018年5月10日電 /美通社/ -- 乳製品市場整體穩健增長,其中不同品類表現各異。英敏特《乳製品消費趨勢 -- 中國2018》* 表明酸奶和奶酪最近幾年表現尤為突出,酸奶品類的銷售額自2014年以來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長率,同時,奶酪的市場表現穩健 -- 2015-2017年間增長率為15-25%,與酸奶不相上下,遠高於牛奶和冰淇淋。放眼未來,整體乳製品市場的銷售額在2017-2022年間預計將以6.6%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2年將增至4,802億元人民幣。

儘管酸奶和奶酪表現不俗,不過根據英敏特市場數據顯示中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依然低於其他國家。比如,中國2017年人均牛奶消費量為14.3升,日本為36.8升,美國則是51.7升;人均酸奶年消費量上,中國是3.43千克,日本是9.66千克,美國則是4.92千克;最後來看下奶酪的人均消費量,中國為0.02千克,日本為1.46千克,美國則達到了6.89千克。

英敏特資深食品飲料分析師陳楊之表示,相比飲食文化相似的日本,中國的乳製品消費總量其實還是較低的。英敏特研究分析表明中國的乳製品行業的增長目前得利於更多的消費,比如製造出了更多的消費場景。當然,銷售額的增長也因為原奶的價格的提升,當然也是消費者更願意為消費升級所產生的高端選擇買單。同時,我們細看酸奶市場,它的快速增長已經成為乳製品市場、甚至整個食品和飲料市場的領先品類。」

縱觀整體乳品市場,購買乳製品時,消費者最願意為健康相關的特徵支付溢價在調查的主要四種奶品中(牛奶,酸奶,黃油和奶酪),消費者更多將牛奶和酸奶與健康功效聯繫在一起,如有營養(分別為51%和48%)、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分別為49%和44%)、適合孩子(分別為51%和49%)和老人(分別為46%和37%)食用。此外,人們更多將牛奶和高蛋白(47%)聯繫在一起,將酸奶和容易消化吸收(60%)聯繫在一起。黃油與高熱量(50%)、高脂肪(45%)和高膽固醇(34%)的聯繫密切,與上述健康功效的聯繫較小。奶酪位於二者之間 -- 消費者既將奶酪和高蛋白(38%)和高營養(37%)等正面認知聯繫在一起,也認為奶酪有高熱量(43%)和高脂肪(41%)等不利健康的問題。

當然,添加和減少類健康宣稱都是消費者最願意支付溢價的關鍵因素 -- 前者例如添加蛋白質和鈣質等營養成分(47%) 和堅果和超級水果等其他健康食物成分(44%)以及無添加(45%)。針對特定人群設計(38%)也是消費者願意溢價購買的一大因素,除了老年和少年兒童外,新興受眾群比如健身人士等。

相比之下,包裝或味道相關的因素相對次要,如方便的包裝(29%)和當季限量口味(22%)。

「中國消費者的確越來越對自己的奶攝入更加關注,無論是質還是量上,我們的研究表明消費者在意這些奶製品上對於健康的宣稱是最為關鍵的支付因素。」陳楊之補充道。 

整體而言,消費者更喜歡大品牌(65%)和全國性(59%)的乳品品牌。消費者對本地奶源的態度有明顯的分化 -- 44%認為本地奶源可靠,36%則不這樣認為。不過,相比國產乳製品(34%),更多消費者偏愛進口乳製品(43%)。即使在購買國產乳製品的消費者中,仍有32%表示偏愛進口乳製品。

「且觀國產和進口乳製品之戰,可以發現消費者似乎開始重拾對國產奶源和乳製品的信心,但依然偏愛進口乳製品。為了讓國產乳製品比進口乳製品更具吸引力,國產品牌可以傳遞更好的產品形象,強調附加的健康益處,甚至嘗試創新口味等。對於進口品牌而言,強調新鮮度以外的其他競爭優勢(如添加營養成分)至關重要。」陳楊之總結道。

*英敏特報告是於2017年11月對3000名20至49歲的,來自於一至三線中國城市的中國消費者進行調研。

相關焦點

  • 小小奶酪棒,撬動奶酪千億市場需求
    2009年,光明推出中國首款常溫酸奶—莫斯利安,隨後伊利與蒙牛快速跟進,分別推出各自的常溫酸奶品牌安慕希與純甄,酸奶在國內乳製品行業內的市場份額由2009年的16.8%快速增長至2019年的35.6%。而有「奶中黃金」之稱的奶酪,雖為舶來品,也憑藉其極高的營養價值含量正逐步為國內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奶酪蛋白質含量是牛奶的8-10倍,鈣、鎂、鐵、鋅含量是牛奶的5-15倍。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的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在這些深加工奶製品原料中,奶酪是主角。按照計劃,伊利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投建客戶體驗中心,明年將在北京先落地。所謂的客戶體驗中心主要為餐飲客戶提供產品開發、演示、品鑑,以及行業熱點分享等服務。這是乳企大公司在專業乳製品市場的新動作,這意味著大公司在奶酪市場上的新一輪投資開始了。蒙牛、光明、三元等公司在2000年前後就有了奶酪業務,但受重視程度遠不及今天。
  • 十張圖帶你了解中國奶酪行業市場發展現狀 市場整體競爭環境寬鬆
    市場需求方面,近年來我國奶酪產品市場消費量呈高速增長趨勢,但人均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可見我國奶酪行業成長空間巨大。市場競爭格局方面,目前行業整體競爭環境較為寬鬆,且外資品牌佔主導地位。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奶酪為成熟或未成熟的軟質、半硬質、硬質或特硬質、可有塗層的乳製品。
  • 奶酪到底為什麼會在中國流行起來?|市場發明家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英敏特(Mintel)2014 年 10 月的一份報告,中國的奶酪市場從 2009 年的不到 2 萬噸迅速增加到 2014 年近 7 萬噸,年均增長率達到 30.8%。其中 77% 的比例為餐飲渠道——5 年前,這些 B2B 訂單所佔的比例更高。當時,幾乎所有在中國發展的奶酪品牌都沒想過要大力推廣面向普通消費者的零售業務。
  • 誰在動中國市場的奶酪?
    在這些深加工奶製品原料中,奶酪是主角。 按照計劃,伊利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投建客戶體驗中心,明年將在北京先落地。所謂的客戶體驗中心主要為餐飲客戶提供產品開發、演示、品鑑,以及行業熱點分享等服務。 這是乳企大公司在專業乳製品市場的新動作,這意味著大公司在奶酪市場上的新一輪投資開始了。
  • 2019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分析: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外資品牌...
    市場需求方面,近年來我國奶酪產品市場消費量呈高速增長趨勢,但人均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可見我國奶酪行業成長空間巨大。市場競爭格局方面,目前行業整體競爭環境較為寬鬆,且外資品牌佔主導地位。奶酪作為國內極具增長潛力的乳製品細分領域,近年來行業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趨勢。根據歐睿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奶酪行業市場規模(零售額口徑)達到58.3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16.8%。從體量上看,我國奶酪消費處於培育期,2018年零售額僅佔我國乳製品消費的1.5%,但呈現快速上升態勢。
  • 小小的奶酪棒 撬動奶酪千億市場需求
    主流乳製品需求趨於穩定 西餐文化助力奶酪登上舞臺中國乳製品(除奶粉)行業逐步由快速增長的成長期過渡至低速增長期。從乳製品市場規模來看,2008年之後乳製品市場規模增速逐漸震蕩下行,近年來增速穩定至5%左右。
  • 本土乳企持續撬動奶酪市場
    市場規模的提升主要依賴於產品價格的提升拉動。乳製品的結構化升級成為了乳企們新的探索,這包括巴氏鮮奶、酸奶以及奶酪。在常溫酸奶產品的推動下,酸奶逐漸成長為乳製品市場最大的單一品類,而巴氏鮮奶則是乳企們大力投資的快速市場。至於奶酪,這是乳企們新近看中、但發展還較為早期的細分市場。 從產品上而言,奶酪是乳製品消費升級的最終產物。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3期:液態奶市場漸趨飽和 奶酪或成我國乳...
    由於我國奶酪起步較晚,且奶酪品種較少,消費者對該品類尚未形成全面的認識。但隨著近兩年乳業的結構性改革不斷加快,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貼合中國人口味的相關奶酪產品,同時奶酪也開始更多地被用在餐飲的其它領域,如芝士火鍋、披薩等。預計到2022年,中國奶酪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元。從進口數據上看,2018年奶酪的進口量已經達到10.83萬噸,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10倍。
  • 蒙牛2019半年報:營收和淨利潤雙位數增長,未來將專注於明星乳製品...
    通過建設更強的品牌形象、上市優質新品和強化渠道分銷能力,蒙牛乳業實現收入增速優於行業,淨利潤率持續提升,繼續取得「要強式」高質量的穩健增長。上半年,蒙牛主要業務板塊繼續快速增長,高附加值的明星產品持續擴大領先優勢,新業務板塊實現突破性增長。
  • 借鑑日本百年奶酪品牌,本土奶酪零售市場如何取得新突破?
    乳製品按照其零售形態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依次為奶粉(包括全脂乳粉、脫脂乳粉等)、液態奶(包括常溫奶、巴氏殺菌奶、酸乳等)以及其他幹制乳品(煉乳、奶酪等)。乳製品消費結構持續向巴氏奶、酸奶、奶酪等高營養價值品類升級。
  • 廣澤股份2017年奶酪銷售量增長44.87% 獨家代理澳洲品牌加強奶酪市場
    與此同時,廣澤股份可以向Brownes採購車達奶酪、稀奶油等產品原料用於其自有品牌產品的生產和加工。Brownes表示,有望藉助廣澤股份在國內多層次的全國化渠道資源和豐富的乳製品運營經驗,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共同開拓廣闊的中國市場。廣澤股份則表示,成為Brownes品牌的中國獨家代理,對於廣澤股份本身的產品開發、品牌形象及業績提升也有望帶來幫助。
  • 鮮奶、酸奶、奶酪、奶粉……各種乳及乳製品該怎麼選?
    鮮奶、酸奶、奶油、奶粉、奶酪、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製乳、風味發酵乳、煉乳,這麼多的乳及乳製品你究竟了解多少,讓小編來帶你們一探究竟吧!乳類是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適合各個年齡段人群的理想食品,如牛奶、羊奶、馬奶等,目前市面上最多的是牛奶。
  • 引爆小紅書網紅輕覺酸奶成市場黑馬
    一直以來,乳製品都被認為是與功能性高度關聯的食品品類。英敏特的調查數據顯示[注],購買乳製品時,消費者願意為健康相關的特徵支付更多溢價。高營養、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乳製品開始全面崛起。
  • 乳製品消費市場穩定增長潛力可觀
    快消品整體維持回暖態勢,乳製品消費人群最廣、市場表現穩定二季度調查數據顯示,快消品維持持續回暖趨勢。2012年至2019年全國快消品銷售額增長率趨勢圖(圖1)顯示,快消品行業從2012年至2016年銷售額增長率逐步放緩,但從2017年開始回暖,且銷售額增長率持續上升。
  • 2020年版中國乳製品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乳企全球化有利於整合全球資源獲取優勢奶源和先進生產管理技術,進口奶在未來**年仍將是對國內高端奶源不足的補充,對國內乳企衝擊有限。近幾年高端產品佔比不斷提高,是乳企收入、利潤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低溫產品增長迅速,是驅動乳企未來增長的新動力。
  • 酸奶成新疆銷量增長最快乳製品
    記者27日從新疆奶業協會了解到,酸奶(發酵乳)已連續三年成為新疆銷量增長最快的乳製品,且市場份額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增長。 新疆奶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烏魯木齊市奶業協會理事長陸東林介紹,2016年全疆發酵乳總產量約為18萬噸,佔當年乳製品總產量34.2%,佔液體乳總產量35.9%。
  • 奶酪行業快速發展 未來奶酪零食在我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奶酪是一種發酵乳製品,其性質和酸牛奶較為較為相似,都含有乳酸菌成分,但奶酪的濃度要高於酸奶,營養價值更為豐富。目前市場中的奶酪產品主要分為天然奶酪、再制奶酪,其中天然奶酪是以牛奶為主要原材料製作;再制奶酪是以幹奶酪(比例大於15%)為主要原料,再加入乳化鹽加工而成。
  • 本土奶酪品牌妙可藍多扭虧為盈,奶酪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
    分板塊來看,奶酪業務實現收入3.41億元,同比增長113.47%,核心單品奶酪棒同比增長449.38%至1.66億元。不少人對妙可藍多的熟悉,是來自於電梯間和樓道中的「洗腦」廣告,這個奶酪棒的廣告通過《兩隻老虎》兒歌改變而成,還在央視黃金時段也進行了投放。品牌攻勢如此猛烈之下,妙可藍多的銷售費用也在不斷增加。
  • 引領發酵乳製品營養研究與消費市場 中乳協召開線上研討會
    2020年4月23日,由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IDF)聯合主辦、中國經濟網和《乳業時報》協辦的《增強體質 與乳相伴——引領發酵乳製品營養研究與消費市場研討會》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來自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等企業的科技研發負責人、生物科技研究與應用機構以及乳業市場專業諮詢機構的負責人從不同角度報告了發酵乳製品的營養價值,當前國內外發酵乳品種研發創新的方向、優質菌種對提升發酵乳營養的作用以及發酵乳製品市場